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文學賞析 > 散文

得閒便是主人散文

散文2.33W

山西祁縣的喬家大院,2003年我去過一次。我在花園裏發現了一副對聯,走了之後我只記得下聯的半句:得閒便是主人。我覺得這聯語寫得極佳,真正悟出了人生的真諦。山西自古以經商和票號著稱,在商賈雲集的地方能有這種感悟,顯然是一位高人所爲。2005年,當我再次去喬家大院尋訪這副對聯的時候,卻不見了,這使我有些失落。

得閒便是主人散文

面對忙忙碌碌的現代生活,我們真該問一句:什麼是好的生活?

現在所有的人都在忙,窮人忙着掙錢餬口,富人忙着掙錢消費,生活的快節奏幾乎讓人難以喘息,人們把自己統統交付於所謂的工作了,人們的心裏充滿了焦躁和惶恐,再也無暇顧及大自然的千般變化萬般美妙了,一個忙字惡獸般追趕着你,直把你送入地獄方纔完事。在你生命的最後關頭你幡然醒悟,但卻晚了。你轟然倒下,一切爲零。

好的`生活應該是舒緩的、悠閒的,內心平和而充滿自信。

中國最典型的例子當屬陶淵明了。陶公的“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是何等的悠閒與灑脫。“閒”是中國文人追求的幸福,有閒你才能親近自然,才能得到自然的啓迪有所悟。中國的名山大川被歷代文人走遍了,這些文人走到哪裏總好題詩刻句,所以,中國的名山大川就留下了文人文章書法的洋洋景觀。蘇東坡詞雲:“清夜無塵,月色如銀。酒斟時須滿十分。浮名浮利,體苦勞神。嘆息中駒,石中火,夢中身。雖抱文章,開口誰親?且陶陶樂盡天真。幾時歸去,作個閒人?對一張琴,一壺酒,一溪雲。”從詞中看,東坡先生此時還在做官,但已悟出了浮名浮利傷身苦體,所以他發出了嚮往,幾時歸去,作個閒人。元代張養浩,有散曲《詩酒歡娛》雲:“對一縷綠楊煙,看一彎梨花月,臥一枕海棠風。似這般受用,再誰想丞相府帝王宮。”文人們最受不得各種桎梏,職場官場,條條框框太多,文人們在這種場合裏,往往會感到壓抑,一旦性格張揚,語出無忌,就會引來災禍。像蘇東坡,一生三次遭貶。

但陶公的生活在今日顯然也行不通,古人們的生存方式很簡單,有住有食有衣即可,有一二間茅屋,闢二三分薄田,種三五種菜蔬,日子也就過得去。

現在的人卻不能這樣生活。現代生活的衣食住行遠遠地高於古代,現代消費逼得人疲於奔命,比如醫療,比如教育,都需要很大的開支。現在最怕的就是有病,我曾在北京住了十二天醫院,居然花了一萬四,每天住得心驚肉跳,哪裏還能養病,反倒搞得神經緊張;再說教育,中國的高校一再擴招,學費貴得驚人,培養一個大學生,沒有五萬八萬的下不來,結果是,大學畢業求職卻難,使許多家庭的正常生活被顛覆。這些擔負着家庭生活重擔的家長們,只好疲於奔命。我們沒有自信了,我們對未來不敢自信。在這種情況下,你還能閒嗎?不敢閒,不敢閒。由此看來,能否有閒是一個社會問題。我們在這個飛快旋轉的大機器中,要想停下來是不可能的。我們回不到古代那種田園生活中了。

怎麼辦?這是一個問題。這個問題並不比哈姆萊特的問題輕鬆。

我沒有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但我儘量尋找出路。一條路是去貪慾,把慾望儘量降低,只要滿足生存即可,慾望越多越難滿足,卸去一個慾望就相當卸去一個負累,你就會輕鬆一些;一條路是求心穩,這要向先賢學習,耐得住寂寞,閱覽天下好文章,陶冶性情,退守住自己的精神家園,只要你還有自己的精神家園,你就有可散步之處,就有天地花草山川河流霧雨雷風。

嗚乎,我只能說些自我安慰的法子了,在現今的社會背景下,我們都不是主人。

標籤:散文 得閒 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