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心得體會

教育心得之探索語文作業的新思路

以往,我們在探討素質教育實施的過程中,重在課堂素質教育的研究,而忽略了課後教師對於佈置作業的思考,探索語文作業的新思路。我個人認爲,當前國家教委要求學校減輕學生課業負擔,這要求緣何提出?這不得不促使學校教師對於課後作業的佈置的質與量進行深思。

教育心得之探索語文作業的新思路

語文作業——課堂教學效率的反潰,也許不是閱讀教學全過程中最重要的,但卻是其中不可缺少、對教師課堂教學效果進行間接評價的重要環節。

許多語文作品包羅着上至天文、下至地理的各類知識;蘊涵着陶怡情操的'美的因素和豐富獨到的人生經驗。對於這些,學生如果沒有課後必要的“再理解”,那麼在短短45分鐘裏,教師哪怕是再精雕細琢、準確無誤的分析,他們的體會也將是膚淺的,容易淡忘的。

筆者認爲,在當前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大形勢下,侷限於書本的作業,總是不完善的。尤其對於語文新教材中視聽單元的教學,更不可能簡單地停留在機械地抄寫與背誦。那麼,是否可探索一條既提高學生素質、又減輕學生負擔,變學生被動爲主動的作業新思路呢?基於此思想,我在教學過程中積極思考,主動尋找機會、創造氛圍,以培養學生髮散性思維爲主導,探索關於語文作業的新思路。它可能比純粹知識意義上的“作業”效果要好些。

首先介紹一下這一“作業新思路”在教學公開課中的實踐:

本學期視聽單元的要求是:聽清解說詞,理解影片的主要內容,教育論文《探索語文作業的新思路》。《搏動中的上海》是視聽單元的第一篇課文。這是在80年代末拍攝的一部專題紀錄片,主要內容爲反映改革開放最初10年上海的巨大變化和輝煌成就;中心爲讚頌黨的改革開放政策和上海人的勤勞與智慧是上海取得變化和成就的條件與動力。整部紀錄片片長爲30分鐘,我安排了2課時進行本課文的教學。第一課時教學目標爲看懂畫面,聽清解說詞。第二課時教學目標爲:理解影片主要內容和中心思想。其中,第二課時公開。爲培養學生遷移思維能力,我在公開課結尾設計了“課外遷移”這一創設性練習。因此,爲配合這一教學內容,在第一課時結束,我有目的地佈置了兩項作業。第一,上這篇課文當天日期爲4月18日,恰逢浦東改革開放10週年紀念日。故要求學生回家觀看東視二套8點檔專題紀錄片《浦東新貌》(共5集),可與《搏動中的上海》進行比較。第二,請同學們收集上海近十年來變化和成就的圖片、照片等,剪貼在16開圖畫紙上,並寫上相應的圖片介紹。(不超過50字)

公開課上,每位同學都帶來了自己的“作業”。他們紛紛踊躍上臺利用實物投影儀展示自己的圖片,並配上相應的解說詞,把公開課氛圍推向了高潮。課後,許多老師都稱讚“課外遷移”這一練習設計得好,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體現了學生在課堂的主體地位,延伸了課堂主題,也活躍了課堂氣氛。而我想,這都得益於第一課時作業佈置的新思路。

從實踐證明,這一“作業新思路”不僅切實減輕了學生的作業心理壓力,而且從根本上提高了作業質量,深受學生歡迎。總的說來,佈置這樣的作業,有如下三點好處。

第一、 調動積極性,增強學習語文的興趣。

學校教育不僅要傳授書本知識,還應培養學生的敬業精神和團隊精神,使他們努力學習和掌握所學學科的實際應用技能,具有創造力和繼續學習的能力。而這一作業的佈置,要求學生課後自己收集材料,自己設計粘貼排版,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有些學生爲了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