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行政公文 > 報告

教學質量診斷分析報告

報告3.25W

報告使用範圍很廣。按照上級部署或工作計劃,每完成一項任務,一般都要向上級寫報告,反映工作中的基本情況、工作中取得的經驗教訓、存在的問題以及今後工作設想等,以取得上級領導部門的指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教學質量診斷分析報告,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教學質量診斷分析報告

九年級化學教學質量抽測分析報告1

本次抽測試題總分30分,學生最高得分30分,學生最低得分0分,全市總平均分12。4分, 學校最高平均分20。2分,學校最低平均分7。3分,總體看學生和學校得分存在極大的不平衡性。現將本次抽測的命題意圖、閱卷中反映出的學生問題和建議反饋如下。

命題意圖:

1。加強核心知識、能力和題型的考查。“電學”是9年級物理學習的主要知識,也是學業考試中的重要考點,更是學業考試壓軸試題的重要知識載體,約佔總考查比例的30~40%。“電學”知識考查方多樣,涉及到選擇題、填空題、作圖題、實驗題和計算題各個題型,而“實驗”和“計算”是重要的考查載體;此外,“電學”的核心知識是歐姆定律和電功率兩個章節,且“電功率“知識學生剛剛學過,故本次抽測物理試題依據教材設計了物理學中經典的兩個題目:一是“測量小燈泡的電功率”,二是“滑動變阻器”改變電路的電學綜合計算,試題總體難度較大,能較好地反映出學生的實驗能力、綜合分析能力和計算能力。

2。 突出“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考查,體現基礎性。根據義務教育的性質和物理課程標準的要求,“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依然處於初中物理考查的核心地位,爲此試題1(1)、2(1)(2)等多問考查學生的基本實驗操作和基本計算。

3。突出“科學探究”考查,突出創新性。《標準》指出:“科學探究既是學生的學習目標,又是重要的教學方式之一”,這就是說科學探究既是我們的主要學習方式之一,同時也是我們的重要教與學內容。試題中的1(2)、(3)、(4)、(5)、(6)從實驗的故障分析、實驗操作及設計、圖象的分析以及實驗現象的評價等方面考查學生的“實驗能力”,同時也是爲了引導加強“實驗教學”。4、突出電學動態電路計算考查,展現綜合性。在高考綜合考試和時代發展需要的引領下,泰安中考試題中學科內綜合、學科交叉的試題已成爲中考壓軸題的首選,爲此在試題2(4)一問設計了滑動變阻器引起電路動態變化的計算。

問題與建議:

問題1。學生的基礎知識掌握不牢。比如個別學生將電功率的公式“P=UI”,在運用時錯誤地代入公式“p=”;再比如有的學生將電阻的計算公式“R = ”錯誤地帶入爲“R = UI”。

建議1:加強基礎知識的教學與複習。從以上兩個問題可以看出學生對物理經典的公式出現了理解和記憶的混淆,在教學中要從對基本公式的物理意義和表述等多方面加強教學,此外,教師也要注意從物理量的使用角度引導學生加以甄別,比如功率的符號用“P”、壓強的符號是“p”,確保學生能正確理解和運用基礎知識和公式。

問題2:學生的實驗能力較差。比如個別學生在解答1(1)時,不會正確連接導線;比如個別學生在解答1(3)時,不知道在什麼條件下測量額定功率;比如個別學生在解答1(5)時,學生不知道利用“控制變量”的實驗思想去設計選擇合適的實驗器材;再比如1(2)中多數學生不會分析電路故障;再比如1(3)中,學生不會根據實驗現象調節滑動變阻器……

建議2:加強實驗教學。在今後的新授與複習中,一定要加強新授實驗的開出率,同時要加強“經典實驗”的重開率,一定讓學生做到“明白爲什麼做實驗”、“這樣做實驗的目的是是什麼”、“實驗數據爲什麼這樣分析與處理”、“實驗現象怎樣進行分析與評價”……,總之,加強學生對實驗原理、方法的理解和掌握,讓學生從“身”、“心”兩個維度親歷實驗,力戒出現“教師空講實驗、學生死背實驗”的教學現象。

問題3: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較差。在2(4)問解答中部分學生錯誤地認爲小燈泡兩端電壓一直保持前三問中的“4V”不變,故導致整個分析、計算錯誤。

建議3:加強習題規律的研究與方法教學。學科組和教師要積極開展“做萬題、提能力”的活動,尤其是畢業班的後期複習教學中,要站在“方法”、“能力”的制高點上,輻射引導學生掌握基本的和綜合的各類問題解答策略和技巧。

問題4:學生的非智力因素應考能力較差。主要表現爲:審題能力較差——比如有的學生沒有注意1(1)的存在而漏答;整體搭配時間的能力較差——三個學科的時間分配存在問題;畏難思想較重——受到壓軸試題難度的影響,個別學生對基礎問題也沒有做出正確解答;學生試卷的解答佈局存在隨意性——計算題整體解答佈局差,比如有的學生直接在試題正文中解答。

建議4:注意應考能力等非智力因素的指導與培訓,確保“會而不丟分”。

九年級物理教學質量抽測分析報告2

九年級化學是初中義務教育階段最晚開設的一門學科,是化學的入門階段,它的主要任務是培養學生的學科思想和科學素養,從而建立起學習化學的興趣,爲高中的.學習打下基礎。

命題意圖:

1、主要測試學生對初中化學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掌握情況,考點均爲初中化學核心知識和主幹知識。本試卷涉及的學科基礎知識主要有儀器裝置的認識、氣體的製取、催化劑、儀器的組裝、化學反應類型、化學方程式的書寫、化學反應的有關計算等。

2、體現學科內綜合,處處體現新課程理念和中考改革的要求。第一題將初中階段的兩大氣體氧氣和二氧化碳的製取結合起來,提升了學生對反應原理的認識,集實驗、化學用語、反應類型等考覈於一題,綜合性強,能力要求高。

3、關注學生是否具備應有的化學觀和價值觀,考查化學研究基本方法的掌握,關注科學研究經歷的思維過程。第二題將化學問題抽象成爲數學問題,利用數學工具,透過計算和推理(雜質的處理)解決化學問題的能力。

閱卷分析:

化學部分滿分爲30分,總平均分爲17。5分;就各單位情況來看,平均分最高爲23。2分,最低分爲10。3分,相差13分;學生最高分爲30分,最低分爲2分。反映出的主要問題和典型錯誤主要有:

1、基礎知識有缺陷。化學方程式的書寫錯誤較多,存在不配平、化學式錯誤、漏掉氣體符號、沒有反應條件等問題;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理解不透徹等等。

2、部分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較弱,思維的嚴密性、完整性有欠缺,考慮問題不夠全面 ,造成顧此失彼的現象經常出現。如一個集氣瓶中一長一短兩個導管裝置的用途,很多學生不知道如何從密度的角度去思考。

3、規範答題能力和化學計算能力較差。計算題設未知數時帶單位、計算過程不帶單位、相對分子質量計算錯誤、計算不準確的現象普遍存在。

4、不重視教材的運用。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只是側重綜合能力訓練和相關資料的使用,不注重回扣課本,如計算題爲課本題的簡單變形,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得分在2分以下。

幾點建議:

1、展示化學魅力,培養學習興趣。《化學課程標準(2011版)》指出:堅持突出義務教育化學課程的基礎性和啓蒙性,倡導科學探究的學習方式,密切結合化學與社會生活的聯繫,讓學生充分感受和領悟化學學科的價值。因此在化學教學中一定要結合身邊事物,讓學生學習有用的化學、有趣的化學,讓學生體會到化學就在我們身邊。

2、關注薄弱學生,實施分層教學。教學中要以學生學會沒學會設定目標,要給每個學生成功的機會,不要只是關注個別“尖子”學生,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要做到分層輔導,對教師來說要搞“題海”訓練,對尖子生要加強“題型”訓練,對中等生要做好 “題量”訓練,對薄弱學生強化 “必考題”的訓練。

3、加強規範訓練,提高書面表達能力。化學用語是化學最基礎的東西,要特別強化化學式的規範書寫;化學方程式的配平、條件、狀態的標註;化學專有名詞及儀器名稱的書寫。同時還要注意計算題解題格式的規範性。

4、重視實驗教學。要充分挖掘化學實驗中蘊含的各種教育功能,改革化學實驗教學,利用各學校現有的條件開齊開好實驗,鼓勵有條件的學生做好一些家庭小實驗,教師至少應該利用已有條件,做好演示實驗,可結合實際情況,改革教材中的“活動天地與實驗探究”等欄目中的實驗內容,因地制宜地搞好實驗教學;建議各學校充分利用多媒體手段,採取“看實驗(錄像、教師的演示)+做實驗”等多種手段,使學生體驗實驗探究的魅力,培養科學探究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