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唯美文字 > 故事

漢字小故事(通用16篇)

故事1.57W

我們現在使用的文字是經過了很多演變而形成的,那麼大家知道漢字小故事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編分享的漢字小故事(通用16篇),一起來學習吧!

漢字小故事(通用16篇)

漢字小故事1

最早的文字出現於商代。

當時人們尊尚鬼神,遇事占卜。他們把卜辭刻在龜甲和獸骨的平坦面上,塗上紅色標示吉利,黑色標示兇險。這些文字都是用刀刻上去的,大字約一寸見方,小字如穀粒,或繁或簡,非常精緻。

它們經過幾千年的沉睡,直到清代光緒二十五年(1899)才被發現。發現地是河南省安陽城西北五里處的一個村子,那裏是當年殷商(第二十代國君盤庚)的故都。由於洹水決堤,衝出許多甲骨,人們以爲是龍骨,用來當藥材治病。翌年,一個叫王懿榮的商人對這些甲骨發生了興趣,他趕到河南收集了許多,帶回去研究。後來,劉鄂又繼續收集,達到五千多塊。於是,便有一些學者將其定名爲“甲骨文”。

古文字學家對十萬餘片中的文字進行研究,發現骨甲文字的結構已由獨體走向合體,有了形聲字,已是相當成熟的文字了。在四千六百多個甲骨文單字中,已經辨識了一千七百多個。

漢字小故事2

漢字是我們中國的表意文字,從古到今,已經有許多年的歷史了。

我的事例有兩個,一個是寫錯字,一個是寫漏字。一天,我吃完飯,就開始做作業。做作業的時候。我有很多字不是寫得不工整,就是寫漏;不是寫的不好,就是寫得不工整;我不是做作業時候去上廁所,就是做作業時看電視,我從不把漢字放在眼裏。

後來我才知道我們一定要把漢字寫好,媽媽總是說不寫好漢字就不是中國人,我聽到這句話,立刻把漢字寫好。

直到上四年級時,我發現我的字沒有以前那麼漂亮了,我想:如果我把漢字寫好,要花很多力氣和時間,不寫好字就不這麼辛苦。但是,每當我把漢字寫得不工整時,媽媽就批評我,嚴厲地說:“你要把漢字寫好,不可以半途而廢!”我卻左耳進右耳出,把媽媽的話全忘了。直到今天,我才領悟到寫好漢字是多麼重要啊!

如果怕一點辛苦而不去把漢字寫好,那麼漢字這幾千年的歷史不就荒廢了嗎?我們一定要寫好漢字,把寫漢字放到學習的第一位,這樣就不會寫不好漢字了。

漢字小故事3

“天”字屬於象形字。因爲人的頭頂上就是天空,所以最早的“天”字是個突出人物頭部的人形。後來表示人物頭頂的圓形或方形被簡化成了一橫,慢慢變成了我們現在所寫的“天”字。

古時候杞國有個人,看到天就擔心天會掉下來,看到地就擔心地會塌下去。整天愁眉不展,提心吊膽的。

有個智慧的老人就跑去跟他解釋說:“天不過是積累起來的氣體,到處都有。你一舉一動、一呼一吸都離不開它,我們整天都在空氣裏活動,爲什麼還會怕天掉下來呢?”

那個杞人聽了,狐疑地問:“天如果真的是氣體堆起來的,那日月星辰掛在上面,就不會掉下來嗎?”老人笑笑說:“日月星辰也是氣體聚集而成的啊,不過是它們能發光罷了。”杞人沉思了一下又問:“那要是地塌下去又怎麼辦呢?”那個老人又解釋道:“地不過是堆積起來的土,你整天在地上走來走去,踩踏着泥土,不是很牢固嗎?又爲什麼要擔心它會塌下去呢?”經過了這一番解釋,杞人終於明白了,心頭的千斤重擔也放了下來。以後就過上了輕鬆安逸的日子。

漢字小故事4

“木”字是個象形字。最早時這個字就像是一棵枝幹完整的大樹,上半部分很像樹枝和樹葉,下面就像是樹根。這個字在古代被用來作木本植物的統稱。現在的意思是“樹木”“木材”。

公元383年,前秦大王率領百萬大軍南下攻打東晉,大軍駐紮在淝水北岸。前秦大王聽聞東晉士兵不堪一擊,於是派使者帶八千士兵到南岸的東晉城下去勸降。

東晉知道秦軍來了,派出了大將謝石、謝玄帶領五千精兵出城偷襲了秦軍的先頭部隊。

前秦大王得知秦軍戰敗,大驚失色,馬上登上城樓向淝水對岸觀看。當時正是隆冬時節,又陰天,遠遠望去,淝水上空灰濛濛一片。

再仔細看,淝水上桅杆林立,戰船密佈,東晉士兵陣容整齊,手握刀槍。前秦大王不禁心生寒意,又回頭望向八公山,山上地勢險要,東晉士兵的大本營就駐紮在山下,一陣風吹過,山上晃動的草木遠遠看去就像無數正在行動的東晉士兵。前秦大王頓時面如土色,下令撤退。

結果秦軍在後退時自相踐踏,潰不成軍,打了個打敗仗。這一站後,前秦瓦解,北方再一次分裂。

這一站就是我國曆史上著名的淝水之戰,是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典型戰例。此戰後便有了“風聲鶴唳,草木皆兵”這個典故,意思是聽到風的呼嘯聲和鶴的鳴叫聲都以爲是有敵軍在追趕,看到晃動的草木都以爲是敵人的士兵在行動。形容人在非常恐慌時,稍有一點兒風吹草動,就十分緊張害怕。

漢字小故事5

“月”字也是一個象形字。因爲古人發現月缺的時候多,月圓的時候少,所以用一個彎彎的形狀來表示月亮,也爲了與“日”字區別開。有的中間加了一個點兒,來強調這是月亮,但也有不加點兒的。現在的“月”字可就不那麼像月亮了。

晉武帝時期,有個叫滿奮的人,他是三國時魏國名將滿寵的孫子,因爲叔叔滿偉被削去了官職的事而憂慮重重,做事特別小心謹慎。

一天夜裏,繼位不久的司馬炎叫滿奮入宮議事。議事時司馬炎發現滿奮神情緊張,嘴脣都在發抖,就問他是不是身體不舒服。滿奮回答說:“外面風很大,我覺得很冷”司馬炎笑着說:“外面雖然風大,可隔着琉璃屏根本吹不進來,怎麼會覺得冷呢?”滿奮聽了,不由得紅着臉說:“我就像是南方怕熱的水牛,看到月亮還以爲是太陽,就忍不住喘起氣來。請陛下寬恕我的失禮。”司馬炎因爲滿奮說了實話,所以並沒有怪罪他。

後來“吳牛喘月”這個成語常用來比喻因疑心而害怕,也比喻人遇到事情過分害怕,導致失去了判斷是非的能力。

漢字小故事6

那是大清乾隆年間的事。我們低田的四個秀才相約進城,從低田到金華縣城要走幾十里路,實在無聊,甲秀才提議:我們四人一路走一路做詩豈不有趣。這樣,我們每人拆一字,做一首詩,詩中要有物有色。誰的不合規格,到城裏誰請客。其他三位秀才都說:好!

甲秀才當仁不讓,以出字爲詩:‘出’字拆開兩座山,顏色一樣煤和炭。不知哪座山出煤,哪座山出炭!乙秀才不甘示弱,以朋字爲詩:

‘朋’字拆開來兩個月,顏色一樣霜和雪。不知哪個月下霜,哪個月下雪!丙秀才靈機一動,一呂字爲詩:‘呂’字拆開兩張口,顏色一樣茶和酒。不知哪張口喝茶,哪張口喝酒!

丁秀才擡頭一看,天上紅日當空,已是中午,便以昊字爲詩:‘昊’字拆開日和天,顏色一樣雲和煙。天上天天飄白雲,地上日日冒炊煙。

前三個秀才異口同聲地說:不行!不行!你的詩不符合規格,你輸了,你請客!

丁秀才本是富家子弟,自知理虧,欣然同意,進城後大家就樂呵呵地歡飲了一餐。

漢字小故事7

自從老虎做了獸中之王后,飽食終日,無所用心。有一天,無聊之餘,突然想起了自己當年的師傅——貓。老虎儘管仍爲貓沒教會自己爬樹的本領而耿耿於懷,但爲了顯示自己的大王氣度,決定設宴招待貓。於是,老虎派狐狸直接向貓發出了邀請。

貓接受了邀請,決定準時赴宴。

這一天,貓如約來到了老虎大王的山洞。雙方寒暄之後,宴會便開始了。老虎對貓說:“今天的宴會我特地爲你準備了味道最美的食物——羊肉。”貓聽後回答說:“不,我要吃魚,因爲魚的味道最好。”老虎則說:“羊肉的‘羶’味最美。”貓則堅持說:“魚的‘腥’味最好。”看看相持不下,老虎便說:“我是大王,我說了算!”貓卻並不買賬,反脣相譏道:“我是師傅,應該我說了算!”這時,在一旁的狐狸見狀搭了腔,說道:“一個大王,一個師傅,二者都是權威,話說得都有道理。你們爭下去也沒個結果,乾脆待我去討教造字始祖,看他能不能爲你們造一個新字,表示味道美好,既有羊又有魚,既羶又腥,如何?”老虎和貓聽罷,都表示贊成。

就這樣,狐狸來到造字始祖的家,心想這下一定會難倒始祖。沒想到,說明來意後,始祖表示這很簡單,當即造一個字,折衷了二者對味道的偏好,使該字的字形中既有“羊”又有“魚”,發音中既有“羶”又有“腥”。之後,始祖又告訴狐狸說,老虎和貓在這個字的具體寫法上,還會有爭吵。狐狸問:“那如何是好?”於是,始祖如此這般地教導了狐狸一番。

狐狸回到山洞,告訴老虎與貓,始祖新造字的字形中既有“羊”又有“魚”,發音中既有“羶”又有“腥”,二者都表示同意。但在這個字的寫法上,果然不出始祖所料,老虎與貓又發生了爭執。因爲老虎愛吃“羊”,便堅持要把這個新字寫作“羊”字頭、“魚”字底;反之,貓則堅持要寫作“魚”字頭、“羊”字底。那麼,到底這個字該怎麼寫呢?雙方又各不相讓。最後,狐狸根據始祖預先設定的方案從中打圓場,說:“這就不必非得要爭個高低不可了吧。‘魚’和‘羊’平起平坐,‘魚’在左、‘羊’在右。在讀音上,取‘腥’的前半部分‘xi—’在前、取‘羶’的後半部分‘—ɑn’在後。”貓聽了很高興。老虎則問:“這是爲什麼?”狐狸想了想,回答:“這是因爲貓做師傅在先,你做大王在後。”這樣“鮮”字就產生了!

漢字小故事8

有一次,北方匈奴要進攻中原,遣人先送來一張“戰表”。皇上拆開一看,原來是“天心取米”四個大字。滿朝文武大臣,沒有一個解得此謎。皇上無法可想,只得張榜招賢。這時,宮中一個名叫何瑭的官說,他有退兵之計,皇上急宣何瑭上殿。

何瑭指着“戰表”上的四個字對皇上說:“天者,吾國也;心者,中原也:米者,聖上也。天心取米,就是要奪我國江山,取君王之位。”皇上急道:“那怎麼辦呢?”何瑭說:“無妨,我自有退兵辦法。”說着,提筆在手,在四個字上各添了一筆,原信退給了來人。

匈奴的領兵元帥,以爲是中原不敢應戰,可是拆開一看,頓時大驚失色,急令退兵。

原來,何瑭在“天心取米”四個字上各加一筆後,變成了“未必敢來”。

漢字小故事9

洲是古今字。“州”是“川”加三個點新造的形意字:川是河流;“、”是河流當中的沙地,即現在的洲,如:沙漠中的綠洲。因爲人居住的地方似川中陸地,所以把某一聚集居住的地方叫做“州”。爲了區別人住的聚集地點與水中的陸地,又加“氵”另造“洲”。

這樣,州、洲二字大體分工如下:州表示人聚集居住地,後來作行政區劃,如:九州、自治州、州府。洲表示水中的小塊陸地,如:湘江橘子洲。地球多數地方被水覆蓋着,所以大塊陸地也叫洲,如:亞洲、歐洲。

州(洲)是水中陸地,是人可居住的.地方;舟(船)也是人在水中可居住的地方。舟與州、洲音同義近,三字同源。

漢字小故事10

話說中國歷史上的唯一女皇武則天登基後,她想給自己取一個非常適合自己的名字,中國要名字要表達出自己的獨特之處,並且把自己的光輝也展現出來。可是取什麼字才能讓自己顯得與衆不同呢?如果用一些熟悉的漢字肯定不能體現,於是武則天想自己造一個從來沒有的字出來,這樣肯定就沒有重複了。說造就造當時對日月有一種封建迷信,都覺得日月是神聖的,武則天就把自己比喻成了日月,想讓自己和日月一樣永遠高掛在天空,所以就有了那個字,日月在天空上面:曌。

曌:zhao

曌字的意思:大概有日月當空、明亮闊大的意思吧。

漢字小故事11

萬字難寫有一年,老翁聘請了一位楚國的讀書人教他的兒子認字。第一天上學,老師用毛筆在白紙上寫了一筆,告訴他兒子說:“這是個‘一’字。”他兒子學得很認真,牢牢地記住了,回去後就寫給老翁看:“我學了一個字——‘一’。”老翁見兒子學得用功,看在眼裏,喜在心裏。

第二天上學,老師又用毛筆在紙上寫了兩筆,說:“這是個‘二’字。”這回,兒子不覺得有什麼新鮮了,記住了就回家了。到了第三天,老師用毛筆在紙上寫了三筆,說:“這是個‘三’字。”兒子眼珠一轉,彷彿悟到了什麼,學也不上了,扔下筆就興高采烈地奔回去找到父親說:“認字實在簡單,孩兒已經學成了。現在不用麻煩先生了,免得花費這麼多的聘金請先生,請父親把先生辭退了吧。”見到兒子這麼聰明,老翁高興地準備了酬金辭退了老師。

過了幾天,老翁想請一位姓萬的朋友來喝酒,就吩咐兒子一大早起來寫個請帖。兒子滿口答應了:“行,這還不容易嗎?看我的吧。”

老翁看兒子滿有把握,就放心地去做其他的事情了。時間慢慢地過去,眼看太陽都快偏西了,還不見兒子寫好,老翁不禁有些急了:“兒子這是怎麼了?”等了又等,老翁終於不耐煩了,親自到兒子房裏去催促。

進得門來,老翁見兒子愁眉苦臉地坐在桌邊,紙在地上拖得老長,上面盡是黑道道。兒子正拿着一把沾滿墨的木梳在紙上畫着,一見父親進來便埋怨道:“天下的姓氏那麼多,他爲什麼偏偏姓萬呢?我借來了母親的木梳,一次可以寫20多劃,從一大早寫到現在,手都酸了,也才寫了不到3000劃!萬字真難寫呀!”

漢字小故事12

一文書寫字常把筆畫寫錯。一次造名冊,將“陳”字的“阝”寫在了右邊,被長官打了二十大板。書生從此記住“阝”是應該寫在左邊的,結果不幸又寫錯了“鄭”字,又捱了二十大板。一日,一姓聶之人託他寫張狀子,文書大驚失色:“我寫了兩個‘耳’字,捱了四十大板,你又弄來三個‘耳’,要我命啊?!”

第六個漢字故事:團字和圓字的漢字故事

一天上午,“團”在逛街,突然見到了“員”,他熱情地上去打招呼:“你好啊!圓!”

“員”說:“我不認識你啊?”

“團”說:“我們之前還在一起去給人家拜年,祝人家閤家團圓,怎麼天氣一熱,你把外套脫掉了,就不認識我了?”

漢字小故事13

說一個人和夫人在家裏招待兩位朋友,朋友甲對女主人敬酒,說“醉翁之意不在酒”,這個很不禮貌了;女主人指了說“醉酒之意不在翁”,說朋友偏離了和男主人敘舊喝酒的本意;男主人也有些不快,似批評的說朋友甲“醉酒之翁不在意”,胡來了;朋友乙在旁邊偷着樂,暗指主人“在意之翁不醉灑”。我看了很生感嘆,這就是漢語的魅力。換了別的任何一種語言,恐怕也難找了如此精澌的例子了。只可惜讀書至今,漢語還是學的不好,真是慚愧啊!

且不從愛國的角度來說,我也認爲,漢語是世界上最美的一種語言。更不要說漢語本來就是目前世界上已知文字中,詞彙最豐富,表情達意最淋漓盡致的了。

漢字小故事14

相傳很久很久以前,蒼頡是皇帝的史官,他長着跟龍一樣的面貌,四隻炯炯有神的眼睛。

他特別喜歡觀察身邊和周圍的事物,他也非常愛動腦筋或者是想問題。他每天擡頭觀察天上星星的變化,看烏龜背上的花紋、雀鳥羽毛的色彩和山川起伏的樣子和形象,經常在自己的手上描畫事物的形體和特徵。久而久之就創造丁文字。蒼頡在創造文字的時候,上天下起魚點一樣的粟米,怕人們光顧寫字。將來人們餓肚子。

鬼在黑夜裏偷偷的哭泣,龍也藏躲起來,是因爲怕文字把他們的醜惡行爲記錄起來,昭告天下,使他們遺臭萬年。

這就是漢字的來歷。一個偉大的蒼頡,我特別佩服他。

漢字小故事15

新上任的知縣是山東人,因爲要掛帳子,他對師爺說:"你給我去買兩根竹竿來。"

師爺把山東腔的"竹竿"聽成了"豬肝",連忙答應着,急急地跑到肉店去,對店主說:"新來的縣太爺要買兩個豬肝,你是明白人,心裏該有數吧!"

店主是個聰明人,一聽就懂了,馬上割了兩個豬肝,另外奉送了一副豬耳朵。

離開肉鋪後,師爺心想:"老爺叫我買的是豬肝,這豬耳朵當然是我的了……"於是便將獵耳包好,塞進口袋裏。回到縣衙,向知縣稟道:"回稟太爺,豬肝買來了!"

知縣見師爺買回的是豬肝,生氣道:"你的耳朵哪裏去了!"師爺一聽,嚇得面如土色,慌忙答道:"耳……耳朵……在此……在我……我的口袋裏!"

漢字小故事16

從前,有個紈袴子弟,自幼好吃懶做,不好好唸書。長大以後,常因寫錯別字鬧笑話

有一天他妻子說想吃枇杷。他從桌子上隨手拿出一張紙,揮筆在上面寫了幾個字。寫完後便招呼僕人去買枇杷。他妻子接過紙來一看,噗哧一聲笑了。原來上面寫的是“買琵琶五斤”。五個字寫錯了兩個,將“枇杷”誤寫成“琵琶”。他妻子看過後,在後面題了一首打油詩:

枇杷並非此琵琶,

只怪當年識字差。

倘若琵琶能結果,

滿城簫鼓盡飛花。

這個紈袴子弟看過妻子的題詩,羞了個大紅臉。“枇杷”和“琵琶”讀音相同,都讀pípa,是同音詞。但“枇杷”是一種水果,而“琵琶”則是一種絃樂器,意義和寫法完全不同。

標籤:漢字 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