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現代作家 > 林清玄

林清玄作品的讀後感5篇

林清玄3.25W

林清玄作品的讀後感1

我,從心底喜歡這本書,在我心中,許多喊不出、不敢喊的真實,總是和書中的內容相映。許多被現代人所控制住的慾望,在這本書中釋放出來,使人的心靈瞬間受到洗禮,使無論多污濁的心也變得純潔無暇,這正應驗了林清玄名字的一個字——清,清得像水,像冰、像雪,清清白白地度過一生。而在這本書中,有許多平常人想不到的道理,這也應驗了他名字中的另一個字——玄,玄得神祕,玄得透徹,林清玄在“清”中度過一生,如一杯茉莉花茶,他在生活中找到了人生的玄機,並告訴了我,以及讀過此書的人們。

林清玄作品的讀後感5篇

我在這本書中最喜歡、最欣賞,也對我影響最大的是《清歡》這篇文章。的確,與其去吃烤肉,不如吃雞湯麪;與其去唱卡拉OK,不如去山上高歌一曲;與其去喝酒,不如去品茶;與其去大排檔,不如去農家樂;與其去打牌,去鬥地主,不如去山林中,找個地方坐下,倒上一杯茶,與朋友邊品茶邊下棋,這纔是人生真正意義所在。煙與酒,還有噪音污濁了我們的腦子。如果你已經在這個深淵中,就讀這本書吧,免得你的心靈變得烏黑,毫無光澤,失去了鑽石的色彩。

總的說來,這是一本非常經典的書。適合不同年齡的人來讀它,對我們這些懵懂的少年來說,它對我們人生的啓發很大。它使我們的心變得純真、變得善良、變得美麗、變得莊重。林清玄的心,總是如此清澈,不然如何引導我們擁有一顆積極向善的心呢?林清玄的人生,總是能悟出人生的玄機,否則,如何能從一草一木中獲得人生的真諦呢!

林清玄作品的讀後感2

喜歡讀林清玄的散文,喜歡他的文字所特有的淡淡的香——如一縷蓮花般的馨香。每每走進他的文字,心也會跟着起起落落,然後慢慢靜下。暖暖的回味時,內心總會充滿寧靜與關愛。翻開書的目錄,那些題目就會吸引你:“暖暖的歌”、“生平一瓣香”、“溫一壺月光下酒”、“發芽的心情”、“味之素”、“清歡”、“三生石上舊精魂”、“黃昏菩提”、“飛入芒花”、“清靜之蓮”、“吾心似秋月”……

林清玄的散文是清幽而大氣的,在寧靜中透露着激越,在冷峻中保持着溫煦,在流動中體現着凝注。他繼承了佛家廣博的智慧與胸懷,輕輕一揮手袖,便將凌雲的壯志,巧妙地幻化爲柔美月光下心香的雋永與人性的溫情。

他在一篇名爲《海拔五百》的散文中寫道:“登山專家只看見山頂,不像我們,能享受海拔五百的樂趣。”我曾被這行文字很久感動。我們正在一種叫做“征服”的驅使中日漸遺落了一種知足常樂的平和心境,於是,我們只能努力想象“高處不勝寒”的孤冷,卻對半山腰的迷人景緻視而不見,殊不知,沒有了自由的心情與平靜的心態,再宏偉的目標終究是空想罷了。

林清玄的文章總是遠離庸俗於污穢,更沒有咄咄逼人的氣勢,而是清麗悠遠,沁人心脾。這些文字裏,有花的鮮美、月的皎潔、風的溫柔、自然的博大,更有人性的芬芳。它如同生長在人心中的一株樹,雖然孤獨,但忠實地爲我們守住了天上皎潔的月,讓生活在紛繁世界中的我們看到,在世界上的某些地方,還存有一些純淨。

依賴的心往往使我們經不起生活的磨練,但如果有一顆獨立自主的心,就會從中顯示出優雅自在和勃勃生機……

林清玄作品的讀後感3

小的故事折射大的哲理,沒有華麗的詞語,簡單平實的生活故事,蘊含着細膩的情感,幾句平淡的話語,足以讓人一次次的反覆回味,這就是林清玄的散文集。

第一次讀林清玄的散文時我就被他的清新淡雅的文筆,深厚的道理,以及對人生、世界的感悟深深的吸引了。

我喜歡在牀頭放着一本林清玄的書,睡覺前閱讀幾篇,來一次心靈之旅纔可以安靜地睡去,一切道理都在夢中顯現。

他說:“山谷的最低點正是山的起點,許多走進山谷的人之所以走不出來,正是他們停住雙腳,蹲在山谷煩惱哭泣的緣故。”無數的低谷,使我們在挫敗中流淚,不是說不允許哭泣,你可以蹲下來好好想想自己,但是,請不要放棄,山的明媚就在山的頂點,你需要做的是整理一下心情重新攀登,堅持不懈、努力追求,人生又是一片春光燦爛。

他說:“安靜無言並不是陷入空白,而是有一個更深廣、更澄明的所在;最好的表達是沉默,而不是語言。”面對誤解,請選擇沉默;面對挫折,請選擇沉默;面對辱罵,請選擇沉默。有時候,解釋是多餘的,那時候沉默,能是最有力量的語言。

他說:“生命是在水上寫字,第二筆還未落下,第一筆已流到遠方。”時光如潺潺流水,抓不住的它一點點地在流逝,生命一點點地在逝去,再長也不過數十年,人生有多少個十年能讓我們揮霍呢?珍惜吧……

這本書裏有一個個故事,每個故事都能悟出一個道理。這本書裏的每一個故事讀一遍都會在人的心中烙一個印。漸漸,一本書的道理都鑽入了人的心中。

林清玄的文章總是遠離庸俗,而是沁人心脾。這些文字裏,有花的鮮美、月的皎潔、風的溫柔、自然的博大,更有人性的芬芳。它讓生活在紛繁世界中的我們看到,在世界上的某些地方,還存有一些純淨。他的故事就發生在我們身邊,他寫的就是我、你、他。這些文章,初讀時如獲良友,再品時如逢故知。他的文字每次讀後都會讓我的心中充滿寧靜。文如其人,假如他沒有高雅的品味和如此純淨的心,怎麼能寫出美得沁入人心的文章?

“挫折,是爲了讓你學習智慧;離散,是爲了讓你學習成長;忍苦耐艱,人生才能顯現真正的價值。”這樣的金玉良言不是每天都能見到的,也許只有他——林清玄,才能寫出這樣的文字。他的書裏能學到課本上學不到的知識,課外所找不到的歡樂。感謝林清玄,他的文字給了我太多啓示。

林清玄作品的讀後感4

在世俗的生活中,宇宙、天空、永恆、無限、神聖、天使……都是那麼遙遠,可是當一個人深深融入一粒沙、一朵花、一隻百靈鳥,也就進入了生之祕境。

—題記

夏日靜好,如水的日子散發着淡淡的清歡,嗅着一盞茶的馨香,手裏捧着《清歡》,陽光投灑在書間,墨香攜着悠然的心境,品着避開車水馬龍後的寂靜,末了,靜靜地沉醉在書海中。

《清歡》由林清玄所著。作者透過自己豐富的人生閱歷告訴我們享受清歡的意義。林清玄認爲“清歡”的境界是很高的,它可以說是清靜的歡喜,是來自對平靜的疏淡的'簡樸的生活的一種熱愛,但在現代繁華都市能享受這種“清歡”嗎?我想在路邊安靜地散步,可是人聲車聲不斷地呼吼而過,一天裏,幾乎沒有清靜的一刻;我想認真欣賞山水美景,但是也無暇欣賞了,凡是有人的足跡可以到的地方有了垃圾,就有了臭穢,就有了吵鬧!我想……

這本書令我最印象深刻的一篇就是《三生石》。提起三生石,我就感覺熟悉。我相信人類是有前世的。而在這篇文章中,我與作者的想法不謀而合,作者從知道三生石的傳說再到後來在杭州尋三生石,作者也覺得這一切是前世的期約。世界之大,在茫茫人海中,能遇到一個知己的人很不容易,這就是冥冥之中的緣分吧。所以我們要好好珍惜身邊關心你的人,以愛爲燈,穿越時空;以美爲光,照亮生命。當然,生命中極珍貴的偶然除了因緣還有很多。喝茶、創作、生活是人生的必然,但喝到永難忘懷的好茶、寫出動人心魄的文章,體會感動肺腑的生活純屬難得。

夏陽燦爛,茶香不散,輕輕合上書,輕嗅着茶香與墨香交織的芬芳,凝視着被陽光籠成金黃的“清歡”二字,心中也在輕嘆:人間有味是清歡,這一刻我體會到了一絲“清歡”!

林清玄作品的讀後感5

林清玄的散文有不同於朱自清的,他的語言相對樸實、通俗易懂。在我的語文課本里,有《桃花心木》這樣一篇文章,也是出自林清玄先生之手,閱讀後會明顯感覺到,他的文章善用借物喻人的手法。

林清玄先生善於捕捉生活中的小細節,他有一雙擅長挖掘與發現的慧眼,可以從一個細微的現象甚至一個動作,透過奇妙的聯想,從而得到許多受益匪淺的人生啓迪。

《發芽的心情》講述的是林清玄先生在武陵農場打工的經歷。他幫忙採摘秋季成熟的水蜜桃與梨子。一個月後,被採光果實的果樹竟然已經在寒風中凋零落盡。農場主人告訴林清玄先生,每當一年的冬季,總會有一些果樹像那樣死去,而有的卻能堅持到春天的來臨。這一現象使善感的林清玄引起了深思,樹就像人一樣,有的人面臨殘酷冬天的肅殺,面對折磨甚至流下血心的汁液,卻從不低頭。有那些弱的,就無法堅持春天的到來。只有永遠保持春天的心等待發芽的人才能勇敢的過冬,在流血之後還能枝繁葉茂,長出更美的果實。於是,林清玄先生便常對自己說:“跨過去,春天不遠了,我永遠不要失去發芽的心情。”若是我們也能隨時保持如此的心態,雨後的彩虹一定會很美吧!

既是作家,便有超俗的情懷。《鱔魚骨的滋味》則是林清玄先生對童年溫暖回憶與對母愛的懷念。小時候家裏窮,沒有錢吃鱔魚,但是能幹的母親總是變着花樣做鱔魚骨湯給林清玄吃。溢滿母愛的魚骨湯,總是濃濃的在林清玄先生的心中流淌,直到現在仍然回味無窮。吃着飯館裏的鱔魚,不禁回憶起以前蘊含着暖暖母愛的魚骨湯。

林清玄先生對生活與文字的敏感,源於他細緻溫柔的內心。情感是真摯不變的,需要我們用心去感受挖掘。

標籤:林清玄 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