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心得體會

物理中考研討會的心得

2009年3月,我非常榮幸代表湖口縣上片五所中學的物理老師,參加了在南昌市舉行的2009年江西省中考物理研討會。大會爲時一天半,前後共有9位領導和老師發言,分別是江西省教研室譚少虞主任、江西省物理研究員王金瑞老師、景德鎮五中的羅英老師、南昌外國語學校的黃榮勝老師、永豐縣恩江中學的金芳老師、婺源中學的李明老師、撫州市臨川區六中唐文傳老師、宜春第三中學謝宜南老師、新餘市第三中學羅輝老師。

物理中考研討會的心得

九位領導和老師的發言各有側重點,也分別暢談了自己從事教育事業多年的心得和體會,盡顯個人教育教學素養。筆者覺得2008年的中考分析精準,2009年中考趨勢分析詳盡,讓聽者受益匪淺,不虛此行。

爲了更深刻的領悟、傳達大會精神,返校後重新學習會議資料,就自己的所聽所見,薄感如下:

一.瞭解中考的命題過程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要想事半功倍,“磨刀的功夫”是不能少的。就謝宜南老師的介紹,中考命題的全過程如下:

1、認真學習國家教育部頒佈的《物理課程標準》和2008年中考考試說明。

2、命題組全體成員討論各級主題下的考試內容,制定了雙向細目表。

3、根據雙向細目表所設定的結果性目標考試知識點和體驗性目標考試內涵,進行人員分工,分頭命制3倍實際試題的題量供備選。

4、全體人員進行試題篩選,確定基本入選試題,編制出“雛形”試卷。

5、將製成的“雛形”試卷與雙向細目表進行對照,調整知識分佈。

6、預估和調整試卷的難度係數,使之符合考試說明對試卷難度係數的要求。

7、審題人員對試題進行審題,提出審題意見,命題人員進行修改。

8、在確定試卷以後開始進行試卷中試題的製圖工作。

9、反覆審讀無誤後,交付印刷廠排版,印刷。

從這裏,不難得出結論,中考複習中《物理課程標準》和2009年中考考試說明的學習勢在必行。

二.2008年中考,學生試後感覺良好,但分數不高的'原因。

去年,我校物理老師陪同學生參加考試。考後,很多學生喜形於色,但老師們則是心底一沉,果不出所料,成績出來後大大低於學生的預計值。就這個情況,景德鎮五中的羅英老師進行了仔細的分析:

1.2008年試卷的結構、抽樣試卷數據分析

題號    一    二    三    四    全卷難度係數

題型    填空題    選擇題    簡答或計算    實驗或探究

試題個數    10    8    5    5    0.64

滿分值    20    24    26    30

難度係數    0.75    0.65    0.54    0.61

試卷難度控制良好,其中選擇題難度控制最接近全卷難度值,填空題偏容易,而簡答或計算題偏難。試題對三維目標的考查比例合理,是一份難易適中、令人滿意的試卷。

2.學生答題過程中失分的主要問題:

1、審題不清答非所問。

2、表述不清,詞難達意。

3、答題不規範。

4、運用數學知識的能力較差。

5、解題思路混亂。

這些,何嘗不是我們在中考物理複習中要極力解決的問題。

三.對於即將的2009年中考,在教學中要特別注意到問題。

就幾位老師的經驗介紹,有以下幾點特別值得大家借鑑:

1.仔細研究學習《物理課程標準》和2009年中考考試說明

2.合理安排複習時間,詳細制定複習計劃。

第一輪:單元複習階段,緊扣“基本知識、基本技能”

第二輪:專題板塊複習階段,針對重點、難點、薄弱環節

第三輪:綜合能力的強化訓練,加強模擬、提高能力

第四輪:迴歸課本、通讀教材

3.不要盲目使用資料 。

大部分複習資料,題型過於陳舊,缺乏創新理念,把物理引入了死衚衕,所以任何資料中使用時都要分析、選擇,以避免浪費精力和時間。

4.切忌大量重複勞動 。

應當允許學生對已經熟悉思路的題一帶而過,把主要的精力集中在有疑問的問題上。同時,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多分析比較,拓寬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

5.每課都有一個明確的側重點。

上覆習課一定要避免,爲講題而講題,爲講概念而講概念。針對練習的講解,可以有目的滲透一種解題的方法,例如:如何尋找題目中的隱含條件,怎樣尋找題眼,排除法的運用……。

6.分析2009年的物理競賽初賽、複賽試題

在中考出題的過程中,物理競賽初賽、複賽試題有一定的導向作用。

7.重視近三年中考試卷裏學生易失分的題。

不是說考過就不考,學生易失分的題,在2009年中考依舊有可能出現。

8.學生容易出現的普遍問題要重視。

公式不寫、公式錯寫、公式中的物理量混亂,不寫代入過程、代入過程不帶單位、錯代物理量,計算結果單位不寫、單位錯誤、計算錯誤等。

9.關注科技以及一些與環境能源等相關的熱點問題。

當今中考命題都講求一個情境,死板板的條條框框不復考查,考題都會融入到生活實踐當中,因此學生平時關注了社會生活,中考也不至於出現“真空脫氧”的現象。

10.關注自己、周圍、以及生活中的一些常見現象。

關注自己:例如體重、身高、密度、體積、正常步行速度、正常體溫、站立時對地面的壓力、壓強等;關注周圍:例如課桌多高、一層樓多高、一隻雞蛋質量多大、家用電器功率多大、小轎車速度多少、保溫瓶容積多大、電冰箱的工作原理、指甲刀及自行車、白熾燈泡上所涉及到的物理知識等;關注生活中的一些常見現象:如露水、霜的形成、爲什麼冬天水管容易破裂等;關注科學、技術、社會:例如溫室效應、城市熱島效應、光污染、人工降雨、航空航天、西氣東輸、西電東送、南水北調等。

11.防止身心過度疲勞,不要忽視心理調適。

適度的緊張是必要的,但過度只會適得其反。在複習階段,把握節奏,鬆馳有度,愉悅心態,切忌浮躁 !

四.加強全省物理老師的交流,“一桶水”變成“常流水”。

景德鎮五中的羅英老師說:“在教師這一行業,過去有一個至理名言“要給學生一滴水,自己要有一桶水。”隨着資訊時代的來臨,這一觀念已顯陳舊,缺少補給的水沒有鮮活的生命力,“一桶水”遠不如“常流水”,知識需要常重新載入。面對我們比較生疏的東西,要勇於學習,善於學習,敢於學習,唯有如此方能不誤人子弟。”

爲了大家更好的交流和學習,現在/>  以上就是我南昌之行的一些收穫,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