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行政公文 > 報告

我縣兒童健康狀況調研報告(精選7篇)

報告6.09K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裏,報告十分的重要,我們在寫報告的時候要注意邏輯的合理性。那麼,報告到底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我縣兒童健康狀況調研報告,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我縣兒童健康狀況調研報告(精選7篇)

我縣兒童健康狀況調研報告 篇1

今年是《xx苗族侗族自治縣兒童發展規劃(XX-XX年)》攻堅年,爲全面瞭解兒童與健康主要指標的達標情況,掌握xx縣兒童的營養和體格狀況,促進兒童健康成長,由xx縣婦兒工委牽頭,縣衛生局具體實施,縣婦幼保健院技術骨幹組成檢查小組,於XX年4月初至5月底深入我縣城鄉部分村、組及幼兒園對兒童進行了體檢,從體檢結果來看,我縣兒童的健康狀況離規劃要求尚有一定差距,需引起重視。

一、健康檢查結果

我縣共有17個鄉鎮(管委會),參加此次體檢的兒童有2120人,其中0—5歲的兒童1853名,佔體檢率的87.4%.縣婦保院對體檢的兒童進行了身高、體重、心肺、血色素等檢查和營養狀況評估,查出患兒1086人次,總患病率達51.2%,疾病例數1240例,疾病檢出率58.5%。透過檢查,我們發現xx縣0-5歲兒童身體素質不太樂觀,呈營養不良和營養過剩雙重現象;查出沙眼和貧血兒較去年同期明顯增多,導致總患病率和疾病檢出率較去年同期高,患病率前三位的依次是:齲齒、沙眼、貧血。兒童齲齒隨年齡增大而增高,沙眼患兒99%是集體兒童,貧血患兒佔體檢數的10%。3歲以上兒童有雞胸、漏斗胸、肋外翻、x型腿也較多,視作維生素d缺乏病後遺症,查出患外科疾病的都是男孩,病種包括斜疝、包莖等。兒童體重和身高與去年同期相比有上升,但較who推薦的.標準參照人羣值仍有明顯差距。

二、主要原因分析

一是膳食結構搭配不合理。隨着計劃生育的深入開展,獨生子女和二孩家庭增加,大部分家長對小孩過於溺愛,沒有合理的調節兒童飲食,偏食、挑食、吃零食等不良習慣普遍,導致食慾減退或偏食,影響兒童的身體健康。如城鎮兒童齲齒髮生率達41%。

二是農村幼兒保健意識差。據調查農村醫療衛生條件差,技術水平不足,農村家長缺少幼兒保健意識,一些兒童因早期疾病得不到及時的治療而留下後遺症。如:肋外翻、雞胸等,特別“留守兒童”營養狀況差尤爲明顯。近年來,xx縣外出謀生的勞動力越來越多,許多家庭父母在外打工,小孩留守在家由老人照看。由於爺爺、奶奶缺少科學育兒的知識,育兒方法守舊,“留守兒童”的健康問題也日益凸現出來,大部分“留守兒童”營養狀況較差。xx縣XX年5歲以下兒童保健系統管理率只有40.68 %,離規劃要求85%的指標有較大距離。

三是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受歷史、自然、社會等因素影響,尤其是受經濟發展不平衡的影響,xx縣城鄉兒童之間營養和健康狀況差異明顯。在平茶、藕團、大堡子、三鍬等邊遠山區鄉鎮,受經濟發展水平的影響,兒童膳食結構單一,導致身高、體重不足,營養不良;而縣城由於營養攝入過度而出現兒童肥胖症則不斷增加。

四是兒童營養不良監測與控制的長效機制不完善。近幾年,xx縣的各類託兒所、幼兒園發展迅速,每個鄉鎮都有1-2個民辦託兒所、幼兒園,這些托幼機構是我縣0-5歲兒童生活、學習的主要集中地,其衛生和飲食條件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兒童的身體健康,但是我縣目前對托幼機構的管理方面並沒有出臺完善的兒童營養不良監測與控制的長效機制,在檢查中發現,有部分幼兒園不僅師資力量不夠且衛生和飲食條件差。

三、對策與建議

綜合我縣目前的情況,可按“四個強化”加強兒童營養不良防治工作,促進兒童健康成長。

一是強化宣傳,加強兒童營養知識的健康教育普及工作。衛生、婦聯、廣電等部門要進一步加大對科學育兒知識的宣傳力度,透過編印兒童營養知識宣傳手冊,製作兒童營養知識電視專欄、開展現場諮詢活動、舉辦科學育兒知識競賽等方式引導廣大家長避免過於溺愛兒童,增強營養健康知識。

二是強化指導,大力推廣平衡膳食。縣婦聯要充分利用各類家長學校開展形式多樣的育兒知識講座,聘請專業醫生對家長科學育兒進行指導;縣婦幼保健院可開設兒童營養門診,開展兒童營養諮詢與營養疾病診治,大力推廣平衡膳食,減少兒童疾病、兒童營養不良率,以增進兒童的體格、智力發育,爲未來儲備體智雙優秀的人才。12我縣兒童健康狀況調研報告

我縣兒童健康狀況調研報告 篇2

隨着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青壯年農民走入城市,由於各種原因,年輕的父母把孩子留在家鄉,交給爺爺奶奶代養,使這些孩子成爲“留守兒童”。留守兒童正處於成長髮育的關鍵時期,由於家庭教育和監護的不到位,他們成長中極易產生價值上的偏離和心理髮展的異常,嚴重影響了孩子的健康成長,並進一步影響到家庭的和諧,社會的穩定。解決好留守兒童的教育培養問題,不僅關係到未來人口的素質,也關係到社會的和諧和可持續發展。

一、 xxxx區留守兒童現狀。

據統計,目前xxxx市xxxx區共有留守兒童347人,分佈在全區的各個小學,以農村的村小尤爲突出。針對這一現狀,xxxx年6月區婦聯向湯山城鎮太河小學的68名學生每人贈送了一套校服,及圖書、文具、排球等物品,成立了留守兒童之家。

二、留守兒童存在的問題

(一)留守兒童的家庭教育存在欠缺。留守兒童中有近90%是與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由於是隔代撫養,祖輩們只能給予孫輩物質生活上全方位的滿足,而缺少精神和道德上的引導。祖輩大都受教育程度不高,無論是從體力還是智力上都很難承擔起對孫輩的監護和教育的責任。

(二)留守兒童情感需求得不到滿足。儘管有90%的`外出務工父母經常與孩子聯繫,但有的半年與孩子聯繫一次,有的一年纔回家探親一次;有的常年在外,孩子與父母之間相處的時間很少,親子之間缺乏溝通交流的機會。XX年6月,區婦聯籌集到50張面值50元的固定電話卡,免費贈送給湯山城鎮的留守兒童們,讓孩子們在休息日給外出的父母打電話,報平安,溝通親情,增加感情。

(三)留守兒童心理問題開始顯現。留守兒童大多年齡在1–12歲之間,正是情感、品德、性格形成和發展的關鍵時期,長期與父母分離,使他們生理和心理上的需要得不到滿足。由於長期與父母分離,當遇到問題時多數會自己解決,這雖然在一定程度上鍛鍊了孩子的自理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但是由於孩子正處在人生觀和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沒有家長的正確引導,很可能產生不良後果。

(四)留守兒童學習狀況不容樂觀。一方面,打工父母對子女期望值過低,將孩子的前途定位在外出打工上,對孩子的學習缺乏約束;另一方面,打工父母對子女期望值過高,他們因自己文化少,就希望子女出人頭地,不切實際地向孩子提出只要成績好要什麼給什麼,導致一些留守兒童花錢大手大腳。留守兒童與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這些老人普遍年齡大,身體差,知識水平偏低,不但在學習上無法給留守兒童有效的輔導,而且與留守兒童思想觀念差異極大,存在明顯的溝通障礙。

(五)行爲失範,甚至出現道德滑坡。由於父母長期不在身邊,只要不犯大錯,監護人對孩子的行爲一般都採取認可態度,由於缺乏約束管教,部分留守兒童紀律散漫,存在行爲偏差。許多留守孩子在家裏不聽祖輩教導,在學校不遵守規章制度,常有遲到、曠課、逃學、說謊、打架、欺負同學、偷盜等行爲,有的甚至與社會上一些有不良習氣的成人混在一起。

三、解決留守兒童問題的對策與建議

城市化進程是不可扭轉的,留守兒童問題必然會出現,如果不引起學校、家庭、社會各界廣泛地關注,這一代留守兒童勢必影響着國家未來的發展及和諧社會的構建。透過調查,對解決農村留守兒童問題提出如下對策與建議:

(一)強化政府及相關部門的責任。一是加快我區的第二、第三產業發展,增加就業崗位,讓農村富餘勞動力就近解決就業問題,從而減少留守兒童數量。二是加強輿論宣傳。特別要加大對《義務教育法》、《未成年人保護法》等法律法規的宣傳力度,強化外出務工家長對子女成長的監護責任和教育責任,引導他們正確處理打工緻富與子女教育的關係。

(二)完善學校教育。對於留守兒童這個特殊羣體,學校除了知識的傳授外,要更多地瞭解學生的生活和思想狀況,關注他們的成長變化。加強與留守兒童監護人的聯繫,多開展家訪,引導和幫助學生樹立積極的態度面對生活,健康成長。組織豐富多彩的課餘文化活動,吸引留守兒童參加,讓他們在健康有益的活動中幸福成長。

(三)突出家庭教育。家長要樹立孩子的健康發展需要家長全面關懷的理念,孩子在幼兒時期,父母尤其是母親不應該離開孩子,外出務工要儘量帶孩子隨身就讀或把孩子寄養在有教育能力的人家。同時,做到在外地期間多聯繫孩子,多關心孩子的身心健康,儘可能多地回家與孩子見面,讓孩子體會到父母的關愛。

(四)注重社會教育。強化社會關愛,充分發揮婦聯的作用,組織機關幹部、老師和社會愛心人士與留守兒童結對子,開展 “愛心媽媽”、“家教志願者”、“代理家長”等結對幫扶活動,從不同方面給留守兒童精神關愛,彌補家庭親情缺失,讓他們享受“家”的溫暖。

留守兒童問題,是涉及一代農村未成年人健康成長、農村教育事業可持續發展和社會穩定的大事。我們深信:在各級黨委政府高度重視下,在社會、家庭支援配合下,留守兒童會在不斷優化的環境中茁壯成長!

我縣兒童健康狀況調研報告 篇3

一、目標任務完成情況

(一)婚前醫學檢查

根據2018年省衛計委婦女兒童健康水平提升工程工作的統一部署,我委承擔免費婚前醫學檢查和國家擴大免疫規劃兩項任務。截至目前,完成免費婚前醫學檢查22631人,完成目標任務101.03%,婚檢率97.88%,疾病檢出率9.85%。

(二)國家免疫規劃預防接種

截至目前全市建卡19262人,任務完成率107.55%,對全市適齡兒童接種國家免疫規劃疫苗412655劑次,104.72%,各項年度目標任務均超額完成,安徽省免疫規劃資訊系統各項指標均達到考覈要求,省衛計委對我市婚前醫學檢查、預防接種工作督導考覈均給予較高評價。

二、項目組織實施情況

(一)積極謀劃,全面部署

一是年初召開全市民生工程工作會議,根據《安徽省人民政府關於2018年實施33項民生工程的通知》和《安徽省“十三五”衛生與健康規劃》的要求,結合我市實際,出臺了《宣城市人民政府關於2018年實施省定33項民生工程和10項民生實事的通知》(宣政〔2018〕15號),實施宣城市2018年婦女兒童健康水平提升民生工程;要求各級各部門按照“守住底線、突出重點、完善制度、引導輿論”的工作思路,堅持民生爲本,確保項目實施,增進人民福祉。

二是明確項目年度目標任務,確保項目資金及時到位。先後出臺了《宣城市2018年6項衛生計生民生工程實施辦法》(宣衛民生〔2018〕4號)、《關於分解落實2018年全市衛計民生工程目標任務的通知》(宣衛民生〔2018〕3號)、《關於印發宣城市2018年度婦幼健康工作目標任務》(宣衛計婦〔2018〕17號)、《關於傳達學習宣城市2018年民生工程工作暨市政府民生實事推進會精神的通知》(宣衛民生〔2018〕1號)等檔案,進一步明確民生工程任務和責任,並對項目經費的籌集和使用原則及經費管理提出明確要求,確保資金落實到位並及時發放。

三是強化部門聯動,形成工作合力。年初市政府與各縣市區政府及市直相關部門簽訂民生工程責任書,實行民生工程“一把手”負責制,並將民生工程納入政府目標考覈內容,嚴格做到責任明確、要求具體、獎罰分明,有力推動了全市婦女兒童健康水平提升工程順利實施。宣傳、衛計、民政、財政、婦聯等民生工程成員單位分工明確、協作良好,全市上下形成的政府主導、相關部門參與的民生工程協調推進格局順暢有力。建立健全了民生工程會商、走訪制度,市政府每月召開調度會,採取市直部門現場點評問題、縣市區現場表態解決問題、民生辦負責跟蹤落實的形式,推動問題快速有效解決。創新宣傳方式,營造良好氛圍,多渠道全方位宣傳婦女兒童健康水平提升工程,不斷擴大婦幼衛生民生工程的社會影響,從而有力促進了項目工作穩步推進。

四是廣泛宣傳引導,營造濃厚氛圍。藉助各種宣傳日,透過義診諮詢、入戶走訪及電視、廣播、報紙、宣傳欄、標語等途徑,開展不同形式的宣傳教育活動,採用羣衆喜聞樂見的形式,廣泛宣傳和普及婦幼衛生健康知識,切實增強廣大羣衆自己保健意識,充分營造關注民生、關愛母嬰的良好社會氛圍。開展了中國免疫規劃實施40週年文藝匯演和紀念中國免疫規劃實施40週年有獎徵文活動。進一步提高了市民預防接種的知曉率和滿意度。

(二)規範管理,提升質量

爲進一步加強全市婦幼健康服務機構規範化管理,指導縣市區充分利用資源優化整合契機,積極開展規範化婚前保健門診創建及婚前保健服務技術培訓,各婚前保健機構不斷健全、完善相關工作制度,依法執業、規範服務,爲羣衆提供婚姻登記和婚前醫學檢查一站式服務綠色通道。加強資訊管理,市、縣級項目資訊資料完整、準確真實,均及時報送省有關部門。市衛計委加大督導考覈,多次組織對全市項目實施單位開展綜合督導或專項督導,隨時掌握項目進展情況,不定期召開項目調度會,通報項目進度,提出整改措施,並採取“回頭看”形式督促縣市區加強整改落實,確保項目目標任務順利完成。實行民生工程資金撥付綠色通道制度,經督查,各縣市區均按照民生工程要求,財務管理制度健全,本年度經費足額配套到位,專款專用、管理規範。

以規範化兒童接種門診建設爲抓手,各項工作穩步推進,年初開展了2018年免疫規劃工作質量提升系列活動,對我市今年的免疫規劃工作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

(三)積極創新,銳意進取

不斷強化和民政部門的協調配合,爲進一步提升服務質量和服務水平,涇縣、績溪縣今年先後對婦計中心進行了升級改造,按照民政部門婚姻登記視窗標準化建設的要求,擴大業務用房、健全相關設備,“一站式”服務工作進一步規範,得到了羣衆的一致好評。

爲提高婚檢率,所有縣市區均在婚姻登記視窗安排專人開展婚前醫學檢查宣傳教育,引導羣衆自覺接受婚檢;郎溪、涇縣爲方便羣衆登記,專門購買複印機免費爲前來登記結婚的新人複印相關身份資料,進一步提高了羣衆滿意度。

爲有效整合資源、提高效率、方便羣衆,將免費婚檢和孕優項目進行了有機整合,實現一個機構、一支隊伍、一套設備開展服務,避免了資源浪費和重複檢查給羣衆帶來不便。

爲有效提高疫苗接種率,將《入托入學接種證查驗合格憑證》納入報名程序,並與教體局聯合下發了相關檔案,進一步強調了查驗證工作的規範開展,進一步提高了兒童的.接種率。

(四)強化監督,提升效能

健全完善民生工程特邀監督員制度,明確監督、宣傳、巡視、評價等工作職責,全市共聘任民生工程特邀監督員28名,其中省級特邀監督員2名,民生辦與特邀監督員定期互通情況。全面推行民生工程資訊全程網上公示,強化資金監管,接受羣衆監督,維護羣衆民主權益和保障羣衆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切實提高民生工程工作的透明度。

三、項目實施實際效果

一是項目實施的組織網絡、各項制度方案不斷健全和完善,工作職責、目標任務進一步明確,項目進展順利,各項服務工作有序展開。

二是透過各種方式的培訓、督導,及時分析、解決問題,項目實施單位的管理水平和工作人員業務能力不斷提升,服務內容和服務質量進一步完善和提高。近年來轄區可避免農村孕產婦死亡無增加,婦幼健康水平各相關指標持續上升,達到考評要求。

三是透過電話回訪、上門訪視等形式,廣大羣衆對服務項目的知曉率、利用程度和滿意度明顯提高,能主動到相關醫療保健機構接受免費服務,進一步提高了基本婦幼保健服務可及性;同時,實現婚育服務一站式模式,使廣大羣衆免費享受到更便捷、優質的服務。

四、存在的問題

一是免疫規劃目標兒童流動性大,流動兒童管理難度大是當前存在的主要困難。

二是婚檢對象健康檢查意識仍有待提高,存在拒檢現象,特別是部分再婚人羣不願接受免費婚檢,給工作造成一定影響。

三是婚姻登記婚檢“一站式”服務工作與“放管服”改革中要求婚姻登記處入駐政務中心不一致,基層工作落實難度加大。

五、下一步工作打算

20xx年,我市將在婦幼民生工程效果和質量上下功夫,進一步補缺補差,強化督導培訓、提升工作質量、做好宣傳教育,不斷提高工作水平和羣衆滿意度。

我縣兒童健康狀況調研報告 篇4

有關資料顯示,我國約有1/5的青少年兒童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行爲問題。隨着農村武功家庭的不斷增多,“留守兒童”家庭教育缺失的情況日益嚴重,其教育和成長都存在這許多問題,生理和心理都面臨着前所未有的考驗。

一、留守兒童心理的現狀

以我市宿城區爲例進行的調研結果顯示,該區少年兒童有41000多人,其中留守兒童有9653人,特別是農村學生大部分是留守兒童。這部分留守兒童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主要表現爲:

1、身心不健康。受調查的1000多名學生中,存在不同程度心理問題的佔33%,有8.37%青少年有嚴重的心理問題,這兩項指均高出全國,表現爲軀體化、焦慮、憂鬱、強迫等。軀體化主要表現在上課時無故頭暈、胸悶,精力下降,做小動作,全身不適等佔20.5%;憂鬱表現爲自卑,做事、學習沒興趣等佔18.5%;焦慮表現爲不明原因的緊張、煩躁、恐怖等佔10.3%;強迫表現爲控制不住自己的思想,做無意義的動作等佔9%。

2、成長多煩惱。調查中有23%的感到有煩惱,1%的學生有明顯的消極現象。有43%的學生採用溝通的辦法解決煩惱,而有21%的學生感到想溝通而沒有合適的對象,以致壓抑和迴避。有54%的學生認爲煩惱主要來自學習壓力,還有51%的學生感到被排擠,同學間的溝通困難。調查中發現還有4人,感到生活沒有意義,存在想結束生命的意識。

3、學習無目的。55%的學生選擇“如父母所願上大學有個好出路”,有27%的學生認爲讀書是爲了學一技之長,有5.7%的學生感到學習的目的不明確。

4、心理有障礙。在調查中,被調查的社會各界人士認爲,目前青少年心理狀態不理想,集中表現在以自己爲中心、自私、嫉妒,自控能力差,易受外界誘惑及影響;人際關係緊張,溝通能力差,還有性早熟、早戀等。有54%的教師反映,現在的學生難教育、難管理。

二、留守兒童心理問題原因分析

一是從農村家庭現狀來看,家庭教育意識淡薄是直接原因。家庭教育是伴隨孩子的終身教育,家庭教育直接影響孩子行爲、心理健康、人格與智力發展。父母外出務工,平時與子女缺少溝通,疏於管教,造成親情淡漠,孩子缺乏安全感;有的父母教育方法不得法,存在用錢補償感情的心理;祖輩隔代撫養大多偏於溺愛,以生活照顧爲主,且知識、能力上也承擔不了對孩子的品德培養、學習輔導的任務,使家庭教育處於真空狀態。

二是從學校教育來看,學校教育措施缺位是重要原因。由於家庭生活的不完整,“留守兒童”在心理髮展上存在更多的疑惑和問題,他們需要更多的幫助和疏導,需要透過老師、集體的溫暖彌補親子關係的缺失對其人格健全發展形成的消極影響。但由於教育理念、辦學條件、教育投入、師資力量等多方面的制約,農村學校很少開設專門的心理課程並配備專門的心理教師,也很少有組織、有計劃地對學生進行心理教育、生存等方面教育。調研中,皁河小學提到舉辦了留守兒童暑期夏令營活動,參加活動的主要是期末成績達到80分以上的孩子,這種做法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對部分成績不好的留守兒童心理產生負面影響。

三是從社會角度來看,社會對留守兒童關注不夠是不可忽視的原因。社會教育制度不夠完善,使得社會上存在一些品行不良少年,他們整天遊手好閒,拉幫結派,偷摸拐騙,對社會造成不良影響。“留守兒童”們由於缺乏父母的管教,缺乏及時的引導,很容易受不良分子的誘惑、拉攏,最終誤入歧途。社會上的不良場所對“留守兒童”的成長帶來不利影響目前農村小集鎮上的一些公開的和隱蔽網吧,違反國家有關規定,爲了賺錢,而大量招徠在校學生,甚至引誘學生。小學兒童自控力本身就不強,而“留守兒童”又缺乏父母的監管,網吧對他們的不利影響就更大。

三、解決留守兒童心理問題的對策分析

一是強化家庭對留守兒童的教育職能,促進留守兒童的全面健康發展。目前,我市很多監護人文化程度不高,他們誤以爲教育孩子是學校的事,家長只要給錢給物當好“後勤部長”就可以了,至於孩子學習成績、思想品德的好差,由老師們去管教。針對這樣的錯誤家教觀念,要創新家長學校機制,傳播科學的家教理念。定期開展“留守兒童”監護人家庭教育培訓,給予家庭教育的科學指導,提高監護人的家教水平和監護能力。充分利用節假日外出務工人員集中返鄉之機,舉辦“留守兒童”家長培訓班,召開“留守兒童”家長會與家長交流。進一步更新監護人的監護觀念,提高監護水平。建立家長或臨時監護人培訓制度,加大對外出務工家長或臨時監護人的引導和教育,提高家長或臨時監護人提高對留守兒童教育特殊性的認識,提高管理和教育留守兒童的能力,引導臨時監護人及其他親屬對孩子的文化道德教育和精神需求給予更多的關注。

二是構建學校監管建設機制,不斷優化農村留守兒童的教育成長環境。學校是留守兒童接受教育的主陣地、主渠道。因此在“留守兒童”教育中,學校應義不容辭地發揮主導作用。一要積極發揮學校教職員工的`作用,成立“留守兒童”管理領導小組,明確學校各部門及班主任、任課教師的責任,在生活、學習、思想上給予幫助,手拉手共成長。二要完善學校“留守兒童”檔案和聯繫卡制度,實行動態管理。三要進一步深化德育環境,創造良好的關愛留守兒童的氛圍,開展多種形式的教育和關愛活動,積極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增加心理諮詢、心理矯正等教育內容。

三是加強和完善社會呵護制度,讓關愛農村留守兒童行動落到實處。良好的社會環境是“留守兒童”身心健康發展的客觀要求。我們婦聯組織要充分發揮“聯”的作用,聯合相關部門共同營造關愛留守兒童的良好氛圍。要加強社區、村組和家庭的聯繫,推動形成政府、村(社區)、學校、家庭四級聯動的教育網絡,共同構建農村中小學生健康發展的教育和監護體系,在村(社區)可建立家教諮詢站、家教服務站,由婦代會直接組織和開展家教服務工作;建立關愛“留守兒童”志願者隊伍,動員社會各界熱心人士加入到關愛“留守兒童”行動中來,組織他們深入“留守兒童”家庭開展幫扶活動,使他們“心有人愛,身有人護,難有人幫”;有條件的村要充分發揮兒童快樂家園的作用,根據孩子的興趣愛好,開展一些集娛樂和教育爲一體的活動,使“留守兒童”有地方活動、娛樂,改變單調的生活。比如經濟開發區黃河社區單獨拿出一定的空間設計符合當地老百姓需求的活動中心,並專門出去學習外地經驗;經濟開發區城中居委會採取幼兒園與婦女兒童之家整合的方法,資源共享,也進一步滿足了兒童的需求。宿豫區大興鎮新建的活動中心中,充分考慮了婦女兒童的需求,配備了5D放映室、網吧、健身房等娛樂設施,並對兒童免費開放。

總之,留守兒童這一特殊羣體的出現是時代不斷髮展變化的結果,全社會都要關心、關愛他們,關注他們的健康成長。我們有責任和義務,發動多方力量,健全關愛機制,使他們享受到同其他孩子一樣的教育和關愛,形成健全的人格,促使他們健康茁壯的成長。

我縣兒童健康狀況調研報告 篇5

現如今外出務工人數逐年增加,留守兒童數量也隨之增加。調查發現多數留守兒童有不同的心理問題,我縣農村留守兒童20xx年底已達30194人,這個數字仍在逐年增加,已經形成一個需要予以高度重視的羣體。同時,據調查顯示,農村兒童的心理障礙檢出率高達19.8%,幾乎每5個孩子中就有一個存在心理問題或行爲異常。另一項調查顯示,有55.5%的留守兒童表現爲任性、冷漠、內向、孤獨等性格特徵。如果這些心理問題不能得到及時的解決,不僅會對留守兒童造成心理傷害,帶來不穩定因素,也會給和諧社會構建帶來隱患,這無疑是一個值得深思與亟待解決的問題。作爲一名留守兒童心理健康諮詢志願者的我,更應該把留守兒童的心理問題時刻記掛在心,努力尋求解決辦法,幫助他們茁壯成長!

透過聽胡義秋老師的《青少年常見心理障礙及其防治》和朱佳老師的團體輔導之後,我對留守兒童的心理問題理解爲:這些孩子在成長中因爲長期缺少父母的關注和呵護,情感豐富而脆弱,

依賴性和獨立性、衝動性和理智性、自覺性和任性並存,極易產生認識、價值上的偏離,以及個性、心理髮展的異常。留守兒童的心理問題主要表現爲:

1.自己封閉性格孤僻

這些孩子在年幼時便與父母長期分開,家庭環境的不穩定使他們缺乏安全感和歸屬感,從而帶來較強的孤獨感。他們由於缺乏感情依靠,性格內向,遇到一些麻煩事會顯得柔弱無助,久而久之變得不願與人交流。長期的寡言、沉默、焦慮和緊張,極易使這些孩子形成孤僻、自卑、封閉的心理。這樣的兒童在人際溝通和自信心方面自然比其他的孩子要弱。

2.情緒失控容易衝動

留守兒童一般年齡在16週歲以下,正處於身心發育時期,情緒欠穩定,再加上意志薄弱,容易造成情緒失控和衝動。他們還容易對周圍人產生戒備和敵對心理。這種敵對心理的一個重要表現就是攻擊行爲。有些兒童總感到別人在欺負他,一點小事就斤斤計較,對教師、監護人、親友的管教和批評也易於產生較強的逆反心理,嚴重者往往還有暴力傾向。

3.認知偏差內心迷茫

多數留守兒童認爲家裏窮,爸媽沒能耐,纔會出去打工掙錢,由此產生怨恨情緒和偏激想法。有的孩子在父母回家後疏遠他們,導致情感隔膜。他們難以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對未來感到茫然。多數兒童進取心不強,紀律渙散,再加上家裏無人輔導,學習成績普遍較差,逐漸逃學、輟學,以致過早地流向了社會。

(一)家庭方面

1、家長要營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

爲了留守兒童能夠像其他兒童一樣健康快樂的成長,要完善家庭教育環境,加強父母與子女的溝通,搭建他們能夠見面的橋樑,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使孩子能夠充分感受到父母的愛。

2、尋找合適的監護人,充分發揮監護人的教育作用

作爲留守兒童的監護人,需具備一定的素質,要能夠及時發現孩子的不良行爲,給予及時的教育與引導;真正擔負起教養孩子的責任和義務,做到嚴與愛結合;要定期與留守兒童進行思想交流,瞭解其需求及心理狀況。培養他們良好的心理,父母應與孩子經常保持聯繫,要注重與子女的情感交流和心理溝通,使孩子形成正確的生活觀。

(二)學校方面

作爲留守兒童所在地的教育機構,學校應該儘可能利用各種教育資源,建立一個輕鬆、和諧、積極向上的環境,使學生能在平等、關愛和合作互助的氛圍中健康成長。

1、充分利用學校教育資源,發揮學校的育人功能

各中小學要建立起學校和家庭對留守兒童相互支援的培養模式。對家長及監護人進行培訓,使其端正教育觀念,掌握跟孩子溝通的方法與技巧,探討並推廣先進的家庭教育經驗。定期開家長會並與家長經常聯繫、家長回家及時進行家訪等方式,建立學校和家庭教育溝通的渠道,讓家長協同學校對留守兒童進行教育。組建留守兒童之家,在留守兒童之家中,他們可以分享彼此之間的快樂,理解彼此的煩惱,交流和討論他們成長過程中的困惑和疑慮。

2、學校對留守兒童進行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

加強對教師的'心理教育培訓,各科教師在平常的教學中滲透思想品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使心理健康教育日常化。教師瞭解留守兒童的心理特點和獨特的教育方法。學校請經過專門培訓的心理輔導教師對科任教師進行系統的培訓,這樣使留守兒童教育科學化。學校要開設心理健康活動課,開設心理信箱,電話諮詢,信函諮詢、視頻通話等方式,學校要設立心理諮詢室,定期辦心理健康專欄、板報,使心理健康教育常規化。

3、學校加強留守兒童自身素質的培養

留守兒童存在的種種問題和煩惱,其實都可以認爲是缺乏對現實的正確的態度和內心不平衡所致。父母外出務工是一種現實,他們應以健康的心態,正視現實、面對現實。在改變不了父母外出的現實情況下,能讓他們學會調整自己,提高自己的心理適應能力。應該讓他們學會自信、自立、自強,把父母不在身邊的現實看成是對自己的鍛鍊和考驗,爲自己樹立目標,培養各種興趣,端正學習態度,多與老師、同學接觸,勇敢面對和克服在生活、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

(三)社會方面

政府加大投資,完善社會制度,發展地方經濟,增加農民工就近就業的機會;各級政府應制訂和實施優惠政策,興建打工子女學校,保障農民工子女受教育的權益。從政策上保證農民工子女就近入學,打破戶籍限制,打通農民工子女入學的“綠色通道”;政府應政策鼓勵民營企業或私人創辦民工子弟學校。

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民人口占全國總人口的80%,農村留守兒童所佔比例相對較大。關心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關係到民族下一代的幸福和社會的穩定。我們應該責無旁貸的行動起來,關心、關愛和關注留守兒童的身心健康,守護他們每一顆成長的心,爲了國家的未來和明天,共同營造一個幸福、安康、和諧的社會。

我縣兒童健康狀況調研報告 篇6

一、項目基本情況

(一)項目立項依據

婦女兒童健康水平提升民生工程是安徽省20xx年33項民生工作項目之一,主要內容包括免費婚前健康檢查、實施婚前醫學檢查門診規範化建設和擴大國家免疫規劃接種補助。《國務院關於實施健康中國行動的意見》指出實施婦幼健康促進行動,針對婚前、孕前、孕期、兒童等階段特點,積極引導家庭科學孕育和養育健康新生命,健全出生缺陷防治體系;實施傳染病及地方病防治行動,充分認識疫苗對預防疾病的重要作用。《安徽省“十三五”衛生與健康規劃》明確提出促進重點人羣健康,保障婦幼健康,鞏固完善免費婚檢;加強重大疾病綜合防治,實施擴大國家免疫規劃。

(二)項目績效目標

1.20xx年底,全市婚檢率穩定在85%左右,保證婚檢工作質量,全市婚檢疾病檢出率達到8%以上。

2.實施婚前醫學檢查門診規範化建設。25%以上的.縣(區、市)級婦幼健康機構婚檢門診達到規範化建設要求。

3.20xx年底,擴大國家免疫規劃常規免疫接種265063劑次,全市農村以鄉鎮、城市以街道爲單位第一類疫苗適齡兒童接種率達到90%以上,建卡率達到95%以上;完成年度相關疾病監測任務,有效控制免疫針對性疾病的發生。

二、項目實施情況

(一)加強領導。聯合市財政局印發《池州市20xx年婦女兒童健康水平提升民生工程實施方案》,將目標任務分解到各縣區,明確到科室和具體負責人,進一步細化工作舉措,層層壓實工作責任,全力推進項目實施。

(二)優化服務。一是開展婚前醫學檢查規範化門診創建工作,從機構設定、規範化服務、轉診及隨訪、資訊管理四個方面,76條小項進行規範要求。對各地創建情況進行督查,下發通報並抄送至各縣區政府。20xx年,經縣級自評、市級複覈,省級抽樣複覈,青陽縣、東至縣兩家婚檢門診達到規範化建設標準要求。二是開展免費婚檢對象滿意度調查,20xx年分季度開展了三次羣衆滿意度調查,抽查對象120人,羣衆滿意度達99.17%。三是利用免疫規劃資訊平臺,檢視轄區內逾期未接種兒童資訊,並透過電話、短信、微信、QQ等方式及時通知,確保規範接種。四是開展強化入托、入學兒童查驗證與補種工作,20xx,全市完成552所小學和幼兒園入學、入托兒童預防接種證查驗工作,覆蓋率達100%,查驗新生27044名,補種926人次,補證40人。

(三)強化培訓。舉辦全市婚前保健醫師培訓班,對全市從事婚檢的男、女婚檢醫師及主檢醫師進行培訓,爲考覈合格者審覈發放《母嬰保健技術考覈合格證書》,嚴格婚檢醫師資格准入;舉辦全市預防接種規範培訓班,邀請國內知名專家授課,對市、縣(區)、鄉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級免疫規劃管理、預防接種人員進行全面培訓,內容涵蓋《疫苗管理法》、《預防接種規範》及預防接種專業知識、資訊系統操作等。

(四)嚴格考覈。將免費婚檢、免疫規劃等衛生健康民生工作列入計劃生育目標管理責任制考評體系,列入市政府年度重點工作清單,以責任目標爲引領,做到目標層層分解、責任層層落實、壓力層層傳遞,有力推項目任務落實。市衛生健康委將婦女兒童健康水平提升工程納入20xx年衛生健康重點考覈指標之一,實行定期督導調度。加強督查,先後組織開展了免費婚檢工作督查、疫苗管理和規範化預防接種等重點工作風險排查,會同市場監管局開展疫苗儲存與運輸專項督查等。

(五)廣泛宣傳。一是充分發揮衛生健康宣傳陣地作用,在各村(社區)、鄉鎮(街道)宣傳欄,定期宣傳推行科學婚檢、預防接種的重要性、必要性及相關防治知識。在全市4家婚前保健門診設定宣傳室,65家預防接種門診開設“媽媽課堂”,對婚檢對象、預防接種兒童家長面對面開展宣傳。二是充分運用廣播、電視、微信公衆號、互聯網、健康講座等宣傳手段和平臺,廣泛開展形式多樣的出生缺陷防治、預防接種知識社會宣傳。三是加強節日宣傳。每年的4.25預防接種日、5.29協會宣傳日、7.11世界人口日、9.12預防出生缺陷日等活動日期間積極舉辦各類主題宣傳活動,組織開展“愛心傳遞,防治出生缺陷”公益行活動,加強政策和惠民項目宣傳,營造全社會關心和支援出生缺陷防治的良好氛圍。

三、項目年度任務完成情況

完成免費婚檢16905人,檢出疾病1864人,全市婚檢率達95.4%,疾病檢出率11%,開展婚前保健規範化門診創建活動,青陽縣、東至縣兩家婚檢門診透過省級驗收,覆蓋50%縣區;全市免疫規劃疫苗實種針劑次爲276371(劑)次,完成年度任務的104.27%,常規疫苗接種率22針(劑)次均達90%以上,其中含麻類疫苗接種率達95%;疑似預防接種異常反應報告99例,完成年度任務的110%。

四、項目實施主要成效

婦女兒童健康水平民生工程項目的實施,進一步增強了羣衆健康防病意識。項目實施以來,全市婚檢率逐步提高並穩定在90%以上較高水平,預防接種進一步規範,常規疫苗接種率不斷提高,兒童免疫規劃相對疾病得到有效控制。

我縣兒童健康狀況調研報告 篇7

一、課題名稱及其界定

留守兒童是指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中父母雙方或單方外出打工、經商交由祖輩或親屬監護的未成年人,是近幾年我國研究者廣泛關注和研究的對象。

留守兒童問題是近年來一個突出的社會問題。我校位於農村偏遠地區,已成爲留守兒童的聚集地,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教育以成爲我校教師面臨的複雜問題。隨着中國社會政治經濟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青壯年農民走入城市,農村留守兒童這個特殊羣體還在壯大。留守兒童正處於成長髮育的關鍵時期,而他們卻無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認識及價值觀念上的正確引導和幫助,也缺少了情感上的關愛和呵護,以至於對留守兒童的全面健康成長造成不良影響,“隔代教育”問題在農村留守兒童羣體中最爲突出,也極易產生認識、價值上的偏離和個性、心理髮展的異常。因此,作爲教師,我們需要深入剖析留守兒童的心理並進行正確引導,讓他們全面發展,健康成長。

二、課題研究目的及實踐意義

(一)研究目的

1、爲留守兒童問題的研究提供成功的案例。

2、本課題的研究對我校留守兒童的成長特點進行實踐探索和理論總結,探索出適合留守兒童的教育對策。

3、實現城鄉教育的均衡發展是我國義務教育法的方向性要求,是實現教育公平的內核,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要體現,而做好農村留守兒童的教育工作則是實現這一目標的有力舉措。

(二)實踐意義:

1、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切實保障公民基本權利,重點關愛弱勢羣體,促進留守兒童健康成長;摸索出解決我校及周邊地區留守兒童問題的途徑、方法,爲學校可持續發展找準路子。

2、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爲實現學校跨越式發展提供源泉。

三、本課題研究的現狀及可能的創新之處

(一)研究的現狀

留守兒童比例在近年來增大,其教育問題在之前並不十分突出,所以相關的課題研究相對較少。國內對留守兒童問題的關注研究始於上個世紀90年代初,但沒有對其進行系統研究和探討。最近幾年來,由於社會領域提出“關注弱勢羣體”和教育領域提出教育公平、基礎教育均衡發展等重要命題,於是留守兒童心健康教育問題的研究成爲科學研究中的一大熱點問題。

(二)可能的創新之處

建立留守兒童的個人動態成長檔案,透過對其成長軌跡進行跟蹤調查、分析、研究,探索出我校對留守兒童教育服務的方法、策略和可操作模式。透過課題研究,使教師教育理念得到昇華,學生得到全面健康發展,探索出留守兒童管理新模式和初步構建留守兒童的教學模式。

四、本課題研究的理論依據及實踐價值

(一)理論依據

1、馬斯洛的“人的.動機理論”把人的需要分五個等級——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愛的需要、尊重和自我實現的需要。後兩個需要是人的進階需要,是人發展的持久動力。

2、美國社會學家默頓在關於社會行動的主觀動機和客觀社會後果的分析中,創造性地提出正功能和負功能的概念。負功能使既定系統的適應或調整的可能性減少的結果,負功能有助於系統調整和適應的客觀結果。家庭環境和教育及家庭結構對於兒童社會化的進行也有正負功能。

3、《教育部關於進一步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若干意見》指出:“要以公辦學校爲主,認真做留守兒童義務教育工作,切實落實一視同仁政策。地方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要有針對性地採取措施,及時解決留守兒童在思想、學習、生活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和困難。

4、《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中指出:高度重視對下一代尤其是對留守兒童的教育培養,努力提高未成年人心理素質,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是黨和國家事業後繼有人的重要保證。

(二)實踐價值

我校地處偏山村地區,自然條件較差,是典型的靠天吃飯的傳統農村。近年來隨着社會經濟結構的變化轉型,外出務工人員逐年增多,產生了新的教育羣體——留守兒童。我校現有學生16人,留守兒童就有16人,也就是說我校是百分之百的留守兒童學校。在情感缺失和心理的失衡的影響下,許多留守兒童產生了自卑、叛逆、性格抑鬱、自我封閉、自私冷漠等不良心理。有些甚至屬於智障或患有自閉症、焦慮症、多動症等。如何解決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問題已經是一個很嚴峻的問題。留守兒童在學習、思想、品行、心理健康方面的整體狀況不容樂觀,給學校的教育教學、德育工作帶來了極大的挑戰,進行此課題研究,探索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現狀及教育對策將促進這些問題的解決。

總之,透過本課題的研究,針對我校留守兒童的現狀,分析主要學習問題及成因,提供針對性的教育對策,並在此基礎上探索一條開展以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爲突破口的教育新路子。同時,透過課題研究和實驗,培養一支骨幹教師隊伍。

五、本課題研究的主要目標和內容

(一)主要研究目標:

1、探索農村留守兒童教育的策略和方法;形成農村留守兒童教育的評價量標體系。

2、提高教師教育學生的能力,提高學校教育教學質量,形成優良的校風和學風。

3、透過研究,落實以人爲本的思想,創設良好的教育環境,教育留守兒童自主、自信、自尊、自強。培養留守兒童的創造能力、生存能力,爲終生髮展打下堅實基礎。

4、透過研究,切實減輕家庭負擔,讓外出人員安心務工,構建和諧的教育環境,辦人民滿意的教育,爲和諧社會的創建貢獻力量。

5、透過研究,撫平留守兒童殘缺的家庭感、親情感,還留守兒童一片美麗的天空,創建和諧校園、溫馨家園。

(二)主要內容:

1、分析研究留守兒童的現狀、心理問題形成的原因、教育現狀。

2、建立留守學生的成長檔案,進行個案跟蹤研究。

3、進行實驗、觀察本學校留守學生與非留守學生的心理現狀,進行比較找出差異,運用多種途徑和方法進行研究。

4、排除農村留守兒童心理障礙對策:健康心理的培養;人際關係的培養;自我認定意識的培養;關愛他人意識的培養;安全意識提高的培養研究;自愛、自控能力的培養研究等。

六、本課題研究的主要過程、步驟和主要措施

(一)實施過程、步驟:

1、準備階段:(20xx年4月——20xx年8月)

學習本課題相關的理論,課題成員進行學習討論。收集有關資料,統計、分析、訪談、調查階段,爲課題研究作好充分準備。

2、實施階段:(20xx年9月——20xx年3月)

明確研究內容,全面進行統計分析。

(1)建立留守兒童成長檔案,進行個案跟蹤研究。學校對全校留守兒童的身體狀況、學業成績、父母情況和監護人情況進行調查摸底,逐一進行登記造冊。樹立班主任是關心留守兒童第一責任人的觀念,提出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管理體制,加強管理,強化管理意識。

(2)透過召開座談會、發放問卷、進行社會調查、開設心理健康輔導課及心理諮詢室,便於留守兒童傾訴、化解不健康的心理情緒。

(3)“留守兒童”與普通兒童道德品質、學習習慣、學習成績分析研究。找出留守兒童與普通兒童的道德品德差異與心理差異,對留守兒童與普通兒童學習成績進行分析。探究出適合留守兒童心理髮展特點的教育方法與途徑,促進他們身心健康發展。

(4)妥善解決農村留守兒童問題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主要內容,也是農村學校得以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保障。因此我們課題組成員必須認真研究,尋找一條適合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發展特點的教育途徑。

3、總結階段:(20xx年4月)

將研究所得資料加以科學分析、綜合、概括,逐步形成最終成果,形成研究報告,論文集。

(二)主要措施

1、調查:現場走訪、問卷調查、文獻調查等。

2、收集第一手資料、數據、事例,分析、整理資料。

3、形成階段和最終研究成果:調查報告、論文、數據庫、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

七、完成課題研究的條件的分析

首先,國家重視留守兒童的教育爲課題提供了社會背景條件,國內外已有的留守兒童教育研究爲本研究提供了理論與實踐基礎;他們對留守兒童的教育研究已取得的許多研究成果和成功的經驗,也可供我們學習、參考和借鑑。其次,課題有一支實力雄厚的研究隊伍。本課題組教師具有積極投身學校教育教學研究的意識和主動性。由於我們的課題研究採取行動研究的思路,研究活動就是教師對留守兒童的關愛活動,因此,在課題研究的時間上,有了充分的保證。同時,課題有得天獨厚的實驗條件。我校是一所具有悠久歷史的農村學校,在發展的歷程中積澱了豐厚的校本文化,開放的觀念、對新事物的敏感與熱誠是我校教師重要的特色。前期各種獻愛心活動已引起社會的關注,爲本課題的研究奠定了基礎。

有了以上條件,加之本課題自身的科學性與合理性,我們有充分理由相信本課題的研究是完全能達到預期目的的。

八、本課題研究的預期成果

研究組成員每人寫一份調查報告,一篇研究論文。

九、課題組成員分工

課題負責人:李剛

負責研究的總體規劃和研究事務的相關協調,研究活動的指導與管理,負責研究方案的制定。

主要成員:李苗苗、曹越楠、張閃閃、王貞、楊海燕、王丹

李苗苗、曹越楠、張閃閃負責研究活動的設計與組織實施並負責留守兒童心理健康與生活狀態的關係研究。王貞、楊海燕負責資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王丹負責全校留守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