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文學賞析 > 詩歌

寄左省杜拾遺的詩歌鑑賞

詩歌2.81W

寄左省杜拾遺

寄左省杜拾遺的詩歌鑑賞

【作品簡介】

《寄左省杜拾遺》由岑參創作,被選入《唐詩三百首》。唐肅宗至德二年(757),詩人由杜甫的推薦而任右補闕。次年寫此詩。詩是投贈友人杜甫的。因而描寫諫議官左拾遺的官場生活。然後自傷遲暮,無法盡力,規勸別人繼續進取。筆法隱晦,曲折地抒發內心之憂憤。詞藻豔麗,雍容華貴。 更多唐詩欣賞敬請關注“站”的唐詩三百首欄目。

原文

寄左省杜拾遺

作者:岑參

聯步趨丹陛,分曹限紫微。

曉隨天仗入,暮惹御香歸。

白髮悲花落,青雲羨鳥飛。

聖朝無闕事,自覺諫書稀。

【註解】

①左省:門下省。杜甫曾任左拾遺。

②“聯步”句:意爲兩人一起同趨,然後各歸東西。聯:同。趨:小步而行,表示上朝時的敬意。丹陛:宮殿前塗紅漆的臺階。

③分曹句:時岑參爲右補闕,屬中書省,在殿廡之右,稱右省,也稱紫徽省。紫微:本指星座,因其成屏藩的形狀,故取象以爲喻。微:一作薇。曹:官署。

④天仗:皇家的儀仗。

⑤惹:沾染。

⑥闕事:補闕和拾遺都是諫官,闕事指諷諫彌補皇帝的缺失。 闕:通“缺”。

⑦自:當然。

【韻譯】

我們並排走向朝廷的紅色臺階,然後分別站在左省右省的列隊。

拂曉隨着宮廷儀仗隊進去朝拜,黃昏時渾身沾滿御爐香氣迴歸。

滿頭白髮力不從心爲落花流淚,羨慕別人如鳥入青雲展翅高飛。

賢明的朝廷沒有什麼闕事遺漏,自己覺得諫議的奏書越來越稀。

【翻譯】

和你一起小跑着登上紅色的臺階,隔着中書省、分屬辦公。早晨跟着天子的儀仗入朝,晚上帶着御香回家。滿頭白髮哀傷花兒落下,羨慕在青雲中高飛的鳥兒。聖明的朝廷沒有什麼過失、缺點。自己勸諫的奏章也少了。

【評析】

這首詩題目中的“杜拾遺”,即杜甫。岑參與杜甫在唐肅宗至德二年至乾元元年初(757─758),同仕於朝;岑任右補闕,屬中書省,居右署;杜任左拾遺,屬門下省,居左署,故稱“左省”。“拾遺”和“補闕”都是諫官。岑、杜二人,既是同僚,又是詩友,這是他們的唱和之作。

前四句是敘述與杜甫同朝爲官的生活境況。詩人連續鋪寫“天仗”、“丹陛”、“御香”、“紫微”,表面看,好象是在炫耀朝官的榮華顯貴;但揭開“榮華顯貴”的'帷幕,卻使我們看到另外的一面:朝官生活多麼空虛、無聊、死板、老套。不是麼?每天他們總是煞有介事、誠惶誠恐地“趨”(小跑)入朝廷,分列殿廡東西。但君臣們辦了什麼轟轟烈烈的大事?定了什麼興利除弊、定國安邦之策呢?沒有。詩人特意告訴我們,清早,他們隨威嚴的儀仗入朝,而到晚上,唯一的收穫就是沾染一點“御香”之氣而“歸”罷了。“曉”、“暮”兩字說明這種庸俗無聊的生活,日復一日,天天如此。這對於立志爲國建功的詩人來說,怎能不感到由衷的厭惡?

這首詩,採用的是曲折隱晦的筆法,寓貶於褒,綿裏藏針,表面頌揚,骨子裏感慨身世遭際和傾訴對朝政的不滿。用婉曲的反語來抒發內心憂憤,使人有尋思不盡之妙。

【作者介紹】

岑參(cén shēn) (約715—770)唐代詩人,原籍南陽(今屬河南新野縣),遷居江陵(今屬湖北)。荊州江陵(現湖北江陵)人,享年56歲.出身於官僚家庭,曾祖父、伯祖父、伯父都官至宰相。與高適並稱“高岑”.他父親兩任州刺史 官名。漢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始置。刺,檢舉不法;史,皇帝所使。 秦每郡設御史,任監察之職,稱監察院御史(監察御史)。漢初省,旋復置。文帝以御史多失職,命丞相另派人員出刺各地,不常置。武帝元封初,廢更多>>

,但卻早死,家道衰落。他自幼從兄受書,遍讀經史。二十歲至長安,獻書求仕。求仕不成,奔走京洛,漫遊河朔。天寶三載(744,三十歲)中進士,授兵曹參軍。天寶八載,充安西四鎮節度使高仙芝幕府書記,赴安西,十載回長安。十三載又作安西北庭節度使封常清的判官,再度出塞。安史亂後,至德二載纔回朝。前後兩次在邊塞共六年。他的詩說:“萬里奉王事,一身無所求。也知邊塞苦,豈爲妻子謀。”(《初過隴山途中呈宇文判官》)又說:“側身佐戎幕,斂任事邊陲。自隨定遠侯,亦着短後衣。近來能走馬,不弱幽並兒。”(《北庭西郊候封大夫受降回軍獻上》)可以看出他兩次出塞都是頗有雄心壯志的。他回朝後,由杜甫等推薦任右補闕,以後轉起居舍人等官職,大曆元年官至嘉州刺史,世稱岑嘉州。以後罷官,客死成都旅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