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語文知識 > 說課稿

六年級百分數說課稿

說課稿2.59W

百分數是以分母是100的特殊分數,其分子可不是整數。百分數表示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表示一個比值不帶單位名稱。下面我們來看看六年級百分數說課稿,歡迎閱讀借鑑。

六年級百分數說課稿

一、說教材:

㈠單元的內容結構

本單元安排了兩個資訊窗和一個相關連結,內容主要包括百分數的意義及讀寫;百分數和分數、小數的互化;以及百分數的應用三部分的內容。

㈡單元的編排體例

從編排體例上看,編寫特點可以從四個方面來分析:一是結合實際,促進理解。在教學百分數的意義時,編排了一些圖文並茂,版式活潑、接近學生實際生活的情境,讓學生輕鬆自然地學到新知識。二是引導遷移,自主探究。注意給學生創設自主探究的空間。教材出示例題後,爲學生創設了透過知識遷移、自主探究的過程來明確百分數讀、寫方法的環節。三是聯繫實際,解決問題。提供豐富的與兒童生活背景有關的素材,引導學生感受百分數知識就在我們身邊,生活的問題可以用百分數知識來表示,反映數學與人類生活的密切聯繫以及數學的文化價值。四是精心設計,促進理解。結合學生生活實際,有情境圖片,有調查操作、有歸納概括,內容之間的知識連結緊密,成爲有機整體,利於全面落實課程標準。此外,爲了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發展需求,教材中還設定了不同層次的練習,以幫助學生進一步內化新知。

㈢單元知識的立體整合

下面說一下單元知識的立體整合。本單元內容隸屬於數與代數部分,是學生學習了整數、小數、分數的意義和應用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有關整數的知識我們一直在學習,除此之外學生在三年級上冊初步認識了分數,四年級下冊學習了小數的意義和小數的加減法,五年級又學習了小數乘除法、分數的意義與分數和小數的互化等知識,六年級開始學習分數乘除法,而百分數(一)這個單元則是透過分數、小數知識的遷移來認識、理解、運用的,爲六年級下冊學習百分數(二)打基礎。這樣循序漸進地學習,由表面到本質,抓住百分數知識的內在聯繫,在腦子裏形成一個框架,清晰明瞭。

在本單元中百分數的意義和寫法,是這部分內容的基礎,學生只有理解了百分數的意義,才能正確地運用它解決實際問題。百分數實際上是表示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的數,它與分數有着密切的聯繫。充分認識了百分數,理解並掌握了百分數的意義讀寫法及其和分數、小數之間的關係後、就要應用百分數知識解決問題。這實際是對分數應用題的進一步拓展延伸,教材這樣安排目的是讓學生對百分數的認識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體現知識螺旋上升的特點。

二、說課程目標:

(一)課程目標

先來說一下課程目標。我將從“知識技能”、“數學思考”、“問題解決”和“情感態度”四個維度來說明課標對本單元的要求。

在“知識技能”方面,要求學生體驗從具體情境中抽象出數的過程;理解百分數的意義,掌握百分數和小數、分數之間的互化方法,能運用百分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在“數學思考”方面,要求學生進一步認識數據中蘊含的資訊,發展數據分析觀念,透過探索理解百分數,能用百分數表達、交流資訊,建立百分數概念。在“問題解決”方面,要求學生能結合實際生活,嘗試從日常生活中發現並提出問題,會用百分數解決問題;體會在解決問題的活動中,與他人合作的重要性。在“情感態度”方面,要求在解決實際問題過程中,體驗百分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體驗百分數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感受數學的價值,增強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的數學意識,培養良好的數感。

(二)本單元教學目標

具體到單元目標,在“知識技能”方面,讓學生結合現實情境,感受爲什麼會產生百分數,理解百分數的意義,能正確讀寫百分數,能正確進行百分數與分數、小數的互化;會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並能解決簡單實際問題。在“數學思考”方面,讓學生在理解百分數的意義,探索百分數與分數小數互化的方法以及解決相關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數學知識間的內在聯繫,增強思維的深刻性,發展數感。在“問題解決”方面,要求學生能結合實際生活,初步學會從數學的角度提出問題,運用已有的知識分析、探究、解決問題,培養應用意識。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會與他人合作,形成一定的反思與評價能力。在“情感態度”方面,要求學生在用百分數表達和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體會百分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感受百分數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價值,提高學習的興趣。

透過對以上目標的分析,我將本單元的教學重點確定爲:理解百分數的意義。教學難點:百分數意義的理解及百分數數感的培養;理解百分數與分數的聯繫與區別。

三、說教學:

㈠教學建議

先說一下課時分配。百分數的意義和讀寫教學2課時,百分數和小數的互化教學2課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和求百分率的問題教學2課時,整理和複習1課時。

下面具體說一下每部分內容的學習目標及達成策略。

第一部分:百分數的認識

學習目標

1、在具體情境中,讓學生感受到百分數產生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理解百分數的意義,會正確讀、寫百分數,理解感受百分數與分數之間的聯繫與區別。

2、透過學習,進一步培養學生合作能力、探究能力、推理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等。

3、結合相關資訊體會百分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瞭解百分數在生活中的應用。提高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本節課的教學重點:理解百分數的意義,會正確的讀寫百分數;教學難點:結合生活實際理解百分數的意義,並體會分數與百分數的聯繫區別。

達成策略:

本課的設計從學生熟悉的身邊事物入手,本節課的匯入選擇學生的親身體驗——體檢,提出問題:哪個學校六年級學生視力情況好一些?在學生交流思路時教師要引導學生理順思路,要比較哪個學校的視力情況好一些,實際上就是比較什麼?

學生一般會出現兩種情況:把分數化成小數,或者通分成分母是100的分數。透過兩種方法的比較,學生體驗到把這些分數改寫成分母是100的分數來表示,便於統計和比較。關於百分數的讀法和寫法先讓學生自學課本,然後小組共同探討不斷完善。有了這樣的基礎再來交流收集到的百分數,充分利用這些身邊的資源,說它的意義,再讓學生思考討論:爲什麼生活中人們喜歡百分數?引導學生來探討百分數與分數的聯繫和區別,尊重學生,注重課堂生成。

最後是鞏固練習,課堂練習部分依據書中練習題稍作調整,實現練習題的坡度性、趣味性以及並以相應的題目進行練習,讓學生的思維和說理都有據可依,有根可尋。讓學生在開放的習題中鞏固和拓展新知,以保證不同的學生得到不同的發展。

課堂小結拋出一個問題:有一類百分數總不大於1,找一找、說一說,讓學生帶着問題走出課堂,使課堂中所學內容得到延伸,爲後面知識的學習做鋪墊。

第二部分:百分數與分數、小數的互化

學習目標

1、使學生理解並掌握百分數和小數、百分數和分數互化的方法,能正確地進行百分數與小數、百分數與分數之間的互化。2、培養學生的觀察、歸納和概括能力。3、滲透“事物之間互相聯繫、互相轉化”的辯證唯物主義思想。

教學重點:掌握百分數與小數、百分數與分數互化的簡便方法及運用方法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掌握百分數與分數、百分數與小數互化的簡便方法。

達成策略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要緊密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出發……”因此,結合本課教材特點、學生實際情況,我採取小組合作學習,引導鼓勵學生應用學過的分數、小數互化的知識進行遷移、類推,學習新知識。同時,讓學生在嘗試探究的`積極活動中獲取新知,發展能力。透過學生的自主探究和適時引導,透過學生不斷的猜想和實踐,找尋到學習數學轉化的方法,讓學生真正的在玩中,在猜想中學習到新知識。透過與教師的合作交流,真正找尋和總結出百分數和分數、小數的互化的方法。

對練習的安排上,遵循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循序漸進的原則分層次進行設計。先出現分數與百分數、小數與百分數之間互化的題目,再出現比較有分數、百分數、小數混合的題目來鞏固學生的新知。

第三部分:百分數的應用

學習目標:

1、結合生活實例,使學生掌握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這個問題的結構特點和解題思路,能運用這個知識來解決一些日常工作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2、溝通分數與百分數的聯繫,感受數學知識間的內在聯繫。3體會數學知識在數學中的應用。4培養學生運用知識進行分析、推理等思維能力以及探求解決問題途徑的能力。

達成策略

教學前,引導學生從情境中尋找解決問題所需要的資訊,然後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學生根據百分數的意義和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分之幾的已有經驗獨立解決,列出算式21÷24,在計算出結果。最後向學生說明,87.5%在這裏就是男生體重合格人數佔總人數的百分之幾,也就是合格率是87.5%。

接着提出問題六年級三班有42人,今天到校42人,出勤率是多少,請學生說說它的含義。在學生理解的基礎上再讓學生獨立解決問題,最後在小組內交流自己的解題思路,然後進行全班彙報。在引導學生思考時,要注意讓他們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體會解題方法的多樣性。

㈡評價建議

教學中我們可以從三個方面展開評價:

1、課堂表現 關注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

教學過程中,特別關注學生自學與小組合作探究過程。教師在巡視參與時,隨時根據學生的表現透過手勢、眼神、表情和語言等方式適時鼓勵。

2、知識掌握 關注對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評價

教學活動中,對學生學會知識的情況採用了“評比+評語”的方式,從作業和測評兩方面進行評價。根據學生作業完成的情況和每次測評的結果分優、良、合格三個方面進行評比,同時,站在學生的角度上,寫上賞識激勵的語言,幫助樹立信心。

3、應用能力 關注對學生應用問題能力的評價

教學過程中要給予學生應用數學知識的時間和空間,培養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同時,要結合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應用情況進行點評。有效的評價能開啓學生心靈,馳騁想象,學生智慧的火花會更加燦爛奪目,進而引起師生情感共鳴。

㈢課程資源的開發建議

《新課標》:數學教學過程中恰當地使用數學課程資源,將很大程度上提高學生從事數學活動的水平和教師從事教學活動的質量。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可以幫助學生順利地走入數學課堂,學習數學知識。因此,教學過程中,老師要延伸主要的課程資源——教材,讓教材發揮更大的作用,教材中的插圖是經過認真篩選的,會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更清楚地理解和掌握有關百分數的知識。善於利用身邊熟悉的課程資源。可以充分利用學生身邊真實例子,如班級學生的出勤率、考試的及格率等各方面的實際實例來幫助教學。合理開發學生生活中的課程資源教學,及時捕捉互動生成的課程資源。課外資源的開發會使學生更真切地瞭解到:數學來源於生活,更應用於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