博文谷

位置:首頁 > 語文知識 > 說課稿

說課稿說學法舉例

說課稿2.73W

作爲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進行細緻的說課稿準備工作,說課稿是進行說課準備的文稿,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怎麼樣才能寫出優秀的說課稿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說課稿說學法舉例,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說課稿說學法舉例

說課稿說學法舉例 篇1

一、說教材

(一)教材作用:

高爾基的《海燕》是首著名的散文詩,自它問世以來便以深刻的思想,銳利的鋒芒和激越的詩情贏得了衆多讀者的喜愛,也是中學語文教材的必選篇目。它被編排在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第二單元。是本單元意蘊最豐富、音韻最鏗鏘、寫法最典範的一篇課文,是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培養朗讀能力、寫作技巧的好教材。

(二)教學目標:

根據《語文課程標準》提出的三個維度,結合本單元的教學要求以及本文特點,我把本文教學目標確定爲:

1、知識和能力目標:把握作品藝術形象及主題;學習本文使用的典型寫作手法;培養朗讀及鑑賞散文詩的能力。

2、過程和方法目標:分析海燕的形象;品析用詞的準確性;訓練知識遷移能力。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學習海燕的戰鬥精神,把握“海燕”精神的現實意義。

(三)教學重難點:

根據八年級學生的認知程度和思維能力的發展,結合本文的教學目標,我將本課文的教學重難點確定爲:

1、重點:朗讀課文;理解文中藝術形象的象徵意義;學習本文典型的寫作技巧。

2、難點:象徵手法的運用;結合實際把握“海燕”精神的現實意義。

(四)學情分析

本人所任教班級的學生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和訓練後,已具有初步的整體感知課文和聯繫上下文理解句子的能力。但對於像本文這樣有深厚意蘊的散文詩,學習時則容易出現“抓表層易,知本質難;知思路易,明思想難”的現象。好在我班大部分學生已養成根據教師的引導進行深入思考的習慣。因此在教學時要考慮讓學生多讀多思,重視引導學生聯繫時代背景和社會現實多運用探究的方法去理解本文的內涵。

二、說教法

《新課程標準》指出:“教師只是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因此,我在設計本課教學時力求突出“教師爲主導,學生爲主體”的特徵,讓學生更多地接觸文字,把發現、體驗、感悟、交流的權利還給學生。

具體方法如下:

匯入課文——情景法

初步感知——誦讀法

分析形象,品析語言——點撥法

把握主題,學習寫法——討論法

知識遷移——練習法

三、說學法

《新課程標準》提出:“要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教師要重視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課堂,以喚起他們的切身感受。因此,學生課堂上的學法重點就在體驗學習與探究學習上。具體的學法如下:

1、情境體驗法:激起學生學習本文的興趣。

2、讀書入境法:訓練學生朗讀感知的能力。

3、勾畫圈點法:培養學生自主學生的能力。

4、合作探究法:培養學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5、發散聯想法:發展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

四、說教程

我打算用兩個課時完成本課文教學,第一課時:文字解讀。第二課時:拓展實踐。主要有下面四個教學環節:

第一環節:情境匯入

美國著名的教育家布魯納在《教育過程》一書中說:“學習的最好刺激是對所學材料感興趣。”因此,在課的開始我利用多媒體播放一段海燕搏擊長空的視頻,然後師生共同點評,教師引導學生在感受海燕雄壯美的同時,進入到《海燕》散文詩的學習,並激發他們去尋找《海燕》的美。

設計說明:讓學生由視覺感官匯入新課學習,以激發他們的審美情趣和閱讀興趣。第二環節:多樣誦讀

《海燕》是一首充滿激情的散文詩,所以教學中要抓好朗讀這一環節,我採取了以下三步:

第一步:教師配樂範讀。要求學生認真聽讀,在聽讀中畫出文中的生字詞;把握文章的朗讀基調。在聽讀後教師引導學生一一落實完成。具體步驟如下:

1、要求學生給生字詞正音,教師訂正明確。

2、師生共同探討本文感情基調,研討部分句段的朗讀技巧。

第二步:學生自由朗讀。要求學生按照前面老師的指導,讀好停頓、重音、語速,讀出感情,在反覆朗讀的基礎上,整理出文中的藝術形象及描述的畫面。然後教師指明學生回答文中塑造了哪幾個藝術形象,描述了哪幾幅畫面並簡要說明之。第三步:指明學生誦讀。請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畫面段落展示朗讀才華,要求放聲動情,讀出詩情、詩意、詩味。並在朗讀中初步感知藝術形象的特徵。

設計說明:爲了突破朗讀這一教學重點,主要訓練學生“聽”、“讀”的能力,並在反覆朗讀中把握課文內容,感受文章洋溢的激情。

第三環節:揣摩品味

《海燕》是篇意蘊很豐富的文章,我們必須深入研讀。爲了突破教學重點難點,我結合教學目標,設計了以下兩步:

第一步:自主學習:

1、教師引導學生跳讀文字,用勾畫圈點法找出描寫海燕神態、聲音、動作的詞句並進行自主品析,進而歸納出海燕的性格特點,體會本文用詞的準確。在此過程中,教師可有的放矢,適時點撥,如:準確的用詞(“飛翔”、“飛舞”、“穿過”、“掠起”等)、恰當的修辭(比喻、擬人、反覆等)。性格特點(勇猛矯健,英勇無畏,充滿自信等)從而完成對語言的品析、對海燕性格的歸納。

2、插播一段反映列寧領導的俄國第一次大革命的短片,意在交代時代背景,讓學生準確理解海燕的象徵意義,進而領會無產階級先驅者的戰鬥精神,從而完成對海燕形象的分析、主題的挖掘、象徵手法的理解等重難點的突破。

第二步:合作探究:教師先要求學生研讀文字,採用合作討論法完成下面的思考

題。在學生初步討論的基礎上再明確答案。

思考題:

1、暴風雨到來前海面景象有何變化?這是什麼描寫?作用何在?

2、文章爲什麼要寫海鴨、海鷗、企鵝等海鳥?

3、文章採用了象徵的手法,作者對不同形象賦予了不同的意義,請找出文中相應的描寫,聯繫時代背景,想想它們各象徵了什麼?

4、“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吧”一句有什麼深刻含義?爲什麼用它作全詩的結束語?

5、文章題目是《海燕》,請你根據自己的理解替作者擬定一個副標題。

設計說明:《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字之間對話的過程。此環節正是在教師的引領下,讓學生經歷了走進文字、品味文字、感悟文字的過程。

第四環節:拓展實踐。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在語文教學中,應着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這種“實踐能力”,不僅應該包括課內知識向課外知識的延伸,還應該包括知識向能力的轉化。爲了達到這個目的,我設計了幾種練習,具體步驟如下:

第一步:想:引導學生由海燕形象聯想到海燕精神及相關的人和事,進而讓學生拋開時代背景,賦予“海燕”新時期新的象徵意義。

第二步:說:請學生從語言風格、形象塑造、寫作技法三方面用概括性的語言說說:《海燕》美在——?(提示:準確生動的用詞、靈活多變的句式、圓熟精湛的技巧、搏擊風浪、勇敢無畏、樂觀自信??)

第三步:寫:播放一段動物世界,讓學生利用課內學到的方法技巧進行描寫。(提示:可以抓住動物的.姿態、動作等進行直接刻畫,也可以從側面進行描寫。用恰當的詞語和修辭手法。)

此環節時間可靈活運用,時間充足就課堂寫作,否則在觀看完影片後將寫作部分移至課下作爲作業。

設計說明:爲了延伸拓展課堂教學的內容,在領會“海燕”精神的內涵後,結合實際,運用發散思維,使學生把握“海燕”精神的現實意義,培養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同時培養學生知識遷移的能力和實際運用語文的能力。

五、說反思

新課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注重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掌握運用語文的規律。”因此,我在設計本課教學時力求讓學生更多地接觸文字,還學生大量的課堂活動時間,透過開展多樣誦讀、圈點批註、小組討論、說話寫作等多種形式的活動,把體驗、感悟權利還給學生。同時藉助實踐活動來帶動教學流程的步步推進,並在讀、說、寫的層進訓練中一一落實教學目標,最終突破教學重點和難點。

我的說課到此結束,謝謝指導。

說課稿說學法舉例 篇2

(一)說教材

1、剖析教材

(1)說教材內容的地位、作用和意義

(2)說教材的編排特點、重點和難點及確定重、難點的依據是什麼

2、課時安排

(二)說教法

說教法,就是根據本課題內容特點、教學目標和學生學業情況,說出選用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以及採用這些教學方法和手段的理論依據。

教法與學法是教師組織教學和學生開展學習的兩種不同活動的反映,它們既相輔相成又相互促進。教爲主導、學爲主體。說教法與學法,實際就是要解決教師“教”如何爲學生“學”服務的問題。

(三)說學法

所謂學習方法,其實就是掌握知識的知識,它具有傳遞性、交互性和特點。

說學習方法和技巧,就是要說出學生從已有學習方法向新的學習方法轉化的切口或途徑,說出學習新知識時應重點關注的方法,有助於解決“怎樣學”的問題

(四)說教學過程

所所謂教學程序,就是指教學活動和系統展開,它表現爲教學活動推移的時間序列。通俗地講,就是教學活動是如何發起的,又是如何展開的,最終又是如何結束的。

說教學程序是說課的重要部分,因爲只有透過這一過程的分析,才能看到說課者獨具匠心的教學安排,才能反映教師的教學思想、教學個性與教學風格。也只有透過對教學程序設計的闡述,才能看到其教學安排是否合理、科學和藝術。

1、教具學具準備

2、設計思路

設計思路,就是對教學流程主要環節的概括。說設計思路,有助於聽者更清晰地瞭解和把握說課者關於教學活動的整體安排。

3、教學流程

說教學流程,就是圍繞教學設計思路,說具體的教與學活動安排及這樣安排的理論依據。在說教與學的內容時,不能照搬教案像給學生上課那樣詳細講解,而要力爭做到詳略得當,重點內容重點說,難點內容突破詳細說,理論依據(包括教學法依據、教育學和心理學依據等)簡單說。只要讓聽者知道“教什麼”、“怎樣教”、“爲什麼這樣教”就行。

4、板書設計

(五)說課教學基本功:

主要包括教態、語言、媒體使用、板書設計、說課完成時間、說課的創新意識及反思等。

說課稿說學法舉例 篇3

(一) 教學目標

《數學課程標準》在第二學段的內容標準中對應的目標是:(6)透過觀察、操作,認識圓,會用圓規畫圓。透過分析,這裏的關鍵詞主要是:圓,觀察、操作、認識。 “圓”是一個圖形,它包括:圓的意義、圓的特徵、圓的畫法、圓的面積、圓的周長等內容。這些內容的教學需要若干課時來完成,現在我們只研究其中的“圓的認識”這一節內容。“圓的認識”包括“圓的定義、圓的特徵、圓的畫法等。“觀察和操作”是腦和手並用的行爲動詞,可以分解爲:想一想、說一說、畫一畫,折一折,量一量等。“認識”可以理解爲:說出、寫出、描述等。因此,結合數學課程標準,依據《教師教學用書》中呈現的單元教學目標,我制定了本節課的教學目標:

1、知識和技能:透過畫一畫、折一折、量一量等活動,引學生觀察、體會圓的特徵,認識圓各部分的名稱,理解在同圓或等圓中半徑與直徑的關係,學會用圓規畫圓,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抽象概括能力以及動手操作能力。

2、過程與方法:透過觀察與分析、動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動,使學生體會到圓的各點分佈的均勻性和廣泛的對稱性,同時獲得思維的進一步發展與提升。

3、數學思考方面:使學生在活動中進一步積累認識圖形的學習經驗,增強空間觀念,發展數學思考。

4、情感與態度:結合具體情境,引學生體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並能用圓的知識解釋生活中的簡單現象。

教學重點:理解和掌握圓的特徵,學會用圓規畫圓的方法。

教學難點:理解“圓上”的概念,歸納圓的特徵。

(二)教學思想

1、注重數學知識生活化。從學生的遊戲經驗以及生活現象中,體驗圓與人類生活的不解之緣,感受圓的美,從而提取數學知識,引入數學學習。

2、注重學生的探究活動。以自主學習、動手操作爲主要形式,引學生在一系列的活動中,獨立思考,合作交流,讓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積極主動去建構新知,儘量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透過操作、觀察、交流、概括等數學活動,讓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反思,實現不同的人在課堂上得到不同的發展。

3、注重操作活動在圖形學習中的地位。操作是學生認識圖形、探索圖形特徵的重要途徑,正是操作活動,學生的探索學習才能得到順利展開,也正是操作活動,學生對有關數學知識的體驗才更加真切和深刻。

(三)教學方法

《課標》強調,爲學生提供充分的從事數學活動和交流的機會,本節課我遵循“教師爲主導,學生爲主體,訓練爲主線,思維爲核心”的原則,採用多媒體教學手段,主要運用操作、探究、討論、發現等教學方法,發現和掌握圓的特徵,讓學生在做中學,並透過“畫一畫、折一折、量一量”等活動,讓學生主動參與知識的學習過程,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四)教學過程。

1、鋪墊孕伏:首先透過大屏幕展示一組學生學過的平面圖形,引導學生回憶各個圖形的特徵以及這組圖形的共同特徵,讓學生髮現這組圖形的每條邊都是直直的。目的在於讓這些圖形與圓形成鮮明的對比,更加突出圓是“平面上的一種曲線圖形”,突出圓的與衆不同。然後,讓學生猜一猜老師帶來哪兩件神奇的禮物,一方面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另一方面用這兩件東西畫圓,初步滲透畫圓的方法;用細繩甩粉筆,粉筆的運動軌跡是圓,也爲學生學習圓上的概念埋下了伏筆。

2、突出主體,探究新知:

(1)初步認識圓。我安排了摸平面圖形的環節,主要是讓學生對圓有一個直觀的認識和體會,從感官上體驗圓與其它圖形的區別;再透過與立體圖形的觀察、比較,進一步理解圓與其它圖形的本質區別和聯繫,在頭腦中建立圓的表象,激起了學生探究圓的有關知識慾望,帶着追根求源的強烈好奇心進入下一階段的探究。

(2)認識圓各部分的名稱及特徵。

讓學生把事先準備好的圓形紙對摺後開啟,這樣重複幾次後,觀察有什麼發現?學生親手操作後,發現所有的摺痕都會相交於一點。這些摺痕的交點,正好在圓的正中心,我們數學上把這一點叫作圓心,用字母“O”來表示。(設計意圖:透過學生的直觀操作,使學生的學習過程“動作化”,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

接下來,透過演示小球的運動軌跡,引學生認識圓上、圓內、圓外的概念,並在玩食指點圓的遊戲中使概念得到進一步的深化。在此基礎上,讓學生一起動手,根據要求畫線段來認識圓的直徑、半徑,在畫一畫、數一數、說一說的活動中,歸納出圓的特徵,在測量與比較中,讓學生理解和掌握在同一個圓裏半徑和直徑之間的關係,這樣的設計,合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動腦、動手、動口、動眼,自主探索知識的形成與發展,並及時鞏固學習成果。

最後教學用圓規畫圓,在這一過程中,我同樣會放手讓同學們大膽的動腦,動手探索不同的畫圓方法。學生可能會想到藉助圓形物體畫圓,還有用圓規畫圓等等。我會試着讓學生用圓規在練習本上畫圓,並要求一邊畫,一邊想畫圓的步驟有哪些。透過學生的交流、彙報,我引導他們歸納出畫圓的一般步驟:

(1)定點(也就是定圓心的位置)

(2) 定長(也就是定半徑的長度)

(3)旋轉畫圓。接着我會示範一次畫圓的方法,強調畫好後要標出圓心,半徑和直徑,給學生準確地用圖規作圖的方法,教給學生作圖的技巧。

(五)鞏固練習

精心安排課堂練習,以課本爲主,在不脫離教材的同時,突出思維訓練,形式多樣,有利於鞏固所學知識,開拓學生思維。

1、基礎訓練。由填空和判斷兩部分組成,引導學生進一步鞏固本課的基本概念,加深對圓的特徵的認識。

2、深化練習。教材第60頁第3題,不僅突出了直徑概念中的關鍵詞,還引導學生髮現了一條重要規律:直徑是圓內最長的線段。

3、實際應用:車輪爲什麼是圓的?車軸應裝在什麼位置上?

經學生討論,再用多媒體演示,對比方形、橢圓形、圓形車輪的優劣,進一步讓學生體會到車輪要做成圓的道理。把所學知識與生活實際聯繫起來,真正做到學以致用。

(六)課堂總結。

梳理本節課的知識,利於學生系統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