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文學賞析 > 散文

家鄉的九月散文

散文7.82K

九月,隨着時光的推移,就到中秋時分了。說到中秋,除了中秋節的闔家團聚外,更是將一年當中華彩的樂章盡顯。此時,看山,山有情;觀水,水有意;四周都會渲染出美不勝收的景象。這時候,有一種天然自成的美,人們稱之爲“秋香”。瓜果飄香,花色怒放,層林盡染等等,都與秋香的風韻分不開。可以說,在中秋時候,望着天高雲淡,物華豐盈,就會讓一種風雅之氣,盈上心頭。

家鄉的九月散文

在我的家鄉,到了九月,更是將一種獨特的風雅,展現在人們的眼前。家鄉的水,被洽川的溼地,將大地上的陰柔之美,淋漓盡致地徜徉出。伴着《詩經》的風雅,帝嚳的聖德,子夏的設教,成就了“古有莘國”的千年風流;家鄉的山,被巍巍梁山,挺起了雄偉的脊樑,更有漢武帝的傳說,家喻戶曉。這位風流天子,讓此時更添幾分風雅。還有福山的靈秀,徐水風光的旖旎等等,是一個充滿了神奇,讓一個過客看上一眼,就不想離開的地方。

因而,在我家鄉黃土地的風貌中,顯得很獨特。既有北方的蒼勁雄渾之美,又有江南水鄉的清婉溫潤。既有古風雅韻的沉澱,又有農耕文明的傳承有序。或許有人會說,誰不說自己的家鄉美?可是,這方水土帶來的靈氣和風雅是獨一無二的。在我的家鄉,對於聰明的女子,不說聰明,而是會誇讚:靈性。對於有能力男人的成功,不說成功,而是說:本事。對於日子過得富裕的人,不說富足,而是說:滋潤。就在這點點滴滴的生活中,簡單的話語中,讓大俗大雅之風盡顯。

說到風雅,自然會讓人想到的是,一位風度翩翩的君子。一襲青衣長衫,頭戴綸巾,手持摺扇,談笑風生者也。他身上的風雅,除過自身的修養外,就是體現在這把摺扇上。因爲扇子,含有人生的寓意和做人的原則:其一,扇子的“扇”與“善”諧音,說明與人爲善,是立身之本;其二,在摺扇的開啟和合攏時,讓一個人在人生中學會“收放自如”;其三,在使用摺扇時,讓一個人體會到“審時度勢”,冷暖自知;其四,摺扇分爲正反兩面,也就是告誡自己人生中的底線和原則,要分清界限。試想,一位具備了這樣有情操的君子,能不風雅嗎?

在今年,對於我來說,好像是有點“不務正業”了。本來,在我的工作中,一直是從事與文化有關的事情。可是,單位抽調我下鄉扶貧去了。剛開始,不習慣,甚至還有些抱怨。後來,走進農村之後,纔會發現了另一種美,那就是富有生活的自然美。慢慢地反而喜歡上這份工作了,因爲我找到了生活的源頭,低頭時才發現一切都是美的。每一天很平凡,但是不做作、不浮誇,在實實在在中,感受着春華秋實帶來的農耕快樂,與收穫的喜悅。

到這個時候,才明白了一件事。那就是當自己學會了適應環境,適應生活,在一點點的變化中,細心地去發現、去領悟,還給自己的文字錦上添花,生動鮮活。想一想,在古時候的小孩質問孔夫子:四肢不勤,五穀不分,何爲夫子?那麼,今天的自己,能夠這樣親近大地,親近鄉村,難道不是生活賜予自己最好的禮物嗎?可見,一個人的心境,會隨着自然風光,在閒情逸致中華麗蛻變,還自己人性中的本真,就是守望初心。

現在,正處在九月裏。與往年不同,每一天我接觸到的是村莊的瓜果飄香,聽到的是雞鳴犬吠,更有載着秋糧回村人們喜悅的笑聲。看到那金燦燦的苞米,正如農家人一顆金子般質樸的心;看到那紅紅的線辣子,正如家人的`生活一樣,紅紅火火的;看到各色的豆類,被農人鋪開成一塊塊,像是編織成的五彩錦緞一樣。可以說,沒有什麼比在自然中收穫的快樂,更令一個人陶醉其中。想一想,那些在都市裏的人們,去農村體驗採摘的快樂,就是人性中特有的返璞歸真,因爲收穫讓歲月變得踏實。

九月的風,在日漸轉涼中厚如醇。我的家鄉,因爲有洽川溼地,所以就會在九月看到“蘆花飛歌”的景緻。在數萬畝的蘆葦蕩中,只有風兒能夠揮灑其中,任意肆爲。看着蘆花飛舞的蘆絮,就知道風吹來的方向。只見一株株的蘆絮,在風中徐徐展動,像是古代士兵頭盔上的帽纓,顯得恢弘而壯觀,不由得古韻詩情就會展現在眼前。更有一種浪漫的情懷油然而生,那就是《蒹葭》中的:蒹葭蒼蒼,白露爲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讀着這樣的詩,能不心醉嗎?

九月的水,在澄淨碧透中宛如鏡。我的家鄉,有一汪汪神泉,將整個洽川圍繞成水鄉的模樣。最爲有名的就是處女泉,傳說是“四聖母”之一太姒沐浴過的地方。在秋天到來之時,這裏的水屬於溫泉,因而顯示出清澈的水面平如鏡。在早晚,被水霧縈繞得如夢如幻,彷彿置身於仙境一般。在中午或者午後,靜怡的水面,有魚兒在躍動,顯得波光粼粼。在泉水旁的不遠處,就是奔流不息、波濤洶涌的黃河。正是在這兩者的對比中,更顯出泉水的靜怡之美,宛如在古詩詞中走來的“秋水伊人”一般。

九月的花,在怒放彌香中恰似詩。在我的家鄉,有一種野菊花,怒放出秋天的斑斕。看那山林間、溝壑裏、原野上,一叢叢,一束束,到處都可以看到野菊花的身影。那種特有的明黃,凝香了秋天,拉長了思念。還有一種嬌羞的花兒,就是野牽牛,五顏六色,惹人喜愛。每天早晚,在田間地頭,屋前院後,被那一朵朵小喇叭綻放出嬌妍。這兩種花兒,一種是讓人回憶,有了歲月的沉澱之美;一種是令人感嘆,有種只爭朝夕的暫短停留。共同之處就是:讓一個人在心裏生有了唯美的詩情畫意,溫暖心懷。

九月的豔陽和月亮,讓一個人生有了安暖和思念。有一首歌《九月九的酒》,若干年前,唱紅了大江南北;還有《九九豔陽天》這首經典老歌,同樣讓歲月更有情。這個時候,人們之所以把太陽叫“豔陽”,就是在心房安生了安暖和希望。在這收穫的季節,讓每個人感到自己的日子是紅紅火火的;這時候的月亮,更是分外皎潔,明淨晴朗,宛如玉盤一樣,掛在天空。望月的時候,就會不由得讓人想起: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此時,就會讓自己穿越時空,與蘇公舉杯共飲,放聲頌出: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九月的那些人、那些事,串起了我人生中的美麗如斯。九月,在我的心中就會不由地冒出“長長久久”這個詞。是啊!在這個月份,自然物華是絢麗多彩的,擁有了充裕的食物,纔會讓每個人爲此而歡顏。在九月,想起的那些人,都是自己生命過往中的濃重一筆,因爲珍惜,纔不敢忘記;在九月,想起的那些事,都是自己人生經歷中的重要轉折,因爲醒悟,才能記起。在這個天高雲淡的日子,藉着豔陽天,重溫一下花好月圓的往事,定會感到秋香是多麼地濃烈。

標籤:散文 家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