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文學賞析 > 詩詞

有關彝族創世史詩介紹

詩詞2.31W

 彝族創世史詩

反映《梅葛》內容的壁畫圖

梅葛,是楚雄彝族的一部創世史詩。在姚安縣馬遊地區和大姚的曇華、永仁的直苴地區的彝族民衆中,流傳最爲廣泛,屬民間口頭文學。

“梅葛”一詞是彝語的譯音,是彝族民間歌曲的總稱。因這部史詩全部用“梅葛調”演唱,故取名爲“梅葛”。

梅葛沒有文字記載。千百年來,是靠彝族人民口耳相傳才得以儲存下來。彝族人民把“梅葛”看作彝家的“根譜”,把會唱梅葛的畢摩和歌手,尊爲彝家最有學問的人。逢年過節,婚喪嫁娶,起房蓋屋,都要請畢摩或歌手演唱梅葛,有時要唱三天三夜。

關於《梅葛》的收集、翻譯、整理和研究工作,早在1953年和1957年就過。1958年9月,中國作家協會昆明分會和昆明師範學院共同組成了雲南省民間文學楚雄調查隊,歷時半年,對梅葛再一次進行了全面的調查和收集,提供原始材料的歌手有郭天雲、自發生等,先後進行了五、六次反覆研究修改,於1959年9月由雲南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發行。

《梅葛》這部彝族創世史詩長達5770餘行,分爲“創世”、“造物”、“婚事和戀歌”、“喪事”四個部分,每一部分又由許多篇章組成。《梅葛》雖然沒有一個完整的故事,但內容卻十分豐富,以其獨特的想象和質樸的.語言,概括了彝族古代歷史發展的輪廓,描繪了古代彝族先民的生產勞動鬥爭和社會生活的廣闊圖景,展示了古代彝族先民的戀愛、婚事、喪葬、懷親等奇異的風俗習慣,反映了彝族人民和其他兄弟民族在經濟、文化上的親密關係,故被稱爲“彝族的百科全書”。

美國友人馬克·本德爾先生曾把《梅葛》翻譯成英文向世界發表,並於1985年7月到姚安馬遊考察採風,撰文《中國雲南楚雄之行》於1987年3月在美國《探險》雜誌上發表。1990年“雲南·楚雄彝族民間藝術團”一行10人(姚安馬遊的藝人駱慶蘭、駱兵、自開喜、駱登榮和李風蓮5人)應邀赴日本石垣市參加“第三屆亞洲藝術節”,全面演繹了彝族梅葛的民俗風情,深受日本人民的熱烈歡迎。

姚安縣馬遊的梅葛可分爲:正腔(老年梅葛)、慢腔(青年梅葛)和娃娃腔(娃娃梅葛)三類。正腔和娃娃腔一般在家裏唱,慢腔一般在山野、屋外唱。現在能唱正腔(老年梅葛)講“根古”的人大都已過逝,只有少數人能唱,且僅能唱其中的一部分。慢腔和娃娃腔(青年梅葛和娃娃梅葛)還有傳人:郭友宗和郭友珍(兄妹)及郭蓮英、駱慶蘭、駱登榮、駱英等。調子有《漆樹花》、《老大哥》、《傳姻調》、《敬酒歌》和《挖木拉》等。

標籤:創世 史詩 彝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