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讀書筆記

狼圖騰讀書筆記3000字

範文

狼圖騰讀書筆記3000字

用了大半年的時間,終於看完了姜戎的《狼圖騰》。這本書沒有激烈的矛盾衝突,沒有扣人心絃的故事情節,但隨時可以撿起來有滋有味的看,也可以隨時暗暗說一聲“挺有意思”卻丟在一邊。雖然作者用的是第三人稱,但完全可以輕易看出,這就是主人公陳陣在回憶自己的狼情節,在訴說對狼圖騰的敬仰,其中的每一個篇章,每一個篇章中的每一個段落,每一個段落的每一個句子都是用心在寫,富有真情實感,吸引着你去了解鄂倫草原的真實的牧民生活,特別是他們和狼互依互存的淵源,似乎很適合斷斷續續的看。

從這本書中,我瞭解到一個不同於以往想象的簡單綠色的大草原,牧民們豐富的生活習慣在狼這個側面上展開,他們並不像內地人所想象的那樣有豐富的牛羊肉可以享用,他們也計劃生活,珍惜着自己飼養的每一頭牛羊。另外,那裏的牧場也不是碧草千里,源源不斷,他們有專門的冬季草場,夏季草場,以及專門供母羊生仔用的春季草場,草原的生命力其實也很薄弱,有經驗的牧民們長年遷移,驅趕牛羊,保護着他們的生息地。此外,牧民們的生活也不想內地人們想象的那樣充滿詩情畫意,相反,更多的災害和磨難在磨練着他們,狼災,鼠災,白災,旱災,等等,竟然連蚊子在那裏也會成片的涌向人羣,牲畜,讓牛羊瘦一圈,牧民無處躲身,形成內地人無法想象的蚊災。這是讓我開闊眼界,覺得新奇有趣的地方。

然而,這也不是作者所要極力推薦的。狼圖騰,也就是狼的精神,團結,謀略,英勇,甚至於孤獨、蒼涼,作者在書中透過很多故事在逐一闡述,抓捕、餵養、訓練小狼,每個故事都充滿感情,親切生動。牧場狩獵,無論是對付黃羊,狼羣,旱獺,都讓人覺得場面驚心動魄,智慧這本書,讓我開始欣賞狼,崇拜狼,甚至於想起狼,竟然也有了一點點地親近感。

然而,這些還遠遠不夠。“狼”作爲作者所要表現的核心,在這本書中有着絕對重要的地位,甚至於我看到書中的某些篇章都覺得有些牽強,他甚至透過他的經驗和臆想,把人類從猴子開始的進化,把國外古文明的起源都和狼聯繫起來,似乎沒有狼,我們所看到的這個世界肯定不是現在這個樣子,最起碼得倒退若干年。

然而,作者寫這本書不僅僅是要記錄一樁往事,唏噓一段感情,神話狼的更重要的是他透過對狼圖騰的詳盡介紹,在理性的說明自己關於民族精神的思考。在作者的思考中,一個民族的的性格可以區分爲羊性和狼性,由此鑄就了衆多的歷史事實以及故事。這是我所不太喜歡的一些文字,似乎有道理,但總覺得有些勉強。特別是最後的那篇關於國民性的論文幾乎沒有看進去。

應該說這部書給我最大的啓迪是如何學會勇敢。勇敢不是呆在房間裏,被革命英雄人物的傳記燃燒的熱血沸騰,而是要鼓足勇氣把自己拋進狼窩,像狼一樣在惡劣的環境中,爲了必需的生存學會冷靜,智慧,團結,迎着曠野裏的寒風,蒼涼伴着悲壯……或者像遊牧民族一樣被狼所圍攻,所磨練,所成就,從而喚醒心底蘊藏的膽識、勇氣,釋放自己心中的狼!否則,總是怯怯懦懦,虛妄地躲閃着卑怯的恐懼,話到嘴邊張不開口,事到臨頭慌亂無主,這都是我所不希望的。

範文二

狼,這一個名詞在我們每一個人的眼中究竟是一個怎麼樣的概念呢?以往,聽到狼這一個名詞,我想我會毛骨悚然,因爲童年時的小故事,書本總是無意間往我們的腦裏填充很多關於狼的兇猛,殘忍傳說。狡猾、兇殘、貪婪、狂妄、野心,這些就是我們以前對於狼的認識,我們對狼的認識,在以往裏,是不可能會出現:智慧、勇敢、耐性、機敏、警覺等等這形容詞的。

在黨組織的介紹下,我認識了《狼圖騰》,認識了狼的傳說,認識了許許多多關於狼的不爲我們知道的傳說,故事。是作者姜戎透過他的作品帶給了我們這一切新的認識,也透過他的《狼圖騰》給了我們對於政治,文化,民族之間的認識帶來了新的體會,新的理解。

《狼圖騰》是一部曠世奇書,也是世界上迄今爲止惟一一部描繪、研究蒙古草原狼的“曠世奇書”。在這本書的社會反響上已經透過海爾集團主席張瑞敏、蒙古族歌唱家騰格爾、文學批評家孟繁華,白燁等人的評價中給了很高的讚賞,也透過此透露給我們知:《狼圖騰》的影響是在社會上發生多大的反響。

在這本書上,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我們究竟是龍的傳人還是狼的傳人?從文章的`原句中也曾有過這樣的疑問:當年區區十幾萬蒙古騎兵爲什麼能夠橫掃歐亞大陸?中華民族今日遼闊疆土由來的深層原因?歷史上究竟是華夏文明徵服了遊牧民族,還是遊牧民族一次次爲漢民族輸血才使中華民族得以延續?爲什麼中國馬背上的民族,從古至今不崇拜馬圖騰而信奉狼圖騰?中華文明從未間斷的原因,是否在於中國還存在一個從未間斷的狼圖騰文化?而且文章當中還提出了一個很重要的觀點--面對着我們曾經輝煌也曾經破碎的山河與歷史,我們撫心自問:我們口口聲聲自詡是炎黃子孫,可是又有誰會去認真思考“龍圖騰”是很有可能是從遊牧民族的“狼圖騰”文化演變過來的?也就是兜個圈子回到了起點--究竟我們是龍的傳人還是狼的傳人呢?

看過了《狼圖騰》,我得到更多的恐怕只是震撼。在《狼圖騰》裏面,看到了更多在我們眼中不可能發生的事情。蒙古人之所以會把狼作爲他們自古至今都崇拜的圖騰,是因爲狼真正帶給他們實用的知識,教會了他們如何去運用兵法般的技巧,正因爲有狼的存在,練就了每一個蒙古人的堅強,頑強,精明的作風,也正因爲有狼的存在,蒙古族人的生存的生態環境得到了平衡,很多時候,我甚至覺得狼其實也是我們人類的一個好夥伴,狼也是我們這個自然社會當中的一個好成員。

在整一篇《狼圖騰》小說裏面,我們看見了狼的生命力,狼的團隊精神,狼的軍事能力,與及狼的驕傲。值得說的一句就是,狼讓我們生畏,狼同時也讓我們生敬。

同時在《狼圖騰》裏面也認清了很多社會上的現實,從狼性上反襯出人性的弱點,在小說裏面,曾經說過,我們漢人是狼性還是羊性呢?爲什麼要發出這樣的疑問呢?也就是說,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已經被定義上是羊的個性,我們沒有一種頑強的狼性,沒有狼的團結意識,那我們中國人是否應該反思,該怎樣去激發我們潛在的狼性--真正的狼性,不是我們潛意識裏面那種錯誤的狼性。

總而言之,《狼圖騰》帶給我們對於社會上的一些現實,對於很多方面的重新思考,也讓我們在思想上,以及在意志上有了很大的提高。讀完這篇小說後,我也希望社會上每一個人都要重新思考狼圖騰的含義,也重新去認識狼性的真正含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