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讀書筆記

活着讀書筆記

活着讀書筆記1

要讀懂一本書,首先要了解作者以及他的生活時代背景,餘華透過他獨特的寫作方式創作了《活着》這篇小說,它主要講述了富貴一生悲歡,詳細體現了富貴一生的起落剩衰。年少的富貴是富家公子,有着村裏人所不能及的生活,享受着他人所不能享的尊寵。就是因爲這樣滿足與幸福的生活,富貴開始變得焦躁不安了。

活着讀書筆記

這篇小說富貴把自己的一生生活縮成了一個故事,年少的他在自身生活習慣的影響下,煙花柳巷像無形的磁場,一步步的陷進其中。當他讓青樓女子揹着穿梭在大街上時,他不顧一切,包括他妻子的父親。但他從未想過此刻的逍遙只是曇花一現。人總是在自由中忘乎所以,放浪形骸,當一切浮華都成爲過去時,繁華也就悄然無息了,富貴不知道自己正在給自己挖陷阱,而這一陷再也沒出來過。

俗話說,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他這一生雖然很可憐,但都是他自己一手釀成的。賭城上的輸贏就像夢一般若真若幻,他不知道自己正在輸掉自己的一生。嘆息之餘我感嘆人生換位的易,富貴不再是富少了。其實人表面的平靜是虛僞的,人內心的驚濤駭浪纔是真實的,富貴父親的死恰恰給了我們這樣的啓示。

人一旦黴運當頭時屋漏偏逢連陰雨,父親的死悲氣氛還未退卻,又增加了一份妻離之痛,緊接着家珍的父親鑼鼓張聲奪走了自己的女兒,同時帶走了未出生的孩子。這充分體現了男人一旦傾家蕩產後就少了擁有時的霸氣,他親眼看着妻子的離去,整個世界都奔潰了,只好自己一人默默種着人家給的五畝地養活着一家人。人往往在活的自在的時候不安分的活,而在難以活下去的時候又要竭力的活下去,所以他得靠自己生存,學會了耕地,學會了自己做飯等,從他母親的過世,女兒的離開,妻子過世以及最後兒子的過世,妻離子散正是真實的寫照。

《活着》像一支古老的歌謠,在向我們講述着一個生命中脆弱與堅強、歡喜與哀傷的真相,讓我們懂得人性的溫情能夠一步步把無邊的苦難變成繼續前進的力量。每個人的生活都不一樣,自己的生活別人不會懂,別人的生活自己也不用刻意去懂,但我們一定要把握好自己的人生,切不能犯下不可迴轉的大錯,但不管遇到什麼事情都要勇敢堅強的活下去,不要懼怕死亡,上帝給我們關上一個窗戶的同時就會開啟另一個窗戶。

活着讀書筆記2

人越懼怕死亡,就活的越怯懦,而堅強樂觀是對死亡的超越。人因爲孤獨而痛苦,又因痛苦而孤獨,在冥冥中兩者相輔相成,互爲補充,互爲因果。看了餘華的《活着》,纔開始覺得自己從未真正的活着。

《活着》講述了福貴一生的悲歡,表達了福貴一生的起落盛衰,讀它,我們會頓悟活着的更深層次的意義。

人一旦被上帝關注,那麼他得到的不是垂青,就是遺棄。那一抹悲傷的氣氛還未退卻,又增加了一份妻離之痛,家珍之父羅鼓聲張的接走了女兒,帶着福貴未出生的孩子。福貴木訥了,啞然了,沒有說一句話。我一直認爲:親情是人內心中無形的線,看着親人爲自己所累時,人的自責會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福貴也如此。福貴的人生軌跡從圓滑優美的弧線變的曲曲折折、顛簸不平了,而他在一直竭力的想要好好的活。此時的福貴叫“富貴”,帶有點諷刺性的悲涼,但此時的福貴很真實,很認真的在活着。

人一旦真實得活着,那不真實也變的真實了。當福貴的妻子家珍帶着兒子有慶回來時,他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昔日裏被自己痛打痛罵的妻子竟好端端的站在門前,帶着那份執着的微笑,福貴終於明白了自己有多麼的淺薄。女人是水做的,有着太多的柔情和牽絆,而女人又是堅強執着的,有着太多的深情。在人擁有時,人就會很容易忽略她的存在,在他失去時,他纔想起她的好,但此時的福貴再也不會不顧妻子了,他開始變的疼愛自己的妻子了。他們的愛情不再是奢侈的形式,而是情深似海的患難夫妻,爲了一家人活着,他們真實的在勞作。

這也許是上帝故意搞的一處鬧劇,活生生的讓一個人經歷些許的生離死別,而後徹悟人生。

在戰火紛飛時,福貴更想活。之後遇到解放軍,他倖免回家,看着那依舊的茅草屋,福貴也許感到從未有過的親切;看着眼前的一雙兒女,福貴也許才真正體會到活着有多麼的重要。眼淚是思念的載體,是歡欣的背面,是情意綿綿的流淌,夫妻兩人劫後餘生相逢是讓人感動的人生場景。福貴在死亡中的掙扎是有價值的,是對生的期盼,是超越了孤獨和痛苦的勇敢。

但命運似乎並不讚賞他的堅強和勇敢,無情的奪取了有慶年輕的生命,福貴心中那升起的希望之火又被澆滅了,看着靜靜躺在病牀上的兒子,福貴的堅強被失子之痛衝磨的所剩無幾了,他也許自責自己給兒子起的“有慶”這樣帶着嘲弄的名字吧,但福貴還在活着,因爲還有家人。可理解的情況下,他往往將感情轉移到他物,人是情感動物,再怎麼受打擊,也磨滅不了他真實的性情。福貴經歷了太多的不幸、悲傷和痛苦,我想,他已經超脫了那樣苦楚的生活,他在真正的活,不帶半點掩飾痛苦的虛假。

經歷的越多,徹悟的就越深。人明白了死亡必然中的偶然,懂得了死其實是另一種的生,那麼人就活的真實、寧靜、淡然,就像福貴在靜靜的午後向別人講述自己的一生。其實,福貴一生的悲摧不是他一個人的,而是一個不成熟時代的,20世紀50-60年代的中國,有着太多的躁動與不安,個人的命運在時代的潮流中顯得搖搖擺擺,難以把握。那是一個不成熟、不理性、不民主的時代,而人總是被動的接受那個時代,人權也許遭到了上天都難以容忍的程度,福貴就是那個時代的不幸兒。個人雖然超越了生死。但卻難以超越時代,而福貴卻在那個悲摧的時代裏好好地活着,帶着份別人看不懂的釋然。

《活着》用最樸實無華、最平鋪直述的語言向我們展示了人生的真諦。書中,生命在不斷的接踵而至的死亡中變得異常詭異,死亡之中冥冥不可臆測的成分也就越來越大,越能體會生命的可貴和活着的不易。那層出不窮、帶着與生俱來的印記。生活的意義與幸福的標準,永遠沒有答案。《活着》向我們昭示了平靜從容生活的可能,絕望的不存在。

“人爲什麼而活着?”這是一個永恆的話題,更是一個衆說紛紜而沒有結論的話題,餘華這樣說:活着是生命本身的要求,也是活着的人的最基本的目的,而不是爲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活着就是這樣一種自然而然的過程。

我想起了身殘志堅的作家史鐵生,年輕時因一次意外,雙腿殘疾,之後又頻發重病,生活坎坷,然而他在《我與地壇》中曾說:一個人,出生了,這就不再是一個可以辯論的問題,而只是上帝交給他的一個事實。上帝在交給我們這件事實的時候,已經順便保證了它的結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於求成的事,死是一個必然會降臨的節日。它還說:活着是自己的一種選擇,既然選擇了活着,爲什麼還要痛苦的活着!

活着是艱難的,生存是充滿苦難的,正是這些許許多多偉大的、平凡的人物,使我們透過淚水觀察到了微笑,透過苦難體會到了生存。

福貴一生的悲劇是自身命運與社會變遷的交織,活着,爲了什麼,爲了這讓人撕心裂肺的痛楚嗎?不!正是這種痛楚才使活着的感覺更加強烈。希望破碎後的痛楚使下一個希望更加真摯,使得來的幸福更加珍貴。人生來就註定要伴隨悲傷,但正是悲傷使我們更清醒地活着。正如餘華自己說的:“以笑的方式哭,在死亡的伴隨下活着。”只要活着就有希望,是他帶給我們最重要的資訊,堅持活着,再苦再難也要活着,因爲只要活着就有希望。

《活着》像一支古老的歌謠,在向我們講述着一個生命中脆弱與頑強、歡喜與哀傷的真相,讓我們懂得卑微生命中蘊藏着些微的卻如金子般閃亮的光芒,讓我們懂得人性的溫情能夠一步步把無邊的苦難變成繼續前進的力量。

其實,自己的生活別人難以懂,別人的生活自己也不會刻意去懂,在這個時代中,我們都要好好地活着,無需懼怕死亡和時代的侷限,只需真實的活在當下。

活着讀書筆記3

起初是因着著名導演和斬獲國際大獎的由頭看了電影,被一個接一個命運開的玩笑給氣憤到了,一個人怎麼能經受這麼多磨難,居然還活着,對,還活着。後來找到了原著,餘華的《活着》,是一本薄薄的書,一篇並不長的長篇小說,全書約12萬字,講述了一箇中國農民的一生,講述了一個關於苦難與死亡的故事。

一口氣讀完它,痛心之至。我確是被《活着》裏的故事真真切切地感動了,一個普通而又平凡的生活故事。或者讓我流淚的是漫長又沉重的苦難。在這個故事裏,福貴一家彷彿上帝從樂園中趕出來的受難者一樣,其人生就是爲了曾經的出逃而贖罪,在經歷一番苦難後進入墳墓的關口。富貴的家人相繼去世,死亡的原因常出人意料之外卻又在情理之中,小說中每一個人物的消亡都給我強烈的震撼。生命堅強而又脆弱。除了母親,每一個都是福貴親手埋葬的,人生最大的痛苦就在於眼睜睜地看着親人一個一個地離去,而自己卻無能爲力,最後連眼淚都沒有了,連訴說死亡都成了無感情的麻木。《活着》把人生的苦難寫到了極致,死亡與苦難在書中像原罪一樣如影隨形,儘管死亡不可預知,儘管人火災苦難的糾纏和死亡的恐懼中,但是人(福貴)還是一如既往地活着,並且代代延續。那麼,人是如何面對這種生的困境呢?

作者畢竟不是上帝,無法冷眼旁觀人生存中的不能承受之輕。他用不乏溫情的筆觸在描繪這個關於死亡的故事。福貴全家相互偎依着生活,在貧困飢餓的重壓下,相互攙扶着在人生路上艱難地行走,承受着苦難,憧憬着未來。這就是作者想表達的中國百姓的生活。

在書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責任,爲人父的責任,爲人母的責任,爲人子女的責任,爲人師表的責任,有還債的責任,有養家的責任……他們中沒有一個人逃避責任,而是勇敢的承擔起了這種責任,而在這承擔的過程的背後是隱忍,生的隱忍,苦的隱忍,痛的隱忍。作者在韓文版自序中也提到:“《活着》在我們中國的語言裏充滿了力量,他的力量不是來自於吶喊,也不是來自於進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賦予我們的責任,去忍受現實給予我們的幸福和苦難、無聊和平庸。”

《活着》講述的不是一個苦難中的倖存者的悲哀的故事,而是講述了一個經歷種種磨難還活着的人的經歷和感受。作者用死亡敘述模式,表達了“活着比死幸福”的思想。福貴說:“我有時想想傷心,有時想想很踏實,家裏的人全是我埋葬的,全是我親手埋的,到了有一天我腿一伸,也就不用擔心誰了。”應該認爲,福貴是幸福的。在人“活着”這一過程中,堅強、勇敢、樂觀等一系列爲了活着本身而做出的反抗和鬥爭在福貴看來或許他不懂得,但是他在無形中都已具備了這些品格,他比他自己認知的要偉大,他的隱忍和堅強以一種不顯山露水的方式默默存在着。

活着讀書筆記4

今天讀完了餘華老師的《活着》,心情有些複雜,有悲痛,有憂傷,有感動,有無奈,也有溫暖。

餘華老師用第一人稱直白近乎冷酷的敘述了主人公的命運。故事的主人公,地主少爺福貴年輕時嗜賭成性,敗光家產,一貧如洗,氣死了父親。母親生病,福貴去城裏請郎中,誰料被國民黨部隊抓了壯丁,上了戰場,死裏逃生,歷盡艱辛終於回到了家鄉。母親已病逝,女兒鳳霞因一場病變得又聾又啞,但妻子家珍還在家等着他,兒子有慶懂事又聰明。本想着一家人好好過日子吧,誰知噩運悄然降臨,有慶的校長,也是縣長夫人生孩子需要輸血,善良的有慶去獻血,卻因醫生抽血過多而死。有慶的死如晴天霹靂,讓本就臥病在牀的家珍差點就撒手人寰。女兒鳳霞大了,要找個人家,這時偏頭的二喜出現了,二喜雖是偏頭但樸實能幹,真誠善良,值得託付終身。鳳霞風風光光地嫁給了二喜,開始了一段幸福的新生活。一家人還沒來得及細細品嚐幸福的滋味,鳳霞就因產後大出血離開了人世,不到三個月家珍也病死了。剩下福貴,女婿二喜,外孫苦根三個人相依爲命,艱難的活着。不幸的事情再次降臨,二喜在工地遇難橫死。此時的福貴已經是個老頭了,帶着外孫苦根回到了鄉下的小院子裏,可是後來,苦根也死了。因爲餓久了,吃了太多的豆子而活活撐死。最後只剩下福貴與一頭老牛,兩個垂暮的生命在那塊古板的田裏耕種……

"活着,在我們中國的語言裏充滿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來自於叫喊,也不是來自於進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賦予我們的責任,去忍受現實給予我們的幸福和苦難、無聊和平庸。"這是餘華老師在自序中的話。福貴的一生也體現着這句話,命運給了他一次又一次的致命打擊,然而在最絕望的時候,他也沒有想到結束自己的生命,而是選擇了忍受,選擇了堅強,選擇在死亡魔咒的伴隨下繼續活着。福貴在講述他人生的苦難時,眼睛裏流露出不知是悲傷,還是欣慰的神色。

在我們的一生中,無論是經歷幸福歡樂,還是遭遇挫折苦難,無論是站在成功的頂峯,還是跌落失敗的低谷,只要生命還在,只要繼續活着,時間將會慢慢帶走那些經過,那些感受,最後存留下來的就是一個結果。那個結果對現在的我們還有多大的影響呢?所以給時間一點時間,堅忍的活下去!

活着讀書筆記5

人越懼怕死亡,人就活的越怯懦。而堅強樂觀是對死亡的超越。人正因孤獨而痛苦,又因痛苦而孤獨,在冥冥中兩者相輔相成,互爲補充,互爲因果。看了餘華的《活着》,纔開始覺得自己從未真正的活着。

《活着》講述了福貴一生的悲歡,表達了福貴一生的起落盛衰,讀它,我們會頓悟活着的更深層次的好處。

人要靠記憶來慰藉,要靠傾訴來釋然,要靠平靜來概括,要靠回首來徹悟。

悲愴的殘陽微弱的呼吸着,無意感染了那一個午後的黃昏,帶着些許的惆悵,帶着些許的悔悟,帶着些許的淡然,福貴講述了自己的一生。

枯草衰楊,曾爲歌舞場。“以前”像一部經典被縮成了記憶。年少的福貴是富少,有着劉村人所不能及的生活,享受着他人所不能享的尊寵。人往往在滿足和擁有中墮落,福貴也變得焦躁不安了,煙花柳巷像無形的磁場,福貴一步步陷進其中,當他讓青樓女子揹着穿梭在大街上之時,他不顧一切,包括他妻子的父親。他也許從未想到此刻的逍遙只是曇花一現,也許他從未感覺到煙花易冷時的淒涼。他不顧嬌妻,他忘懷於紙醉金迷的世界。人總是忘乎因此,放浪形骸,當一切浮華都成爲過去時,繁華也就悄無聲息了,福貴不知道自己正在給自己挖陷阱,這一陷,福貴再也沒有出來過。

煙花柳巷太柔情,而金牌賭場纔是富少揮手灑金的地方。福貴比鍾愛他的妻子還要鍾愛於賭場,天下人熙熙攘攘皆爲利,而金錢就是利的實體。賭場上的輸贏就像夢一般若真若幻,福貴不知道他正在輸掉自己的人生。嘆息之餘,我感嘆人生換位的易,福貴不再是富少了,他的前半生充滿了奇幻。當他把家財輸地一無所有之時,父親並沒有大打出手,相反他的父親很平靜。其實,人表面的平靜是虛僞的,人內心的驚濤駭浪纔是真實,福貴父親的死恰恰給了我們這樣的`啓示。

人一旦被上帝關注,那麼他得到的不是垂青,就是遺棄。那一抹悲傷的氣氛還未退卻,又增加了一份妻離之痛,家珍之父羅鼓聲張的接走了女兒,帶着福貴未出生的孩子。福貴木訥了,啞然了,沒有說一句話。男生一旦犯錯就難以讓人原諒,男生一旦傾家蕩產就少了擁有時的霸氣,福貴看着妻子走了,默默耕種着租來的五畝地,他要養活一家人。人往往在容易活的時候不安分地活,而在難以活下去的時候又要竭力地活下去,福貴學會了耕地,看着年邁的老母蹣跚在旁福貴心中也許很痛;看着伶俐的女兒鳳霞,福貴也許在狠狠地咒罵自己。我一向認爲:親情是人內心中無形的線,看着親人爲自己所累時,人的自責會到達前所未有的高度,福貴也如此。福貴的人生軌跡從圓滑優美的弧線變的曲曲折折、顛簸不平了,而他在一向竭力的想要好好的活。此時的福貴叫“富貴”,帶有點諷刺性的悲涼,但此時的福貴很真實,很認真的在活着。

人一旦真實得活着,那不真實也變的真實了。

當福貴的妻子家珍帶着兒子有慶回來時,他簡直不敢堅信自己的眼睛,昔日裏被自己痛打痛罵的妻子竟好端端的站在門前,帶着那份執着的微笑,福貴最後明白了自己有多麼的淺薄。女生是水做的,有着太多的柔情和牽絆,而女生又是堅強執着的,有着太多的深情。在人擁有時,人就會很容易忽略她的存在,在他失去時,他纔想起她的好,但此時的福貴再也不會不顧妻子了,他開始變的疼愛自己的妻子了。他們的感情不再是奢侈的形式,而是情深似海的患難夫妻,爲了一家人活着,他們真實的在勞作。

而人生總是悲喜雜劇,沒有純粹的喜,也沒有純粹的悲。

他們的母親因勞累過度臥病在牀,請醫治療是務必。福貴進城了,沒請到醫生卻被拉去當壯丁,這就是人生必然中的偶然,福貴欲逃不能,看着離家越來越遠,福貴越來越感傷,這也許是上帝故意搞的一處鬧劇,活生生的讓一個人經歷些許的生離死別,爾後徹悟人生。

在戰火紛飛時,福貴更想活。之後遇到解放軍,他倖免回家,看着那依舊的茅草屋,福貴也許感到從未有過的親切;看着眼前的一雙兒女,福貴也許才真正體會到活着有多麼的重要。眼淚是思念的載體,是歡欣的背面,是情意綿綿的流淌,夫妻兩人劫後餘生相逢是讓人感動的人生場景。福貴在死亡中的掙扎是有價值的,是對生的期盼,是超越了孤獨和痛苦的勇敢。

但命運似乎並不讚賞他的堅強和勇敢,無情的奪取了有慶年輕的生命,福貴心中那升起的期望之火又被澆滅了,看着靜靜躺在病牀上的兒子,福貴的堅強被失子之痛衝磨的所剩無幾了,他也許自責自己給兒子起的“有慶”這樣帶着嘲弄的名字吧,但福貴還在活着,正因還有家人。隨後女兒、妻子、女婿、小外孫相繼離去,留下了他孤獨一人,懷揣着思念,忍受着寂寞,經歷着孤獨。但這些並未將他打倒,正因他還有老牛,在悽清的歲月中,他和老牛有着十分的默契,他把思念全都寄託在牛身上。人就是這樣,在沒有任何人可傾訴、可明白的狀況下,他往往將感情轉移到他物,人是情感動物,再怎樣受打擊,也磨滅不了他真實的性情。福貴經歷了太多的不幸、悲傷和痛苦,我想,他已經超脫了那樣苦楚的生活,他在真正的活,不帶半點掩飾痛苦的虛假。

經歷的越多,徹悟的就越深。人明白了死亡必然中的偶然,懂得了死其實是另一種的生,那麼人就活的真實、寧靜、淡然,就像福貴在靜靜的午後向別人講述自己的一生。其實,福貴一生的悲摧不是他一個人的,而是一個不成熟時代的,20世紀50-60年代的中國,有着太多的躁動與不安,個人的命運在時代的潮流中顯得搖搖擺擺,難以把握。那是一個不成熟、不理性、不民主的時代,而人總是被動的理解那個時代,人權也許遭到了上天都難以容忍的程度,福貴就是那個時代的不幸兒。個人雖然超越了生死。但卻難以超越時代,而福貴卻在那個悲摧的時代裏好好地活着,帶着份別人看不懂的釋然。

《活着》用最樸實無華、最平鋪直述的語言向我們展示了人生的真諦。書中,生命在不斷的接踵而至的死亡中變得異常詭異,死亡之中冥冥不可臆測的成分也就越來越大,越能體會生命的可貴和活着的不易。那層出不窮、一波之後一波的苦難象風一樣襲向人的生命旅程之時,才讓人更加深刻的體會到堅韌不屈這種難能可貴的品質。生命雖是脆弱而無常的,但在書中,卻讓生命的堅強得到了最充分的體現。命運,能夠感激,也能夠仇恨,但是它不可違抗。帶着與生俱來的印記。生活的好處與幸福的標準,永遠沒有答案。《活着》向我們昭示了平靜從容生活的可能,絕望的不存在。

“人爲什麼而活着?”這是一個永恆的話題,更是一個衆說紛紜而沒有結論的話題,餘華這樣說:活着是生命本身的要求,也是活着的人的最基本的目的,而不是爲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活着就是這樣一種自然而然的過程。

我想起了身殘志堅的作家史鐵生,年輕時因一次意外,雙腿殘疾,之後又頻發重病,生活坎坷,然而他在《我與地壇》中曾說:一個人,出生了,這就不再是一個能夠辯論的問題,而只是上帝交給他的一個事實。上帝在交給我們這件事實的時候,已經順便保證了它的結果,因此死是一件不必急於求成的事,死是一個必然會降臨的節日。它還說:活着是自己的一種選取,既然選取了活着,爲什麼還要痛苦的活着!

活着是艱難的,生存是充滿苦難的,正是這些許許多多偉大的、平凡的人物,使我們透過淚水觀察到了微笑,透過苦難體會到了生存。

福貴一生的杯具是自身命運與社會變遷的交織,活着,爲了什麼,爲了這讓人撕心裂肺的痛楚嗎?不!正是這種痛楚才使活着的感覺更加強烈。期望破碎後的痛楚使下一個期望更加真摯,使得來的幸福更加珍重。人生來就註定要伴隨悲傷,但正是悲傷使我們更清醒地活着。正如餘華自己說的:“以笑的方式哭,在死亡的伴隨下活着。”只要活着就有期望,是他帶給我們最重要的資訊,堅持活着,再苦再難也要活着,正因只要活着就有期望。

《活着》像一支古老的歌謠,在向我們講述着一個生命中脆弱與頑強、歡喜與哀傷的真相,讓我們懂得卑微生命中蘊藏着些微的卻如金子般閃亮的光芒,讓我們懂得人性的溫情能夠一步步把無邊的苦難變成繼續前進的力量。

其實,自己的生活別人難以懂,別人的生活自己也不會刻意去懂,在這個時代中,我們都要好好地活着,無需懼怕死亡和時代的侷限,只需真實的活在當下。

活着讀書筆記6

“生活中其實沒有幸福或不幸的,生命只是活着,靜靜的活着”富貴就是這樣一個人,年少的他自私自利,因嗜賭而輸光了家裏所有的財產,因爲他的爲所欲爲,父親離他而去,不久母親也撒手人寰,使他與貧窮·痛苦結下了不解之緣。

讀完這本書,我便一直糾結於作者爲什麼要給富貴安排如此悲慘的結局,不給讀者留下一絲喘息的機會,但細細想想,作者傳遞給了我們的確確實實是一種正能量,“人爲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爲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富貴在命運的浮沉着不斷的掙扎,他活着僅僅是想自己和家人能平平淡淡地靜靜地活下去,然而,上天似乎註定要與他作對,父親,母親,妻子,兒子,女兒,女婿,他的六位親人離開了他,最後甚至連他的小外孫,他最後的希望也被剝奪了,當種種苦難一件件的加於他的身上,他仍然有好面對命運,樂觀的活着,靜靜的活着。

活着無論經歷痛苦也好,快樂也罷,都是命運所賦予我們的,當我們無力去面對他的時候,不如只是爲了活着而活着,苦澀會給我們帶來堅韌,喜悅會贈與我們希望,無論如何,活着就是一種希望。

活着讀書筆記7

“活着”在我們中國的語言裏充滿了力量,他的力量不上來自於喊叫,也不是來自於進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賦予我們的責任,去忍受顯示給與我們的幸福和苦難。無聊。和平庸。作爲一部作品,《活着》講述了一個人和他的命運之間的友情,這是最爲感人的友情,因爲他們互相感激,同時也互相仇恨;他們誰也無法拋棄對方,同時誰也沒有理由抱怨對方。他們活着時一起走在塵土飛揚的道路上,死去時又一起化作雨水和泥土。

福貴,這個曾經風光一時的富家少爺因爲年輕時無所顧忌的胡鬧和爲所欲爲毀掉了自己和家人一生的幸福。他終於在貧困中覺悟,也許那並不算遲。可厄運的陰影一直追隨着他的腳步,殘暴地奪走每一個與他有緣的人的生命,毫不同情。他的父母在家境敗落後相繼死去,傷痛還未平復,與自己同甘共苦的妻也離他而去。最後,連他唯一的孫也沒有逃過死神的魔掌,只剩下他一個人孤獨地活着。

福貴親手埋葬了六個至親至的人。不知是命運對他的特別眷顧或是另一種懲罰,他活了下來。在歷經了那麼多另人難以想象的苦難之後,他學會了忍受,忍受生活的重壓。他只是很單純地爲了活着而活着。

記得有那樣一句話:生活就是人生的田地,每一個被播種的苦難都會長成爲一個希望,他們就是我們的雙手。不管身上承受着什麼,不管脖子上套着什麼,不管肩上負載着什麼。

活着讀書筆記8

“人的幸福要等到最後,在他生前和葬禮前,無人有權說他幸福”--出自餘華的短篇小說《活着》的自序。我很喜愛這本書,正因每當讀這本書時,我就會覺得自己所面臨的一切困難其實都不算什麼,人總是這樣,如果他沒有體會到真正的痛苦,他會天真的以爲他所面臨的是天大的困難,因此便憂鬱困惑,一籌莫展。讀了這本書便給了我莫大的勇氣去追求我想要的幸福。

“幸福是什麼?”這是一個人從生到死都在追求的東西,也是一個人人生價值的所在,但往往還是有很多人找不到他們想要的幸福。而我就以讀了《活着》這本書後的感悟來淺談我對“幸福”的一些看法吧!

活着,是爲了什麼而活?還是單純的爲了活着而活着?活着,是大自然賦予我們最基本的潛質,簡單的兩個字卻充滿了對生命的渴望和對幸福的追求,但往往現實卻給了我們太多的苦難、無聊和平庸。而我們只能一點一點的去忍受,去擔負起生命賦予我們的職責,在經過一次又一次地披荊斬棘後才尋找到了屬於自己的那朵幸福之花。正正因得來不易,因此才更加渴望和珍惜。派對名字

主人公叫“福貴”,一個在現代人看來略顯俗氣的名字,但是卻代表了那個年代天下父母親對子女的殷切期望。但什麼是福?什麼是貴?也許他們並不知曉,他們既單純得可愛,也愚昧到可悲。於是一個個杯具就此誕生,出生在富貴家庭的福貴並沒有那麼像父母所期望的那樣富貴,他的人生還是發生了戲劇性的轉變,到最後才知道好好地活着纔是老百姓真正的福貴。想來也是警醒我們每個人:這天你所擁有的如果不發奮抓緊,明天也許就不是你的了。要珍惜眼前,活在當下。

福貴的一生可謂當時底層社會的一個縮影,勞苦大衆對於生活的磨難只有堅忍,而沒有力量去改變他。賭光家財,氣死老父,他的人生從平坦大道走向了死衚衕,但最可貴的是他乘着自己年輕氣盛,以狂妄不羈的性格得到了他這一生中最愛的女生—家珍。他的幸福大門爲家珍而開,也從未關過。

福貴的一生是那麼的漫長也是那麼的短暫,讓我強忍悲痛來複述他的一生吧!成親不久,賭光家財,氣死老父,同時失去了最有力的精神之柱和物質之柱;家道中落,岳父強行帶走懷孕的媳婦,好在家珍最後回來了;外出買藥,不幸被***抓壯丁,戰場上撿了一命,但也許是他的母親一命換一命的吧;回到家以爲全家四口人能夠安心過上好日子了,不料兒子有慶十三歲時卻正因救人獻血過多而死,生活再次陷入悲痛;女兒鳳霞人機靈漂亮,但正因小時候的一場高燒變成了聾啞人,本來就不舒心的日子更加難過,還好找到了一個能當半個兒子的女婿—二喜;在以後的這段時刻裏恐怕是福貴一輩子中最快樂的時候了,女婿對他們很好,全家其樂融融,但可怕的事又發生了,女兒鳳霞在醫院生孩子的時候死去了;不久之後他生命中最珍愛的人,最後承受不了打擊離他而去;但好歹他還有爺孫三人相依爲命,沒過幾年二喜正因一次建築事故被水泥板砸死了;原本一個六口之家,還剩兩個人,但命運覺得給他的痛苦還不夠多,再一次奪走了他只有六歲大的外孫的生命。一個遲暮之年的老人,經歷瞭如此多的生死離別,卻依然堅強得活着。正因他知道,在這個世界上還有人需要他,被人需要也是一種很大的幸福;正因他知道,上天讓他活着是去發奮追求幸

福的,儘管幸福離他很遠,儘管只剩他一個人,但只要他自己不放下,明天也許幸福就來到他身邊了。有人說過幸福就像一隻翩翩蝴蝶,你永遠也追不上它,但它卻在不經意間落在你的肩上。服務標語

寬容、善良是開啓幸福之門的鑰匙。福貴的兒子有慶是爲了救他戰友春生的老婆纔不幸死去的,一開始家珍不肯原諒春生,但大家經歷了提心吊膽的文革後,命運悲苦的他們還是重歸於好,因此遭遇不幸卻依然懂得寬容的福貴仍然是幸福的,他用寬容和忘卻來清除痛苦,讓內心有更多的空間來容納幸福。

也許我們所看到的,福貴的一生除了苦難還是苦難,但我堅信任何人都會被他這種堅強所打動,從而來堅強地應對自己的人生。也許福貴的一生窄如手掌,但也許能寬若天地。

幸福只是內心對生命流轉的一種感受和領悟,而這種感覺不在於它的長短,但只要我們感受到了它的存在,珍惜它的存在就已經獲得了幸福。

在貧苦的邊緣,幸福仍然能夠光顧,在光鮮的背後,幸福也許仍然味同嚼蠟。是否幸福,不在於你所處的環境,而在於你所營造的心境,是否幸福,不在於你擁有了什麼,而是在於你內心感覺到了什麼。做事遵循於本心,幸福就能夠很簡單,幸福的內心纔是成就我們幸福人生的主體。

用心追求幸福是沒有錯的,但我們在匆忙趕路的時候,卻忘記了祝福。此刻的我們似乎都處於這樣一種狀態:一向在忙,一向在往前趕,以爲拼命趕路的我們會在某個終點獲得幸福。於是在這種不能停止的追求當中,我們深感疲憊,卻一向不曾追到我們希冀中的幸福。生命本就是一個過程,如果我們只是匆匆忙忙、平平庸庸的追求幸福,然而卻忘卻了生命中的點點滴滴,那麼我們是否幸福,都早已沒有了感覺。因此當你不停向前奔跑的時候,適當慢下來,欣賞沿途的景和人,也許你會收穫不一樣的東西。

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同樣生活中也不缺少幸福,只是缺少感知幸福的心靈。就讓我們放飛心靈,感悟幸福吧!

活着讀書筆記9

人越懼怕死亡,人就活的越怯懦。而堅強樂觀是對死亡的超越。人因爲孤獨而痛苦,又因痛苦而孤獨,在冥冥中兩者相輔相成,互爲補充,互爲因果。看了餘華的《活着》,纔開始覺得自己從未真正的活着。

《活着》講述了福貴一生的悲歡,表達了福貴一生的起落盛衰,讀它,我們會頓悟活着的更深層次的意義。

人要靠記憶來慰藉,要靠傾訴來釋然,要靠平靜來概括,要靠回首來徹悟。

悲愴的殘陽微弱的呼吸着,無意感染了那一個午後的黃昏,帶着些許的惆悵,帶着些許的悔悟,帶着些許的淡然,福貴講述了自己的一生。

枯草衰楊,曾爲歌舞場。“曾經”像一部經典被縮成了記憶。年少的福貴是富少,有着劉村人所不能及的生活,享受着他人所不能享的尊寵。人往往在滿足和擁有中墮落,福貴也變得焦躁不安了,煙花柳巷像無形的磁場,福貴一步步陷進其中,當他讓青樓女子揹着穿梭在大街上之時,他不顧一切,包括他妻子的父親。他也許從未想到此刻的逍遙只是曇花一現,也許他從未感覺到煙花易冷時的淒涼。他不顧嬌妻,他忘懷於紙醉金迷的世界。人總是忘乎所以,放浪形骸,當一切浮華都成爲過去時,繁華也就悄無聲息了,福貴不知道自己正在給自己挖陷阱,這一陷,福貴再也沒有出來過。

煙花柳巷太柔情,而金牌賭場纔是富少揮手灑金的地方。福貴比鍾愛他的妻子還要鍾愛於賭場,天下人熙熙攘攘皆爲利,而金錢就是利的實體。賭場上的輸贏就像夢一般若真若幻,福貴不知道他正在輸掉自己的人生。嘆息之餘,我感嘆人生換位的易,福貴不再是富少了,他的前半生充滿了奇幻。當他把家財輸地一無所有之時,父親並沒有大打出手,相反他的父親很平靜。其實,人表面的平靜是虛僞的,人內心的驚濤駭浪纔是真實,福貴父親的死恰恰給了我們這樣的啓示。

人一旦被上帝關注,那麼他得到的不是垂青,就是遺棄。那一抹悲傷的氣氛還未退卻,又增加了一份妻離之痛,家珍之父羅鼓聲張的接走了女兒,帶着福貴未出生的孩子。福貴木訥了,啞然了,沒有說一句話。男人一旦犯錯就難以讓人原諒,男人一旦傾家蕩產就少了擁有時的霸氣,福貴看着妻子走了,默默耕種着租來的五畝地,他要養活一家人。人往往在容易活的時候不安分地活,而在難以活下去的時候又要竭力地活下去,福貴學會了耕地,看着年邁的老母蹣跚在旁福貴心中也許很痛;看着伶俐的女兒鳳霞,福貴也許在狠狠地咒罵自己。我一直認爲:親情是人內心中無形的線,看着親人爲自己所累時,人的自責會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福貴也如此。福貴的人生軌跡從圓滑優美的弧線變的曲曲折折、顛簸不平了,而他在一直竭力的想要好好的活。此時的福貴叫“富貴”,帶有點諷刺性的悲涼,但此時的福貴很真實,很認真的在活着。

人一旦真實得活着,那不真實也變的真實了。

當福貴的妻子家珍帶着兒子有慶回來時,他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昔日裏被自己痛打痛罵的妻子竟好端端的站在門前,帶着那份執着的微笑,福貴終於明白了自己有多麼的淺薄。女人是水做的,有着太多的柔情和牽絆,而女人又是堅強執着的,有着太多的深情。在人擁有時,人就會很容易忽略她的存在,在他失去時,他纔想起她的好,但此時的福貴再也不會不顧妻子了,他開始變的疼愛自己的妻子了。他們的愛情不再是奢侈的形式,而是情深似海的患難夫妻,爲了一家人活着,他們真實的在勞作。

活着讀書筆記10

《活着》是一部社會變遷背景下的命運交響曲。文中,“紈絝子弟”福貴遊手好閒、放蕩不羈,一賭輸家,氣死老父之後,浪子終於開始回頭,然而作者沒有給這千金難換的醒悟一個“中國式大團圓”結局,我們看到的是:在複雜的時代湍流下,福貴被抓壯丁再沒能見到母親,大女兒鳳霞因無錢醫治而成聾啞,當生活稍許安定時,卻接連遭遇兒子有慶被抽血過度致死,鳳霞生孩血崩致死,妻子撒手人寰,女婿被磚砸死,就連小孫子竟被豆子撐死——苦難和死亡無處不在、無時不在,作者將苦難描寫得如此淋漓盡致、無孔不入,似乎“狠心”要撲滅所有的希望而不給人多留喘息的機會,不管讀者們需要多少理智和堅韌去平復心情。然而,也正是這種極端的苦難,賦予平凡的福貴不一樣的形象,震撼着我們的心靈,激發我們去深思、去打量世界,去探索內心。

如果不是強烈的震撼,我們可能不會那樣去思索生與死這個永恆的命題。福貴在命運無情的打擊下,眼看着家人一個個宿命般離去,直到孑然獨立,與老牛爲伴,共度餘生。他依然活着,沒有尋仇,沒有抱怨,沒有結束自己的生命。作者曾說過“福貴是我見到的這個世界上對生命最尊重的一個人,他擁有了比別人多很多死去的理由,可是他活着。”這種“不爭”也不完全屈從的生存方式,或許是一種命運碾壓之後的生活智慧,是經歷生活洗禮之後的成熟。直麪人生之痛命運之難,活着,需要莫大的勇氣和韌性,而此時,活着,更是一種尊重生命的選擇。衆多平凡的人或許無法選擇和改變他所處的時代,但是可以選擇尊重生命,拓展生活的厚度。

如果不是溫情的救恕,我們可能會經不起痛苦的反覆折磨憤然摔書離去。縱然福貴輸光家產只能在田地裏笨拙勞動,年邁體弱的母親堅持在旁陪伴和安慰,福貴被抓壯丁突然消失後,母親始終堅信兒子沒有再去賭博;雖然被薄情對待過,妻子卻始終不離不棄,默默用堅強支撐着、用溫情守護着福貴一家人;子女懂事孝順,特別是女兒,即使在硬撐着幹活累倒時只是笑笑看着父親;縱使昔日戰友春生跟有慶之死有間接關係,福貴還是在他落難之時去安慰開導……苦難的人生,因爲有了這樣溫情的親情、愛情、友情,而讓人有了活着的勇氣,有了前行的動力,有了值得珍藏、回憶的寶藏。我想,這也許就是在經歷那些非人的生離死別,經受苦難的狂轟爛炸與肆意摧殘之後,福貴仍然選擇活着,並且是帶着善意、平靜到有點超然地活着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人性的光輝,在無邊的黑暗中燭照生活,在悽風苦雨中溫暖人心。

或許活着的意義需要用一生去探求,而對現實的一些啓示是時刻需要關注的。福貴一生的悲劇裏面,有許多是可以避免的,比如福貴家人那些人禍和“意外”。我們清楚,治病救人,靠技術進步,也靠醫着仁心;安全生產,需科學防護、意識提升、規範操作;培育兒童,離不開科學養育方式、良好的教育等等。然而在今天的我們看來荒誕和不可忍受的那些際遇,放到那些流離動盪的歲月,卻都是那樣萬分真實而難以逃避。我們或許該慶幸,我們更該珍視,該警醒。

從書中人物苦難的經歷中,學着反省、思考,學着堅強、豁達,學着去成長、如此,方能釋懷。

標籤:活着 讀書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