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語文知識 > 說課稿

小學語文說課稿《琥珀》

說課稿1.68W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可能需要進行說課稿編寫工作,藉助說課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我們應該怎麼寫說課稿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語文說課稿《琥珀》,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語文說課稿《琥珀》

一、說教材

《琥珀》是一篇科學小品文,它主要寫了一隻琥珀被發現以及科學家推測它的形成過程。全文語言易懂,描寫生動,意在讓學生透過學習能夠想象出琥珀的形成過程,理解科學家推測的過程是合理嚴謹的。

二、說教學理念

1、在教學中,尊重學生的個性化行爲,引導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自主體驗、感悟,注重體驗過程。

2、課外延伸,發揮學生的創造潛能,激活學生的想象能力,使課內學習與課外發展相得益彰,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三、說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根據琥珀的樣子推想它的形成過程,體會科學家是怎樣進行合理想象的。這也是本文的教學重難點。

2、發展學生的合作、探究精神,根據其它的化石推想成因,學習有依據的合理的進行想象,培養想象能力。

3、透過學習,激發學生探索大自然奧祕的興趣,樹立熱愛科學的情感。

四、說教與學活動步驟

(一)整體把握課文,進入語文實踐

教師出示文中“琥珀”的圖片,學生圍繞這塊琥珀,說一說課文都寫了哪些內容。

隨着學生的彙報,抓住琥珀的樣子與它的價值這一段落,學生進行朗讀,發現“想象”和“推測”兩個詞語,並理解意思。隨之和科學家一起合理想象琥珀形成的過程。

(二)探究學習,在語文實踐中想象

這一環節是本文教學的重點環節,也是培養學生探究想象能力的體現。

1、教師請學生看着這塊琥珀,學生轉換角色把自己當成科學家,推測琥珀的形成會想到什麼?

2、學生會想到要有松脂包裹兩個小東西,而松脂的形成必須是在炎熱的夏天從松樹上滲出。這樣學生再來讀課文可以找到許多相關琥珀形成過程的語句。

3、學生讀一讀這些句子,說一說它們與琥珀的形成有什麼關係。

4、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適時引導學生髮現:這塊琥珀的價值還在於同時有兩個小東西被包裹在松脂球中,使人們知道在遠古時代世界上就已經有蒼蠅和蜘蛛了。教師演示:用一大滴松脂來包裹一隻蒼蠅和蜘蛛,學生髮現這並不能做到。因爲蒼蠅和蜘蛛都會在松脂落下來的一瞬間逃離。此時學生的興趣會很高漲,教師借勢讓學生再次讀課文,學生髮現科學家推測蒼蠅輕鬆得意,所以喪失了警惕,沒有注意身邊的危險。而蜘蛛一心一意地要把蒼蠅當美餐,就忘記了所處的環境。這爲下文松脂把它們包在一起提供了可能。這樣學生感受到科學家推測過程的合理,那一瞬間是在絕對自然的情況下發生的。

5、這時,學生對科學家的合理想象,嚴謹思考產生佩服之情,教師播放鬆脂球形成的動畫,增強學生的直觀認識,再來朗讀這個被推測出來的小故事,情感會自然流露。

6、教師引導學生認識松脂球變爲化石的必備條件要經歷滄海桑田的鉅變。

(三)課外延伸,進行綜合性學習

1、學生結合科學家的想象與查找的課外資料,再來想想這塊琥珀還有可能形成的過程。學生透過討論、比較,會感覺很難想象出新的過程,由此更加敬佩科學家想象的合理。

2、語文教學要注重開發學生的創造潛能,促進學生持續發展。教師出示“柏抱槐”圖,學生小組討論它的形成過程,要做到想象合理,課後練習寫出一篇像課文一樣的科學小品文。

語文是一個包容性較強的學科,朗讀、想象、創造的完成掀起了一個又一個的`課堂高潮,使學生受到美的薰陶感染,這是語文課帶給學生的獨特的情感體驗,也是語文課的魅力所在。

板書:

想象 炎熱的太陽光

松樹滲出厚松脂

琥珀

包裹兩個小東西

推測

陸沉海升

相關知識擴展:

琥珀,是一種透明的生物化石,是松柏科、雲實科、南洋杉科等植物的樹脂化石,樹脂滴落,掩埋在地下千萬年,在壓力和熱力的作用下石化形成,有的內部包有蜜蜂等小昆蟲,奇麗異常。琥珀大多數由松科植物的樹脂石化形成,故又被稱爲“松脂化石”。

琥珀的形狀多種多樣,表面及內部常保留着當初樹脂流動時產生的紋路,內部經常可見氣泡及古老昆蟲、動物或植物碎屑。

常見琥珀種類:金珀,藍珀,綠茶珀,紅茶珀,血珀,翳珀、花珀、棕紅珀,綠珀,蟲珀,蜜蠟,藥珀,珀根,緬甸根珀等。

2016年3月6日,中國科學家發現了爲止世界上最爲古老的琥珀礦石,其年齡在9900萬年左右。

形成原因

在中國古代,琥珀被認爲是老虎死後的精魄入地化爲石,另一說是“老虎的眼淚”,這些傳說都蘊含着中國古人對琥珀的揣測和追尋,人們認爲琥珀有趨吉避凶、鎮宅安神的功能。

在古代帝王眼中,琥珀也有着非凡的意義,琥珀是佛教七寶之一,據記載“皇帝朝珠雜飾爲天壇用青金石,地壇用琥珀,日壇用珊瑚,月壇用綠松石。”

琥珀是中生代白堊紀至新生代第三紀松柏科植物的樹脂,經地質作用而形成的有機混合物。琥珀的形成一般有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樹脂從柏松樹上分泌出來,第二階段是樹脂被深埋,併發生了石化作用,樹脂的成分、結構和特徵都發生了明顯的變化;第三階段是石化樹脂被沖刷、搬運、沉積和發生成岩作用從而形成了琥珀。

形態特徵

非晶質,常以結核狀、瘤狀、小滴狀等產出。有的如樹木的年輪,呈放射紋理;可含有動物遺體、植物碎片等。

琥珀的硬度低,質地輕,澀,溫潤,有寶石般的光澤與晶瑩度,琥珀的另一個特徵是含有特別豐富的內含物,如昆蟲,植物,礦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