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讀書筆記

《藍圖》讀書筆記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後,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讓我們好好寫份讀書筆記,把你的收穫和感想記錄下來吧。那麼你真的會寫讀書筆記嗎?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藍圖》讀書筆記,歡迎閱讀與收藏。

《藍圖》讀書筆記

今天分享的書籍是《藍圖》。

作者尼古拉斯·克里斯塔基斯,醫學博士、哲學博士,耶魯大學社會與自然科學斯特林教席,同時在社會學系、醫學系、生態學系、進化生物學系、生物工程系等任教。耶魯大學人性實驗室掌門人。人性實驗室旨在理解友誼的進化、遺傳和生理基礎,繪製世界各地的社會網絡圖,探索社會交往對人類的影響。社會網絡研究學者,因研究社會網絡如何形成與運轉而享譽世界。20xx年被《時代週刊》評選爲“全球100位最有影響力的人”之一。克里斯塔基斯在《藍圖》中提出了一個令人矚目的觀點:基因不僅影響着我們身體的結構與功能,影響着我們心智的結構與功能,影響着我們的行爲,更影響着我們我們社會的結構與功能。我們每個人都天生攜帶着進化的藍圖,可以用來建設一個美好的社會。進化使我們天生良善。

01、人類社會就是藍圖

爲什麼說,人類社會,是一張早已被寫定的藍圖?要想解答這個問題,你得先明白一個概念,叫趨同進化。

1、趨同進化

雖然進化本身沒有事先設計,但是,所有的生物,在進化過程中,是會出現一種大致相同的趨勢的。換句話說,進化的可能性並不是無窮的,好用的設計,就那麼幾種。

比如,從分子層面上看,有可能組成生命的物質,只有碳和硅。相比之下,碳的性能更好一些。因此,在地球上,組成所有生命的基礎元素,都是碳。而在碳分子的衆多排列方式中,只有雙螺旋結構最穩定。所有生物的DNA都是這個結構。

再比如,眼睛。人和章魚這兩個物種,在進化的過程中,早在7億多年前就分道揚鑣了。而且人類和章魚的共同祖先,是沒有眼睛的。但是最終,我們卻都進化出了眼睛,而且幾乎一模一樣。

比如,所有動物的眼睛上,都有同一種蛋白質,叫視紫紅質。它的作用是把眼睛接受到的光,變成電信號傳輸給視覺神經。而在所有能夠處理光信號的蛋白質中,視紫紅質的性能是最好的。人類選中了它,其它動物也選中了它。而且更重要的是,這種眼睛,在不同的物種,不同的進化階段裏,至少被獨立進化出來了50次。

不光是我們身體進化如此,我們創造工具的過程,也遵循着趨同進化的邏輯。

比如,雖然世界上的幾個大陸之間彼此隔絕,但是,它們技術演進的步伐,出奇的一致。比如,農耕技術不是先在一個地方出現,然後傳播到世界各地。而是幾個文明,幾乎都在差不多的時期,同時發展出了農耕技術。

再比如,過去我們都認爲是貝爾發明了電話。但其實,同時期,一個叫格雷的發明家,也發明了電話。兩人甚至是在同一天申請的專利。只不過,貝爾搶先了兩個小時。再比如,達爾文和華萊士,幾乎同時發明了進化論。還有人專門調查過1700多位科學家,結果發現,有62%的人表示,自己的發明被別人搶了先。

所以,不管是人類的身體進化,還是技術的發明,它們的本質,都是爲了解決各自遇到的問題。同樣,我們再來看看我們的社會。人類社會的本質,也是一個解決方案。它解決的是人類大規模羣居的問題。從趨同進化的角度看,我們大概率上,都會各自找到那個最佳的解決方案。這就是爲什麼說,好社會,基本是一模一樣的。那麼,到底什麼樣呢?

2、好社會八大特徵

(1)擁有和識別個人身份的能力。

(2)愛伴侶和子孫後代。

(3)友誼。

(4)社會網絡。

(5)合作。

(6)對自己所屬羣體的偏好(內羣體偏好)。

(7)溫和的等級制(相對平等主義)。

(8)社會學習和教育。

作者發現,所有的好社會,都滿足這八個特徵。這八個特徵,是一個好社會的充分且必要條件,缺一不可。否則,這個社會就沒法持續下去。

比如,作者考察了大量的海難。發現有很多幸存者,漂流到荒島上,嘗試過建立起一個新的社會。爲了考察的嚴謹性,作者還特地做了篩選。要求每場海難中,必須至少有19名倖存者,不能少於這個數。而且他們建立的營地,至少維持兩個月。按照這個標準,他從1500年到1900年的400年裏,選出了20個案例。結果發現,這20場海難的倖存者建立的社羣中,但凡維持的更久的,都是在更大程度上,滿足這八個條件的。

作者又進一步考察了,人爲建立的小社會。在過去幾百年裏,有很多人嘗試過建立理想中的小型社會。其中最有名的嘗試,就是烏托邦實驗。而烏托邦中最有名的案例,叫做震顫派。震顫派的全稱,叫基督復臨信徒聯合會。在美國早期的.衆多烏托邦實驗中,震顫派是組織性最強、經濟上最成功、社羣壽命也最長的。而且更重要的是,震顫派建立的烏托邦,符合很多人心中,那個理想的社會形象。

首先,大家平等友愛。比如,在社羣的一個帽子製作間裏,有人一年生產了93頂軟帽,有人一年生產了700多頂。但是,大家的報酬卻並沒有那麼大的差距。按理說,應該有人不滿。但是,在震顫派的社羣裏,幾乎沒人抱怨過。大家都像家人一樣彼此友愛。有學者專門研究過19世紀某個時期,震顫派公社的經濟表現。結果發現,這些公社的績效,至少跟外面同類型的企業持平,甚至更勝一籌。而且震顫派社羣的規模還不小。早在1794年,他們就在美國的5個州,建立起了10個社羣。到1840年,震顫派的規模已經達到將近4000人。

但是後來根據作者的觀察,這個社羣,缺少了愛伴侶,和自己的子孫後代。震顫派,奉行嚴格的獨身主義。不結婚,也就沒有子孫後代。所以,這個社羣,沒有持續下去。

那麼它能代表我們的真實社會嗎?畢竟,人類社會要複雜得多。於是,作者又進一步考察了很多歷史上出現過的真實社會。他還跟同事們一起設計了很多參與人數更多,動用更先進技術的社會實驗。最後的結果都一樣。

02、人類天性如何塑造社會特徵

有人做過實驗,招募一羣5歲的孩子,給他們看其他孩子的照片。照片中的孩子,穿着不同顏色的衣服。結果發現,孩子們特別喜歡跟自己衣服顏色一樣的人。他們就是莫名的覺得,這些衣服顏色一樣的孩子要更善良。這個實驗的結論是,人類天生就有羣體傾向,就有對共同體的需求。而這正是組成一個社會,不可缺少的條件。不管是羣體傾向,還是對好人的偏愛,這些都是組成一個好社會的必要條件。

1、一夫一妻制

人類社會爲什麼是一夫一妻制?作者認爲,這是因爲伴侶之間有一種本能的依戀感。這就導致伴侶關係會相對穩定。這個依戀感,也決定了,人類大體上,是一夫一妻制。像從30萬年前,一直到1萬年前,人類一直是一夫一妻制。後來,農業革命出現,城市崛起。一部分人有了更多的財富,大家的社會地位拉開了差距。這時,纔開始盛行一夫多妻制。但是,在這個時間段裏,有兩種社會,仍然是一夫一妻制的。

第一種,是規模特別小,環境壓力特別大的社會。規模小,壓力又大。這就導致,誰比誰也好不到哪去。大家都差不多。誰也別想佔據更多的異性,只能一夫一妻。第二種情況,規模特別大,資源很充沛,而且很成功的社會。

比如,古希臘、古羅馬。這些社會,在很長一段時間裏,都是一夫一妻制。而且他們還制定了專門的法律,來確保一夫一妻制的施行。比如,禁止已婚男子納妾,妾生的孩子沒資格繼承遺產,等等。

爲什麼一夫一妻制,會成爲一個大趨勢呢?作者認爲,這是因爲一夫一妻制,能夠爲羣體提供競爭優勢。一夫一妻制,不會發生衝突。因爲一旦一夫多妻,就肯定會有很多人沒有配偶。就算他們不去搶奪別人的配偶,也一定會發展出別的求偶策略。比如,承諾只爲一個異性提供保護。作者認爲,這肯定是件好事。因爲一夫一妻制,促進了男女平等,增進了社會協作。它對一個羣體,有紮紮實實的好處。

2、人類友誼

什麼叫友誼?友誼是個人之間的第四種社會互動。我們可以將友誼正式定義爲一種典型的意志性的長期關係,通常發生在沒有親緣關係的個體之間。友誼涉及相互的情感和支援,不過可能是不對稱的,特別是在某一方需要時。在大多數人類社會中,親密的朋友關係都違背了無親緣關係的個人之間的交換關係的準則。

我們之所以應該回報我們的朋友,是因爲他們有這樣的需要,而不是因爲他們過去爲我們做過什麼,也不是因爲我們預期他們將來會爲我們做些什麼。而且更加重要的是,真正的友誼不是基於每一方可以爲對方做些什麼,而是基於雙方的感受。那麼,這個能力到底是怎麼來的呢?

作者認爲,這是爲了應對生存中的銀行家悖論。什麼叫銀行家悖論?最需要銀行貸款的那些人,也往往是銀行最不願意貸款的人。同樣,順着這個邏輯,在生存中,最需要別人幫助的人,也往往是別人最不願意幫助的人。什麼人最需要幫助?是各方面都不行的人。但是,從純粹的功利角度看,肯定沒人願意幫他們。大家覺得幫了也白幫,他將來也給不了你什麼。但問題是,每個人,都有可能面臨這個處境。怎麼辦?爲了避免自己在危難的時候孤立無援,人類進化出了友誼的能力。而友誼這個東西,對整個社會也非常重要。

比如,它可以讓一個族羣的能力,具備多樣性。過去要想獵捕大型猛獸,光是自己家人肯定不夠用,你得叫上朋友。而且朋友不僅是來湊人數的,他們還能帶來,你的家族原本不具備的能力。要知道,在過去,一個家族內部的知識,可能非常單一。比如,這個家族可能只擅長追蹤獵物,不擅長捕殺,這時,就需要外人來補足這個能力短板。

再比如,友誼對一個社會來說,還能夠解決一個重要的問題,那就是,資源不足。假如你有足夠的親戚、足夠的錢,同時整個社會有一套極其完備的服務體系,你完全可以透過家人,或者花錢買這些服務,來滿足你的一切生活需求。但問題是,這是個理想狀態。沒有這些條件,資源配置達不到這個程度,怎麼辦?這時朋友就派上用場了。假如每個人,都有良好的朋友關係,那麼整個社會的資源配置問題,也能在很大程度上獲得解決。

友誼不光是個體之間的心理感受。它也能爲整個社會的執行帶來好處。借用作者的原話,我們的特徵來自個體內部。但是,它們也刻畫了羣體。它們共同發揮作用,就能創造出一個可以順利運轉的,可持續的社會,一個美好的社會。

標籤:讀書筆記 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