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文學賞析 > 詩歌

淺談高中詩歌鑑賞課三層解析教學法

詩歌5.68K

" 中國是詩歌的國度,尤其在唐代,詩歌的發展更是達到了頂峯,不僅在內容上反映了社會生活的廣闊畫面,藝術手法也達到了後人難以企及的高度。這成爲國人的驕傲,也成爲教師尤其是高中語文教師教學的一個重點和難點。在語文教學中,對於詩歌的學習和考查,也是歷年來高考的一個重點內容。詩歌鑑賞在高考試卷中佔有很重要的地位,能力要求達到E級。因此,八中的語文課堂歷來有重視詩歌教學的傳統。無論是着眼於訓練學生的思維品質、增強其知識的邏輯性,還是爲了培養學生的素質品質,塑造完美人格,詩歌鑑賞都是我校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 對文學作品的欣賞,是建立在對語言理解的基礎上的。高中學生處於基礎教育的最高層次,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語言知識和人生閱歷,這些是欣賞的前提和條件。

淺談高中詩歌鑑賞課三層解析教學法

但與小說、散文、戲劇相比較而言,詩歌又有他的特殊性。詩歌一般篇幅短小,意蘊深刻,敘事簡練,情感內斂,它雖立足於現實,但是往往採取避實就虛的形式,或濃縮歷史,或觀照未來,或挖掘內心,很容易造成對詩歌理解的隔閡感。 在教學過程中,反饋資訊表明學生對詩歌理解的障礙較大,綜合分析之後得出三點原因:①對詩歌特點認識不足,因而把握不準;②思路不清晰;③綜合分析能力不夠。針對學情,我在教學中採取了相應的對策,具體可分爲以下三個層面: 一、掌握詩歌特點,挖掘潛在資訊。 “文貴隱,詩貴藏”,一首詩歌要在有限的篇幅內容納大量的形象要素和情感要素,就要透過其外顯的資訊最大限度地蘊涵深層的潛資訊,越是卓越的詩人就越注重其詩歌的內涵,也就是說,越優秀的詩作其內在的潛資訊越多且能有機地組合。就詩歌而言,內在資訊一般不外兩種:形象和情感。和其他文學作品一樣,詩歌中所書寫的對象也不外人、事、物、景、情,但因其語言凝練,內容又高度集中,所以,在字面之外隱藏着大量的人、事、物、景(形象)和情(情感),我們稱之爲潛在資訊。 先談一談潛在形象資訊的`捕捉。 潛在形象資訊主要包括景物特徵和抒情主體(人物)。進行詩歌鑑賞時,景物是我們的必然着眼點,詩人所寫的景物作爲外在的顯資訊是我們捕捉潛資訊的關鍵。

在鑑賞“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時,我讓學生比起眼睛來大膽得想象,學生七嘴八舌的說出了想象中有初升的明月、鳴叫的山鳥,我告訴他們這些都是外在的顯資訊,但透過這些,我們可以捕捉到春山澗溪中傾瀉而下的皎潔的月光,想象到在聲聲鳥鳴中愈發顯得寂寥和靜穆的山林景象,至此,詩人內心閒靜的情感和詩中反襯的藝術手法也就不言而喻了。透過我的引導,學生的思維活躍起來,接着我有舉出了名句“雨中禁火空齋冷,江上流鶯獨坐聽”,請學生自主分析。一向大膽敏捷的孫廣山說:“我透過獨坐者坐守空齋的表層資訊,捕捉到的是鶯聲婉轉、春水東流、美景在前無人共賞的孤寂之情.”在同學們的一片讚歎聲中,我做了點評,並進一步明確:這是抒情主體的形象。古語有云:“一切景語皆情語。”在詩歌中,外在資訊與其潛在資訊是統一的,一致的,寫了什麼景物,必然要突出景物特徵,而這其中也自然地滲透了抒情主體的形象,所以說捕捉潛資訊要從外在景物入手。 再談一談情感資訊的捕捉。詩人大多情感豐富,或多愁善感,或激情滿懷。詩歌創作在某種角度上是情感的抒寫,但詩歌的情感有其隱含的特點,也屬潛資訊,捕捉潛在情感資訊應以其形象資訊爲基礎。在教學過程中,這一步驟是以兩個問題爲主線展開的。問題1:情感緣何而發?抒發情感的人即形象資訊中的主體,那麼抒情主體爲何會有這種情感呢?社會環境、自然環境、個人因素,而這幾類原因往往有交織現象。爲了闡明這種現象,我在教學中進行了詩歌的比較式閱讀.讓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認識到: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抒情主體淚灑衣衫,情不自禁,主要是由於個人的身世遭遇與琵琶女產生了強烈的情感共鳴;而白居易《杭州春望》中的抒情主體面對着浩瀚江天、滿城柳色、一路梨花,醉也陶然,則屬個人因素與自然因素的結合了。問題2:情感由何表現的?詩人往往透過景物表達主觀情感,學生們對情景交融的藝術手法較爲熟悉,理解起來也容易得多。大海中的落日/悲壯得像英雄的感嘆/一顆星追過去/向遙遠的天邊 “落日”被賦予了悲壯的情感,“星”則被賦予了追求人生理想的審美特徵,從而表現了詩人追求人生高遠目標的渴望。聞一多的《七子之歌》中更是透過一個孩子的意象表達了深沉的愛國情懷。

二、詩歌的意象是外在資訊與潛資訊的契合點。 詩歌的意象聯繫着情與景,融合着主觀和客觀,所以,它是我們經由外在資訊捕捉景物特徵和抒情主體情感世界一系列潛資訊的必由之路。如果把詩歌將欣賞者與作者造成的隔閡視作一堵牆的話,那麼,意象恰似這堵牆上開着的一扇窗,經過它,透出室內點點的燈光,也可以穿過讀者審美的眼光,這樣才能將讀者的感受和作者的情感勾連起來,漸漸趨同爲一。所以,準確地定位意象,是詩歌欣賞過程中至關重要的一步,而教會學生捕捉意象,準確地在意象中剝離情和景,則是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完成的任務。 意象在詩歌中表現爲一定的景物,因此,準確地把握景物這一外在資訊是挖掘其內在意蘊的關鍵。而披景入情的方式即由景物出發,經由契合點-----意象,彙集詩歌內部有機組合爲一體的形象和情感兩類潛在資訊,反饋之,感悟之,審視之,將表層含義和內在意蘊和而爲一,將濃縮爲數字、數十字、數百字的衆多內容充分調動開來,形成一種以詩歌主體爲中心的發散性的理解層面,完成讀者的欣賞美與作者的表現美漸趨的求同的過程。這種思維方式是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經過文化的積累和浸潤而逐漸形成的。

三、沿着思維的邏輯穿越詩歌的時空。 “籠天地於形內,挫萬物於筆端。”“觀古今於須臾,撫四海於一瞬”(陸機《文賦》)。詩人爲我們創造了生動的形象,感人的意境,廣闊的藝術空間,上下幾千年,縱橫數千裏,其時空的涵蓋性造成了詩歌欣賞的審美空間。劉禹錫的《秋詞》中“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展示給我們的形象是:一隊白鶴在雲間排成一排,詩人的“詩情”也隨着凌空的白鶴而飛上碧藍的天空。由一鶴排雲的典型形象創造出宏闊的意境,上下縱橫,化無形爲有形,意象豪邁,氣勢開闊。杜甫《登樓》中“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雲變古今”,“錦江”句在空間上開拓視野,“玉壘”句就時間馳騁遐思浩蕩時空中,飽含着作者對祖國山河的讚美和對民族歷史的追懷,也透露了詩人憂國憂民的無限心事。

可見,詩歌的廣闊的藝術時空不僅使欣賞者展開了遐思的翅膀,也包容了抒情主體的無盡潛資訊要素,披景入情,我們就會領略到詩歌藝術殿堂中瑰麗的色彩。 總之,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引導學生緊緊把握詩歌作爲一種文學體裁的特點,理解其藝術形象,領會作者的思想感情,進而形成一定的價值判斷,這是我在詩歌鑑賞教學中的主要思路方法.當然要領會其語言的各異風格,則需調動更爲積極的文學思維,在方法的指導下,不斷地進行富於個性化的語言藝術探索實踐。教和學一樣,都是一個不斷地接納知識,整合資訊,認識規律的過程,最後,以這樣一句話結束此文,與同行們共勉:披景入情,便可領略詩美;吸納百川,方顯滄海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