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唯美文字 > 摘抄

如何做好閱讀摘抄積累

摘抄3.3W

大教育家葉聖陶先生說,“閱讀是吸收,寫作是傾吐,傾吐能否合乎於法度,顯然與吸收有密切的聯繫”。從這句話中,我們不難看出寫作是以閱讀爲基礎的。大文學家魯迅先生曾說:“此後如要創作,第一須觀察,第二要看別人的作品。”由此可見,讀書的重要性了。讀書的方法自是多樣,有坐讀、臥讀,有朗讀、默讀,更有抄讀等。在閱讀的過程中,積累的方法也有很多種,背誦、做讀書卡片、剪報等。

如何做好閱讀摘抄積累

在古代,由於沒有出版印刷,書籍在當時是尤爲寶貴的,所以在當時以抄爲讀的讀書方式,蔚爲風氣。宋代的東坡先生聰明絕頂,自稱抄書乃“迂鈍之法”,可是他卻偏喜好用這種迂鈍法,可見此法之不俗。

抄讀有“三益”:易於記誦,校正訛誤,練筆習字。蘇霍姆林斯基說:“應該把讀書筆記作爲作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所以,作爲小學語文教師的我,爲了進一步提升學生課外閱讀的效果,提高學生閱讀寫作的能力,爲此進行了一番嘗試,從而讓學生得法於課內,得益於課外。

一、文章如何讀

透過平日的教學,我們不難發現對於課外的閱讀,學生往往都只是粗粗地看一遍,僅僅浮於文字的表面,不太會靜下心去讀。爲此,我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結合自己的語文教學,建議“三讀法”。

第一遍,放聲讀。通讀全文,瞭解全文大意,利用工具書,結合上、下文自學生字詞,除去字詞障礙,同時也對文章的語言、結構、寫作目的有一個大致瞭解。

第二遍,圈劃讀。在讀文的過程中圈圈劃劃作批註的方法,對於小學高年級的學生並不陌生,透過讀文,圈出你覺得值得積累的好詞,劃出你認爲有價值的好句、好段,在旁邊三言兩語說說你圈劃的理由。

第三遍,摘記讀。將好詞佳句(佳段),字跡工整摘抄在積累本上,然後根據文中的語境有感情地大聲朗讀,並試着記在頭腦中。

二、積累如何做

1.摘抄本的選擇

爲了便於日後方便反覆使用和收藏,()我們建議摘抄本的頁數不少於80頁,同時本子的大小不小於32開。

2.摘抄的要求

對於摘抄時使用的筆,應根據不同年級的需要作相應的選擇。一二年級的學生建議使用鉛筆,這樣寫錯易於修改,保證簿面整潔。中高年級學生建議使用鋼筆,這樣既能督促自己認真摘抄儘量不要抄錯,又能爲五年級鋼筆字等級考試做準備,還便於留檔,給自己一份特殊的紀念。

對於所閱讀的書目,可以根據自己的年齡和喜好選擇。

關於摘抄的次數,爲了保證能持續、有效地堅持下去,不建議每天不情願地當作一項任務去完成。建議一週可以安排兩次,讓學生根據學校回家作業的情況,自己安排時間。

3.摘抄的格式

首先是日期,寫在每一次摘抄的右上角。其次,標題居中。然後可以設定一些欄目:第一是“美詞”,要對摘抄的詞語適當進行歸類,例如:神態自若(神態)。第二是“美句、段”,如果是句子至少兩句,如果是精彩片段至少一個,兩個可以都寫,也可以根據文字的`內容自主選擇。第三是“感悟”,中高年級寫不少於80字的讀後感受,或對文中某一個詞、句、寫作方式談自己的理解。這既是讀後的一種輸出,又是對“讀”的質量的保障。低年級由於所學知識的侷限,可以視具體情況而定。

三、積累有何用

俗語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做詩也會吟。”可見,自古以來讀書與寫作有着密切的關係。書讀得多,知識才能淵博,才能才思敏捷、文章鮮活。閱讀摘抄他人的美文佳作,會在潛移默化中受到良好的影響,便於自己的作文由“仿”走向“創”。透過積累,學生擁有了大量的“真材實料”,在作文中就會有話可講、有據可依了。

第二,摘抄積累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它需要堅持,需要毅力,這樣經過一段時間,經歷一定的過程以後,自然而然就能成爲一種習慣。有了好習慣的陪伴,就有了寫好作文的基礎了。

第三,在內容、形式、時間等方面,可以按學生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可看書報,也可看雜誌;可邊讀邊抄,也可邊抄邊背;可以在學校中摘抄,也可在自己的小書屋中品讀;可以每天都摘記,也可以放在週末進行。一切都根據自己的意願去執行,這樣閱讀摘抄積累就不會是一種痛苦的負擔,而是一種快樂的需要,能真正促進學生的主動閱讀。

你想寫一手好文章嗎?快與“閱讀摘抄積累”交朋友吧!

標籤:摘抄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