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學習資料 > 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的語錄彙編95句

不可見,了了見;無有知者,無不知者。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提供的家庭教育的語錄95句,歡迎大家前來欣賞。

家庭教育的語錄彙編95句

1、以前,是您走到我面前,爲我解答疑難問題。如今,請讓我走到您面前,爲您撣去身上的粉筆灰。

2、於此五受陰,觀察如病、如癰、如刺、如殺,無常、苦、空、非我、非我所,於此五受陰不着不受,不受故不着,不着故,自覺涅槃。《雜阿含經》卷五,第104經色無常,無常即苦,苦即非我,非我者亦非我所。如是觀者,名真實正觀。如是受想行識無常,無常即苦,苦即非我,非我者亦非我所。如是觀者,名真實正觀。聖弟子,如是觀者,厭於色,厭受想行識,厭故不樂,不樂故得解脫,解脫者真實智生。《雜阿含經》卷一,第9經

3、如六大賊能劫一切人民財寶,是六塵賊亦復如是,能劫一切衆生善財。《大般涅槃經》卷二十三,高貴德王品

4、見有見,聞有聞,念有念,識有識,睹無着,亦無識。一切舍,爲得際,除身想,滅受行,識已盡,爲苦竟。《法句經》卷下,泥洹品任何痛苦產生的根源是諸識。滅寂諸識,痛苦就不再產生。《經集》第三品,第十二章《二重觀經》

5、心該色末,色徹心源,心色一如,何非何是?(五代)延壽《宗鏡錄》卷九十二

6、禪,就在自己與萬法應對之處,不能當下坦蕩,就會分別妄想、煩惱千差。 妄想起時,切莫用佛性對治,不執妄、不執佛,佛妄宛然,卻不礙我當 下之坦蕩,到此地步,即可與祖師同心。

7、君子不掠人之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8、[天天禪語]生命健康需要活動,慧命健康需靠精進。

9、若自了了知心不住一切處,即名了了見本心也。(唐)大珠慧海禪師《頓悟入道要門論》

10、人總是習慣於把所有的東西都具體化,於是打着"追求幸福"的旗號到處追求理想的生活,追求刻骨銘心的愛情,追求金錢,追求名譽,追求地位。一切都擁有之後,人卻被複雜而奢侈的生活蒙上了雙眼,看不見最簡單的幸福。

11、透過煩惱轉成智慧,這個煩惱纔有意義。

12、"閒看庭前花開花落,漫隨天外雲捲雲舒。"融入自然,放鬆自己,修行 就達到了更高的層次。雖然,生活的本質就是沉重和庸碌的,但這並不妨礙 人們欣賞美好事物,尋找生活的樂趣。

13、能接受法,成長慧命;獲得迴響,就是"回因向果"。

14、生活中常有這種現象:當我們一心想得到什麼的時候,苦苦追求反而適得其反。當我們不再執著於一念時,就會從內心的糾纏中解脫。重要的是應該用心去生活,在生活中慢慢積累,自然能水到渠成。

15、有求皆苦,無欲則剛。

16、以無勤爲方便圓滿進度,身心勤怠不可得故。《大般若經》卷三,初分學觀品

17、善於利用時間的人,無時無刻不是修持參禪的好機緣。

18、若有菩薩將護惡人,不能治罰,令其長惡,惱亂善人,敗壞正法,此人實非,外現詐似,常作是言:"我行忍辱"。其人命終,與諸惡人俱墮地獄,是故不得名爲忍辱。(陳)慧思《法華經安樂行義》

19、阿彌陀佛手電筒,照到哪裏哪裏亮。

20、只要自心有力量,就可以挑起使命,不怕外來的壓力。

21、五欲圃中,耘除愛草。《華嚴經》卷十四,淨行品

22、一切法不可說不可念故,名爲真如。意謂一切法無體,體惟淨性,即是一切法體惟淨性,所以諸法一如,稱爲一真法界。

23、念乃隨起隨滅,並無實物,一猶之空花,幻有實無也。

24、美國心理學家、家庭問題專家羅斯蒙德曾談到,現代父母花在孩子身上的時間、精力與金錢比過去多,也更講民主,但總體而言,孩子卻比過去驕縱。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爲家長在教育問題上存在似是而非的觀念。其實,如果父母能捕捉教育的最佳時機,就可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5、無論什麼人,受激勵而改過,是很容易的;受責罵而改過,卻不大容易。而小孩子尤其喜歡聽好話,不喜歡聽惡言,因此,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不要總是用嚴厲的語言。嚴肅的面孔,讓教育如同冰刀霜劍,容易刺傷孩子的心靈。家長不妨巧用心理效應,讓教育變得平與親切,容易接受。

26、不要說不可能,沒有什麼不可能 。

27、你對你所愛的人不能隨便說"不"字,也不能常常說,這就是訣竅。當你說"不"字時,你得把"不"字說的聽上去就像"是"字一樣悅耳。另一個辦法就是你得設法讓他們說"不"字。你得耐心,還得不怕麻煩。

28、這種權利我沒有,要是我有,我一定比上帝慈仁。

29、我準備向他提出一個他不可能拒絕的條件。

30、現在的某些學校是官場、市場、名利場……"

31、西方國家是一種社會矛盾分散化,中國社會是一種兩極化。

32、每個人的命運都會在一夜之間改變,要善待自己善待社會。"

33、任何人都扮演三種角色:時代的犧牲品、建設者、受益者。"

34、人絕不能在自己創造的對象裏喪失自身。"

35、只有在進步與發展狀態下的社會,才能給老百姓帶來希望。"

36、工科是給自己學的,理科是給國家學的,文科是給黨學的.。"

37、我們這個時代所缺失的兩大運動——啓蒙運動與揭醜運動。"

38、歷史老人總是以蹣跚的、既定的腳步前進,把你的夢想拋在一邊。"

39、對革命黨來說,窮人越多越好;對執政黨來說,小康家庭越多越好。"

40、但知一切處無心,即是無念也;得無念時,自然解脫。

41、我準備向他提出一個他不可能拒絕的條件。

42、把孩子的生命安放在天地自然之中。

43、來到學校的每一位學生,並非白紙。

44、我們身邊的好學校,就是那些奮發向上、充滿活力,促進教師發展、學生成長,對社會負責,一天新似一天,越辦越好的學校。

45、孩子需要你的扶助——今天的扶,正是爲了將來的不扶或者少扶,否則問題越積累越多,差距越拉越大,孩子和你將不堪其苦。

46、所謂智力,就是閱讀能力。

47、清淨心中,本無一物,更無一念,凡起心動念,即乖法體。

48、真正佛法的人生觀,他是真能見着萬法皆空,便立於這個空上。他又真能見着萬法不空,便立於這個不空上。因爲他立於這個空上,他便熄滅貪嗔癡三毒,滅除人、我、衆生、壽者四相。因爲他立於這個不可空上,他便上求佛法,下化衆生。

49、自初下手至成佛爲止,皆是不住於相。

50、境來便掃,掃即放過,善惡之心,隨心轉變。

51、事理即融,斷滅亦空,佛自現前,如日之中。

52、但一念不生,前後際斷,照體獨立,物我皆知。

53、一念永歇,直至無生,頓證菩提,毫無羅嗦。

54、佛說能觀無念者,即爲向佛性。

55、一放下,一切放下,永永放下,名萬緣放下。

56、於無分別體中,具有恆沙之用,而能分別一切,無事不知。

57、於畢竟空中熾然建立。

58、若能觀心,知心無起,即得隨順入真如門。

59、不遇盤根錯節,無以別利器,縱有能人,不歷執事,何以陶錬德器,博綜智能。

60、兒童的學習越困難,他在學習中遇到的似乎無法克服的障礙越多,他就越應當閱讀。

61、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這是對您真實的寫照。您就是啓明燈,就是北斗星,又是一年您節日,祝您快快樂樂。

62、指引我認認真真地做事,就是你我的恩師,節日快樂!

63、您的恩情讓我們永生難忘,恩師節日快樂!

64、曾經數得盡分數,卻數不盡您的教誨;謝謝您,您辛苦了!

65、滿飲這十分的真誠的獻禮,節日快樂。

66、聰明的人感性生活,理性工作;睿智的人會在生活的感性中加一點理性,工作的理性中加一點感性,這樣更有人性的魅力。

67、自己是要放到第一位,但並非是最重要的位置。也就是說,先保證自己獨立不拖累別人,再說幫助別人。

68、因爲各自的獨立、交集的變化,有的朋友自然會慢慢淡出;有的需要時常聯繫,免得情感慢慢淡漠;也有一種珍貴的友情,在曾經的一段時間內已經鞏固,並不會因爲時間流逝或長久未聯繫而消減。

69、不論時間、際遇怎樣變換,一切美好的——人,事,物。永遠,仍然,存在。

70、當然也包括有趣的人,只要是人。他也會遇到他的精神困境,也是別人不能感同身受和代而處理的。

71、在親子互動中,父母和孩子的感受基本是相似的。批評孩子不懂事時,孩子也在抱怨你的不理解;責怪孩子快把你逼瘋了時,你基本上也快把孩子逼瘋了;改變親子關係,從接納開始,先調整自己的情緒和態度,你會發現:自己對了,孩子就對了!

72、如果一個人能做自己的好父母,也就一定能做孩子的好父母。什麼叫做自己的好父母呢,就是你有沒有辦法對自己溫和而又堅持。也就是說當你失敗了,有挫折感了,你是怎麼對待自己的。你會不會對自己非常嚴厲?會不會不能原諒自己?如果是的話,那麼當你成爲父母后,你孩子犯錯時你也會這樣對他。

73、好奇心、興趣、創造性等都不是培養出來的,是人的自然屬性。父母需要做的是如何去喚醒和保護,而不是總想着如何去塑造。盲目地去教導和干涉,反而會扼殺孩子的天性和自覺。我們需要的是少點自以爲是,多點自省自律。爲一個錯誤的問題尋找一個正確的答案是徒勞無益的。自己先做對了,孩子往往就做對了。

74、孩子的任何情緒和感受都應該被尊重和接納,但行爲應該受到限制。而現實中,很多父母正相反:一方面壓制、否定孩子的哭、害怕、焦慮、憤怒、痛苦等情緒,另一方面卻對孩子滿地打滾、隨意拿人東西、打罵別人等行爲束手無策或聽之任之。該做的沒做,不該管的瞎管,於是,父母就成了孩子問題的最大製造者。

75、我們中國現在太重視大學的教育而忽略了幼兒教育,豈不知,在中國,幼兒教育才是最應重視的教育,因爲中國的家長几乎就不懂教育!

76、道德教育是一項專門的具有特殊性的教育工作。

77、孩子們被送進了學校,至少在當時,那總算是一個學校吧。柔弱的幼年一代每天在這裏專心致志地苦幹上十個鐘頭,從書本里學些他們所不懂的毫無用處的東西,依靠死記硬背,像鸚鵡學舌似的;因此受完了教育的成績只有兩點,一是永遠的頭疼,二是念書的本領——念起來流利得很,既不要停下來拼字,也不要換氣。

78、文學和科學相比,的確沒什麼用處,但文學最大的用處,也許就是它沒有用處。教育也如此,所謂的分數、學歷、甚至知識都不是教育本質,教育本質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

79、有人問鷹:"你爲什麼到高空去教育你的孩子?"鷹回答說:"如果我貼着地面去教育他們,那它們長大了,哪有勇氣去接近太陽呢?"

80、不受教育的人,因爲不識字,上人的當;受教育的人,因爲識了字,上印刷品的當。

81、這個世界上沒有誰比誰更好,沒有誰比誰更善良。我們在課堂上一再強調——人的本性是自私的。

82、"梁啓超經常邊搓麻將,邊口授文章。第二天文章登出來,人們說,‘樑公的文章,筆端常帶感情’。"——華東政法大學何益忠

83、用心關注孩子,用心接納孩子,用心體會孩子。願我們的老師在創造性工作中理解教育的真諦,願我們的孩子在自主性學習中享受童年的快樂。給孩子一個多姿多彩的童年,讓他們在一頁頁翻飛的書頁間起飛,在湛藍如洗的天空下,無憂無慮地飄飛。

84、孩子是可以敬服的,想上天空,想潛蟻穴,往往他們思維跳躍比我們要快得多。每一位有自尊的老師都會讓學生自尊心有發揮的機會。教育加讚賞等於教育的平方。要做孩子的老師,先做孩子的朋友。

85、教育加讚賞等於教育的平方。面對孩子,有愛才會有責任感,有責任感纔會始終付出愛的行動。讓我走進童心世界,和孩子們一起成長。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孩子的世界更可愛,我願沉浸在孩子的內心世界彈撥和諧動人的樂章。

86、任大小姐,這幾年來我待你怎樣?

87、一點點積累起來的尊重總會收到回報,而一次小的疏忽,無論多麼微不足道,某一天都會被記起來。

88、生活就像一箱子手榴彈,你永遠不知道哪一顆會送你見上帝。

89、在沒有陽光的黑暗中,一直想用這雙眼再次確認一次,那份生命的光芒……

90、家庭關係緊張,父母專制,不尊重孩子的人格,不講民主等因素直接影響孩子的學習與人生。――愛德華

91、成功的家教造就成功的孩子,失敗的家教造就失敗的孩子。――泰曼·約翰遜

92、每一個心理健康的孩子都是向上的,都是熱愛學習的,都是具有自信的,這些品質都是孩子成長必備的。――楊廣德

93、但你永遠不會被你的家人拋棄,永遠不會。

94、你有花時間和你的家人在一起嗎?我當然有。很好!不照顧家人的男人,根本算不上是個男人。

95、那個人總是走的太快,太前了,不會停步。而我只能一直在這裏徘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