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語文知識 > 說課稿

小學英語《Hello》說課稿

說課稿1.89W

教材分析

小學英語《Hello》說課稿

我說課的內容是《新規範英語》教材一年級起點第一冊第一模組的第一單元。第一模組共有兩個單元。而第一單元是語言出現單元。主要談論打招呼,告別,介紹自身,這些內容從生活實際動身,貼近生活,同學容易掌握,是同學口語交際入門的第一課。國家《英語課程規範》一級目標要求同學能交流簡單的個人資訊,表達簡單的情感和感覺。二級目標要求同學能用簡單的英語互致問候,交換有關個人,家庭和朋友的簡單資訊。培養同學從初學英語開始就能學着用英語去做事情的能力。根據課標要求,教材特點,我確立本課的教學目標爲:

1,語言知識目標

學習朋友,師生間互打招呼,問候,簡單的自我

介紹,並做到語言準確,語調自然,說話有感情。

2,語言技能目標

創設情境,在情境中學語言,培養同學運用語言的能力。

3,情感態度目標

培養同學學習英語的興趣,激發他們學習的積極性。

培養小朋友樂於與人合作的意識,透過交流,加深對同學的瞭解。

4,學習戰略目標

培養同學的注意力,觀察力,激發同學積極思維

透過遊戲活動,培養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引導同學在任務中,積極運用所學英語進行表達與交流。

教學重點:1,學習用英語打招呼,告別,簡單的自我介紹,做到語音準確,語調自然。

2,瞭解學習英語的重要性。

教學難點:

能夠應用所學知識與他人進行簡單的交流

教具,學具準備

Lingling, Sam, Amy的頭飾。

多媒體課件。

學情分析

一年級同學活潑,好動,好奇心強,形象思維爲主。由於剛接觸英語,幾乎每個人對英語都有着深厚的興趣。而課標中指出同學只有對自身,對英語和其文化,對英語學習有積極的情感,才幹堅持英語學習的動力,並取得成果。因此我在教學中力爭至始至終關注同學情感,努力營造寬鬆和諧的氛圍。

教學方法

1,情境教學法 2,"任務型"教學法

3,smile教學法 4,TPR教學法。

學習方式

透過小組自主探究,小組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來主動學習和使用語言,形成有效的學習戰略,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三,教學過程設計

根據教學目標,同學心理和生理特點,教學過程設計首先要以能引起小同學的興趣爲先,激勵和培養小朋友們學習英語的興趣。因此我設計了三個環節:

第一,玩中學

(一)創設情景,匯入新課

1,依據課標中指出的任務型教學活動要以同學的生活經驗和興趣爲動身點,內容和方式要儘量真實,因此我創設了這樣一個情境:在上課鈴響後,我面帶微笑走入課堂,並且熱情地向同學們打招呼說:Hello。或I am Miss Liu,your English teacher。"hello,hi"這兩個句子小朋友們早已從電視,電影上接觸過,再加上我的表情和動作同學們馬上領悟到這是我在向他們問好並在作自我介紹,這時與靠近我的同學握手,向遠處的同學揮手。褒揚那些用英語向我打招呼的同學說:Very good。Well done。"I"或"Clever boy/Clever girl"隨即教如何稱謂教師的單詞,待同學操練後,可要求同學互致問候,對剛接觸英語的一年級同學而言,透過和老師握握手,打聲招呼,使他們緊張的心情得到放鬆,他們會覺得原來英語課是那麼美好,那麼輕鬆。

2,教師在黑板上寫出English。

3,教師告訴同學英語是世界上最廣泛的語言,許多國家都把英語作爲官方語言。問一問同學都有哪些國家說英語(如:英國,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

4,教師問同學爲什麼學英語。並告訴同學,學好英語就可以和更多的人交流,結識更多的朋友,學到更多的知識。

整體出現,重點掌握。

創設懸念

師:同學們,老師今天給你們帶來了四位新朋友,這四位新朋友將一直陪伴我們,和我們一起來學習,你們想知道他們都是誰嗎?

2,觀看課件(多媒體展示)這一遍要求同學帶着以上問題看,聽,考慮。第二遍模仿,跟讀。在此階段我運用了視聽法,挖掘同學的視覺空間智能。讓他們透過看,聽就能大致理解所學語言的`含義。

師帶着頭飾(Daming Amy ling ling Sam)

主動與同學打招呼,介紹自身,鼓勵同學迴應自身。

學習告別用語"Bye" " Good bye"

教師告訴同學四個新朋友要和大家玩一個捉迷藏的遊戲,藏起來之前他們來向大家說再見。然後同學透過聽錄音,並進行模仿。雖然內容簡單,但是要注意要求同學/ai/的發音要豐滿,不能像中文"愛"的發音。

Group work

教師安排任務,讓同學練習本課會話。這裏我採用了小組合作學習方法,同學們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教師巡視,引導,協助並參與到同學的活動中來。

第二,學中做(即鞏固操練)

大綱中指出堅持積極的學習態度是英語學習勝利的關鍵,注意不時地激發並強化同學的學習興趣,並引導他們逐漸將興趣轉化成穩定的學習動機。因此在這一環節我設計了三個活動。

1,對話扮演

同學四人一組練習對話並進行扮演,展示他們的模仿效果,這一環節鞏固新知,練習所學語言。針對基礎不同的同學設計不同層次的任務目標,使同學在這一活動中認識自身學習的優勢與缺乏,培養合作精神,體驗勝利和快樂。

2,製作名片

這一活動的目的是學習與鞏固有關自我介紹的表達方法,培養同學口語能力和自主學習的能力。

Step I同學製作運用各種方式介紹自身,同學透過設計自身喜歡的名片,進一步培養他們的視覺空間智能。

Step II同學在小組內出示自身的作品並介紹自身,這一環節培養了語言智能。

Step III 各小組推出自身的代表向全班彙報,進一步激發他們的扮演慾望,同時提高了語言運用能力。

透過這麼一次活動,同學不只掌握了所學的知識點,更發揮了他們的潛能,在這麼有創意的活動中,不只運用了語言,學以致用,而且促進了英語與美術學科之間的滲透和交融。

3,遊戲鞏固 [小學說課稿網XXJXSJ。CN更多英語說課]

《國家英語課程規範》中倡議任務型的教學途徑,以同學能做某事Learning by doing的描述方式。設定目標要求,來培養同學綜合語言運用能力。根據小同學的生理和心理特徵,小學英語教學中的任務設計首先要以能引起小同學的興趣爲先,激勵和培養小朋友們學習英語的興趣。由此可見,小學階段培養同學的學習興趣尤爲重要,而遊戲是小同學喜聞樂見的娛樂活動。它能調動同學學習的積極性,把學習變成樂事,使小朋友們在遊戲中學習知識,鍛鍊能力,培養興趣。使同學透過觀察,考慮,交流與合作等方式,學習和使用英語,進一步鞏固所學內容。

活動1:做一做,猜一猜。讓一名同學在教室前面用肢體語言來表達今天所學內容,其他的同學來猜出動作所表示的語言。這項活動挖掘了小朋友身體運能智能,同時又體現了老師的TPR教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