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語文知識 > 說課稿

《爬天都峯》優秀說課稿推薦

說課稿2.54W

一、提煉資料,複習匯入

《爬天都峯》優秀說課稿推薦

語文學習的外延是生活的外延。語文教學要加強課堂內外的聯繫和校內外溝通。透過查找、閱讀資料來增加學生的閱讀實踐量。引導學生查找資料時要讓學生的思維不僅僅侷限於查到資料,還要進一步整理查找到的資料。這種教學模式既符合語文課標的要求,又與語文學科強調的“聽、說、讀、寫”的訓練能夠有機的結合,使學生在查找、閱讀、整理資料中得到切實的鍛鍊,開闊了視野,提高了學習效率。

學生收集背景資料過程中,會得到許多與天都峯相關的資訊,然後與他人交流。其實,學生收集資料、交流資訊的過程本身就是一種很好的自主學習過程。

課前,我讓學生交流,說說:你收集到什麼資料?上課伊始,我就有針對性地引導學生觀看介紹天都峯的文字,引出天都峯的高和陡,使學生懂得根據要求分類整理資料的方法。

二、讀畫演議,培養能力

1、整體把握。“請大家自由地投入地把課文讀一遍,然後着重研究師生篩選出的兩個問題,”這一設計遵循課標“從整體把握”的原則,旨在讓學生對課文內容建立“框架結構”的認識,訓練學生的整體思維能力。從全局出發瞭解全貌,把握文章的脈絡,體現“摯領一頓,百毛皆順”的教學思想。

2、以線串珠。以兩個“研究問題”爲線,根據學生情況相機進行各個段落的教學。體現以學定教,順學而導的思想。

3、“讀”佔鰲頭。崔巒說過:一定要把課文讀對讀通讀順讀好,這是學習課文基礎,也是理解內容前提。“語文教學中,……要重視積累、感悟、薰陶和培養語感。”“讀”是實現這一目標的最佳途徑。所以在教學中,我安排了各種形式的讀,力求讓學生讀而不厭,讀得有成就感。

4、圖文相映。培養學生“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良好習慣,讓學生運用“讀、想、畫、誦”的方法學習課文。學生先默讀課文第2自然段,要求用邊讀邊想的方法,把課文中的描寫天都峯高陡的文字變成自己頭腦中的畫面,在預習本上,用最準確最簡潔的線條畫出來。接着學生作畫,請兩個同學板畫。然後結合第2自然段的內容,交流、評價學生畫的天都峯簡筆畫。最後小結齊讀第2節。採用了簡筆畫輔助理解,從字的世界走向了畫的世界,又從畫的世界回到了字的世界。在特殊的情感氛圍中,完成了字畫轉變,培養了學生觀察、思維、表達等多種能力。不但能夠加深學生的理解和記憶,而且增添了課堂裏的美育氣氛,使學生在接受語文知識時,同時受到美的薰陶。學生體驗到“文中有畫,畫中有文”的情趣。

4、角色表演。第一次對話或第二次對話採用表演的方式學習。透過演讀,可以再現課文情景,從而增強對課文的理解,加深對課文的印象,內化活用文字語言,並受到感染,從而引起共鳴,達到知、情、意、行全面和諧發展的要求。

5、議論風生。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時,學生要能“聯繫上下文和自己的積累,推想課文中的'有關詞句,體會其表達效果。”第二個專題的學習,我主要抓住了課文最後一句話“你們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會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展開教學。首先,我向學生提供了理解這句話的方法:理解重點詞意;理解整個句意;理解句子之間的關係。學生知道了方法,再用“吐泡泡的方式”提出問題?學生肯定會問:“怎樣理解‘真有意思’‘汲取’的意思?” “‘汲取’的力量是什麼呢?‘我’和老爺爺是怎樣互相‘汲取’力量的?”

三、展開想象,拓展延伸

愛因斯但說過:“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爲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這充分說明了想象力的重要性。想象是思維的體操,是拓展思維空間的內趨力,是人們對頭腦記憶表象進行加工改造而建立新形象的心理過程。教學中,充分挖掘教材內容,經常進行想象訓練,有利於培養學生思維的廣闊性、深刻性和創造性。一是在空白處發揮學生的想象。如老爺爺是怎樣受小女孩的鼓舞爬上天都峯的,就是根據小女孩是怎樣爬上天都峯的展開的類比想象。二是在理解了重點內容以後,我讓學生髮揮想象,引導學生練說:“‘我’望着險峻的天都峯退縮了,假如你是老爺爺或者是小女孩,想一想,你怎樣勸導我爬天都峯?”諸如此類,不一一舉例。

四、佈置作業

說板書

大家都知道板書是微型教案。板書集中體現教學目的、重點、難點、教學過程,體現教學的特色與特性。 好的板書還是一篇文章的袖珍版,是一種直觀的教學方法,是課堂教學中師生雙邊活動的縮影,反映課堂教學的全部過程。

設計本課板書時,我以學生板演的天都峯簡筆畫爲背景,在山體上板書了“高”、“陡”兩字以彰顯天都峯的險峻。隨着山勢,在山腳、山腰和山頂由下到上分別板書了“(仰)望”、“奮力”、“終於” ,以體現爬山前、爬山時、登頂後的順序,理清文章的脈落,使文路、教路、學路融爲一體。在金字塔形的山底下,用紅色字型板書“汲取力量”四字,以突出文章的中心。總之板書力求體現師生雙邊活動,做到圖文並,充分發揮板書應有的效用。

標籤:天都峯 說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