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文學賞析 > 詩經

詩經十五國風的作品

詩經10K

我們知道《詩經》是我國現有的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根據不同的類別又分爲風雅頌;國風、大雅、小雅等章節。今天小三主要講解其中的國風部分。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詩經十五國風的作品,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詩經十五國風的作品

《國風》是《詩經》的組成部分。包括《周南》、《召南》、《邶風》、《鄘風》、《衛風》、《 王風 》、《 鄭風 》、《齊風》、《魏風》、《唐風》、《 秦風 》、《 陳風 》、《檜風》、《曹風》、《豳風》等,共160篇,合稱十五國風。《詩經》是漢族文學史上第一部詩歌總集。對後代詩歌發展有深遠的影響,成爲中國古典文學現實主義傳統的源頭。

1、簡介

風,地方樂調,這一部分共選了十五個國家和地區的樂調,稱十五國風,共160篇,內容都是民歌,這十五國風是:周南(今陝西,河南之間),召南(今河南,湖北之間),邶,鄘,衛,王,鄭,齊,魏,唐,秦,陳,檜,曹,豳。其中周南、召南產生於漢水和長江中游,其餘爲黃河中下游。十五國風絕大部分是周室東遷以後到春秋中葉的作者,大部分是民歌。

詮釋

十五國風——“風”的含義:

《詩大序》最早政治解釋 :“風,風也,教也,風以動之,教以化之。”

以風來比喻王者教化——唐代孔穎達從其說。

宋代,鄭樵的《六經奧論》始從音樂上來解釋風:“風土之音曰風。”

宋代朱熹也有類似的解釋:“風者,民俗歌謠之詩也。”

近代從鄭朱之說,認爲“風”即“土風”,即不同地區地方音樂。

2、主要內容

①表達人民反抗剝削壓迫的願望和對勞役、兵役的痛苦與反感。例如《豳風·七月》描述了農奴被剝削、壓榨,終年辛勤勞動和痛苦和生活。《魏風·伐檀》揭示當時社會不合理現象,對不勞而食者提出了質問和抗議。《魏風·碩鼠》反映了勞動人民對剝削階級的反抗和對自由幸福生活的嚮往。《唐風·鴇羽》寫出了久困王事,在沉重的徭役壓榨下人民痛苦的呼號。《豳風·東山》描述戰後農村的破敗景象,揭示了戰爭給人民帶來的不幸和痛苦,表達了人民對和平與勞動生活的渴望。而《王風·君子于役》則從征夫家屬的'角度,表示了對兵役、徭役的憤怒與不滿。

②對勞動的謳歌。如《周南·芣苢》是婦女們三三兩兩去採集車前子時邊採邊唱的歌,表達了婦女勞動時歡快之情。《魏風·十畝之間》唱出了採桑姑娘在勞動中的歡樂和勞動後愉悅的心情。

③表現愛國主義情操和對統治階級醜惡行徑的揭露。如《秦風·無衣》反映戰士們在國難當頭爲保衛家園,慷慨從軍,團結禦侮,同仇敵愾的豪情。《載馳》表達了許穆夫人爲拯救祖國於危亡之中而奔走的崇高愛國精神。《陳風·株林》還揭露了陳靈公的荒淫無恥,《相鼠》則對統治者進行了無情的鞭笞。

④表達愛情的戀歌和反映婦女婚姻與命運的詩篇。如《周南·關雎》寫了一個青年男子大膽、率真地表露對一位美麗姑娘的相思之情。《召南·摽有梅》寫一個女子惟恐青春易逝而急於求偶的熱切心情,大膽潑辣,真摯動人。《邶風·靜女》寫一對青年男女幽會,富於生活情趣。

3、分佈

十五國風,即十五個不同地區的樂歌——目錄:

南區--《周南》、《召南》、《陳風》

西區--《秦風》、《豳風》

北區--《魏風》、《唐風》

中區--《鄭風》、《衛風》、《邶風》、《鄘風》、《王風》、《檜風》、《曹風》

東區--《齊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