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唯美文字 > 隨筆

小學四年級教師隨筆

隨筆2.41W

隨筆一記,是散文的一個分支,是議論文的一個變體,兼有議論和抒情兩種特性,通常篇幅短小,形式多樣,寫作者慣常用各種修辭手法曲折傳達自己的見解和情感,下面就是小編整理的小學四年級教師隨筆,一起來看一下吧。

小學四年級教師隨筆

小學四年級教師隨筆篇一

時間飛逝猶如從門縫中一閃而過的小馬駒,從第一天跨進410班到今天已經有6個月了。在這6個月中,我對孩子們的瞭解逐漸加深,在很多時候,相互之間都形成了一定的默契,但是問題也層出不窮。比如,課堂上喜歡自說自話的小朋友依舊有,下課不能做到文明休息,磕磕碰碰不斷,經常有小朋友的東西被損壞或者丟失。隨着問題的產生,我也開始不斷反思自己6個月以來的教育方式。       我寬容地處理班級裏圖書丟失的問題:我們班級圖書角的書是每個同學帶一本,標上學號後供全班同學相互借閱的。但是借閱一段時間後,班級裏有兩本圖書消失了,原主就向我報告,書丟失一週了。然後,我在晨會上提醒孩子們把書及時歸還,並且讓圖書管理員及時清點每次借閱後的歸還狀況。但是那兩本書還是沒有回來。我想可能因爲學生比較喜歡這兩本書,但是年紀還小,自控能力不強,就想擁有一段時間,但當想要歸還的時候,發現已經引起了老師和同學的注意,已經不好意思再歸還了,怕被批評。記得那天我在晨會上說:“每天的書香時間,看着同學們看書的樣子,老師覺得很享受,同學們陶醉在書中,都看得入迷了,一個不小心就忘記把書歸還了,這是難免的,那麼請忘記歸還的同學,今天或者明天讓書悄悄回到書架上,讓同學們都可以陶醉陶醉。”但是,因爲我自己的認知方面的.錯誤,因爲我覺得,明明是不守規矩的小孩子把人家的書想佔爲己有了,還要用這樣的方法才能把書哄騙出來,我覺得這本身就是一種欺騙。所以我覺得這樣做是錯誤的。後來也就幾乎不使用這樣的方法。        我對孩子們的要求就比較高,處理尺度比較嚴格。表揚用得比較少,反而是批評用得比較多,因爲我一直希望孩子們能夠學會客觀地分析,不要太看重獎勵,不要做事情的時候都是爲了獲得表揚纔去做,更希望他們做的事情都是出自內心的,都是自覺自願的。但是,經過這6工月的實踐體會,我知道這是自己的一個錯誤的認識造成,因爲我忽視了現在的小孩子一般都是獨生子女,自尊心都比較強,在家裏都是比較受寵的,他們都不喜歡別人管教的語氣和態度,我想我也不能再用自己一貫的眼光看待現在的小孩子了,太高估了現在小孩子的自制能力,也太高估小朋友的智力發育水平了。我想,在今後處理時要寬容爲懷,有句話說得好:有時寬容引起的道德震動比懲罰更強烈。

小學四年級教師隨筆篇二

數學教學已有20多年了,在這20多年以來,沒少聽家長嘮叨過,褒貶都有。雖說說的不都是自己,但是聽的多了,也總覺得心理不是滋味。說的大都是孩子們的作業。

說到孩子們的作業,怎樣的作業纔是合理的,佈置多少作業等等。這都是我們要思考的問題,學生放學後我們給孩子留一部分作業這是合理的,但作業的量,還有層次,就是我們考慮的。如果有很多重複的作業,那既浪費了學生的時間,給學生造成負擔,還可使學生產生厭學,甚至和老師對着,就是不寫。還有的學困生完不成作業,第二天到學校抄做作業。這樣以來,既沒有啓發學生的思考,開發學生的智力,起不到好的效果。

現在的家庭都是一個孩子,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家庭不在少數。但是還有不少家庭把孩子看成掌上明珠,只要孩子吃好喝好,不生病就行了,對孩子的學習聽之認之。一看孩子晚上作業多,就不樂意了,作爲老師實在是衆口難調。記得我們的學生三年級時,有天下午放學,我又嚮往常一樣去教室給孩子們佈置作業,一位老先生攔住了我,說我們的作業怎麼怎麼多,老先生好生厲害。我趕緊辯駁,說我作業不多呀,他說,我說的不是你得數學,我說別的。。。。我暈。是我的問題給我說,不是我的幹嗎呀。但是這樣的話聽多了,不能不引起我們的反思。

透過幾年的摸索總結,自己總結了一套佈置作業的方法:

(一)  少  既讓學生在短時間內完成適當的作業,每節課上,我總是針對本節的教學內容以及學生知識的認知規律,佈置相應的作業。如:一樣的作業,有些孩子必須做,有些孩子選着做,有些孩子不用做。這樣以來,對所有的孩子來說,作業相應的就少了;

(二)  精  根據每節課的教學內容,教學要求。精選練習題,不是把書上或資料上的習題統統拋給學生,而是啓發學生的思考,發展學生的智力;

(三)  活  根據數學學科應有的廣泛性特點,把作業與課外活動結合起來,讓學生自己動手動腦去實踐去探索。如:學過長方形面積之後,佈置讓學生測量自家的客廳有多大,看鋪滿客廳的地板磚需要多少塊。孩子們一放學就只奔家裏,進行測量和計算,第二天讓學生彙報。學生們興趣很高,家長反映也比較好。

所以,數學作業的佈置,要想使孩子樂意家長滿意,我們在佈置作業時,就必須動一番腦子,數學作業的設計必須與生活實際,社會實際,甚至家庭實際結合起來(爲什麼說家庭實際:如果你教的班的孩子大都是作生意的或是留守兒童的,作業就另論了),使孩子看的見,夠的着 用的上,作到目的明確,形式多樣,吸引學生樂意完成。就是我們的目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