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語文知識 > 說課稿

責任讓生活更美好說課稿

說課稿1.42W

導語:責任是一個優秀人士必備的品質,那怎麼樣透過教學讓同學們知道責任的重要性呢?下面是小編爲你準備的責任讓生活更美好說課稿,希望對你有幫助!

責任讓生活更美好說課稿

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下午好!

我是來自**市第七十三中學的一名班主任,我叫孫##。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責任,讓生活更美好》。我將從教材分析、教法、學法和教學過程四個方面進行說課。

一、教材分析

首先進行教材分析

古人云:責有攸歸,義無旁貸。在人的衆多優秀品質中,責任最爲淳樸與可貴,它是中華民族所有傳統美德的根基。加強對學生的責任教育,既是社會發展的需要,也是立德樹人的需要。因此,我選擇了我們學校校本教材《德育實踐活動指導手冊》(高二年級版)第三個專題“崇高的責任”來設計本節課,該部分內容隸屬於中華傳統美德第15個德目“敬業盡責”。

依據這個主題的內容要求和學生的認知特點,我設定的教學目標是:

1)引領學生感知責任的內涵,幫助學生初步樹立責任意識。

2)引導學生體驗責任的重要性,明確不同責任之間的關係。

3)引導學生立足日常,踐行責任,用責任創造美好生活。

圍繞教學目標,我確定了本節課的教學重難點:

重點:引領學生感受責任的魅力,幫助學生樹立責任意識。依據:理論是行動的先導,學生只有明確責任的重要性,才能自覺踐行責任。

難點:引導學生立足日常,踐行責任。依據:高中生在道德認知方面已具備一定的能力,但在行爲約束和道德選擇上往往缺乏一定的自控性。

二、說教法:

本着尊重學生、彰顯學生個性特色、幫助學生追求幸福的教育理念,我積極踐行生態育人的教學模式,透過多媒體輔助教學,採用情景探究、故事分享和活動體驗等教學方法,力求爲學生展示一個生活性、開放性的課堂,以實現育心、育德、育人的教育目的。

三、說學法:

德育實踐活動課與傳統主題班會課不同,它最大的特點在於自主性和體驗性,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透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來參與課堂體驗。

四、說教學過程:

(一) 課堂匯入:

首先播放一個短片,透過音像效果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引發學生對責任的感悟與思考,由此激發學生興趣,匯入課堂。

(二)課堂展開:

這個環節我設定了三個篇章:

第一篇章感知責任:什麼是責任呢?我先和學生分享了一個故事(展示),學生透過對相關問題的討論與思考,深入淺出、水到渠成地明白了責任的內涵,然後又引導學生透過名言警句的蒐集和整理加深了對責任的理解。

第二篇章體驗責任:這是本節課的教學重點,爲了達成教學目標,我設定了一個“搭積木”的體驗活動,分四步進行體驗:

第一步,每人任選5塊積木隨意搭配,學生一下子找回了童年的感覺,頓時熱情高漲,所搭積木也充分展示了自己的個性和風采。

第二步,每人選擇四塊積木,用便籤紙分別標上自我責任、集體責任、家庭責任和社會責任,自行搭配。由於給積木賦予了不同的責任,學生一下子認真和嚴肅起來,由此體會到了責任對個人的約束力。最後每個人搭的積木都不一樣,學生進行展示、分享和交流,並闡述了自己這樣搭的理由,實際上也就是分享自己對這四種責任關係的理解。這樣就把抽象的問題具體化,便於學生理解和接受。

第三步,每人用手中的四塊積木和組內同學合作搭配,要求發揮每種責任的最佳效能,使搭建的積木既漂亮又穩固。學生積極積極參與,五分鐘後各小組爭先恐後地進行展示、分享和交流,在此過程中他們認識到:這些積木都是由不同的責任交織而成的,之所以穩固是因爲正確處理了各種責任的關係,從而構成了一個和諧有序的整體。學生對責任的理解進一步深化提升。

第四步,每個人都從剛纔的積木中抽掉一種責任,觀察整體的變化。儘管學生小心翼翼地抽,最後所有的積木還是倒塌了。同學們在惋惜之餘也紛紛發表自己的感悟,認識到:無論哪種責任,都很重要,當個人不想履行責任的.時候,整體就會越來越糟糕,直到崩潰。

這個活動層層深入,切合主題,沒有空洞的說教,完全讓學生在自主體驗中透過小組合作、分享交流認識到:人生如同搭積木,責任就像積木塊,只有個人積極踐行責任,才能構建和諧整體,我們的生活才能更美好。整個過程既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也符合德育發展規律。

第三篇章踐行責任:首先借助三張圖片,讓學生明確人的角色不同,承擔的責任也不一樣,然後引導學生用“當。。。。。。。的時候,因爲責任感,我……”的句式寫句子,目的是讓學生立足日常生活明確自己的責任,反思自己的行爲。最後我把班級分成四個小組,每組負責一個層面進行思考討論,根據思考的結果每人寫出一件打算要做的力所能及的事情,裝進瓶子裏。全班把所有瓶子收集在一起,每人隨機取走一個,並在課下完成自己打算要做的和瓶子要求的做事情,由家長和班委會監督完成,並適時向班主任反饋。

這裏我是模擬了QQ漂流瓶遊戲,不僅趣味性強,寓教於樂,而且也具有很強的實效性,注重了課後拓展延伸,讓學生把課上的責任教育轉化爲課後的一種道德行爲。

(三)課堂總結

根據學生的實際需要,我向學生推薦了兩本書。最後師生齊唱《責任之歌》,在和諧的氛圍中結束課堂。不僅昇華了情感,提高了認知,也進一步激發了學生爲美好生活而踐行責任的熱情。

【說板書設計】

我的板書是這樣設計的(多媒體展示)。整個板書以責任爲主線,逐層深入,既體現了課堂設定與教學環節之間的關係,也彰顯了責任與美好生活的聯繫,符合是什麼、爲什麼、怎麼辦的思維遞進規律,簡潔明晰,直觀形象,給學生留下深刻印象。我的說課完畢,感謝您的聆聽和指教!

標籤:說課稿 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