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文學賞析 > 散文

高爾基的雞散文

散文1.32W

高爾基很多人都知道是一個大文豪,我們大部分了解他的可能多數來自以前的一篇文章《海燕》,當然他還有很多文章,但絕對沒有高爾基的雞,雞我有養,可是我不是姓高的,爲什麼是高爾基的雞呢,說不好聽的不過就是標題黨而已。然而我想說的卻是和高爾基沒關係,更加和雞沒有關係。

高爾基的雞散文

很多時候因爲諮詢發達了,很多渠道滿足了人們的求知慾望,我們總是一知半解的求知,模凌兩可的學習着,因爲時代的進步是很多人脫離了文盲,卻又讓人進入了知識盲點,文不懂義求知不求解,漸漸的我們只能遊離在文字的表面。連我們寫文章也要靠着標題來吸引眼球,至於寫的什麼不管了,有人點了再說至於是否讓人深思深省那就下回分解了。

說真的很久沒看過好的文章了,也真的難提起看書的慾望,不是說沒有好書沒有好的文章,而是我們已經不知道如何分辨那些是好那些事壞了,我們跟隨着諮詢書評走了,我們沒有辦法從萬千篇文章裏面尋找出真的好的文章,一切的文章灌着美文的名頭,當你走進去看到的不過是華麗的空洞。這個時候不禁想起朱自清那片荷塘,魯迅那片百草園,樸實的文字裏刻畫着樸實的生活,樸實的時代情感。我記得那時候老師對我說過好的散文要有好的思想好的意境,形散文不散,裏面的文字不見得如何華麗,但卻可以帶你進入一個有畫有的世界,當你用心閱讀你可以感受作者的所有情懷與感悟,簡單的那麼直接,深省的那麼徹底。

那時候的文章真的可以給你一片遨遊的海洋,你無需糾結於題目,不管田園小徑,還是感悟人生,當你看下去就會琳琳滿滿,每一次閱讀你就會有着不同的體會,同時也會影響我們的人生與精神,所以那個時候的作者是嚴謹的,他們不會隨便的表達着自己的意願,很多靠着你體會你的感受。那個時候看書都是有些一種朝聖之心的,每個作者好像都有着光環,能登出來能成書成冊的得千挑萬選,所以那個時候看書無所顧忌,只要你看你就在學習,只要你想你就有所得,那個時候沒有那麼多的雞湯文,一切都包含在那些深邃的文字裏,所以一切都得靠你學習靠你與現實結合去領悟,所以道理總是來得那麼深刻。而今因爲有了微信,所有的一些感悟與道理好像不再那麼有含金量了,隨便個人就可以整幾句本來可以讓人深省的經典臺詞。如果你悲傷那麼你會有上萬的雞湯暖心文,如果你高興還是會有無數警醒,所以不管你什麼狀態就有什麼樣的雞湯,久而久之人們不用再去思考,我們只要看看就好,至於道理因何而來心靈因何而去,沒人會深究,言語間猶如得道高僧悟道聖人,但是內心卻淺白得都不知道自己在說什麼。

當我寫文章很多時候看着自己寫的居然也是空白無物,除了一絲從心的感悟,時時想找本書看看,可是發現看書居然看不進去了,每本書好像看了開頭就知道了結尾,其實那本書並沒有看過,看過的不過是那些千篇一律的情節與油膩不堪的情感,好吧那就看看看過的書吧結果是心居然浮躁不堪,因爲自己過於粗濫的看那些標題吸引眼球的'好文,結果滿懷期待進入,卻帶着難受的心情而出,換來的代價就是漸漸的對於文章對於一些感悟免疫力,當心不再安靜當思想開始浮躁,讀書的心也就消淡了,看書很多時候也就裝裝樣子罷了。

所以高爾基不是重點,雞更加不是,我們那個曾經讀書的心纔是我要說的,當你因爲一些所謂的標題而跑進去閱讀的,能不能真的讓你有所感有所得那個纔是重要。也許我們真的安心下來的時候,不妨回去看看那片荷塘那輪彎月,還有那個純樸深邃的百草園,雞湯得自己燉,現成的總是廉價的,也許當你發現高爾基因爲海燕,好的雞湯要用自己養的老雞燉出來的時候,那纔是我們大部分人該尋找的讀書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