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文學賞析 > 寓言

古代寓言故事:腸子爛了

寓言2.63W

引導語:古代的寓言故事,大家瞭解過哪些?下文就是小編整理的,我們一起閱讀與學習其中蘊含的道理與人生意義。

古代寓言故事:腸子爛了

從前,有個叫趙伯公的人,長得特別肥胖,肚子圓得褲帶都幾乎兜不住了,肚臍眼又大又深。夏天一個悶熱的中午,趙伯公坐在樹陰下,一邊乘涼一邊喝酒,還吃了好多西瓜和李子當下酒菜,十分瀟灑愜意。不知不覺地,趙伯公多喝了幾杯,頭昏昏沉沉的,就一頭躺在牀上睡起覺來。

趙伯公有個頑皮的小孫子,爬到爺爺身上,騎在他的肚皮上玩。趙伯公睡得正香,鼾聲如雷,一點也不知道。小孫子把爺爺當了一會兒馬騎,覺得沒意思了。再玩點什麼好呢?他一眼瞧見趙伯公的肚臍眼,眼珠一轉,有了主意。調皮的小孫子抓起桌上的李子,一個一個往趙伯公的肚臍眼裏塞。趙伯公的肚臍眼也真夠大的,竟然裝下了七八個李子,可他自己還是睡得死死的,絲毫沒有覺察到小孫子的惡作劇。

過了幾天,肚臍裏的李子全都腐爛了,流出汁來。趙伯公這才覺得肚臍有點疼,他低頭一看,呀,不得了,只見紅紅的李子汁流得滿肚子都是。趙伯公大驚失色,以爲是肚子那兒爛了一個大窟窿,自言自語地說道:“完了,腸子爛了,這回是非死不可了!”他把妻子和家人都叫到一起,痛哭流涕地說:“我的腸子爛了,把肚子都爛穿了一個洞,看來我是活不了了,我實在捨不得你們和人間的'生活,但是沒有辦法,我自己福薄命短,不得不先去了。我死後你們要好自爲之,相親相愛,不要吵鬧鬥氣。”趙伯公說完了遺言,又親自向妻子安排怎樣操辦葬禮的事,把他認爲該辦的事全都辦好了以後,就開始一心一意地等待死神降臨了。

一天過去了,什麼事也沒發生;兩天過去了,趙伯公還好好地活着。三天以後,李子完全爛光了,李子核從趙伯公的肚臍裏滾了出來。趙伯公奇怪極了,碰到家人就說:“也不知是怎麼了,從我的肚臍裏滾出來好多李子核。”小孫子在一邊聽到了,拍手笑着說:“爺爺,那是你睡着的時候,我塞進去的李子呀!”趙伯公聽了恍然大悟:原來前幾天流的是李子汁呀!這下,趙伯公轉悲爲喜了。

趙伯公遇事不作調查,隨便憑主觀臆斷,結果釀成了一場虛驚。可見我們平時碰到事情,應該仔細分析,才能得出正確的結論。

古代寓言故事:書生丟官

有個南昌人,住在京城裏,做着國子監的助教。一天,他偶而路過延壽街,看見一個年輕人正在點錢買《呂氏春秋》。剛好有一枚錢掉在地上,這個人就走過去用腳踩住錢。等年輕人走後,他就彎下腰把錢撿起來。旁邊坐着個老頭子,看了半天,忽然站起來問這人的名字,冷笑兩聲就走了。

後來這個人以上舍生的名義,進了謄錄館,求見選官,得到了江蘇常熟縣尉的職位。他正打點好行裝,準備上任,遞了一張名片給上司。當時,湯潛庵正擔任江蘇巡撫,這人求見了十多次,巡撫都不見他。官府裏的巡捕傳下湯潛庵的命令,叫這人不必去赴任,原因是他的名字已經掛進了被檢舉彈劾的公文裏了。這人大惑不解,便問是爲什麼事情而被彈劾的。人家回答說:“是因貪腐。”這人想,自己還沒到任,哪裏會貪腐呢。肯定是搞錯了,就想進去當面解釋一下。巡捕將此事稟報了湯潛庵後,再次出來傳達道:“你難道不記得當年在書鋪裏的事了嗎?你當秀才的時候,尚且愛那一文錢如命。現在你運氣好,當上了地方官,那你還不把手伸進人家的口袋裏去偷,成了戴着烏紗的小偷?請你馬上解下大印走吧,別一路上哭個不停。”這人才知道,當年問他姓名的老頭,竟是這位湯老爺。他於是慚愧地辭官而去。

當官還沒上任就被彈劾,也算是一件出人意外的事。這個故事可以給那些貪圖小利、行爲不檢的人作個勸誡吧。

古代寓言故事:愚人得燕石

宋國有一個愚蠢的人,他在山東臨淄附近撿到一塊顏色像玉的石頭,其實這不過是一塊普通的燕石,由於這個人沒有見識,他驚喜得不得了,以爲撿到了值錢的寶貝。他雙手捧着這塊燕石,一會兒把它貼在臉上,一會兒用手小心地撫摸。回到家裏以後,還一個勁地盯着燕石看了又看,捨不得放手。

晚上,這個人要睡覺了,只好把石頭放進櫃中。他剛躺下一會兒,覺得心裏很不踏實,於是起身從櫃中取出“寶貝”,把它放在枕頭下,這才安心地睡去。可是他睡着以後,迷迷糊糊在夢中發覺有人偷走了他枕頭下的“寶貝”,於是他又從夢中驚醒了。他翻開枕頭一看,那“寶貝”在枕頭下面安然無恙。可是這個人依然不放心,於是又將石頭緊緊握在手中鑽進被子裏,將石頭捂在胸前,這才睡着。就這樣折騰了一夜,他好不容易熬到第二天天亮。

這個人想,總是將寶貝握在手裏也不是個辦法。於是他請來工匠,用上好的牛皮做了一隻裝燕石的箱子。這皮箱共有10層牛皮。愚蠢的燕人先用10層上好的絲綢將石頭仔細包裹好,然後小心翼翼地把它放進皮箱裏收藏起來。這樣,他才滿意了。

過了些日子,外地有一個客人聽說這個人得了至寶,特地找到他家裏請求觀賞一下寶石。於是這個宋國人在虔誠地齋戒7日之後,穿上端莊的禮服,又舉行了隆重的祭祀,這才當着客人的面,十分鄭重地開啟一層又一層皮革做的箱子;解開一層又一層絲綢巾系成的包裹。那個外地客人這纔好不容易地看到了這個宋國蠢人所謂的“寶石”,禁不住捂着嘴“嗤”地一聲笑起來,竟笑得前仰後合。宋國人大惑不解,瞪着一雙傻呆呆的眼睛望着客人問:“你爲什麼如此發笑?”

這位客人止了笑,認真地對他說:“這只不過是一塊燕石,和普通的磚頭瓦片沒多大區別。”

宋人聽了大怒。他指着客人說:“胡說!你這是商人口中說出的話;你安的是騙子的心!”

那個外地客受辱後掃興地走了。而這個宋國的蠢人則把這塊燕石更加嚴密地藏起來,更加倍小心地守護着它。

看起來,一個人缺少知識並不可怕,怕的是像那個把燕石當成寶玉的宋國人一樣,既孤陋寡聞,又不懂裝懂,聽不進別人的忠告,做了蠢事還自以爲得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