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觀後感

三傻大鬧寶萊塢觀後感(通用5篇)

觀後感2.35W

當品味完一部作品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穫,讓我們好好寫份觀後感,把你的收穫感想寫下來吧。那麼你會寫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三傻大鬧寶萊塢觀後感(通用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三傻大鬧寶萊塢觀後感(通用5篇)

三傻大鬧寶萊塢觀後感1

這是我第一次對電影做一個發自內心的觀後感,內心被深深地打動了。看着俗不可耐的電影名字——《三傻大鬧寶萊塢》,原本對它沒有抱很大的期望,只是吸引我是它的影評高達9。9分,從衆和好奇的心理促使我來一窺究竟。

寶萊塢的電影通常是音樂片。幾乎所有影片中都至少有一段唱歌跳舞的場面。要說的印度電影叫《三傻大鬧寶萊塢》,這部電影毫不意外的擁有唱歌跳舞的場面。“七分共鳴、三分感動、一分搞笑”的電影竟然不能用“十分制”來打分了。以嬉鬧的行爲抵抗印度的填鴨式的教育,不禁有了幾分現在我們讀書的無思考的獲得學位,很有啓發性。主人公的口頭禪“一切順利”鼓舞了朋友,不是因爲這句話可以解決困難,而是因爲記住這句話並不斷的告訴自己要有勇氣面對一切。

影片中的哲理與友誼只有自己才能悟出,片子中讓我體會到什麼叫喜極而泣,沒有半點壓抑感卻讓人看後懂得去體會和回味人生哲理,不僅僅是教育的思考,還有父母、朋友、甚至成功。我們不是爲了成功而競爭嗎?我們追求高分、追求名次,學完後連最基本的動手操作都不會,試問如何學以致用,影片中在搶救莫娜生小寶寶而快速的動手自制所要用的工具。主人公蘭徹爲了朋友的滑稽事情讓我們在樂中思考什麼是朋友?最後的結局自己去看看就明白:追求卓越,成功就會在不經意間追上你。

劇情開始就是覺得搞笑可是越來越覺得這原來是一部這麼與我心靈接近的片子。這篇片子定位是喜劇,好像不太準確,個人覺得定位喜劇有點淡化其中的深刻意義,劇情片更像作爲在中國教育體系下成長的我們80後,是會對此片產生強烈共鳴的。特此推薦。

三傻大鬧寶萊塢觀後感2

《三傻大鬧寶萊塢》是一部教育喜劇片。真的是很幽默,但是在幽默之餘也讓我感觸很多。劇中蘭徹顯得與傳統教育格格不入,曾多次被老師趕出教室,但是考試成績還是名列前茅。

我不禁想到我們是不是像病毒校長一樣不顧及學生感受,只是機械的灌輸給學生書本上的知識,只覺得課本上的知識才是唯一的答案。不會鼓勵或肯定學生的科學用腦,否定學生的創新。現在我感覺自己只是順應成績在前的大潮,沒有真正的瞭解學生的感受和想法,對於學生來說學習就是:要我學而不是我要學。

我應該好好想想這些學生真的需要我們的關心,我們的理解。就像我們班的史夢瑤每次走到老師跟前都是很害怕的樣子,問她問題時都是點頭或是搖頭,不敢正視老師。我也嘗試着和她溝透過,但是對於老師的害怕已經根深蒂固了。試想學生對老師如此根深蒂固的害怕,怎麼能喜歡老師,喜歡學習呢?

在今後的工作中我要嘗試着引導學生科學的學習,不只是一味的灌輸。學着走進學生的心理,理解學生。讓學生真正的想學習。讓他們能夠體會到學習的樂趣。

三傻大鬧寶萊塢觀後感3

《三傻大鬧好萊塢》是一部經典的印度電影。影片講述了三位主人公法罕、拉加與蘭徹在大學求學時的故事。主人公蘭徹與衆不同卻又成績優異,這引起模範學生查爾圖的不滿,他們定下約定,然而畢業時蘭徹卻選擇了不告而別,誰都沒再有他的消息。十年之後,查爾圖歸來他找來法罕、拉加,一同踏上尋找蘭徹的旅程,一路上,他們回憶起大學生活的點點滴滴,最後發現了蘭徹不爲人知的祕密。

影片採用了現在——回憶——現在的結構形式,一開始是法罕、拉加、查爾圖踏上尋找蘭徹的道路,隨即進入了回憶。在大學生活時主人公蘭徹展現出了他非凡的才華,他特立獨行,想象奇特,卻又總能給人驚喜。他還重義氣,願意爲了兄弟考試過關去偷試卷答案。

在主人公蘭徹身上,我感受到了印度人對於國家應試教育的反思與批判,印度是一個人口大國,人才也是透過考試脫穎而出,而應試教育是非常扼學生們的想象力和獨立思考的意識。影片中的模範生查爾圖和主人公蘭徹則是一對非常明顯的對比,查爾圖是傳統意義上的好學生,死讀書,死背書,考高分。而蘭徹則從不靠死記硬背,靠理解去弄懂每一個概念。

影片以尋找主人公蘭徹爲線索,開篇就給觀衆留下了一個懸念,給觀衆帶來了觀影興趣,讓觀衆迫不及待的想往下繼續觀看下去。最後揭曉答案,原來“蘭徹”並不是“蘭徹”。有懸念,有歌舞,有思想,《三傻大鬧寶萊塢》是一部非常值得觀看的電影。

電影結構完整,發人深思,具有印度電影的唱跳歌舞,很有民族特色,同時又極具批判性和教育意義,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影片。

三傻大鬧寶萊塢觀後感4

“三傻”也許你們會認爲他們是頭腦簡單的笨蛋。那你就錯了,因爲他們都是有自己的夢想,自己的追求,而又重情重義,樂於助人的人。這部電影內容是法罕和拉杜尋找蘭徹的過程中,插敘了他們三個在大學一起生活的難忘時光的故事。

蘭徹是本部片引導我們向上的一個人物,是“三傻”中最出色的一位。他從小就熱愛學習,四年級的時候就已經會做高中的題目。生活中,他敢說敢做,有自己的見解。

他們在我印象中,最深刻的是他們的樂觀,風趣,多才多藝。他們在澡堂洗澡時,突然沒水了。這是多麼無奈,尷尬的事情。如果這件事要放在平常,恐怕人們不是不洗了,就是抱怨着抱怨那的。蘭徹卻想到用消防窗裏的水來洗澡。雖然消防窗裏的水不是很好,可他們還是洗得很開心,很舒暢,邊洗邊舞。似乎在進行一場精彩絕倫的舞會。他們是洗得那樣的陶醉。他們的載歌載舞給生活增添了多少樂趣。他們這種樂觀的精神,積極地生活態度又有誰能夠做到呢?相比之下,我們的條件絲毫也不比他們差。可是,我們有多少埋怨的心理?其實,我們就是少點開闊的胸襟,少點良好的心態和積極向上的精神。相信只要擁有樂觀的精神,人生會精彩有趣得多。

除了樂觀這點上讓我受益匪淺之外,還有他們的機智,正義讓我難以忘懷!有一次,蘭徹想讓“消音器”知道死記硬背的後果,就在“消音器”的演講稿中動了手腳。他確信他肯定會一字不落,原模原樣的背下來。果不其然,他的演講是那樣的美妙無比,得意洋洋,自以爲是,巴結奉承。結果釀成了大錯,世界在這一刻完全顛倒了……

蘭徹在大學裏的種種表現都使我們難以忘懷。他在聽教授講課時從不迷信書本,不迷信權威,而是用學過的方法在生活中學以致用。

像蘭徹這樣對學習熱愛,並能夠掌握的種種靈活簡便的方法去運用,去實踐。由此可見,他是多麼喜歡學習善於學習啊!他又是多麼的肯下功夫!有人或許會說:他靠的是天賦纔會有這麼高的學問,那你就錯了!還記得“神童”方仲永嗎?他就是有天賦的人,從小沒上過學就會作詩,而且他做的詩其文理皆有可觀者。最後,卻因他的父親不讓他學習,走上了一條錯誤的道路。從這兒,我們可以看出學習的天賦固然重要但後天的教育和努力纔是非常重要。當然,蘭徹的成功也離不開他的父母教育和他本身的努力。

他還有一顆善良,樂於助人的心。不管是與他毫無關係的'“毫米”還是爲處處擠對他的“病毒”校長的女兒接生,都可以看出。

想想自己,有爲學習努力過嗎?有真正享受學習喜愛學習的時候嗎?有想過不管是現在還是以後都要自覺學習努力學習嗎?自己是否經常有想過逃避學習的行爲?更不要說,有把學習的知識靈活運用嗎?不僅僅是在這方面還是在其他方面,蘭徹所做的比我們要好100倍,甚至1000倍,他身上的種種表現都值得我們去學習,去體會,去理解,去運用!

我要做一個有眼光,有胸懷,有責任的現代中學生,少些俗氣,少些傻氣,多些靈氣,多些德行的新型農村好少年!

三傻大鬧寶萊塢觀後感5

說實話,我之前對印度的電影,甚至對印度這個國家,都帶有我自己都沒有意識到的些許偏見,認爲他們思想落後不懂變通,但看過這個電影之後,我完全推翻了我之前的想法。它們之所以能夠打動我們的心,是因爲他們可以用一種富有表現力的形式和你的內心引起共鳴。而有一句話我發現我記得很清楚:你們在知道要學習新知識的時候,有過那種興奮、激動的感覺嗎?

很幸運,至少到現在,我的回答還是:“是”。

但有時候,我們也需要另換一個角度。那個所謂的反派“消音器”。的確,他在大學時代所做的事情確實令人不敢恭維,但是當他定下十年之約,並且在十年之後真正要去實現的時候,相信很多人,都會爲他的這種堅持所震撼。君子報仇,十年不晚,在她的身上得到了最好的驗證。所以當我知道他在十年後當上了公司副總裁時,我並不感到奇怪,因爲以他的堅持,以他的隱忍與天賦,他無愧於他今天的成就。這也正是這個電影的高明之處:它爲我們講述了死板與靈活,堅持與放棄,而無論是正面人物,還是反面人物,最後都得到了他們在大學時想要的,這樣的殊途同歸,也很難不會引起我們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