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語文知識 > 說課稿

《還魚兒一個美麗的家》說課稿

說課稿3.06W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今天我向大家展示的是《還魚兒一個美麗的家》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大象版)《科學》四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三課的內容。這一單元以活動爲載體,以探究爲核心共設定了四個活動標題,前兩個活動以魚的家爲題,引導學生探究自然水域(實地考察學校附近的小河)問題、水受污染的原因。《還魚兒一個美麗的家》則強調引導學生觀察水受污染的原因,自己提出問題,自己想辦法解決問題,透過實驗知道水的淨化方法。

2、學生分析:

四年級的孩子在生活中幾乎都見過魚和魚生活的環境,所侷限實地考察,對其水受污染的原因多缺乏瞭解。

學生經過一年多的《科學》課學習,已經經歷過一些“做中學”形式的探究活動,因此具備了初步的觀察與提問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及初步的'計劃於組織能力,這些都將成爲本節課的可用資源。

自然水域中存在的鮮活問題,將學生的生活經驗作爲重要的教學資源,從而引出下面幾個活動:①污染了的水是可以透過淨化加以利用的②水域污染的一些防治措施③ 引導學生宣傳方案。

由此,我們擬定本課時的教學目標爲:

3、教學目標

(一)科學探究:培養學生做好淨化水的實驗之前的計劃與組織工作,學會做水的淨化實驗。

(二)情感態度價值觀:培養學生善於發現、樂於提問的科學態度及願意參與和科學有關的社會問題的討論與活動。

(三)知識目標:知道水污染的防治方法,意識到水與生物的密切關係。

4、教學重、難點:引領學生做好淨化水的實驗之前的計劃與組織工作,學會做水的淨化實驗。

5、教學準備:水槽、燒杯一組兩個、明礬、玻璃棒、漏斗、污水、濾紙、鐵架臺、濾紙、記錄單。

二、說教法

根據以上教材分析,爲促進學生的實驗能力發展,對做水的淨化實驗知識將採用啓發式教法,爲落實重點採用合作探究式教法;爲突破難點採用討論式教法實現因材施教。

三、說學法

1、透過實地觀察提出有關的問題。

2、根據問題制定並實施自己的研究計劃。

3、透過做水的淨化實驗,知道水污染的防治方法。

四、教學活動過程

1、直接引入:上節課課後,我們去進行了考察活動,探訪魚兒的家時,發現了什麼祕密?

2、提出問題:

A.各小組成員開始提出自己感興趣的問題

B.我們有沒有能力解決,試着解決一下:

①受到污染的水還能變乾淨嗎?

②怎樣將污水變清澈呢?等等

問題是科學探究的起點,學生想弄清的問題是自己提出來的,教師加以引導,確立研究的主題,讓每個小組都有提出問題的機會,這樣每個小組纔有研究的主題。實驗課有多種對比實驗,因時間和場地的限制,需要分組進行探究,彙報得出最後的結論。透過活動的開展學生學會實驗探究。

3、學生探究活動

根據各組的探究主題,探究活動的方式是小組自己商議活動規則,然後以實驗單爲主線像科學家那樣研究,想怎樣研究就怎樣研究,實驗過程中鼓勵學生把多種方法結合使用,這樣就能激勵學生去探索創新、從而提高了學生的創造能力的培養。探究活動開始,教師適時指導,並關注各組進度,以音樂控制探究時間轉入交流活動。

4、表達與交流

表達與交流是學生相互學習的一種方式,可以從別人的表達中填補自己在觀察、實驗、經驗等方面的不足。使全體學生共同分享各組的學習體會,提高小組化自主學習的實效性。

爲了培養學生表達的完整性,在課前引導表達:“我們組主要研究……,發現了……。”讓學生按這樣進行交流。

5、學生自主小結

爲了培養學生概括總結的能力,對學生從水的淨化實驗探究中去彙報發現整個過程,請小博士主持這一環節。讓他們在無形中拓寬視野,活躍思維。

6、知識應用

主要是激發學生課後繼續探究的渴望。爲還魚兒一個美麗的家園,保護我們的生存環境,要想使河水重新變清,設計一個防治水污染的宣傳活動方案,下節課展示交流。

以上是我的說課內容。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