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文學賞析 > 散文

鍋竈經典散文

散文2.71W

常言道:“人是鐵,飯是鋼,一天不吃軟叮噹。”飯是身體的力量之源,菜是身體的營養之素,人不吃飯就餓肚子,肚子餓了,人就失去了精神,沒有了精神就沒有了力量。

鍋竈經典散文

人的生活,都和那生生不息的鍋竈一脈相連的,幸福生活就是鍋竈上的熱騰,貧瘠日子就是鍋竈上的冷清,鍋竈就是人們生活的真實寫照。

鍋,是鐵打的身板,硬硬郎朗的,穩穩地蹲在竈堂裏,任憑熊熊烈火的考驗,承受着鏟勺的反覆敲打。悠長的歲月裏,鍋總是默默無聞、勤勤墾墾、任勞任怨地奉獻着。

竈臺,是磚頭和土的組合,磚頭是竈臺的骨質,泥土是竈臺的肌膚,竈臺的造型,取決於磚頭的巧妙排疊。竈堂是鐵鍋的安身之處,是鐵鍋的家園。

如果鍋是情女,竈臺就是情郎,鍋深深地依偎在竈臺的胸膛裏,就如情郎將情女擁在懷裏。鍋和竈臺結合在一起時就是鍋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永不分離的情侶。情侶的組合就是一個家,哪裏有家,哪裏就有鍋竈,家在哪裏,鍋竈就在哪裏,有男無女不成家,有竈無鍋不成鍋竈,鍋竈就是家的幸福和溫暖。

鍋竈的誕生是瓦匠師傳的妙手傑作,我親歷過鍋竈的誕生的過程,記憶猶新。

記得,我結婚成家立業了,後來弟弟也結婚了,我們就分家了,成立了新家,吃飯就是頭等大事。“安營紮寨”吃飯必須要有新的鍋竈,新鍋竈是新家的標誌。幾天前,父親就到街上爲我們買了一大一小的新鍋,大鍋煮米飯,小鍋炒菜,還有一把挾草的火鉗和一根燒火的鐵棒,這是父母送給我們成家後生存吃飯的禮物。瓦匠師傳把兩口鍋放在地上,用白石灰粉沿着鍋邊畫下一大一小的圓圈,量好尺寸後外圍再畫個長方型框,便形成了鍋竈的根基輪廓。父親從田裏挑來黏泥土,將土裏放進少許短稻草,增加泥土的拉力,這樣竈臺就不容易開裂,再加進水用鐵鍬攪拌調和,搬來磚頭開始砌了,因爲砌鍋也是一樁喜事,所以,在砌之前還要舉行小小的動工剪綵,即放鞭炮,給瓦匠師傳每人一包煙,接過煙的瓦匠師傳便說了些吉祥語。砌到一尺多高時是鍋竈的根腳,然後往外突出一點,這是竈臺的主體結構,兩口鍋要砌兩個爐堂,竈口上還要放兩個鐵圈固定,這樣竈口不易損壞,爐堂相當於竈臺的兩個肚子,是消化柴禾的胃,爐堂口相當於兩張嘴,是用來添加柴禾的入口。砌到約一米高時就再往外砌個飛邊造型,這樣竈檯面變得寬闊些了,爲了竈臺邊的牢固,瓦匠師傳還在上面放進麻絲,用石灰膏刮平,再用石灰膏將爐堂裏搪一遍,這樣爐堂裏的磚頭間沒有縫隙了,燒火的時候既不漏氣又不冒煙。然後,在爐堂口這面還要往上砌一人多高的鍋箱,這個鍋箱子中間是空心的,相當於是人的肺,起到呼吸的作用,既可以爲竈堂裏的柴草提供燃燒的氧氣,又可以排出飲煙,鍋箱的背面留有一個小洞,可以放引火用的火柴盒。鍋箱往上就砌煙囪了,長長的煙囪穿過屋面,在煙囪的頂端,聰明的瓦匠師傳用小瓦片巧妙地做了個蘭花造型,還有兩個類似鼻孔出氣,非常精緻漂亮。筆直的煙囪宛若爺爺吸旱菸的煙桿,那悠長的嫋娜飲煙,像是爺爺菸斗裏冒出變幻的煙柱。瓦匠師傳將竈臺上兩口鍋的中間還巧妙地安放了一個水箱,在燒鍋的同時也順代將水箱裏的水引熱了,一舉兩得。人們常形容一個人“水箱裏的水代就代熱了”的典故就從這裏來的。竈臺砌好了,講究的還將竈臺的外表用白瓷磚貼上,潔白如玉,相當漂亮,長方型的竈臺就像一尊碩大的鼎,鼎足之勢撐起了一家人的幸福和希望。

竈臺口放進兩口鐵鍋便是完整的鍋竈了,爲了慶祝新鍋竈的誕生,父親再次放起了一串鞭炮,算是爲新鍋竈竣工儀式吧。爲了未來的日子有個好吉兆,家鄉人還有個習俗,即新鍋第一次燒萊必須先煮魚,爐堂裏的火苗燒得旺旺的,紅彤彤的火苗舔着鍋底,鍋裏的魚被秸稈燃燒得“咕嚕咕嚕”的,寓意紅紅火火的曰子年年有餘。小鍋裏燒的是菜,大鍋裏煮的是米飯,掀開鍋蓋,熱騰騰白花花的米飯香味撲鼻而來,含鐵微素的金黃色鍋巴又香又脆,在牙齒間發出“咯吱咯吱”的音符,那是幸福生活的旋律。魚煮好了,飯燒好了,潮溼的竈臺也烘乾了,堅固壯實了,忙碌了一整天的瓦匠師傳收起工具洗了洗手,坐在桌子前,端起酒懷,列鼎而食。

鍋有一雙深邃而明亮的眼睛,它目睹了歲月變遷的過程,品嚐了酸甜苦辣的滋味。在那個艱難的年代,日子過得“揭不開鍋”,鍋蓋就像眼皮一樣,時常閉着呈休眠狀態,爐堂裏缺少了火苗,鍋竈自然是冰冷的。當鍋的眼皮睜開時,那就是幸福的日子,日子紅火了,家裏大小喜事也就多了,鍋累得連眨眼的時間都沒有,但累並快樂着,因爲它本也不喜歡沉默冷清,喜歡的是和家人共度快樂的時光。

人們常說嫋嫋飲煙是村莊的印記,是的,飲煙也曾經是我小時候心頭的期望。每當放學了,到了家門口,總是先仰望屋頂上煙囪裏飄蕩出那悠長的飲煙,便知道母親在家做飯了,馬上就可以吃到香噴噴的飯菜了,心裏就涌起了一股暖流。

人們的生活時時刻刻離不開鍋竈,鍋竈也在悄然發生着變化,從柴草竈、爐火竈、煤氣竈到電磁爐、天然氣竈,鍋竈的變化是踏着時代的發展步伐一步一步向前的,一滴水可以見太陽,從鍋竈的小變化可以看出生活的大變化。如今,新農村的日子富裕了,廚房裏雖然增添了電氣化的鍋和竈,但有了新朋友,不忘老朋友,莊稼人還是儲存着那鼎式古老的鍋竈,鍋竈是世世代代莊稼人心中永恆的情結,嫋嫋飲煙是鄉村永不消失的一道靚麗的風景

清新的早晨,家家戶戶煙囪裏飄揚的一縷縷嫋娜飲煙,就像仙女舒展的婀娜的身姿,舞動着金燦燦的晨陽;靜謐的黃昏,家家戶戶煙囪裏飄揚的一縷縷修長的飲煙,就像是仙女逸動的彩袖,舞動着紅彤彤的晚霞。

烈火的爐堂,就是日子的紅火;熱騰的鍋竈,就是家人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