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語文知識 > 說課稿

六年級上冊語文《有的人》說課稿範本

說課稿1.29W

一、說教材

六年級上冊語文《有的人》說課稿範本

1、教材地位及特點

《有的人》一課是人教版實驗教材六年級上冊第五組的最後一篇課文。本組課文集中了關於魯迅先生4篇文章,目的是讓學生初步瞭解魯迅先生的感人事蹟,感受魯迅先生的偉大精神。《有的人》是詩人藏克家爲紀念魯迅先生逝世十三週年而作,詩人蔘觀了北京的魯迅故居。看了魯迅先生生前工作過的地方,聯想到魯迅一生不懈的奮鬥,詩人感慨地說:“人民的愛憎是分明的,對於爲革命作出傑出貢獻的人,人民是永遠不會忘記的。”由此他寫下了這一首哲理詩。這首詩用對比的方法說明哲理,詩中提煉了幾個具有高度概括性的形象,在對比中深化主題,從而抒發紀念魯迅先生的感受,頌揚魯迅先生“俯手甘爲孺子牛”的革命精神。嘲諷和鞭撻了反動統治者的醜惡行徑,同時向我們提出了人生價值的重大課題。在學習時,要透過反覆的誦讀、揣摩、品味,把握詩人感情的脈搏,加深對詩歌主旨的理解。

2、教學目標及重、難點的確立

語文新課標指出,閱讀詩歌“要大體把握詩意,想象詩歌描述的情境,體會詩人的情感”,要透過誦讀“體味作品的內容和情感”。根據以上的理念和本組課文的特點,結合學生實際情況,我制定瞭如下教學目標:

(1)弄懂詩歌意思,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2)在理解詩歌的意思的基礎上進行有感情地誦讀;

(3)瞭解詩歌所運用的對比手法。

其中,我確定瞭如下的重難點:

(1)理解詩歌內容及感情;

(2)有感情地誦讀。

3、學情分析

學生儘管是第一次接觸魯迅,但在有了前面幾篇課文的學習基礎上,他們對魯迅先生的感人事蹟和精神已經有了一定的瞭解。加上我之前讓學生上網去搜集關於魯迅的資料,他們應該不難理解本詩讚頌像魯迅這樣無產階級革命者的甘爲人民和革命獻身的偉大精神。只是本班學生朗讀的基礎不是很好,在誦讀中體味詩歌感情上也許存在一定難度。

二、說教法

本篇課文采用了對比的手法,詩人在詩歌中的愛憎分明,感情強烈,應該讓學生在閱讀和誦讀中加以體會,爲此我採用以下的教學方法:

1、討論法:透過討論,讓學生明白“前一種人”和“後一種人”的表現及結局不同,理解這兩種人分別是什麼樣的人,進而讚頌哪些人,貶斥哪些人。引導他們去自主探究、和同學交流課文內容,感受自學成功的喜悅。

2、誦讀法:在理解了詩歌的基礎上,詩歌要用感情去讀。透過誦讀,學生在大腦中能產生意象的聯想,從而加深對詩歌的體驗。爲此,教學中要讓學生多方位去讀,多形式去讀,同時教師也要指導朗讀和範讀,讓學生在讀中體味詩意和詩情。

三、說教學方法:

鑑於文章的特點及學生的實際,我主要採用如下的教學方法:

1、探究法:透過閱讀和探究,主要引導學生學會資訊概括、言語表達的能力,進一步提升自身的語文能力。

2、指導朗讀:朗讀是本課的重要目標,必須重視朗讀的指導。在引導學生理解詩歌的基礎上,透過教師的範讀,讓學生透過詩歌的聲調、節奏等方面去感悟,努力提高他們的誦讀水平。

四、說教學環節

1、複習舊知,揭題匯入

教師用課件展示同志對魯迅先生的評價語,匯入:同志一連用了5個“最”字,論定了魯迅先生在中國現代文化史上的無可替代的.地位。1936年10月16日,魯迅先生因病逝世,臨終他說,“趕快收殮,埋掉,拉倒”,“ 忘記我,管自己的生活”。然而,人們真的那麼容易忘掉他嗎?事隔十三年後,詩人臧克家在北京參觀了魯迅故居,有感而發,寫下了詩歌《有的人》。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首詩歌。看到題目,你們對這首詩歌會有什麼問題?理解題目的意思嗎?你想從中知道什麼呢?

(設計意圖:引用偉人對魯迅先生的評價,爲學生理解本課的內容和思想定下基調,爲下面的學習鋪墊。同時讓學生對學習內容發出疑問,產生學習的興趣和動力。)

2、課件演示魯迅、臧克家及本詩的寫作背景

本環節主要介紹魯迅先生的生平簡介和著作,瞭解詩人臧克家是在什麼情況下創作這首詩歌。

(設計意圖:縮短作品和現實的距離,加深對詩歌內容的印象,繼續爲下面的教學打好基礎。)

3、整體感知,理解詩意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把每句詩讀流利。

(2)檢查學生自讀情況

(3)質疑探究:這裏前四節詩都有兩個“有的人”,它們的意思一樣嗎?這裏寫幾種人?魯迅是哪種人?另一種又是些什麼人?你從哪些句子感受到了?透過學生的自讀以及和同桌的交流,明確這裏寫了兩種不同的人,同時理解魯迅先生是雖死猶生的那種人,他和反動統治者的行屍走肉有這根本的區別。

(4)討論、點撥:從題目“紀念魯迅有感”中,我們知道作者就是要讚頌魯迅先生,找找看,詩中哪些地方可以知道是讚頌魯迅先生的?兩種人的結局一樣嗎?爲什麼結局會不一樣?我們對待這兩種人要有什麼樣的感情?設計以上的問題就是要引導學生有針對性去閱讀探究,教師因勢利導,抓住句子“俯下身子給人民當牛馬”和“情願做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燒”,理解魯迅先生和反動統治者對人民的態度不同,結局也就不同,提煉學生對魯迅先生的崇敬和愛戴,以及對反動統治者的貶斥和痛恨。

(設計意圖:理解詩意是本文教學的第一要務,教師必須精心設計好教學問題,幫助學生省時高效理解詩意,既要放手給學生閱讀感悟,也要適當引導點撥,提升他們的理解。)

4、體會對比,感情誦讀

(1)教師範讀,引導學生交流聽後體會:你們聽到老師朗讀詩歌時的聲調、節奏都一樣嗎?感情都一樣嗎?在學生交流之後,教師明確:魯迅先生和前一種人是完全不同的,他們有着強烈的對比,因此在朗讀中要讀出不同的感情來。詩歌讚頌了魯迅先生這樣的人,也貶斥了反動統治者,我們應該用什麼樣的感情去朗讀呢?交流小結:第一種人要讀出鄙夷、蔑視的感情,第二種人要讀出肯定、讚揚的感情。

(2)多角度練讀,學生採用同桌比讀、男女比讀等多種形式去練習,強化誦讀效果。

(設計意圖:透過對教師的範讀,一方面能引導學生體會到詩歌的對比寫法,另一方面進一步感受到詩意和詩情,感悟到朗讀的魅力,激發他們朗讀的興趣。採用形式多樣的朗讀練習,維護他們的好奇心,從而愉快地學習。)

5、昇華認識,拓展學習

(1)這首詩讚頌了魯迅先生,貶斥了反動統治者,你們知道爲什麼嗎?交流後小結:魯迅先生給人民當牛馬,情願做野草和敵人鬥爭,人民永遠記住他;而反動統治者卻剝削人民,欺壓人民,人民當然要痛恨他們。

(2)感情誦讀《有的人》

(3)課後蒐集關於魯迅先生的感人事蹟,和同學分享、交流。

(設計意圖:小結本詩的寫作目的,昇華學生對魯迅先生的認識,激發他們對魯迅先生的崇敬和愛戴之情。最後的拓展學習能讓學生走出課堂,進一步瞭解魯迅的光輝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