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學習資料 > 電腦知識

計算機基本工作原理

計算機的基本原理主要分爲存儲程序和程序控制,預先要把控制計算機如何進行操作的指令序列(稱爲程序)和原始數據透過輸入設備輸送到計算機內存中。每一條指令中明確規定了計算機從哪個地址取數,進行什麼操作,然後送到什麼地址去等步驟。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計算機基本工作原理,希望有所幫助!

計算機基本工作原理

計算機系統的組成

微型計算機由硬件系統和軟件系統組成。

硬件系統:指構成計算機的電子線路、電子元器件和機械裝置等物理設備,它包括計算機的主機及外部設備。

軟件系統:指程序及有關程序的技術文檔資料。包括計算機本身執行所需要的`系統軟件、各種應用程序和用戶檔案等。軟件是用來指揮計算機具體工作的程序和數據,是整個計算機的靈魂。

計算機硬件系統主要由運算器、控制器、存儲器、輸入設備和輸出設備等五部分組成。

計算機的工作原理

1、馮諾依曼原理

“存儲程序控制”原理是1946年由美籍匈牙利數學家馮諾依曼提出的,所以又稱爲“馮諾依曼原理”。該原理確立了現代計算機的基本組成的工作方式,直到現在,計算機的設計與製造依然沿着“馮諾依曼”體系結構。

2、“存儲程序控制”原理的基本內容

①採用二進制形式表示數據和指令。

②將程序(數據和指令序列)預先存放在主存儲器中(程序存儲),使計算機在工作時能夠自動高速地從存儲器中取出指令,並加以執行(程序控制)。

③由運算器、控制器、存儲器、輸入設備、輸出設備五大基本部件組成計算機硬件體系結構。

3、計算機工作過程

第一步:將程序和數據透過輸入設備送入存儲器。

第二步:啓動執行後,計算機從存儲器中取出程序指令送到控制器去識別,分析該指令要做什麼事。

第三步:控制器根據指令的含義發出相應的命令(如加法、減法),將存儲單元中存放的操作數據取出送往運算器進行運算,再把運算結果送回存儲器指定的單元中。

第四步:當運算任務完成後,就可以根據指令將結果透過輸出設備輸出。

標籤:計算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