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語文知識 > 說課稿

青年友誼圓舞曲說課稿

說課稿9.33K

作爲一名教職工,時常需要編寫說課稿說課稿有助於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怎樣寫說課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青年友誼圓舞曲說課稿,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青年友誼圓舞曲說課稿

尊敬的各位領導:

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青年友誼圓舞曲》。

教材分析:《青年友誼圓舞曲》是七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繽紛舞曲》中的一首學唱歌曲。本曲具有圓舞曲的基本特點。歌曲爲C大調,3/4拍,小快板,一段體(單樂章)結構,全曲共有六個樂句,前面四句節奏完全一樣,五、六句小有變化,歌曲的旋律進行方式以大跳、小跳爲主,形成一條跌宕起伏的旋律線,從而使歌曲增添了熱情洋溢的色彩。

學情分析:

1、隨着年齡的增長,見識的擴展,學生自主意識不斷增強,特別是受流行音樂的影響,他們渴望音樂,卻不喜歡書本上的歌曲。因此,我覺得音樂課的重點首先是要激發學生對音樂課的興趣。2、七年級的學生正處於開始變聲的階段,聲帶不穩定,發生練習的.要求,發生要自然,唱時要輕聲不喊叫,整齊的開始與結束。培養學生正確的歌唱方法與歌唱習慣。3、七年級的學生隨着知識的增長,有了一定的音樂理解能力,在這個基礎上培養他們的音樂欣賞能力。4、隨着我這幾個月的教學發現,許多學生還缺乏一定的音樂知識,這就要求教師要增加他們的音樂知識,提高他們的音樂素質。

根據新課標和我對教材的理解,結合學生的實際水平,我確定了以下

教學目標:

1、學唱歌曲《青年友誼圓舞曲》讓學生體會三拍子的強弱弱規律。2、培養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到音樂活動中來,讓學生透過帶節奏朗讀歌詞、小樂器創編等方法進一步加深學生對歌曲情感的理解和四三拍節奏的掌握。

結合本課教學內容我把本課的教學重點設爲讓學生感受三拍子在旋律中強弱弱的規律和圓舞曲的知識瞭解。教學難點爲能準確的演唱歌曲中的小跳大跳旋律。

根據以上的教學目標和重難點,我將本課的教學流程設爲以下五個模組:第一模組,情景匯入,激發興趣;第二模組,教授新課,增加知識;第三模組:聆聽全曲,感受旋律;第四模組:新歌教學,參與實踐;第五個模組:拓展延伸,節奏創編。

對於第一模組的教學

首先我會播放一段“20xx年國慶聯歡晚會”視頻,視頻內容爲國家領導人與各族人民在天安門廣場,伴隨着《青年友誼圓舞曲》的音樂載歌載舞的場面。讓學生思考問題:這段視頻描繪了怎樣的場面?感受到了怎樣的氣氛?透過視覺和聽覺,直觀的讓學生感受到這首歌曲的情緒色彩。介紹歌曲的創作背景。

第二板塊:聆聽全曲感受旋律

完整的播放一邊歌曲,要求學生在聽的過程中仔細感受音樂並思考,歌曲的情緒是什麼樣的?《青年友誼圓舞曲》屬於哪一種音樂體裁?也由此引出了第三個板塊教授新課,增加知識。

本課的音樂知識點,集中表現在了這一板塊裏,介紹圓舞曲,播放約翰施特勞斯的《春之聲圓舞曲》,讓學生自主思考,老師引導,總結圓舞曲的音樂特點,由圓舞曲三拍子的節奏特點,引出本課的第二個知識點四三拍。什麼是四三拍,以及四三拍的強弱規律和指揮圖示。在這一部分的教學中全部是教師引導,學生自主思考,比如說四三拍的強弱規律,我會示範拍節奏,讓學生自己思考總結。

緊接着在進入第四板塊學唱前,進行發聲練習,由於這個階段的學生開始了變聲器,所以用嗚,讓學生放鬆按摩聲帶,學會輕聲唱歌,不去喊叫。第二個練聲我採用了帶有小跳大跳旋律的音階進行,是爲了讓學生在學唱歌曲時能更好的適應歌曲中的大跳小跳旋律。

第四板塊:學唱歌曲參與實踐是本課的難點所在,對於這一部分的教學,教師示範、教師電子琴伴奏學生模唱,對小跳大跳較難的旋律反覆練習,增加學生的音樂感覺,按照歌曲的節奏朗讀歌詞並在學唱的過程中,始終讓學生邊唱邊打着四三拍,強化加深理解感受四三拍。

第五板塊:拓展延伸節奏創編

利用教師準備的小樂器(沙錘、碰鈴、鈴鼓),讓幾名學生每人挑選一種,老師電子琴伴奏,其他學生伴唱,讓他們爲《青年友誼圓舞曲》伴奏,進行分組PK。最後,在打擊樂器的伴奏下,有感情的演唱歌曲來結束這堂課。 『讓學生參與音樂實踐,並讓他們體驗成功,培養學生音樂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體現音樂課學生的主體性,培養他們上音樂課的興趣』

最後是我的板書設計,我的說課結束了,謝謝各位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