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心得體會

《班主任工作漫談》讀書心得體會(精選5篇)

當我們受到啓發,對學習和工作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時,好好地寫一份心得體會,透過寫心得體會,可使我們今後少走彎路。那麼寫心得體會要注意的內容有什麼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班主任工作漫談》讀書心得體會(精選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班主任工作漫談》讀書心得體會(精選5篇)

《班主任工作漫談》讀書心得體會1

本學期,學校購買了十幾本魏書生老師的《班主任工作漫談》。我帶着好奇和崇拜的心理將其讀了兩遍。深深地被書中樸實的語言和富有創意的做法所吸引。儘管自己還不是班主任,但仍然學到了不少育人知識和做人的準則。下面談幾點讀書後的體會:

一,用積極的心態改變環境。

現代社會是一個浮躁的社會,面對越來越大的工作、學習和生活的壓力,人們往往靜不下心來踏踏實實做事。總是一味地抱怨環境不如人意、抱怨他人不關心自己……做爲教師的我們,也總是愛抱怨自己的運氣不好、抱怨現在的孩子難教等。以致進入惡性循環狀態,身心俱疲。我就是一個典型的愛抱怨的老師。

而當我讀到魏老師寫的第一篇文章時就驚呆了。魏老師說:“埋怨環境不好,常常是我們自己不好;埋怨別人太狹隘,常常是我們自己不豁達;埋怨天氣惡劣,常常是我們抵抗力太弱;埋怨學生難教育,常常是我們自己方法少。”“人不能要求環境適應自己,只能讓自己適應環境。”真是一語驚醒夢中人。是呀,自己浪費了多少時間助長別人的愚昧和自己的野蠻。何不先從改變自身做起呢?之後的教學中,我注意調整自己的心態,笑對一切。學生們似乎變得更聽話,以前讓自己頭痛的學生也變得可愛了,師生關係更和諧,教學效率也有所提高。我真正認識到改變自己的重要性。

二,用民主和科學管理班級。

魏書生身兼數職,時常外出,卻能把班帶好,把課上好。靠的就是民主的管理思想和科學的管理方法。他不是僅依靠自己帶班,而是依靠學生。要把學生當助手而不是對手。讓學生自我管理結合班幹部的教育管理。正如魏書生說的那樣:“普通同學能做的事,班幹部不做,班幹部能做的事,班主任不做。”魏老師靠的是和學生商量。上什麼課,怎麼上,遇到問題怎麼解決,他都和學生商量着來,一則人多智慧廣,二則符合學生興趣和愛好。投其所好,效果必佳。但僅有民主是不行的,必須制定科學的制度,依靠科學的方法去管理。如班級的“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責任具體到每一個人,以及犯錯處理方法等,讓學生對自己該乾的事,該承擔的責任做到心裏清楚,一切按制度執行。很佩服魏老師的勤學善思,帶班有方。這不僅對班主任有所啓示,任課教師也受益無窮。不管教哪門學科,民主加科學,既能蹲下來傾聽孩子的語言,又能站起來教孩子說話。學肯定能教好,老師也一定會很幸福。

三,用讀書和寫作提升自己。

魏老師及百忙於一身,卻能始終堅持讀書和寫作。他充分用好了“邊角餘料”,不斷的學習和進步。再看看我身邊的大部分人,每天疾馳着“忙碌的腳步”,日復一日做着重複了好多遍的工作,稍有空閒,不是閒聊就是“淘寶”。不知從何時起,讀書已成爲被遺忘在角落裏的“廢品”。偶爾翻開看看,也投不進心思。更別提寫作了,太久不寫,詞不達意,語言累贅。而且最缺的是一份堅持。恍惚之間,突然爲自己是教師而慚愧。作爲教師,我們沒有魏老師那麼偉大,可是何不借鑑大師的經驗之談呢?讀書寫作,先從自身開始。

奧爾科特這樣評價好書:“所謂好書是有所期待而開啟,有所收益而合上的書。”從這個意義上說,《班主任工作漫談》確實稱得上一本好書。今後定會跟隨大師的腳步,在教育的百花園裏盡情採蜜,期待着百花齊放!

《班主任工作漫談》讀書心得體會2

本學期班主任研究室安排了讀書活動,給我們提供了讀書的好機會,我認真學習和閱讀了《魏書生班主任工作漫談》這本書,讀完此書,感覺有很大收穫。我更加深刻體會到:良好的師生感情是決定班主任工作的關鍵。

工作十幾年,我一直擔任班主任工作,經常聽到家長這樣說:“老師的一句話頂家長的十句。”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也給我這樣的體會,班主任的地位在學生心目中是至高無上的,班主任的話對學生是最具號召力的。在衆多任課教師中,學生對班主任老師是最崇拜的、最信賴的。下面從三個方面談以下自己的讀書體會。

一、透過讀書感到教師必須做到以身作則,爲人師表

透過讀書,我深刻體會到,爲人師者,就要處處爲人師表,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做學生的楷模,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去感染和帶動學生。不經意的一個動作和一句話,可能會出現事半功倍的效果。要學會關注每一個活生的心靈,用“真愛”去發現和培養孩子的閃光點,使他們推掉壓在無形生命自卑的巨石,發揮每個孩子的潛能,讓每個孩子的心裏都灑滿陽光。教師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直接對他們起着潛移默化的作用。古今中外的教育家無不強調身教勝於言教的道理,要求學生做到的,教師首先做到,而且要做的更好,更具有示範性,在無形之中爲學生樹立榜樣。尤其是班主任,老師的品德、行爲,都這樣或那樣地影響着學生。學生是極具模仿力的一個羣體,他們時時刻刻觀察着老師的一舉一動。如:在衛生大掃除中,爲了使每位同學都能認真、負責地完成任務,我每天提前早到校,首先拿起掃帚帶頭把衛生區打掃的乾乾淨淨,到教室裏拿起抹布,擦桌子和學生一塊打掃教室的衛生。我班學生王雷愛遲到,有時候來到看到老師在打掃衛生,自己不好意思的說:“老師我來完了,沒有打掃衛生,真對不起,明天我一定早來。”到了明天,我走到校園的時候,已經看到這個同學在草地上揀樹葉了。行動是無聲的語言,這樣,我不需要過多的鼓動性的語言,就已充分調動起學生的勞動積極性,他們都自覺地按照老師的分工,熱火朝天地幹起來,並且在質量要求上還與老師比一比,看誰幹的又快又好。事實證明,在教育工作中要努力做到:正人先正己,時時事事做學生的表率。如:教育學生遵紀守法,教師就不能有違法亂紀行爲;教育學生不怕髒、不怕累,教師就必須做到親自動手,吃苦在前,做好學生的帶頭人,否則,即使你說的天花亂墜,頭頭是道,而不注意自身修養,也不會收到滿意的效果。

二、透過讀書讓自己對工作產生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

教育事業的工作者必須有強烈的事業心、責任心,時時處處嚴格要求自己,牢固樹立了教師的光輝形象,班主任更是如此,透過學習閱讀《魏書生班主任工作漫談》,我有着很深的感觸,發覺與這些優秀班主任比起來,差距實在是太大了。有時覺得做班主任工作壓力很大很累,現在卻體會到,我們的工作是充實的,意義是深遠的,職業是幸福的,班主任必須做到愛校如家,愛生如子,任勞任怨,不計較個人得失,時時以“愛心、耐心、細心”,去關心每一位學生,用愛心去感化、去關心、去教育,讓他們感覺到在學校裏比在家裏的還要幸福的多,對我們這些學生既要愛又要嚴。既要學知識又要學做自食其力的人,全面關心學生的進步,時刻把學生放在第一位,是作爲一名班主任必需承擔的責任和義務。

三、透過讀書體會到教師必須做到信任學生、尊重學生、鼓勵學生

透過閱讀《魏書生班主任工作漫談》這本書,我更進一步認識到,渴望理解,渴望信任是人們的一種正常需要。作爲班主任,對於學生,首先是親近他們,尊重他們,在學習上耐心引導,生活中熱心關懷,經常同他們交談,瞭解思想狀況,抓住時機,儘量做到多表揚,多鼓勵,多給他們改錯的機會,樹立自信心,使他們感受到在快樂中成長,在快樂中學習。

《班主任工作漫談》讀書心得體會3

假期讀了魏書生老師的《班主任工作漫談》,從這本書中,不僅獲取了當班主任的寶貴經驗,還領會了做人的準則,感覺它像一盞指路明燈,引領着我們走進神聖的教育殿堂,在這裏,教育成了一種藝術,教育成了一種享受。下面簡單的寫幾點我的心得體會。

一、自主管理,習慣養成。

魏書生老師說:堅信每位學生心靈深處都有你的助手,你也是每位學生助手。以前的班級管理中多半採取的是孤軍作戰,只挑二、三個工作能力強、有責任心的孩子協助管理班級,長久下來,其它學生失去了鍛鍊及施展的機會,班級管理模式單一簡單。

而魏書生班主任工作經驗的全部內涵可以用四個字來概括:民主、科學。依靠這兩件法寶,在他的班中,形成了一種互助、互動模式,全員參與,相互制衡,人人既是管理者,同時又是被管理者,管理因時而動,權力彼此制約。而教師則處在一個駕馭、服務的位置上。這樣做,培養了所有學生的集體主義精神,增強了班集體的吸引力。可以着手嘗試班長競選制、班委成員推薦制,形成班級事事有人管、人人蔘與管的班級合力,使班級管理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發展。

在班級管理中,要注重關注每位學生的主人翁意識。在小學階段,好習慣的養成將使學生一生受益。作爲班主任,我們要學會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放飛雛鷹吧,讓他們自在飛翔。

二、以人爲本,發展個性。

用孩子心靈深處的能源,去照亮孩子的精神世界,顯然是最節省能源的方法。魏老師認爲自己班級成功管理的前提是尊重學生的意願,尊重學生的人格,把他們當作實實在在的人,而不是馴服物。因此,他引導學生們培養自信心從揚長開始,能受委屈的人才是強者,先從思想上給學生一片自由的藍天;在知識引導上,他引領學生們放眼未來,放眼世界,關注國內外科技動態,暢想月球,暢想廣褒的宇宙,讓學生從知識到精神領域都在一個自由的空間任其遨遊。而我們現在的班級管理模式死板,教育教學模式處處束縛住學生手腳,閉門造車,不是條條道路通羅馬的開放式教育,而是自古華山一條路的封閉式教育。放棄了以學生爲主體,教育不就成了一盤散沙嗎?我們師生都在累着。在今後的教育教學、班級管理工作中,我們要學會走進學生心靈,堅持以學生爲本,讓他們也能在知識與精神的無限空間裏翱翔。

在新課程改革中,不再過分強調學科本位,不再偏重書本知識,加強了課程內容與學生生活以及現代社會發展的聯繫,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學生終身學習必備的基礎知識和技能。這就要求教師站在展望未來的.高度,關注學生個性發展。

就教師個人文化素質提高方面,要想給學生一杯水,老師應當是自來水,形象說明了教師應當具有紮實的鮮活的知識。現代教師,不僅要具備一定的學科專業知識、心理學知識,還要不斷學習並嘗試運用新課程理念,注重課堂知識的生成,關注學生的個性發展,這樣,學生才能在輕鬆、愉悅的環境中接受學習。

正是魏老師豐厚的文化涵養以及他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新理念的有效實施,關注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才能做到教師工作遊刃有餘,學生學習輕鬆愉快。這不正是我們爲人師者所要努力追求的境界嗎?魏書生老師還告訴我們:許多事情是沒有選擇的,但你可以選擇態度。是的,人們不是已經總結出態度決定高度嗎?只有我們用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執着去追求教育的至真、至善、至美的境界,我們纔會自豪:我驕傲,我是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

《班主任工作漫談》讀書心得體會4

剛來到一中時知道要擔任班主任工作,心裏是完全沒有底的,甚至說有點害怕,怕自己管不住學生,管理不好班級。一開始我就用最死板硬套的方法,在學生面前天天繃着臉,想着讓學生怕我,他們就可能不敢搗亂。慢慢開始讀孫校長送給我的魏書生老師的《班主任工作漫談》,從中學到了許多科學管理班級的方法,真正要管理好班級,需要有科學的方法。

看到書中寫道魏老師所帶的學生在他不在班裏長達一兩個月的情況下,自己管理自己的班級,還可以自己給自己上語文課,自己給自己組織召開班會,讓我感覺不可思議。他的學生爲什麼那麼能幹與那麼自覺?都源自魏書生老師前期所做的大量科學管理工作。

所以,我試着用魏老師在這本書中介紹的一些方法,進行了一段時間的嘗試,收到了一定程度的良好效果。

我先在值日衛生工作上,仿照魏老師的方法實行專項任務承包。每一位學生都有自己負責的任務。並實行相應的獎懲措施,在開始的一段時間內效果不錯,但過了一段時間發現同學們的熱情度沒有之前那麼高了,大掃除時我也不敢放手交給他們。現在我開始對每個小組的負責人進行培訓,教他們怎樣去指揮自己小組的成員高效率地完成當天的值日工作。希望經過幾次培訓,即使班主任不參與每天的衛生值日工作,學生們就可以自覺高效地完成,不會出現任何差錯。

這就像要讓人民當家作主一樣,不應是班主任一人去管理班集體。最重要的是學生的自我管理,班級的管理要依靠學生自己,不要把學生當對手,而是慢慢把他們培養成助手。正如魏書生老師說的那樣:"普通同學能做的事,班幹部不做;班幹部能做的事,班主任不做。"我也希望我們班能做到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讓學生真正自覺起來。當然我感覺這需要大量的努力,大量的工作才能換來,我會結合自己的班級一步步嘗試,希望越來越好。

《班主任工作漫談》讀書心得體會5

魏書生老師在他的《班主任工作漫談》一書中談到他的班級管理的核心內容是“一靠民主,二靠科學”。這是他班級管理中最鮮明的特徵之一,也是他管理思想中最具價值的認識之一,僅僅八個字,耐人尋味,給人啓迪,收益匪淺。

一、班主任的新形象:不是“官”,而是學有專長的職業教師。

魏書生老師當班主任時,就是採用“民主”管理的策略和以“科學”管理的方法來管理班級。他把自己定位是學生的助手:“堅信每位學生的心靈深處都有助手,你也是每位學生的助手”。因而他制定的每一項班級管理制度都是從學生的利益出發,且都是與學生反覆討論、商量形成的。“在教育學生的時候,力爭不站在學生的對面,讓學生怎樣,不讓學生怎樣,而是站在學生的心理,站在學生真善美的角度,提出:我們怎樣,我們怎樣做才能更好。這樣學生會感到你不是在訓斥他,而是在幫助他,你真是他的助手”。因此纔會出現:他的班級沒有老師在,學生都很自覺學習,遵守紀律,且各方面工作都做得很好。

回想自己當班主任時,把班主任工作當成“官”來做,習慣於用一般管理的觀念和方法來“管”學生,甚至“卡”、“壓”學生,而不注意學習、研究如何運用科學民主的做法來管理班級,營造“班級文化”。透過拜讀魏老師的《班主任工作漫談》後,我們知道班級管理工作應該強調教師的愛心、學問、人格魅力和職業修養,對學生的潛移默化的影響;強調班級管理者與學生之間形成平等、民主和親切融洽的關係。班主任只有首先把自己當作是一位真正的教師,才能充滿教育的愛心,才能熱情洋溢,全心全意地愛每個學生。只有這樣,學生纔會從心理愛戴你、敬重你。這是教育的真諦。

二、班主任與學生的新關係:不是“管”而是“疏通化瘀”的良師益友。

班主任管理班級工作不能只“管”不“理”。“管”是靜態的、被動的、表層的,只是一種約束,制約手段而已,而“理”是動態的、主動的、具體的,是管理的宗旨所在。中醫強調“不通則痛”、“疏通化瘀”,這點魏書生老師又給我們做出了榜樣。他愛學生,尤其是愛那些差生。他認爲差生最不容易:“每天課聽不懂,還要硬着頭皮聽,不懂裝懂,裝模作樣,天天如此,日日如此,年年如此,這需要多大的毅力呀,因此給他們一些關愛,幫助他們進步也應是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魏老師說教師做差生的轉化工作如同醫生診病一樣,“醫生的醫療水平是在治療疑難雜症中過程中提高的,教師的教育水平也是在把難教的學生教好的過程中提高的”。這一認識應該說是非常獨特的,給人們更多的心靈淨化和啓迪。愛一名優秀生不難,愛一名差生卻不易;把成績好的學生教好不難,能把成績差的學生教好卻不易。陶行知先生也說過:“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那就讓我們多替那些所謂的“差生”想一想,想一想他們的優點,他們的“閃光點”,用賞識的眼光去欣賞他們,漸漸地,他們或許在你的眼裏並不是那麼差,或許有那麼一天,他們已經走出了“差生”的陰影,這一切將會是你當教師最好的回報。

想想我們平常對“差生”的態度,缺少的就是這種真誠的愛心,持久的耐心、不變的信心。班主任應該走進學生心靈,以愛自己孩子之心去愛學生。教師只有走進學生的心靈做他們的良師益友,才能實現民主化管理。這個前提就是要真正的去愛學生。愛學生,就是要愛他們的一切:愛他的優點和缺點,愛他的進步和淘氣,愛他的成熟和幼稚。只有這樣,你纔會想辦法把學生的缺點轉化爲優點,讓他從淘氣中不斷進步,使他從幼稚走向成熟。

三、班主任的工作新方式:不是“灌”,而是使人理和情和諧發展的人生導師。

學生獨立人格的培養是新世紀道德教育最根本的目標,班主任一定要認識到,這種人格的培養是民主的土壤、溼潤的雨露、寬厚的陽光、自由的空氣和耕耘者的辛勤勞動等綜合作用的結果,是一種充滿柔性的、富有周期的仔細呵護的過程。

在魏老師的班裏“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他對學生說:“凡是普通學生能做的事,班委不要做;凡是班委能做的事,班長不要做;凡是班長能做的事,班主任不要做。”他在班裏設立了值周班長,這些同學與常務班長,班委會成員一起,各有不同的職責共同的負責班級各種事務的處理。對班級一些具體的用品及各項專門事務,魏老師總能用自己獨特的方法發動每一個學生去“承包”,這樣形成了由班主任、班級幹部、學生組成的三級管理網絡,人人蔘與管理,同時便於人人接受管理。他這種讓學生自覺參與、自我約束,最後變爲自我行動的自我管理的方法,不僅鍛鍊了學生的管理能力,還培養了學生高度的責任感。所以即使他不在學校,班裏也管理的井井有條;所以他纔有時間去觀察,去思考,去做更需要他做的事。這就是他當班主任輕鬆的所在,這就是他的班級管理藝術。值得我們用畢生的精力去學習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