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文化作文 > 家風作文

【薦】關於家風作文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範語法結構的、能爲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關於家風作文,歡迎大家分享。

【薦】關於家風作文

關於家風作文1

每個家庭都有屬於自己的家風家訓。家風家訓很重要,沒有了家風家訓,這個家就不成樣子了。我們家也有家風家訓,而且,我覺得我家的家風家訓還很特別呢!

我的家是一個歡樂家庭。每天,我的家裏總會傳出歡聲笑語,總讓我覺得十分快活。生在這樣的一個家庭裏,我很自豪,也很驕傲。

我的家還是一個充滿愛的家庭呢!爸爸經常一下班回家就擁抱我和媽媽。每當我們三人擁抱在一起的時候,我總會感覺到無比的幸福與甜蜜,一股暖流涌入我的心田。此時此刻,我覺得我比誰都幸福。

我們的家如此相親相愛,是因爲有家風家訓幫我們營造了這麼溫馨的環境。爸爸常把這句話掛在嘴邊:“吃飯吃個七分飽,幹活幹個十分了。”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吃飯可以吃到大半飽就行了,但是,幹活一定要幹徹底,不能留下尾巴。吃完晚飯,我收拾餐桌的時候,我洗了碗卻經常忘了擦桌子、關燈,所以爸爸常常用這句話來教育我。每當我做事的時候,就會用這句話來提醒自己幹活幹個十分了。

爸爸還有一些經典名言,如:“立即反應,馬上行動小學二年級關於家風家訓作文小學二年級關於家風家訓作文。”原來的時候,我中午回家就看書,一直看到中午飯都做好了,可我還是不肯去吃。媽媽坐在餐桌旁喊了一遍又一遍。每次,我都是“嗯”了一聲後就再也不理不睬了。但是,媽媽對我說:“該吃的時候就得吃,不然,可沒人給你留,並且,不來吃飯你就會耽誤了吃完飯要做的事了。以後我只喊一遍,再不來我就不等了……”這時,爸爸就會說:“立即反應,馬上行動。”我就會放下書,戀戀不捨地跑進餐廳。

我們家的家風家訓好,不但讓我改掉了壞習慣,還讓我體會到了爸爸媽媽對我無私的愛。生在這樣一個大家庭裏,我不僅快樂還很自豪,家風家訓助我成長。因此,我想起了一句歌詞:我們是一家人,相親相愛的一家人……

關於家風作文2

我有一個溫暖的家。我生活在這個家裏學到了許多的道理。

從小,奶奶就告訴我,做人要時時刻刻爲別人着想,通情達理,不能爲了一己私慾而傷害他人。我深深地記住了這句話。

記得那是二年級暑假的時候,我的右胳膊骨折了,在家休養,不能按時開學。媽媽爲了不讓我落下三年級的新知識,就買了許多輔導資料,讓我在家自學。媽媽每天還要佈置第二天的學習任務,晚上下班回家檢查學習情況。本來以爲可以痛痛快快在家玩的我,當時很生氣,心想:我都快是個“半殘疾”的人了,還佈置這麼多作業,真煩!媽媽卻說:“你右手寫不了字,不是還有左手嘛!媽媽不要求你字寫得多漂亮,只是想透過作業來看看你一天的學習情況。”我一邊很不習慣的用左手寫着作業,一邊心裏犯着嘀咕:哼!媽媽纔不是奶奶說的那種無私奉獻的人呢!

可是接下來發生的事情,卻讓我改變了對媽媽的看法。

有一年的冬天,我放學早,就去了媽媽單位,當時媽媽和她的同事正在忙工作,我就安安靜靜的做作業。我無意間開啟媽媽的抽屜,發現一張紅色的卡片。原來是媽媽參加慈善活動,義務幫助了一個和我年齡相仿的貧困學生,給他購置了書籍和過冬的衣物。這張紅色的卡片就是那個學生回給媽媽的感謝信。看着正在忙碌而無暇顧及我的媽媽,我心裏頓時感到很溫暖,覺得媽媽是這個世界上最溫柔最可愛的人。

而我的爸爸也是奶奶說的那種處處爲別人着想的人。爸爸經常在公交車上給老人讓座,經常幫助一些有困難的人,有時候我很不理解他,就會問:“爸爸,我們家也不是很富裕,你怎麼總是很喜歡幫助那些人呢?”爸爸總是語重心長的對我說:“咱們再不富裕,也比在街邊頂着大太陽賣菜的老奶奶老爺爺強吧?咱們家裏也有老人,要是你奶奶這樣在路邊,你幫不幫?”“我幫!我肯定幫!”我搶着回答。爸爸摸摸我的頭,笑了。

我的父母不僅給了我生命,更教會了我做人的道理。

在父母的盼望中出生,在長輩的教導中成長,在生活的經歷中成熟,我要帶着這些,走好以後的每一步。

關於家風作文3

自懂事起,身邊的長輩就常對我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的確,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制定一個好的家訓與家風那是極其重要的,那麼什麼是家風、家訓到底是什麼呢?

小到家庭、大到國家都有屬於自己的一種風氣。家風正了,那麼一個家庭的思想品德也就正了,家庭的風氣正了一個國家也將繁榮昌盛,可見家風有多麼重要。家訓也就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家譜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對個人的修身、齊家也有着着重要的作用。

岳母在岳飛的背上刻下“精忠報國”四個大字,這四個大字的家訓也就時時驅使着岳飛上進,最終岳飛也沒有辜負岳母的期望,成爲了保家衛國的大將軍。我們家的家訓用簡練的話語來總結就是樸素、堅強、自力更生。樸素是不奢華、節儉的意思,奶奶一家很簡樸,一直是勤勤懇懇的勞作着,從沒有享受過奢華,在他們眼裏只要勤懇簡樸就夠了。正是這樣一種樸質而不造作的美造就了他們的美好品德。

堅強是很重要的,在遇到困難時往往能帶你打破困難黑暗的往往是堅強,他將帶你迎接希望的藍天。有一次,我掉到了坑裏,不講義氣的朋友們早就跑遠去看好戲了,我雖然焦急不已但是我想到了爸爸媽媽一直告訴我的要堅強,於是我堅持不懈的攀爬着,最後終於爬了上來,讓夥伴們大吃一驚。正是堅強,給了我別樣的生活。還有一點是極其重要的,那就是——自立,自立是一種良好的品質,一種可貴的精神,自立自強可以在身邊做起,從小事做起,如:自己洗衣服,自己穿衣物,自己疊被子,自己整理房間等等,在媽媽和爸爸的耳濡目染我也學會了自立,媽媽可是因此誇了我好幾次。我也很感謝我的父母,正是這三條家訓,讓我變得越來越好,所以我把我們家的三條家訓分享給同學們,希望同學們都能學到這些優良的品質。

讓我們學會自強自立吧,學會堅強,努力奮鬥,相信有一天成功的花是爲我們綻開的!良好的家風可以使我們可以更好的在社會上立足,良好的家訓也可以使我們更好地爲成功的道路墊下基礎,所以我們應該學習這些良好的家風,繼承優秀的家訓,改正不良的習慣,在長輩的帶領下一同堅守這些好習慣,讓它刻在每個人的心中。

關於家風作文4

在我的成長中,經歷了許多風風雨雨。但就是這一句話,使我更懂事了,也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

那是一個風和日麗的早晨,樹上的知了嘰嘰喳喳叫個不停,突然,有一隻小巧玲瓏的喜鵲興沖沖地跑過來,還像要告訴我什麼喜事似的,張開芝麻大的小嘴真在與我報喜了!我十分驚訝,啊?不是有一句“喜鵲報喜”這句話嗎?難道我真有‘喜’事啊?哈哈哈!我三步並作兩步飛跑到教師,老師正在批改昨天考的試卷,老師眼中平和中帶點驚訝的眼光念出我名字,臉上露出一絲歡喜,啊!滿分呀!我居然是NO:1!我笑得合不攏嘴,果然不出我所料,這就是我的‘喜’事!我興高采烈回到家裏,等待着一頓犒賞……

我拿着鮮紅的一百分跑到街坊領居都炫耀了一遍,個個誇我聰明。於是我想:我考了NO:1應該將試卷掛着,讓每個人都知道我的厲害!緊接着,一陣急促的腳步聲走來,呀,媽媽回來咯,太好了。媽媽走進我的房間,瞪着我,隨手拿起一個衣架,飛快得朝我走來,媽媽兩個眼珠子睜得大大的,狠狠地瞪着我,眼睛裏露出一絲絲生氣。我被這反常的舉動嚇得驚慌失措,不斷地想:啊,媽媽這是怎麼啦?我是全班NO:1,媽媽爲啥還要打我啊?嗚嗚……媽媽看了一眼我掛在牆上的試卷,很嚴肅地問:“誰叫你把試卷掛在牆上的啊?以爲考了全部第一就了不起了?”說完便掄起衣架走過來,眼看就要捱打了,我眼淚不爭氣地一滴一滴落下來,嘩嘩地哭着,媽媽便將衣架丟在旁邊,將我抱在懷裏,語重心長地對我說:“媛媛啊,你要明白’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我擦了擦臉上的眼淚小聲回答道:“嗯,媽媽,我知道錯了,我以後不會驕傲了。”媽媽和我一起笑了。親切地摸了摸我的頭。

“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這句話一直深深的烙印在我心裏,激勵着我成長,伴隨着我懂事!我將一生銘記這句話。

關於家風作文5

一回到家,就聞到一股噴香的蛋糕味,令人不禁停下去聞聞這股甜香。

咦?我們家可沒有人會做蛋糕呀!正當我感到疑惑時,媽媽從廚房裏緩緩走了出來,只見她圍着圍裙,頭髮盤成一團,一副幹了一番大事業的樣子。“這個蛋糕不會是你做的吧?”我驚訝地問道。媽媽點點頭,說:“是啊,我前幾天在抖音上看見教程,於是就想試試看。看這色相倒不錯,晚上就把它當晚飯吧!”

我們家有一條家風是勤學。從小爸爸媽媽便教育我:要多學習,遇到不會的東西都要學習。家裏每天幾乎都有人在學習。外婆總是學着種花,外公總是學着種菜,媽媽總是學着跳舞,爸爸總是學着健身一家人總是有自己學習的東西,外婆曾感嘆道:“要是停止了學習,那生活就缺少了樂趣,要活到老學到老啊。”

在我的家裏不乏書香陣陣,在徐徐的微風下,坐在花園裏,拿着一本書,是何等的快樂啊。

每當出門去外公外婆家時,媽媽總會拿些東西給他們。久而久之,我耳濡目染,現在每到出門前都要在家裏巡視一圈,看看有沒有新奇的小玩意可以帶給外公外婆。媽媽總是教育我:“要孝順長輩。”是啊,我們家的家風還有孝順,百善孝爲先。外公外婆也總是誇我道:“你又長大了,真孝順。”一邊又露出欣慰的微笑。

我們家還有一條家風,是待人友善。記得有一次外婆的`花園裏“闖”進了一個不知名的“採花賊”,正好被我和外婆撞見了。可外婆非但不生氣,還笑吟吟地對那個人說:“這個花草可以藥用的,你喜歡就採些去。”一邊又平靜地對我說,“沒事,我們要對別人友善些,大家都是鄰居,沒有關係的。”後來他們真的成了要好的朋友,常一起約着去公園散步。

藍天上飄着朵朵白雲,微風吹拂着我,令我神清氣爽。我的家風就是這樣,勤學、孝順、友善。生活在這樣的大家庭中,是多麼幸福!

關於家風作文6

在我們家沒有什麼成文的規定,大家也不會把家風這個詞掛在嘴邊,但我認爲家風並不一定要書面化、固定化,它應該是一種傳承——精神與品德的傳承。父母雖沒有說,但他們一言一行無不在爲子女樹立榜樣,我從父母身上學到了很多,下面就來談談我們家不算家規的家規吧!

肯吃苦。這是我從祖輩父輩都能看到的。爺爺當初因災害遷移,憑藉自己的一門手藝白手起家,那時住的房屋都是爺爺和爸爸一錘一錘鑿出來的。有時候早晨天不亮就起牀幹活,往往要騎着自行車走多幾十裏,他們辛辛苦苦賺下的錢自己卻不捨得花,那輛自行車一騎就是三十年……爸爸媽咪也一樣,人們知道他們在外面瀟灑自如,卻不知他們曾付出的努力,他們爲數不多的休息時間有時都是排滿工作的。

孝順。說起來這可能是許多家庭的家規,而孝這個字在父母身上有着很好的體現,爸爸雖然是個在外打拼的男人,但他時刻都不忘自己的父母。每兩天他總給他們打個電話看藥還有沒有,家裏有沒有什麼需要的,逢週末還會和媽咪一起去爺爺家吃飯。媽咪也是有孝心的典範,雖是家裏的小女兒但一點不嬌氣反而能說會做,雖然她對父母的方式往往是口氣很重的批評,但誰都能看出她言語深處的愛!如今現實這麼形形色色,父母能撇開工作娛樂關心陪伴自己的爸媽,我覺得是十分可貴的。

未雨綢繆。俗話說得好“謀事在人成事在天”,許多人卻總是事到臨頭才思考,這未必有些太匆忙。父母總是想得很遠,有時候很不理解,知道事情發生看他們鎮定自若的樣子才知道預先考慮好是多麼明智。漸漸地我也開始考慮以後的事,不侷限於眼前的事,這樣發現會收穫一種更廣闊的視野。

家風這個東西是說不完也道不盡的,而且它也不是一成不變的,隨着時間的推移,一個家的家風會被不斷充實與更新。這些規矩需要每一個成員去踐行,並且代代相傳,千千萬萬條家規的傳承纔會使我們中國傳統文化薪火相傳,生生不息!

關於家風作文7

家風對家族的傳承至關重要。沒有淳厚家風,無法使一個家族瓜瓞不絕,更無法使一個家族不分崩離析。有認同感的家族纔有凝聚力,這種認同感顯然不可能是家族財產,因爲財產常常被瓜分而最終罄盡,只有一種東西可以被家族中所有成員分沾,不但不會減少反而會因此增值――那就是讓所有家族成員引以爲豪的“家風”,家風是一個有影響力有美譽度的家族必備的要素,也是一個家族最核心的價值。

家風往往體現在有德望的祖先定下的家訓家規中,這些家訓家規在中國有着諸多的名稱:“家規”“家矩”“家訓”等等,若一言以蔽之,就是“家教”。無形的家風必須依賴有形的家教而得以流傳併發揚光大。

“家教”是所有民族都擁有的一種對子孫的教育方式,但以中國爲最有特色,因爲,在中國,“家教”尤爲重要和必要。中華民族歷幾千年而血脈不斷文明不墜,我們自有我們全社會共同尊崇的價值基礎。這個價值基礎是以儒家道德信仰爲核心的傳統文化。我們民族的信仰系統不是仰仗宗教,而是仰仗對自身傳統道德的尊崇和修習,修習的最普遍方式,非儀式而是“教化”。

“教化”的方式包括多種:宗法制度的薰陶和約束、官方倡導鼓勵以至於全民崇尚的讀書(以讀儒家經典爲基本內容)、良風美俗中的禮儀習得等。而家教,是“教化”中最重要也最普遍的形式,直言之,沒讀過儒家經典的人在古代中國比比皆是,但是,完全沒有接受過家教的人幾乎沒有。很多沒有受過學校教育、又無宗教信仰的人,其基本價值觀並無悖謬,甚至道德信念極深,爲人極其誠愨敦厚,這一切,都要歸功於中國式的“家教”。

中華民族創造過世界民族中罕見的奇蹟:那就是,國民整體的教養氣質,都是彬彬有禮溫柔敦厚的,國民的行爲舉止,也是有理有據規矩方圓的。這是“教化”之功,而“家教”,在“教化”之中,居功至偉。

中國人安身立命之處不是天國,而是家國。家風乃吾國之民風。

家風、家教,是中國傳統文化和傳統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詩書傳家、勤儉持家、尊老愛幼、明事知禮??這些,是家風家教的永恆主題。好的家風家教,是一代又一代人健康成長的保證,是推動社會文明進步的正能量。但我們也應該看到,中國舊時代的家風家教,常常是糟粕與精華並存。

關於家風作文8

家庭是圃,孩子是苗,家風如潤物細無聲的小雨點。小苗只有在雨露的滋潤下,才能健康成長,孩子只有在優良家風的薰陶下,才能出類拔萃。

記得把孩子剛送進幼兒園時,我擔心的是孩子會不會哭着找媽媽,會不會自己小便洗手,會不會自己吃飯,媽媽不在中午能安然入睡嗎??生活上的一切我都擔心着。孩子入園一週來,出乎我們全家的意料,她不哭也不鬧,從老師的反饋來看,孩子能自己大口的吃飯,自己睡覺,也不怎麼哭鬧,似乎很快就適應了幼兒園生活,全家都爲此感到高興,似乎一切走上正軌。一天我提早下班回家,孩子已經放學回家,正專心的玩着玩具,我不經意間看到她手裏拿着幾片雪花片在玩,自己好像沒買過這樣的玩具,這是哪來的呢?我問道:“寶貝,你手裏玩的雪花片是哪來的?”孩子天真的回答我說:“是幼兒園的呀!”我聽了忙問:“那你是怎麼拿回來的?”孩子告訴我說是偷偷放在口袋裏拿回家的,聽了她的回答我忙找奶奶問是怎麼回事,孩子的奶奶說有時是看見她會拿一兩片雪花片回家,看看是小東西自己也沒在意,只要孩子高興就好。奶奶的話讓我意識到自己對孩子的關心少了,隔代的溺愛會對孩子造成一些負面影響,我得告訴她們這樣是不對的。孩子的這種行爲我沒有責怪和發火,而是讓她知道幼兒園的玩具是小朋友們一起玩的,玩具的家在幼兒園,離開幼兒園它們也會不開心。接着和奶奶溝通,讓她以後每天接孩子的時候問問她口袋裏有沒有玩具忘記放回去了,如果有,就趕快送回去。

隨後的每一天,我都會提醒奶奶每天問問孩子,有時也會問孩子今天有沒有忘記把玩具送回家,剛開始奶奶告訴我,孩子今天又拿了玩具,不過提醒她後就送回去了,後來孩子會主動和奶奶說自己沒有忘記送玩具回家,幾周後,孩子已經牢記幼兒園的玩具是大家一起玩的,不能拿回家。經過這件事,我發現孩子變得懂事了,不再亂動別人的東西,不隨便接受別人的禮物,和小朋友相處也懂得謙讓了。 怎樣的教育就會有怎樣的孩子。良好的家風能幫孩子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幫助他們健康成長。

關於家風作文9

每一家都有自家的家訓和家風,我家也不例外。但我就是不明白:家訓和家風到底是什麼?

現在我明白家訓就是:尊重別人。媽媽和奶奶婆媳之間的尊重;我和同學之間的尊重;爸爸、媽媽對我的尊重、鄰里之間的尊重……這些都是家訓。當然我家也有家訓啦!

每一次過節,我都被桌上的飯菜而着迷。

那天,中午沒怎麼吃飯的我,看見桌上的一盤盤香噴噴的菜,我流上了口水,拿起筷子就夾了一口,爺爺進來了,“幹什麼呢?”我嚇得不敢出聲。“長輩還沒吃呢,你怎麼先吃上了?不知道尊老愛幼,你已經大了,這點道理還不懂,怎麼這麼不懂事呢?”他大聲吼道。“我……我……太餓了!”“難道就你餓嗎?爺爺我也很餓呀!”但我沒聽,一氣之下衝了出去,我隱約聽見“這孩子,太不懂事了!”到吃飯的時候,我還是進去了,爺爺說:“脾氣還挺大,下次,人不到齊時別動筷子,聽見了嗎?”“哎!”“誒,這纔是爺爺的好孫女。”

我也明白了家風是:愛。爸爸、媽媽之間的愛,媽媽和奶奶婆媳之間的愛,我和同學之間的愛,鄰里之間的愛……這些不管是大愛還是小愛,但他們都是愛。

在我很小的時候,我會學着媽媽的樣子,當奶奶蹲着幹活的時候在奶奶的屁股下面塞上一個小板凳,奶奶高興地抱着我親了又親。這就是愛;稍大一些,我學着爸爸的樣子,在家裏沒人時給生病的媽媽端上一杯熱水,並陪在她的身邊,伸手摸摸她的額頭,問“媽媽你好點了嗎?”這就是愛。從我記事起,每次生病時都會看見媽媽爲我熬紅了雙眼。颳風下雨時,走出校門,第一眼都能看見滿身雨水凍得發抖的媽媽的身影,這就是愛;家裏無論誰過生日,奶奶都會做上一碗熱騰騰的長壽麪,唯獨她自己的生日她卻忘了。這就是愛!

這就是我家的家風和家訓,充滿愛和尊重的家風、家訓,我會一直傳承下去。

關於家風作文10

告訴你,我們家可是少有名氣的惜時之家,所謂的惜時就是指珍惜時間,我家家風就兩字:惜時。

要說,就從奶奶說起。我奶奶這把年紀,也是忙個不停。在我們各自外出學習、工作之時,她就利用時間,在家裏左洗右刷,從沒閒着。

早晨,奶奶都起得很早的,她幫我們準備好早餐,就開始幹其他活兒。我起牀目視奶奶的一舉一動,她拖地時聲音十分輕,似乎生怕打擾我的睡眠。

我知道,奶奶的身體不是特別的硬朗。幹體力活過久,對身體有些許的影響。她爲我們,累垮了身體。瞧,奶奶的動作緩慢,但她拖地拖得很乾淨,如果一些地方她還認爲髒的,要重複着拖來拖去,不拖乾淨決不罷休。如果實在不行,她會皺緊眉頭,搖搖頭,拿來洗潔精拖而再,再而拖。奶奶,爲我們付出這麼多,我們都心疼你,感激你!

在奶奶的影響下,老媽也是一位珍惜時間的人。是我們值得一提的人。她白天在單位認真工作,正因爲這種態度,每年都被評爲“優秀職員”。老媽下班後,我總能聽到她匆匆的腳步聲和氣喘吁吁聲。老媽一手提着包,一手提着爲我們準備晚餐的菜。她表現得沒有特別的誇張,只是爲了避免引起人家的注意,只是小聲喘氣。晚飯後,老媽放棄了娛樂項目,也沒有倒頭休息,而是幫着家裏做家務活。白天奶奶幹,晚上老媽搶着幹,讓奶奶休息。

一天深夜,我不知怎的,驚醒。模模糊糊中,我看見書房裏閃着微弱的燈光,老媽還在收拾書架!左一擦,又一理,持續不斷。我看見老媽臉頰旁流下豆大的汗珠,一滴一滴……。老媽的背微微駝着,曾經引以自豪的直背,今兒怎麼有些駝呢?我的睡意全無,書房裏的燈依舊亮着。老媽,白天在單位工作,晚上還要不辭辛勞在家整理家務。老媽不愧是我們的珍惜時間的榜樣!

我在奶奶、老媽的耳濡目染下,也學會了珍惜時間。在學校我可是衛生部長,不僅勞動響噹噹,學習也不例外。

一次,數學老師佈置作業,很多,並且要求我們認真完成。那次我寫了兩個小時!完成的很認真,堅持不懈,沒有浪費一分一秒。別的同學都沒有完成作業,都覺得時間不夠。那次作業,我被當衆表揚,那是珍惜時間的結果呀!

我們家的家風——惜時之風,願它常駐我家。願那惜時之風,飄在中華民族的上空,飄進千家萬戶之中!

關於家風作文11

每個家都有屬於自己家的家風、家規、家訓,要說起我家的家風、家規、家訓,那可就要跟我女兒小時候的幾件事有關了。 從女兒懂事起,我就告訴她做人的道理,首先要勤學,就是要好學,奮發學習;其次是上進,要不斷地上進,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證明,我能行;然後是誠實,不誠實的人,哪會讓別人信任你,依賴你呢;最後是善良,沒有一顆善良的心,只有一顆狹隘的心,怎麼爲別人着想?怎麼會在別人有困難時去幫助他呢? 五歲時,女兒就可以做任何她想做的事情了。但是吃飯很挑食,不是挑肉就是挑菜,而且還常常剩飯。每次洗手時,都要浪費半盆水,洗完後水龍頭也不關,白白浪費了很多水。我看到這兩個不好的習慣以後,對她說:“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所以以後就不要再挑食了,而且也不要再剩飯了,並且要節約水資源。”從那一刻起,女兒知道了要“勤儉節約”。 過年時,我帶她到爸爸家去拜年。她向爸爸說了聲“新年快樂”。爸爸從口袋裏掏出了一個紅包,放在她手上,並語重心長地對她說:“孫女啊!你已經六歲了,明年你就要上一年級了。我要告訴你三句話,第一句話是尊敬長輩,無論你將來走到了哪

兒,你看到長輩都要有禮貌,尊敬長輩;第二句話是孝順父母,父母將你帶到了世上,並養育了你。長大你一定要報答他們,孝順他們;第三句話是自強自立,將來你無論做什麼工作,都不要依賴別人,靠着自己的實力工作,勤奮進取。這就是我對你的期望,希望你時時刻刻地記住。”

又過了一年,女兒要上小學了。我們坐下來打算開個家庭會議。爸爸對女兒說:“今天的內容就是討論家風、家規、家訓。目的就是想讓你上學後能約束自己管好自己。”我們討論了很久,才確定下來。

家風就是勤學、上進、誠實、善良。

家規是勤儉節約

家訓則是尊敬長輩、孝順父母、自強自立。

我感覺女兒自從有了家風、家規、家訓,她無時無刻不在謹記着,約束自己。在學校,她能夠團結同學,尊敬老師;在家裏,她能夠尊老愛幼,自信陽光。

關於家風作文12

每個家都有屬於自己家的家風、家規、家訓,要說起我家的家風、家規、家訓,那可就要跟我小時候的幾件事有關了。

從我懂事起,媽媽就告訴我做人的道理,首先要勤學,意思就是要好學,奮發學習;其次是上進,要不斷地上進,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證明

我能行;然後是誠實,不誠實的人,哪會讓別人信任你,依賴你呢;最後是善良,沒有一顆善良的心,只有一顆狹隘的心,怎麼爲別人着想?怎麼會在別人有困難時去幫助他呢?

在我還很小的時候,我每次洗手都要浪費半盆水,洗完後水龍頭也不關,白白浪費了很多水。

媽媽知道了我這個不好的習慣以後,對我說:“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所以以後就不要再挑食了,而且也不要再剩飯了,並且要節約水資源。”

從那一刻起,我知道了要“勤儉節約”。

過年時,我到爺爺家去拜年。向爺爺說了聲“新年快樂”。爺爺從口袋裏掏出了一個紅包,放在我手上,並語重心長地對我說:“孫女啊!你已經六歲了,明年你就要上一年級了。我要告訴你三句話,第一句話是尊敬長輩,無論你將來走到了哪兒,你看到長輩都要有禮貌,尊敬長輩;第二句話是孝順父母,父母將你帶到了世上,並養育了你。

長大你一定要報答他們,孝順他們;第三句話是自強自立,將來你無論做什麼工作,都不要依賴別人,靠着自己的實力工作,還要安於現狀,勤奮進取。

這就是我對你的期望,希望你時時刻刻地記住。”

又過了一年,我要上小學了。我們坐下來打算開個家庭會議。爸爸說:“今天的內容就是討論家風、家規、家訓。目的就是想讓你上學後能約束自己管好自己。”我們討論了很久,才確定下來。家風就是勤學、上進、誠實、善良。家規是勤儉節約家訓則是尊敬長輩、孝順父母、自強自立。

上學以後,我感覺自從有了家風、家規、家訓,無時無刻不在謹記着,約束自己。

關於家風作文13

俗話說,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佛經。就這樣。我認爲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獨特的“家庭風格”。一些學生可能不太清楚什麼是“家庭風格”。所謂的家庭風格是指每個家庭對自己家庭成員的要求和規定,就像“訂婚的三個規則”。當然,我的家人也不例外!

雖然我家沒有很多家庭傳統,但它們都很嚴格,有一個是不可忽視的。首先是對家裏的老人要有禮貌和溫柔,不要詆譭老人,更不要對家裏的哥哥姐姐、父母和其他親戚,表現出禮貌和尊重。第二,一個人不能說謊,尤其是對自己的家人和他人。畢竟,一個人必須誠實,而不是一個滿口胡言的人。這樣,一個人在社會上就真的不受歡迎了。第三,不僅要保持誠信,而且要盡最大努力幫助有困難的家庭成員。樂於助人是人類的一大美德。也是因爲這個家庭傳統,我嚐到了很多好處。比如說,當我上電梯的時候,我會注意看看有沒有鄰居也來坐電梯,這樣我就可以等一會兒,等鄰居來了,這樣不是很方便嗎?我也經常禮貌地從我和藹可親的鄰居那裏收到熱情的“謝謝”。

最重要的第四,我也愛和恨!正是因爲這個家庭傳統,我遭受了很多。

這個家庭規則是“努力學習,天天向上,將來爲社會做出巨大貢獻”。那時是暑假,但我只在乎快樂,把學習放在一邊。這也導致我受到母親的嚴厲批評。那時,我記得最清楚的一課是從我母親的嘴裏“跳”出來。“學習真的是一件又苦又累又無聊的事情,但我希望透過努力工作獲得一種幸福感。你看,如果你把所有的努力都放在解決這個數學問題上,你的心會有一種完全的幸福感嗎?爲了我們祖國未來的繁榮,我們應該學習更多。吃下苦澀的果實,會迎來無限的甜蜜芬芳!這也是我爲這個家庭傳統設定的原則,這樣你們都可以成爲對祖國有用的人!”也正是這段話,讓我牢牢記住。是的,一個堅強的青年造就一個強大的國家。作爲新一代的年輕人,我們應該完成這項任務,讓我們的國家越來越強大。

關於家風作文14

家庭是圃,孩子是苗,家風如雨點,它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小苗只有在雨露的滋潤下,才能健康成長,孩子只有在優良家風的薰陶下,才能出類拔萃。最近,隨着家風一詞“火”了起來,腦海中不禁涌現出爺爺奶奶教育我的一幅幅景象。

憶往昔,每次上學校之前,奶奶總愛叮囑我幾句:“孩子,到學校千萬別和同學磨牙(亳州俗語,指吵架或打架),如果有人欺負你,就回來給我說,我去找你們老師”!奶奶生怕我在學校和同學發生矛盾,老是有事沒事給我上“政治課”,講一些經典的故事,教育我遇事要寬宏大量,在學校要和老師、同學和睦相處,不要動不動就和其他人發生衝突。在奶奶的諄諄教誨之下,我基本上沒有和老師,同學發生矛盾的現象。

爺爺愛給我講很多關於他當年服兵役的經歷,部隊的生活特別艱苦,告誡我:“現在的年輕人沒有幾個能吃苦耐勞的。你要從小學會能吃苦,否則不能幹成什麼大事”!爺爺還教導我“吃得苦中苦,方爲人上人”。只有經歷了常人所不能忍受的環境,才能造就真正的人才,今後的工作和生活方可高人一等。也許這就是“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勞其筋骨,餓其體膚……”吧!我想。

看今朝,我已經步入高中,成爲一名高中生,早已養成了樂於助人、艱苦樸素等好習慣。仔細想想,這些都和我們家的家風有着不可分割的關係。

而如今,奶奶還是在每次去學校之前給我上“政治課”,爺爺還是時不時在飯前飯後給我聊聊關於勤儉節約,艱苦奮鬥等等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非常樂於聆聽他們的一言一語,因爲那正是我們家的好家風。

展未來,樹立端正的家風,繼承優秀的家規和家訓,是值得弘揚民族文化。如今社會一些不良習氣已逐漸退出人民的視線,“正能量”得以傳遞,如再加上優良家風以打造,那麼咱們社會的風氣將會更加純潔,人民的生活將會更加美好,國家的未來將會更加繁榮昌盛!

關於家風作文15

每個家庭都有有一個不成文的做人規矩,有一種傳遞正能量的風氣,這就是家風。我家的家風是孝順,百善孝爲先嗎!

下面我就和大家講一講發生在我家中的真實故事:

我家住在河北省承德縣八家鄉彭杖子村四組,是一個四世同堂的大家庭。太祖父八十五歲那年病逝,太祖母今年九十五歲高齡了,身體康健,完全能自理;爺爺七十六歲,奶奶七十五歲,爺爺雙目失明,但身體卻很好。我和爸爸、媽媽、爺爺、奶奶與太祖母生活在同一個大院落裏。太祖母的生活開始主要由奶奶負責,後來隨着爺爺奶奶的年齡增長,體質逐年下降,照顧太祖母的重任就落在了爸爸媽媽的肩上,兩個姑奶也常來照顧太祖母。

去年八月二十日上午,太祖母突然病了,全體家人馬上把老人家送到縣醫院,進行緊急治療,打針、輸液,半個月過去了,身體逐漸康復。出院後,經過家人地精心呵護,她老人家的音容笑貌又呈現在我們的面前。我和妹妹經常爲太祖母洗臉洗腳、攙扶着她老人家到外面曬太陽,有時依偎在太祖母的懷抱裏,感覺太幸福了。

我爸爸才40歲,但身體不是特別好,前些日子患了眼疾,挺厲害,但是父母二人每天還要堅持無微不至地關懷爺爺、奶奶、太祖母的飲食起居。

每天看到長輩們孝敬他們的長輩,心中總有一種感覺在慢慢萌生、發芽——這就是世界上最能感動萬物的“孝”。

“孝”是什麼,孝就是晚輩對長輩的關心、照顧,哪怕是一句簡單的問候,都會讓長輩感動。古時孔融四歲會讓梨,黃香可以幫父母溫席,而我們現在又能爲長輩做些什麼呢?

古人講:“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要積德行善,要“勿以惡小而爲之,勿以善小而不爲。”對家人、朋友、同事這樣做了,對陌生人更應該如此。古人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當然這得靠我們的自身修養,並且要持之以恆。毛爺爺曾說過:“一個人做點好事並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讓我們從現在開始,從自己做起,做個孝順長輩的好孩子。

標籤:家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