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唯美文字 > 隨筆

楊修必須死隨筆

隨筆7.84K

楊修遭殺的直接誘因就是沒有管好他的那張嘴,到處“高音喇叭”,落了主子的口實,給了政治對立面“織罪”的理由,被砍頭是一定的。這也印證了禍從口出這句話的`道理。

楊修必須死隨筆

楊修是世家子弟、飽讀詩書之人。豈能不知孔子有云:謹而信和君子欲訥於言。因爲你所知道的不一定是事情的本真,就是了解了也不應信口亂說,要曉得沉默是金啊。史載:楊德祖極聰慧,恃才放曠。縱觀楊修一生,其實並無經天緯地之才,只是會抖一些小機靈而已,恃才放曠更算不上,自以爲是倒是真的,以楊修的才德,充其量坐個民間字迷協會委員,讓他出任曹操丞相府主簿,太勉爲其難。在東漢末那個謀士如雲的年代你算個鳥啊!《淮南子.人間訓》說天下有三危:少德而多寵,一危也;才下而位高,二危也;身無大功而受厚祿,三危也。你靠祖蔭得高位,靠抖小機靈得恩寵,最終因口無遮攔招致殺身之禍。本來天下三危你都佔全了,就該如履薄冰般謹慎行事,無才無德你便默默無聞埋頭做事就得了,偏喜歡揣摩主子的心思到處張揚,圖一時之口快;引塌天之大禍,你不死天都不答應。

口舌致禍自古有之,家不長裏不短的到處嚼舌其實是個損人不利己的髒活,到頭來還是損人害己。隋朝大將賀若弼的父親因爲言語不慎冒犯了北周的皇戚宇文護,被宇文護陷害致死。臨死前用錐子刺破賀若弼的舌頭,目的就是讓賀若弼記住口舌之禍的災難,希望賀若弼不要重蹈自己的覆轍。可見這是多麼痛的領悟啊!再回頭說說楊修,大軍處在進退維谷之際,做爲祕書理當外安軍心,內解主憂。因軍營口令是雞肋一詞,便妄猜丞相的心思,讓隨行士兵收拾行裝,準備撤兵。且不說雞肋口令是不是因曹操想撤兵而定,就是你真的知道了大軍要撤,在命令沒有下達之前你一個小小的主簿也不能隨口胡亂講話,否則你就是嫌自己一個腦袋有點多了,須知擾亂軍心是犯兵家大忌的。果然此舉激怒了曹操,便叫刀斧手將楊修推出去斬了,將他的頭顱掛於轅門之外。清代有一本語錄體的集子《淺近錄》曰:言語之道,似小實大。有一言而傷天地之和,一語而折終身之福者,且須點檢。

當曹操隨大軍撤退,經過轅門,見楊修之大好頭顱,拂鬚長嘆:你的話太多了。

標籤:隨筆 楊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