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觀後感

中醫觀後感談中醫

觀後感1.1W

中醫觀後感篇一:對中醫的感受

中醫觀後感談中醫

中醫文化淵源流長,經歷了數千年的實踐和篩選,雖然自己來自藥都之鄉,華佗故里亳州,但自己對中醫藥方面的瞭解確是很少。爲了能更深一步的去認識中醫文化,因此自己選擇了中醫概論這門課。透過學習,儘管自己對於中醫文化的認識依然是一知半解,但是卻讓自己引發了對中醫藥現狀的思考。自己開始對中醫的一些現狀進行了反思和自己個人的見解。

首先,我們從中醫的文獻方面來說。很多時候,老師們總是說這些經歷過數千年洗禮被傳承的文獻是老祖宗門精華的所在。的確如此,以爲這些經歷過上千年磨礪篩選的書籍是老祖宗們實踐經驗的總結,所謂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可見這些傳承下來的文獻的實際價值有多大。但即使是這樣,又有多少人去讀這些經典之作呢。曾經自己在網上看到過一些資訊,一些中醫類的高校,竟然把《黃帝內經》、《本草綱目》等作爲學生的選

修課,這種現象怎麼能不讓人寒心呢。中國文化的瑰寶卻被這些“無知”的人們作爲了一種掙學分的工具。如果說句難聽的,假如這些文獻的作者還活着的話,估計也會被氣死。更有甚者一些從事中醫的人居然對於中醫的發展瞭解不多,這是不是對中醫發展現狀的一種諷刺呢。

爲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狀況呢?根據自己個人的觀點認爲,除了外界的因素外,書籍本身的缺陷也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外界的因素主要的就是學校對於這些瑰寶的重視程度。只有對這些東西重視了,我們纔可能花更多多更大的精力去鑽研它。如果學校都認爲這些東西可

有可無的話,那還有誰會花精力看呢。同時書籍的本身也有劣勢,這些中醫藥方面的書籍大多繁瑣難懂,篇幅也比較長,導致很多人看着看着就失去了耐心,也就沒了繼續看下去的興趣。而且這些書籍大都只有文字敘述,沒有具體的圖片,致使很多人看了卻不知道它所講的是什麼。另外由於經濟的迅猛發展,人們對於生活不再是簡單的吃飽問題啦,而對於飲食養生方面也更加的看重,說到飲食養生,中藥的飲食養生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很多的人開始學習有關中醫方面的一些理論知識。而中國是發展中國家,普通的家庭在層次結構中佔了主要的位置,而這些人大都是工薪階層,文化層次大都不高,對於這些繁瑣難懂的書籍興趣都不會很高。儘管這些書籍的作用很大,但無法進入到尋常百姓家,作用再大,也失去了它原有的價值。

因此我們應該在不篡改原有著作的基礎上將原有著作編的通俗易懂,這樣才能被大衆所接受。從而使這些文獻得以繼續流傳。造福後世子孫。

其次,我們從身邊來說,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多少人在一生病的時候,腦子裏閃過的是中醫,因爲大部分的人都會選擇向西醫求藥。而且很多人之所以選擇中醫是覺得西醫無法治療或者是治療效果不好時,才選擇了中醫治療。而西醫彷彿已經成了人們下意識的一種選擇。這種現象的出現對我們難道不是警鐘嗎。流傳千年的中醫文化卻不及發展不到百年的西醫。究竟問題出在哪裏?

對於這個問題,是一個值得我們深究的問題,這種現象的出現與人爲因素是遠遠分不開的,同時也與中醫本身有關。因爲隨着社會的

發展,中醫也逐漸從救死扶傷轉變成一種賺錢的工具。很多中醫院的門診價格很高,作爲中國本土的中醫價格卻和西醫相似,甚至比西醫更高,這讓患者有什麼理由去選擇中醫,更何況一些中醫院爲適應時代的發展,打着傳承中醫的幌子搞什麼中西醫結合,中西醫都結合了,那人們選擇中西醫其中一個又有什麼區別呢。同時,中醫的治療也有着自己的劣勢,如今的社會是一個高速運轉的社會,所以人們對於時間的要求很苛刻,而中醫的治療確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療程較長。因此這也成了中醫發展的障礙。

儘管如今的中醫發展不盡如人意,但我們卻不能如此就否決掉中醫,正如上文所提到的,它是經歷過實踐的檢驗,有着巨大的實用價值。作爲中國人的我們有責任和義務去傳承它。但我認爲傳承要有着傳承的原則。作爲中國土生土長的中醫有着其璀璨的歷史,因此它的傳承就應該根據其自身的特點傳承,而不是搞什麼中西醫結合。因爲我認爲中醫就是中醫,西醫就是西醫,兩者是不能混爲一談的,中醫的發展可以汲取時代的先進經驗,但卻不是結合西醫。一旦結合了西醫,中醫的本質就變了。它就不在是原汁原味的中國本土的中醫,而是像現在的混血兒。失去了它最純正的血統。

悠悠千年的中醫文化,有着其奪目的光芒,雖然被沙粒所掩埋了光芒,但我相信,不就的將來,華夏子孫的我們會透過自己的努力,讓暗淡的中醫重新發出屬於它自己耀眼的光芒。

中醫觀後感篇二:學習中醫基礎知識後的感想

我來自比較貧窮的山區,小時候病了都是那些地方郎中給治的,而窮地方的老郎中基本都用草藥,-小時候恨死那些老郎中了,那些藥苦得人眼淚直流啊。而學過中醫基礎知識後,卻對中醫有了一種特別的感情,對還在家鄉用廉價的草藥爲故鄉人治病的慈祥的老郎中有種特別的感激。

中醫是世界上唯一存續數千年而又擁有系統理論的醫學,它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它建立在“陰陽”“五行”“經絡”“氣相”“血相”等學說之上。其中,“陰陽”與“五行”純屬中國哲學的範疇;“經絡”、“穴位”、 “氣相”、“血相”又是觀察不見到的,因而顯得有些“神祕”。至於中藥,往往是原材入藥,又常常是多藥配伍,因而其藥理是一種綜合效應。

中醫不像西醫的直觀、線性的思維方式,它我一種抽象的、綜合的思維方式。中醫的`“陰陽”、“五行”、“經絡”、“氣相”、“血相”都是抽象的,需要靠靈性去領悟,需要靠想象去意會,需要靠感覺(即望、聞、問、切)去判斷,中醫儘管將人體的五臟六腑分別納入“五行”之中,但絕不將它們割裂開來,而恰恰是將它們作爲一個相互制衡的有機系統,完整地統一看待。中醫儘管將人體的前後、表裏、虛實、寒燥等分別劃歸“陰”、“陽”兩大範疇,但不僅不將其割裂,反而特別強調“陰陽調和”。中醫不是針對疾病的直接原因採取對抗性措施,而是強調“扶正祛邪”,即扶持和維護人體自身所具有的正常功能以排除各種不正常的干擾。這些在課堂上學到的理論知識在最下層的鄉下老郎中身上都會體現。現在如果你去醫院對醫生說你肚子痛,那麼醫生就會讓你做什麼檢查,在給你開些治這個的藥。但是記得小時候肚子痛,中醫說法是上火,老郎中除了給吃良藥後,還用計謀嚇我們,讓我們太陽很大的時候不敢去曬太陽了,不敢做在被太陽曬得燙燙的石頭上了,然後肚子就會很久都不會痛了,所以對那個老頭子是又恨又得聽話啊。

還有,古代中醫並不分科,往往是由一名醫師診斷所有的疾病。這些都是中醫抽象與綜合思維方式的具體表現。這在平時我們見過的中醫治療中是很常見的。一個老郎中,他可是集腦科骨科五官科內科外科婦產科於一身的,只要是病 ,不管什麼病都是老郎中給治的,他是窮苦地方人們的神,而造就這樣的神的,就是我們中醫。

我們的審美其實在中醫裏都有體現的,“中醫說,‘心開竅於舌,其華在面’;上粉底把兩腮襯托的白裏透紅,就是爲證明我的心氣是旺盛的。‘肝開竅於目,其華在爪’;塗指甲油把手指甲染成紅色,就是要表示我的肝血是充沛的。‘脾開竅於口,其華在脣’;打口紅就是要表明我胃口好。‘肺開竅於鼻,其華在皮毛’,用潤膚霜洗面奶把面板打理得光滑細嫩,就是要表明我的肺健康。‘腎開竅於耳,其華在發’;一頭烏黑濃密的秀髮恰好說明我腎中陰陽的平衡。”1由此可知,中醫已經在不知不覺中影響我們的審美,中醫的理論已經深入到一個根本就不不知道中醫 的人的意識中,人們都在以中醫所建立的健康標準在要求自己,甚至就是說中醫說的健康不健康就是日常生日經常說的美不美。中醫的影響由此可見一斑。 。”

學問。“古時之人蔘,得天地輕靈之氣,故既可補陰,又可補陽;今時之人蔘。得世俗之濁氣,故性味多偏溫燥”2。由於現在什麼都在講究產業化,中藥也不例外,導致很中藥的藥中藥是中醫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原材入藥,在鄉下,平常我們的小病就是家裏 的草藥都能對付過去,每個鄉下人都是一個沒入門的中醫,對一些簡單的頭痛腦熱的都能自己給治療。但是有些藥卻也是有講究的,對其生長環境,生長年份,製藥過程都是有嚴格要求的。特別是煎藥時候的火候,這是一個老中醫的大性發生了很多的變化,很多已經沒有藥到病除的效果了。這也給否認中醫的一個可談之詞。 1

2《 中醫與西醫的比較及中醫的科學性》 《中國衛生產業》2007第九期 《中醫醫話》207.05

近幾年來,中醫這個幾千年來給中國人們帶來健康的醫學卻遭到非議,說它是僞科學。不錯,中醫很多理論和方法現代科學是不能解釋的,可是這能說明它就是錯誤的嗎?我是一個工科學生,我對人類歷史上那些當時不能解釋,而當新的對真理靠近了的理論出現後卻都迎刃而解的事實有着很深的感觸,有時候,也正因爲有這樣的事情存在,才使得我們更靠近真理。現代科學不能解釋而卻實用有效的中醫可能就是這樣的一個。

作爲華夏子孫,作爲龍的傳人,對祖先們留給我們的如此博大精深的文化醫學財富,我們應該以足夠的重視,不但要繼承,而且要把我們祖國的醫學發揚光大。

中醫觀後感篇三:讀中醫經典讀後告訴你

中醫四大經典讀後感 中醫四大經典指的是中醫發展史上起到重要作用,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四部經典鉅著,對古代乃至現代中醫都有着巨大的指導作用與研究價值。關於四大經典的具體組成存在爭議。目前學術界一般將《黃帝內經》、《難經》、《傷寒雜病論》、《神農本草經》看做是中醫四大經典。也有部分中醫教材把《黃帝內經》、《傷寒論》、《金匱要略》、《溫病條辨》當作四大經典。目前採用前者說法的較多。

《金匱要略》是張仲景著述的中醫經典古籍之一。看過《金匱要略》之後,第一個啓示就是《金匱要略》中的養生觀和“治未病”的思想。在臟腑經絡先後病脈證第一篇中,他提到“若五臟元真通暢,人即安和”,這就是說只要五臟個主要功能正常,五臟之間關係協調,五臟各屬系統功能正常,人體機能就可以保持一種調暢的狀態,就不容易感病或者內生疾病,也就是我們常聽到的“正氣存內,邪不可幹”。若人能“養慎”,既內養正氣,外慎風寒,則即使患病,也不容易便爲壞病,容易醫治。其實也就是告訴我們要懂得養生之道,人本與自然,之所以中藥能夠治病也就在於此,人和中藥同屬大自然的產物,本身屬性就是形同的。所以在日常的生活中我們應該順超自然的規律,才能不斷逼近“陰平陽祕,精神乃治”的境界。“治未病”是有三從含義的:即未病先防、即病防傳和後防復。在《金匱要略》中,她提到“夫治未病者,見杆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這裏主要是在強調即病防傳的中藥性,已患肝病虛證,爲防止金晦肝木,則要在治肝病的同時,補土製水以助火制金。這纔是“上工”的境界。這種精神也在文中多處體現出來了,如在治療風溼兼氣虛是的防已黃氏湯中,“胃中不和者,加芍藥三分”,在腎病傳心的烏頭赤石脂丸證,心病傳肺的百合地黃湯證,肺病傳肝的“肝色青而反色白”,脾病傳腎的乾薑笭術湯證中也都有提及,故要嚴加防範,先安其未受邪、未受病之地。“治未病”思想貫穿全書始終,證明仲師認爲“治未病”與治病同等重要,甚至可以說是更重要。

《黃帝內經》是我國醫學寶庫中現存成書最早的一部醫學典籍。是研究人的生理學、病理學、診斷學、治療原則和藥物學的醫學鉅著。那《黃帝內經》是什麼意思呢?內經,不少人認爲是講內在人體規律的,有的人認爲是講內科的,但相關專家認爲《黃帝內經》 是一部講“內求”的書,要使生命健康長壽,不要外求,要往裏求、往內求,所以叫“內經”。也就是說你要使生命健康, 比如有了病怎麼治病,不一定非要去吃什麼藥。《黃帝內經》就告訴我們要“志閒而少欲,心安而不懼,形勞而不倦,氣從以順”,要“恬淡虛無,真氣從之”,從而使人少生病或不生病。

看完《黃帝內經 》 ,對於中國人民千百年來順應四時休養生息的生活我也有了更爲深刻的理解,以前不好的生活習慣在我身上都能找到,比如說經常熬夜,暴飲暴食,而《黃帝內經 》 說道: “ 人與天地相參,與日月相應也 ”“ 四時陰陽,從之則生,逆之者亡。 ” 正常情況下,陰陽對立統一運動有度、有序、適時當位,則陰陽和諧,反之則陰陽失調,而人體疾病的本質就是陰陽失調。《黃帝內經 》 不但在健康上給我們提供了辯證的思想,在精神上也給了我們有益的指引,比如在現實社會中,工作壓力大,社會關係複雜,都會給我們的情緒帶來影響,而這本書告訴我們,喜怒悲憂恐等精神情志活動,也是五臟功能的表現,也就是說,五臟出現疾病同樣會給人帶來情緒上的疾病,反之,情緒的失常也會影響五臟的健康。大喜傷心,大悲傷肺,大怒傷肝,大恐傷腎,憂思傷脾。所以,我們在現實生活中要保持平常的心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保持和諧的生活方式和人際關係,對我們的身體健康、生活工作都有好處。所以養生說到底就是在說飲食、起居、工作和勞動、精神這四個方面的問題。只要這四個方面都能做到,就能像岐伯和黃帝對話當中所說的這樣,人人都能活過一百歲。所以說活到一百歲並不稀奇,不需要外求,只需要做好這四方面就可以了。而這四個方面貫穿了我們的日常生活,做到這四點,不是一天兩天就行了,而是一輩子,每時每刻都這麼做,把它變成一種生活方式,變成一種生活習慣。

良好的生活方式,生活習慣應該像《黃帝內經 》 裏說的一樣:

1.“飲食有節制,起居有規律,不妄事操勞”;肆欲縱色,耗散精氣,喝酒行房事,此行差也。

2.“唾沫吐得太遠,有傷元氣”。

3.“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 ”。沒有非分之想,平和安寧,真氣儲存體內,形影不離,病不傷也。

4.“仁者壽也:胸懷寬廣者,益壽;反之。胸懷狹隘者,不益健康有害生命”;德行不克,縱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壽;道德日全者不祈善而有福,不求壽而自延,此養生之大旨也。注重道德修養:“浩然正氣”有利於身心健康??

5.“如果連自己都不能原諒的人,怎能心如止水;”“還在判斷值與不值得,可見心中還有衡量,還是有‘氣根’”。

《傷寒論》,是一部闡述外感及其雜病治療規律的專著。全書重點論述人體感受風寒之邪而引起的一系列病理變化及如何進行辯證施治的方法。其主要內容是六經辨證和辨方證,尤其注重辨方證,近代經方大師胡希恕曾提出:辨方證是辨證的尖端,是在強調經方理論的特點。《傷寒雜病論》對每一個方證,論述非常精詳,既說明其主要適應證,也詳述其禁忌

證及類似證、鑑別證。例如《傷寒論》就有20多條提到桂枝湯。對一個方證論述如此精細,是在告誡後人辨方證的重要性,同時也告訴人們,在辨方證時,要注意到證的病位在表、在裏,還是在半表半里,證候的病性屬陽還是屬陰。

在《傷寒論》的學習中,方證很重要的,其主要內容是六經辨證和辨方證,尤其注重辨方證,近代經方大師胡希恕曾提出:辨方證是辨證的尖端,是在強調經方理論的特點。《傷寒雜病論》對每一個方證,論述非常精詳,既說明其主要適應證,也詳述其禁忌證及類似證、鑑別證;其次是藥量,以桂枝湯爲例,桂枝,白芍,甘草,生薑,大棗五味,非常平常.但只這五味藥在傷寒中的變局是最多的,桂枝或加其量,或加其味,或減其味,真是讓人眼花繚亂,難以適其所以.比如桂枝湯加桂枝量,則爲桂枝加桂湯,加芍藥量則爲小建中湯,去芍加附則爲桂枝附子湯,去桂又爲芍藥甘草湯,其他的有麻黃湯類方,承氣湯類方,瀉心湯類方,總結體會相類方之間的主治和藥味藥量的區別,再結合多看書,也會有所收穫;最後,煎煮法也很重要。《傷寒論》中用到麻黃的方劑共有7首。7方用麻黃雖皆是先煎,但先煎之中還有略有差別:一是麻黃湯、葛根湯、小青龍湯等,都是“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二是桂枝麻黃各半湯、麻黃升麻湯等,都是“先煮麻黃一兩沸,去上沫”;三是麻黃連軺赤小豆湯中“先煮麻黃再沸,去上沫”。由上可見,麻黃在不同的方劑中的煎煮時間是不一樣的,也就是說對於不同的病症,仲景採取了不同煎煮法以使藥物達到最好的療效。

《溫病條辨》爲吳瑭多年溫病學術研究和臨牀總結的力作。全書以三焦辨證爲主幹,前後貫穿,釋解溫病全過程辨治,同時參以仲景六經辨證、劉河間溫熱病機。是溫病學派大家吳鞠通的重要著作,對溫病學說理論基礎的建立和臨牀療效的提高具有劃時代的重要意義。而且《溫病條辨》可以說是傷寒論的完善,彌補了自仲景以來只有傷寒沒有瘟病的遺憾。而該書也是採用《傷寒論》的格式所寫,且採用三焦辨證是縱向的思路。而傷寒採用六經辯證是由表入裏的橫向思路,正如瑭之所言:“學者誠能合二書而細心體察,自無難識之證,雖不及內傷,而萬病診法,實不出此一縱一橫之外。”

以上這幾點,就是我讀中醫經典的體會,然而中醫經典需要反覆讀,仔細讀,乃至“漸能成誦”。而自與之相差甚遠,所以在以後的生活學習中,要不斷學習、不斷總結。最終使自己成爲一個合格的中醫醫師。

標籤:中醫 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