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語文知識 > 說課稿

蘇教版四年級下冊語文說課稿

說課稿7.51K

作爲一名爲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時常會需要準備好說課稿,藉助說課稿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師理論素養和駕馭教材的能力。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說課稿是怎麼寫的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蘇教版四年級下冊語文說課稿,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蘇教版四年級下冊語文說課稿

一、說教材

《第一次抱母親》是小學語文蘇教版四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的一篇課文,本單元圍繞“愛心”這一主題,編排了《永遠的白衣戰士》、《“番茄太陽”》、《第一次抱母親》和《我不是最弱小的》四篇文章,分別從不同層面探討愛的內涵。其中,本文主要透過“我”與護士、母親的對話以及回憶,表現了母親爲孩子和家庭的辛苦操勞和無私奉獻,表達了我對母親的崇敬和愛戴。語文《課標》指出:“語文課程應爲提高學生道德品質(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養,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強民族創造力和凝聚力,發揮積極的作用”,“語文課程還應透過優秀文化的薰陶感染,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和審美情趣,使他們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促進德、智、體、美諸方面的和諧發展”。《第一次抱母親》文章內容簡潔,行文明快,於平白如水的字裏行間細膩生動地體現了人世間的濃濃親情,是對學生進行感恩教育、學習語言的好教材。

二、語言特色

這篇課文以情動人,往往讀了幾遍後就能被字裏行間的親情所打動。細細品味,“我”、母親和護士三人的語言中透露的情感樸實而又真摯。

“我”說的話:

(1)我趕緊說:“媽,你別動,我來抱你。”

(2)我說:“我沒想到我媽這麼輕。”

(3)我說:“我以爲我媽有100多斤。”

(4)我說:“如果你跟我媽生活幾十年,你也會看不準的。”

(5)我說:“在我記憶中,母親總是手裏拉着我,背上揹着妹妹,肩上再挑100多斤重的擔子翻山越嶺。這樣年復一年,直到我們長大。我們長大後,可以幹活了,但逢有重擔,母親總是叫我們放下,讓她來挑。我一直以爲母親力大無窮,沒想到她是80多斤的身體,去承受那麼重的擔子。”

(6)我突發奇想地說:“媽,你把我從小抱到大,我還沒有好好抱過你一回呢。讓我抱你入睡吧。”

護士說的話:

(1)護士在後面扶了我一把,責怪說:“你使那麼大勁幹什麼?”

(2)護士問:“你以爲你媽有多重?”

(3)護士說:“虧你和你媽生活了幾十年,眼力這麼桊。”

(4)護士問:“爲什麼?”

(5)護士動情地說:“大媽,你真了不起。”

(6)護士把舊牀單拿走,鋪上新牀單,又很小心地把邊邊角角拉平,然後回頭吩咐我:“把大媽放上去吧,輕一點。”

(7)護士說:“大媽,你就讓他抱一回吧。”

母親說的話:

(1)母親說:“我這一生,最重的時候只有89斤。”

(2)母親笑了笑說:“提那些事幹什麼?哪個母親不是這樣過來的?”

(3)母親說:“快把我放下,別讓人笑話。”

在課上,讓學生透過朗讀體會這其中的情感變化,感受母親對“我”的愛以及這種愛對護士的感染。

三、說目標和教學重難點

根據本課教材特點,中年段語文學習的要求以及學生的實際學情,我確定瞭如下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會本課生字詞,會用“輪流”造句;

2、掌握課文主要內容,透過具體的語言文字型會母子間的真摯感情,感受到文章中母親的艱辛和偉大;

3、學完課文後,能體會到自己媽媽的愛與辛勤,根據自己的真情實感給自己的媽媽寫一封信。

由於學生生活的環境和作者的相距甚遠,所以我把體會文章中母親的艱難作爲本課的教學難點,把體會自己媽媽的愛設定爲本課的教學重點。本文我設定兩課時上完,第一課時重點解決第一個教學目標,第二課時重點解決第二、三個教學目標。

四、說學情

四年級的孩子已經具備了透過語言文字感受情感的能力,在之前的學習中,他們也學過《雪兒》《永遠的白衣戰士》《“番茄太陽”》這樣的.抒情類文章,應該來說對《第一次抱母親》流露出的情感並不難把握。但是,文章中作者母親所處的生活環境與學生的生活還是有一定距離的,所以在課堂上,要引導孩子透過文字的敘述想象文中母親的艱辛,並能遷移到自己的媽媽身上。

五、說教學環節

我設計的教學環節主要是:1、匯入新課,質疑激趣;2、初讀課文,整體感知;3、精讀課文,體會情感;4、回顧總結,昇華情感;5、學寫書信,拓展延伸。

其中,我重點說一說第3和第5個環節。

精讀課文,體會情感

《課標》指出,中年段的學生應能夠“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表達情意的作用”,因此在理解課文的時候,我設計了兩個問題“‘我’第一次抱母親的感受如何?”“爲什麼會有這種感受?”引導學生透過課文第3、4自然段尋找相關句子,透過朗讀、抓關鍵詞、想象的方法,藉助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理解文字表現出的母親的愛和艱難。其中,在理解“翻山越嶺”和“重擔”時,我讓學生想象母親在撫育兒女時可能面臨着怎樣的困難,並適時補充詩句:“乳哺三年娘受苦,移幹就溼臥娘身。”“兒病恨不將身替,調理湯藥不離身。”“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讓學生感受此處的“重擔”不僅僅指身體上的壓力,更有心理上的壓力,從而使母親的形象高大起來,與學生之間的距離也拉進了。

理解課文離不開朗讀,在一開始我就配樂範讀課文,接着讓學生自由讀、帶着問題讀,在本課對話比較多的情況下,我還請學生分角色朗讀,將自己的理解透過朗讀充分表現出來,有的句子不需講解,透過朗讀學生便自然而然理解了其中的深情。

學寫書信,拓展延伸

在課的尾聲,我播放《母親》和《燭光裏的媽媽》視頻,伴着音樂,我讓學生以書信的形式寫一寫對自己媽媽的心裏話,並且請自己的媽媽寫一寫回信。也許學這篇課文得到的感動只是來源於作者母子間的深情,那麼寫信讀回信收穫的便是屬於自己的一份親情了。孩子們寫得真摯動人,媽媽們回覆的同樣情真意切,字裏行間都是對自己孩子的愛和無悔。我想,我們的語文課就是如此:工具性與人文性並重,在體會語言文字的博大精深同時,也收穫一些情感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