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文學賞析 > 古詩

中班閱讀活動:古詩《憫農》

古詩9.79K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對古詩都再熟悉不過了吧,古詩作爲一種詩歌體裁,指的是與近體詩相對的古體詩,又稱古風、往體詩。那麼問題來了,到底什麼樣的古詩才經典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中班閱讀活動:古詩《憫農》,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班閱讀活動:古詩《憫農》

活動目標:

1、在說說、念念、玩玩、唱唱中初步瞭解古詩《憫農》的含義及意境,並能大膽地隨樂吟誦。

2、感受古詩中所表達的情感,知道糧食是農民伯伯用汗水換來的,懂得愛惜糧食。

活動準備:

古詩、圖片

活動過程:

一、匯入活動:師幼共念《大饅頭,哪裏來》

師:孩子們,大大的饅頭是從哪裏來的?白白的麪粉哪裏來?黃黃的小麥哪裏來?

師:農民伯伯種地辛苦嗎?那兒歌裏告訴我們應該怎麼做呢?

二、變換方式誦讀古詩

1、觀察圖片理解詩意

師:老師這裏有幾幅圖,請你們仔細看一看,畫面上有些什麼?

師:你看到了什麼?(幼兒自主回答)

師:農民伯伯在幹什麼呢?農民伯伯在莊稼地裏怎麼勞動的?我們一起來學一學。

師:天氣怎麼樣?你從哪裏看出來?

師:誰知道盤子裏的香噴噴的白米飯哪裏來的?

師:秋天到了,農民伯伯辛苦種的糧食都豐收了。你想對農民伯伯說些什麼?

2、欣賞古詩體會意境

師:我們的唐代大詩人李紳寫下了一首很好聽的古詩《憫農》,就藏在這幾幅畫裏,讓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師:剛纔你都聽到了哪些好聽的詩句

3、多種形式熟悉詩句

師:我們一起看着圖試着來念一念。

師:會了嗎?接下來我領誦第一句,你們接下面幾句,題目我們一起說。

師:你們唸的真好聽,下面我來請一位小詩人來領誦,誰願意自告奮勇?

師:你們真像小詩人,下面,我們換種方式來試試看。楊老師念第一句,你們接第二句,楊老師念第三句,你們接第四句,我們輪流念,好嗎?

師:接下來,我們男孩和女孩來PK下,看看誰唸的又清楚又好聽,好嗎?誰先來?男女小詩人們表演的旗鼓相當,爲你們精彩的朗誦鼓掌。

師:接下來我們玩個開火車的遊戲,四個小朋友一組,每組誦讀一句古詩,看看哪一組朗誦得又清楚又好聽。

4、撿米粒遊戲有節奏誦讀

師:秋天,農民伯伯種的糧食豐收了,可是在收割的時候地上掉了好多的米粒,怎麼辦?那請你們看一看、聽一聽,我是怎麼撿的?(教師示範有節奏邊撿米粒邊念古詩)

師:我是怎麼撿米粒的?讓我們跟着熟悉的音樂一起來試一試吧!

師:這邊有好多米粒,我們一起幫助農民伯伯撿米粒吧!天快黑了,我們得加快速度撿哦(速度放快)

三、吟唱古詩情感昇華

師:這麼好聽的古詩還可以?我們一起來聽一聽。你可以跟着這段熟悉的音樂配上我們新學的'古詩一起輕聲地唱一唱(幼兒跟着音樂一起哼唱)

師:看來有的小朋友已經會唱了,那我們一起來唱一唱吧!這次可以加上好看的動作哦!(吟唱古詩)

師:你們唱得很動聽,那我們集體來表演這首古詩,給後面的客人老師演一演,跟着音樂可以加上好看的動作哦。

附:《大饅頭,哪裏來?》

大大的饅頭哪裏來?白白的麪粉做出來。

白白的麪粉哪裏來?黃黃的小麥磨出來。

黃黃的小麥哪裏來?農民伯伯種出來。

農民伯伯勞動忙,大家都要愛惜糧。

古詩《憫農》唐李紳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標籤:古詩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