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唯美文字 > 隨筆

一年級教師隨筆

隨筆1.87W

只有遵循學生心理活動的規律,把學科特點和年齡、心理特徵結合起來才能使學生願意學、主動學。如下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一年級教師隨筆,希望對大家有所作用。

一年級教師隨筆

一年級教師隨筆篇【一】

經過一學期的洗禮,讓我深深感到當一名教師不簡單,當一名班主任更是不簡單,一年級教師工作總結。需要無限的愛心、耐心更要有如針般細的心才能創造出讓孩子茁壯成長的良好教育環境。班主任工作是管理人的工作,我所面對的又是朝氣蓬勃,有思想,有感情,自我表現欲強的一年級學生,所以一個學期下來給我最最強烈的體會是:班主任工作中既要有宏觀的羣體管理,又要有微觀的個性發展;要有強烈的前瞻性;工作更要細緻的落實到位,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在班上健康全面發展。作爲一年級班主任,我針對我們班活潑好動的特點,做了如下的工作:

一、真誠、耐心,培養學生良好的習慣。

一年級學生的特點就是好動、好玩。如何讓這些孩子們適應小學生活,成爲一個真正的、懂事的小學生是我碰到的首要問題。我認爲,良好的習慣是學習的基矗因而,在瞭解每位學生的基礎上,我從小事抓起,注重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爲學生創設一個和諧、整潔的學習、生活環境。我利用班隊、晨會讓全班同學討論,明確小學生應做到哪些,不能做哪些;在班內開展“人人爭做小明星”的活動,每週定時評比,表彰先進,以此不斷強化,幫助學生初步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並且,在班中選拔出合適的學生擔任班幹部,進行培養、指導,鼓勵他們做好帶頭工作,協助教師完成一些工作,如:早讀,午間等。同時我清醒地認識到無論哪一種習慣的養成都不能“說到立即做到”,平時要有足夠的耐心、誠心引導學生,期待他們的進步。

二、關愛、賞識,真誠爲友。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思想,他們渴望被理解,被尊重。在新課改的大背景下,教師更不能居高臨下地逼視孩子,也不能粗暴冷硬地刺傷孩子。要以朋友的身份蹲下身子和他們說話,平等地進行交流,傾聽孩子的訴說,尊重孩子的選擇,分享孩子的快樂。一位教育家曾指出,教育的奧祕就在於堅信孩子“行”。我首先對每個學生進行全面瞭解,經常同他們個別談心,從學習、心理、家庭等處瞭解學生。班中有一個叫“王鼎豪”的同學,上課亂動,下課後經常攻擊其他同學,頂撞任課老師。其父母不太懂教育的規律,父親性格暴躁,動不動就大喊大叫,母親特別溺愛孩子,這個孩子自從入學以來就不懂得該怎樣上課,不守紀律,不尊重任課老師,是個讓我們所有老師都感到頭疼的孩子,工作總結《一年級教師工作總結》。剛開始,我也很無奈,可是後來根據我的觀察和接觸,發現這個孩子非常善良,而且樂於表現自己,經過我的多方面努力之後,該生在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進步,期末考試的成績在班中遙遙領先。

三、做好後進生的轉化工作

我們這個班有 個學生,後進生的人數也相對多。因此,轉化後進生是班主任的一項必不可少的工作。我認爲對後進生要給予特別的關愛。要做到思想上不歧視,感情上不厭倦,態度上不粗暴。要用自己對差生的一片真誠的愛心,去叩響他們的心靈之門。要善於發現他們的閃光點。比如:在課堂上不要緊緊盯着優等生,應多給後進生創造條件,鼓勵他們舉手發言,及時給予肯定、獎勵,不要刻意的給他們佈置過多的作業,給他們留出足夠休息的時間,因爲他們真的更需要休息。多與家長聯繫,讓這些孩子多讀點書,努力爭取家校聯合爲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同時也促進班級的整體發展。

四、把握尺度,愛中有嚴。

意大利著名教育家蒙臺梭利曾寫到:“道德的營養和精神的中毒對人們心靈的危害,正如身體的營養不良對身體的危害一樣。”班裏有幾個很聰明,但非常調皮的小男孩。對於他們身上出現的不良行爲,我沒掉以輕心,聽之任之,更不會因其學習成績好而包容、姑息。一次,班裏幾個平常成績、表現都不錯的學生搞惡作劇。我得知後,立即找他們談心,講道理,並嚴厲地批評了他們。從那以後,這些同學也逐漸學會嚴格要求自己,學習上也有了更大的進步。

做好班主任工作,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做一個好的班主任,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這學期雖然自覺想了不少辦法,下了不少功夫,但效果卻並不是我理想中的明顯。我想只有在今後的實踐中再接再厲,才能把工作做得更好。

經過一學期的洗禮,讓我深深感到當一名教師不簡單,當一名班主任更是不簡單。需要無限的愛心、耐心更要有如針般細的心才能創造出讓孩子茁壯成長的良好教育環境。班主任工作是管理人的工作,我所面對的又是朝氣蓬勃,有思想,有感情,自我表現欲強的一年級學生,所以一個學期下來給我最最強烈的體會是:班主任工作中既要有宏觀的羣體管理,又要有微觀的個性發展;要有強烈的前瞻性;工作更要細緻的落實到位,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在班上健康全面發展。作爲一年級班主任,我針對我們班活潑好動的特點,做了如下的工作:

一、真誠、耐心,培養學生良好的習慣。

一年級學生的特點就是好動、好玩。如何讓這些孩子們適應小學生活,成爲一個真正的、懂事的小學生是我碰到的首要問題。我認爲,良好的習慣是學習的基矗因而,在瞭解每位學生的基礎上,我從小事抓起,注重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爲學生創設一個和諧、整潔的學習、生活環境。我利用班隊、晨會讓全班同學討論,明確小學生應做到哪些,不能做哪些;在班內開展“人人爭做小明星”的活動,每週定時評比,表彰先進,以此不斷強化,幫助學生初步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並且,在班中選拔出合適的學生擔任班幹部,進行培養、指導,鼓勵他們做好帶頭工作,協助教師完成一些工作,如:早讀,午間等。同時我清醒地認識到無論哪一種習慣的養成都不能“說到立即做到”,平時要有足夠的耐心、誠心引導學生,期待他們的進步。

二、關愛、賞識,真誠爲友。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思想,他們渴望被理解,被尊重。在新課改的大背景下,教師更不能居高臨下地逼視孩子,也不能粗暴冷硬地刺傷孩子。要以朋友的身份蹲下身子和他們說話,平等地進行交流,傾聽孩子的訴說,尊重孩子的選擇,分享孩子的快樂。一位教育家曾指出,教育的奧祕就在於堅信孩子“行”。我首先對每個學生進行全面瞭解,經常同他們個別談心,從學習、心理、家庭等處瞭解學生。班中有一個叫“王鼎豪”的同學,上課亂動,下課後經常攻擊其他同學,頂撞任課老師。其父母不太懂教育的規律,父親性格暴躁,動不動就大喊大叫,母親特別溺愛孩子,這個孩子自從入學以來就不懂得該怎樣上課,不守紀律,不尊重任課老師,是個讓我們所有老師都感到頭疼的孩子。剛開始,我也很無奈,可是後來根據我的觀察和接觸,發現這個孩子非常善良,而且樂於表現自己,經過我的多方面努力之後,該生在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進步,期末考試的成績在班中遙遙領先。

三、做好後進生的轉化工作

我們這個班有 個學生,後進生的人數也相對多。因此,轉化後進生是班主任的一項必不可少的工作。我認爲對後進生要給予特別的關愛。要做到思想上不歧視,感情上不厭倦,態度上不粗暴。要用自己對差生的一片真誠的愛心,去叩響他們的心靈之門。要善於發現他們的閃光點。比如:在課堂上不要緊緊盯着優等生,應多給後進生創造條件,鼓勵他們舉手發言,及時給予肯定、獎勵,不要刻意的給他們佈置過多的作業,給他們留出足夠休息的時間,因爲他們真的更需要休息。多與家長聯繫,讓這些孩子多讀點書,努力爭取家校聯合爲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同時也促進班級的整體發展。

四、把握尺度,愛中有嚴。

意大利著名教育家蒙臺梭利曾寫到:“道德的營養和精神的中毒對人們心靈的危害,正如身體的營養不良對身體的危害一樣。”班裏有幾個很聰明,但非常調皮的小男孩。對於他們身上出現的不良行爲,我沒掉以輕心,聽之任之,更不會因其學習成績好而包容、姑息。一次,班裏幾個平常成績、表現都不錯的學生搞惡作劇。我得知後,立即找他們談心,講道理,並嚴厲地批評了他們。從那以後,這些同學也逐漸學會嚴格要求自己,學習上也有了更大的進步。

做好班主任工作,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做一個好的班主任,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這學期雖然自覺想了不少辦法,下了不少功夫,但效果卻並不是我理想中的明顯。我想只有在今後的實踐中再接再厲,才能把工作做得更好。

一年級教師隨筆篇【二】

小學一年級階段是兒童形成各種習慣的最佳時期。在這一階段重視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不僅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成績,在一定程度上還影響其能力、性格的發展。那麼,應培養學生哪些良好的學習習慣呢?

本學期我是擔任一年級數學的教學工作,因此下面就結合一年級數學這三個多月的教學工作來談談這個問題。

一、首先要培養學生專心傾聽的習慣

專心傾聽是學生主動參與學習過程,積極思考的基礎,也是提高課堂學習效率的前提。因此,教師要培養學生上課專心傾聽的習慣。上課專心傾聽包括看、聽、想、做等四個方面.

看:就是看老師演示、板書和動作;

聽:就是注意傾聽老師的.講解和同學的回答;

想:就是想所學的內容,自己學會了什麼,還有什麼與別人不同的見解;

做:就是動手操作學具和做練習。

爲了培養學生上課專心聽講的習慣,首先要求學生聽課時,思想不要開小差或做小動作,注意力要集中;其次,要求認真傾聽其他同學回答問題,仔細研究他們回答得是否正確,有沒有需要補充的,有沒有更好的建議;再次,要仔細觀察老師的演示和板書,並按要求認真地操作學具,作好練習。

爲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他們上課專心聽講,我認爲教師講課時一定要精神飽滿,而且語言要生動有趣,條理要分明,方法要靈活多樣,力求使課堂教學引人入勝,使每個同學都樂意聽。

二、其次要創設濃厚的學習氛圍和生動有趣的學習情境

創設濃厚的學習氛圍和生動有趣的學習情境,是學好數學的保障。愛玩是孩子的天性,即使是孩子在玩兒,也能不斷地接受新的知識、新鮮的事物,怎樣才能讓孩子在玩兒中獲得知識呢?針對每課不同的學習內容,我編排設計了很多不同的遊戲、故事

例如,在上《認識鐘錶》一課時,我給孩子拿來鐘錶,以遊戲的形式演示:1號起牀的時間是7:00,2號將時針和分針撥到該時位置,讓學生變換着來演示。這樣,學生既能準確認識了時間,又能學會思考,還能親自動手。動起手的孩子們顯得格外積極,也逐步地培養了他們的動手能力。

三、然後要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觀察、思考、解決問題

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去觀察、思考、解決問題是學生學好數學的重要途徑。現在的數學教材中有很多的練習題具有不唯一性的特點,這就需要我們抓住時機,鼓勵學生養成多動腦、勤思考的好習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例如:剛開始,當我提到還有不同的答案,誰能回答時,很多學生的表情都很茫然,此時教室裏鴉雀無聲,我慢慢提示着,鼓勵大家,積極思考的學生立刻舉起手,有的能答對,有的有點偏離,但明顯看出大家都想積極表現自己,都在努力去思考。我認爲表揚大家的效果比不上表揚個人的效果好,尤其表揚成績差的學生時,大家的積極性會更高。這樣會使孩子以後敢於發言,敢於提出不同的見解,問題對於不同分析者來說,都會存在不同的結論,培養學生表達自己分析問題結果的能力,當然說錯的教師也要給予糾正。從而讓學生學會以不同的角度觀察問題、以不同的方式去思考問題、用不同的手段來解決問題,充分讓學生意識到解決同一問題方法的多樣性。

四、最後要培養學生的生活實踐能力

讓學生懂得學以致用,都說“知識就是力量”,只有實踐才能發揮知識的作用。許多學生在學校成績優秀,然而在實際操作中卻有很多學生不能獨立地完成。也就是說,學了卻不知道怎樣應用,數學如果不能與生活有效地聯繫起來,那就失去了它本身的意義。所以,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生活實踐能力也是至關重要的。每上一節課,教師首先應給學生提出一些實踐性的問題,教師教的過程就是引導的過程,然後讓學生將剛學到的知識利用上。這樣,學生親身體會、練習,能提高學生應用數學的能力。

例如,學習了“位置”這一課,讓學生說出自己在教室的位置,認清前後左右的相對性。認識錢這一方面的知識時,進行遊戲表演,讓學生用自己的零用錢買“本”、或買“筆”等,讓學生知道自己花了多少錢、剩餘多少,買了多少東西等實踐性的問題。這樣,使學生在實踐中得到了鍛鍊,把數學真正融入到了他們現實生活之中。

雖然小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非一朝一夕之事,但由於一年級小學生的思維活躍,接受新事物快,因此,只要教師引導得法,訓練效果好,就可以使良好的學習習慣形成的速度加快,並使良好的學習習慣在學習中紮根、結果。經過三個月的數學教學,我發現不少學生已經慢慢養成好的學習習慣了。數學來源於生活,是人們生產實踐經驗的總結,教師要讓學生知道數學知識是生活實踐中必不可缺少的,是改造自然必要的武器之一,要教育學生學好數學是爲了未來更方便的應用,以獲得更好的生活。

一年級教師隨筆篇【三】

一年級的孩子天真可愛,剛開始上課時,根本不知道課堂上所應該遵守的紀律。上課鈴響了,老師進到教室,他們也不知道該把書拿出來,坐坐好準備上課,而是需要老師一次又一次的提醒,等大家都坐好了,時間不覺已過了七、八分鐘。上不了幾分鐘,又有學生開始動了。然後又需要整頓紀律,剛開始我會批評搗蛋的學生,"某某同學,你在幹什麼?上課不許講話,你知道你不但自己沒聽到課,還影響了別人嗎?"聽了我的話,如果是高段的學生,一定會不好意思,馬上坐好了,可是對於一年級剛入學的學生來講,這句話簡直是對牛彈琴,一點作用也沒有,他依然我行我素,根本沒把我放在眼裏。我氣極了,叫他站起來聽,他卻用很無辜的眼神看着我。而這時,別的學生又坐不住了---整節課就是這樣在整頓紀律和教學知識相間的過程中度過的。一節課上下來,真是腰痠背痛,一個字"累"。想不到一年級這麼難教呀。

於是我開始思考怎樣才能把握好低年級的課堂紀律。經過多次試驗,我覺得低年級的孩子喜歡錶揚,同樣是有同學不遵守紀律,如果我用表揚表現好的同學來引起他注意,比用批評他的方法要有效得多。此外我還準備了很多小紅花,小星星等,用來獎給表現好的學生,以激勵他們好好學習。現在我用大組比賽的方法來調整課堂紀律,效果也不錯。不論是紀律方面,還是發言方面,哪個同學表現得好就給

他所在的這一組加一顆星,如果哪個同學不遵守紀律就給他這組打個叉,下課後,一個叉抵一顆星,看哪組的星最多,這組就是勝利者。我會在黑板上畫一個禮物送給他們,他們會很高興很高興的。這樣上課紀律好多了,我又上得輕鬆,教學效果又好。

一年級的孩子真可愛,作爲老師,我們要把他們當成自己的孩子那樣去愛他們,要用讚美的眼光去看他們,讓他們充滿自信地學習。

一年級數學教學隨筆教學隨筆

第一次走進一年級教室,一雙雙天真無邪的眼睛看着你,每個人都會不由自主地被吸引,但是課堂上的一個個讓老師苦笑不得的場景也是讓我們始料未及的。任你的嗓門有多大,任你的眼神有多犀利,過不了三分鐘他們就照舊,氣歪了也不理你。和孩子們在一起生活了一個月,驀然回首,發現我也收穫了許多。

一、兒歌促學,培養課堂常規好習慣。

後來,我開始思考怎樣才能把握好一年級的課堂紀律,透過向其他老師討教經驗以及多次試驗,我發現兒歌特別適用我們這種大容量的班級。例如:課前迅速使學生安靜坐好組織教學的一問一答式口令:

師:一二三。生:請坐好。師:請你跟我坐坐好。生:我就跟你坐坐好

師:請你跟我來寫字。生:我就跟你來寫字師:小眼睛。生:看黑板。

師:小耳朵。生:仔細聽。我的課前準備操:點點頭,伸伸腰,我們來做課前準備操,動動手,動動腳,開動腦筋勤思考。你一言,我一語,這樣發言可不好。耳要聰,目要明,文明守紀我最行,棒!棒!棒!我真棒!爭做班級的好學生!

其次,我覺得一年級的孩子一定要捨得表揚。同樣是有同學不遵守紀律,如果我用表揚表現好的同學來引起他注意,比用批評他的方法要有效得多。此外我還準備了很多小紅花,小星星,糖果等,用來獎給表現好的學生,以激勵他們好好學習。不論是紀律方面,還是發言方面,哪個同學表現得好就給他所在的這一組加一顆星,如果哪個同學不遵守紀律就給他這組打個叉,下課後,一個叉抵一顆星,看哪組的星最多,這組就是勝利者。我會在黑板上畫一個禮物送給他們或者給他們一些小獎勵,這樣一來,他們會覺得非常光榮,學習的積極性當然也會有所提高。上課紀律好多了,我又上得輕鬆,教學效果自然就好很多。

二、創設情景,創造濃郁的課堂學習氣氛

我認爲要想學生學得好,首先要讓他們喜歡學。而培養學生的求知慾,是要從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入手。但興趣不是天生的,學生的學習興趣透過老師的引導或家長的配合培養出來的。六七歲的孩子,剛走進學校開始學習文化知識,還沉浸在童話故事的世界裏。腦袋裏總喜歡想象着小動物們的活動。他們很愛聽大人給他們講一些小動物的故事。每次上新課,根據教材的內容,自編一段故事,從講故事開

頭,創設一種情景,再進行一組富有啓發性的提問,來匯入新課。我們兩個班每班都要六十多個學生,單靠教師控制課堂紀律,教學秩序很難。但一說到講故事,教室立刻安靜下來,個個豎着耳朵聽講。故事講完了,孩子們還沉浸在故事裏,動腦筋爲故事裏面的小動物想辦法解決困難,解答問題。小故事營造出了濃郁的課堂學習氣氛。例如,在教學“10以內數的比較大小”時,編了一段這樣的小故事:今天是小松鼠的生日,小牛和小山羊約好,一起到森林裏給小松鼠慶祝生日。它們一大早就來到車站,買好車票。小牛的座位號是8,小山羊的座位號是9。過了一會兒,小猴開着中巴車來了。小猴想考小牛和小山羊,給它們說,誰的座位號數大誰就先上車。小牛和小山羊都還沒有學過比較兩個數的大小,你看看我,我看你,不知道怎麼辦。他們想回去問問小狗,可時間又來不及了。小朋友,你們能幫幫小牛和小山羊嗎?孩子們個個躍躍欲試,積極性很高,誰都想幫助小牛和小山羊。教師及時加以引導,學生很快地學會了兩個數比較大小的方法。

三、以遊戲爲活動,讓學生在遊戲中學數學。

小學一年級的學生最喜歡玩遊戲。在課堂教學的後半段,適當運用遊戲和活動,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符合小學生好奇、好動,注意力集中時間短的特點,能防止課堂教學後期容易產生的精神分散,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遊戲可以使學生動手、動口、動腦,鍛鍊他們的動手、動口、動腦的能力。讓孩子們在遊戲和活動創設的環境中,掌握和鞏固所學知識。在教學中我採取“猜一猜”的形式,讓學生在好奇中思考,在思考中得到逐步提高。如:教師可

以先告訴學生手裏拿的是什麼,一共有幾個?左手有幾個,讓學生猜猜右手有幾個,這樣反覆進行幾次,學生就在“猜”中掌握了7的組成,加深了對數的認識,爲學習得數是7的加法做好鋪墊。

記得有位教育家說過:“老師不一定是什麼都知道的,但一定要知道怎樣去引導、誘導和勸導孩子。”一年級的孩子是天真的,是可塑的,而我們正肩負着啓蒙的重任,是一種幸福更是一種責任,爲孩子們加油,也爲自己加油!

一年級教師隨筆篇【四】

小學一年級學生愛說愛動,對自己的約束力差、注意力特別容易分散,他們的思維形式以形象直觀爲主,但他們對新鮮事物充滿着無盡的好奇,對老師的話深信不疑,針對孩子們的心理、身理特點,結合多年來低年級教學的經歷得到了如下點滴體會:

1、多采用故事匯入

童話故事是低年級兒童最感興趣的學習素材,以童話故事的形式演繹“主題圖”情境,會引發學生驚奇、新鮮、親近的兒童情趣,有利於學生產生積極的情感,幫助學生在快樂的氛圍中順利掌握新的學習內容。所以平時上新授課,我常常根據教材內容編出一段故事,故事開頭設下懸念,引發學生探究的慾望,接着在故事的發展進行中解決一個個數學問題,當故事結束的時候,咱們的數學教學任務也順利完成。例如教學用連續減的方法解決“可以裝滿幾袋”的問題時,我是這樣編排的:小豬豬家今天來了一羣客人,,它準備買28個蘋果招待大家,9個蘋果就裝滿一袋,能裝滿幾個袋子呢?小豬豬摸着腦袋想了又想就是不知道,你們誰能有好辦法幫幫它嗎?問題一出,好多同學自告奮勇舉起小手,“老師,老師,可以先畫出28個蘋果,再用9個一圈的方法圈一圈,圈了幾個圈就是可以裝滿幾袋。”當學生回答出這些的時候,我只表示贊同,並讓學生實際操作,得出結果。(因爲這種方法在之前已學習過)故事繼續進行:當老師把這個方法教給小豬豬時,小豬豬不是十分滿意,

它覺得畫那麼多蘋果太麻煩,要是誰能教它更好的方法它就把剩下的那個蘋果獎給誰!有了獎品,有了刺激,學生的積極性更高了,課堂氣氛更活躍了,又是動手操作,又是討論,忙的不亦樂乎,最後終於得出用連續減進行計算的好辦法。最後在進行課堂小結的時候,居然還有同學根據以前同學們做連續減時一不小心一步錯步步錯的教訓提醒閒麻煩的小豬豬計算時一定要細心哦!

2、教會學生自己讀題越早越好。

早在一年級上學期的時候,我就開始教學生自己讀題,我覺得孩子們自己讀題做題的效率要比老師讀題好的多,孩子們自己讀題時,在讀的過程中他可以有更多獨立思考的空間。儘管一開始很困難,畢竟剛剛入學的孩子識字量大都比較小,讀題很浪費時間,而且單個單個讀字意思理解不夠準確,但我不氣餒,我認爲這是在磨刀,磨刀不誤砍柴工,大概堅持兩個月,學生基本已養成自己讀題的習慣,多數孩子也都能自己讀題了。往往能認真讀題的孩子,學習成績提高的非常快。典型的像我們班的陳思宇、吳雨婷等同學識字多一點,讀題快一點,成績自然好一點。

3、深入解讀教材,溝通知識的內在聯繫。

每一個數學知識都不是孤立的,彼此之間都是緊密相連的。數學教師如果自己都不知道各個知識彼此間的溝通,那教給孩子們知識必定也是一個個割裂的知識點,前後聯繫不起來。所以,我在教學中不只是就知識教知識,而是溝通各知識的內在聯繫,梳理各類知識的教學結構,然後用結構來教。比如在學習10以內數的認識和

20以內數的認識之後,有關數的認識的教學結構就逐漸形成,那麼在100以內數的認識中,孩子們就可以根據已有的經驗知識採取類似的方法自行學習了,教師只需要出示各種不同的題型進行訓練以及拓展。

另外,通讀教材,深入瞭解教材內容,還可以在實際教學中進行恰當的整合,合理安排教學進程。例如《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這個單元中,將兩位數加一位數與兩位數減一位數分開成兩個小節來安排教學,往往學習加法時,學生一味加,學習減法時,就一味減。我認爲從算理上講,它們是一樣的完全可以放在一起教學,而且還更有利於培養學生仔細看題、審題的習慣。

4、注重對數學運算含義的理解,確保解決問題方法的準確性一年級學生目前只學習了加法和減法兩種運算,加法的含義是表示將兩部分合並起來的意思,所以加法的結果肯定會變大,減法的含義是表示從一個整體裏面去掉一部分,所以減法的結果只能是變小。只要學生透徹理解了這些含義,解題時仔細分析題目中條件與問題之間的關係,列式解答方法就錯不了。例如“超市賣出20箱蘋果,還剩35箱,超市原來有多少箱蘋果?”拿到題目,首先讀題,找出問題中的關鍵詞“原來”,問一問“原來”指的是什麼時候。當學生明白“原來”是沒有賣出去的時候,就能知道那時蘋果應該是多一些,也就是把賣出去的蘋果拿回來,既然是求拿來後變多的一個數,所以當然用加法計算。再如“一班和二班一共種了45棵樹,一班種了20棵,二班種了多少棵?”同樣從問題出發,要問“二班

種了多少棵?”,就把它同前面的資訊進行比較,它會比45棵多還是少呢?肯定是少啊因爲45棵是它們兩個班的和,所以要求一個少一些的數當然用減法計算。

上面這幾條只是本人膚淺的認識罷了,提出來僅與老師們共同探討,不妥之處敬請諒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