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讀海倫凱勒有感範文(通用6篇)

讀後感3.11W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後,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後感怎麼能落下!但是讀後感有什麼要求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讀海倫凱勒有感範文(通用6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讀海倫凱勒有感範文(通用6篇)

讀海倫凱勒有感1

讀了《海倫·凱勒》這本書後,我被主人公海倫那種堅強不屈的精神深感動。

海倫·凱勒是美國舉世聞名的人。她是一位又聾又啞的小女孩,但是在蘇利文女士的幫助下海倫走出了黑暗的枷鎖,戰勝了自己,而且還幫助了許多殘疾人,海倫到死都想着怎麼幫助殘疾人。

我們跟這位美國名人確實差很遠,可是她仍堅持不懈,她用一生的經歷詮釋了一句話——“殘疾”不等於“無能”。這是多麼頑強的精神啊!

這位偉大的名人使我想起了薛玉霜阿姨。薛玉霜阿姨兩歲失去了身體的“支柱”,可是她沒有灰心,吃飯練字、上學練字,一刻也不停歇。她想用身體其他部分來補充現在的不足,皇天不負有心人,她終於會寫字了,不僅如此,她還獲得了獎牌。

在生活中,我們遠遠不如她們,我們四肢健全,能寫字能畫畫……可是,我們擁有這些東西,讓這些用到有用的地方了嗎?我們四肢健全難道就不如她們嗎?不,只要我們努力,就可以遠遠超過她們。記得上學期,媽媽給我報了畫畫班,我高興極了,在畫畫班上老師教的有幾個地方我老是畫不好,當我有些灰心的時候,我想到了海倫,想到了薛玉霜阿姨,於是我努力地聽老師講的畫畫要領,然後認真反覆琢磨、思考、練習。最後我的畫畫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受到別人的誇獎,我心裏美滋滋的。

朋友們,我相信只要付出努力,就一定會有想不到的收穫。

讀海倫凱勒有感2

海倫·凱勒是一位盲聾女作家,是馬薩諸塞州的盲人教育委員會委員。

海倫·凱勒在她這本自傳中寫到,她還在襁褓中的時候就已經表現出了不服輸的個性。看到別人做的事她都要固執地去模仿。在她兩歲不到的時候,一場大病奪走了她的視覺和聽覺。於是她對大自然的印象也不是很深,在她的記憶裏非常模糊。她既看不見又聽不到,真是非常難受,爲此她常常大發脾氣。在她七歲時,她迎來了她的家庭教師安尼。莎莉文老師。從此,莎莉文老師就一直教她單詞。因爲她看不見也聽不着,莎莉文老師只能在她手心裏寫字母,讓她慢慢學會拼單詞,這是要多麼大的耐心啊!

我還從這本書中瞭解到海倫·凱勒童年的夢想就是要考上哈佛大學。在莎莉文老師點點滴滴的培養下,她不斷努力,先進入劍橋中學,在頑強的學習中,克服種種困難考入哈佛大學,成爲了哈佛大學的盲聾女學生。在大學裏她學習了德文、拉丁文、法文等。莎莉文老師和她一起上課,課後莎莉文把課堂上老師講的內容在她的手心裏寫出來,她再刻苦鑽研,她攻克了一個又一個難關。一個盲聾人能上哈佛大學真令我讚歎不已,這是要有何等的勇氣和毅力啊!更讓人驚訝的.是,她後來竟然還學會了說話。

自從海倫·凱勒成爲了馬薩諸塞州的盲人教育委員會委員後,她就更爲慈善事業四處奔走了,爲殘疾人和戰後受害者募集基金。我認爲她的這種一心爲他人服務,盡力幫助他人的品質也是不多見的,因爲在我看來,她自己也是殘疾人也需要人幫助,而她卻還在爲幫助別人而四處奔波。

她的品質她的奮鬥精神感染着我,激勵着我。當我在遇到困難的時候,我就會想到她,想起她的這種精神,令我克服了一個又一個困難。她使我懂得了什麼是毅力,什麼是頑強,什麼是持之以恆。今年暑假當我在準備鋼琴六級考試時,我也遇到了一些困難。當時天很熱,我坐在鋼琴前一遍遍地練習,手都酸得擡不起來了,而且滿頭大汗,我真是不想練了。這時我想起了海倫·凱勒,想想她在學習時遇到了這麼多困難,她都沒有放棄,我怎麼遇到這點小小的困難就放棄呢?於是我振作精神繼續練習……

讀海倫凱勒有感3

《海倫·凱勒》寫得是一個感人肺腑的故事。我一口氣讀完了他,從中受到了許多教益。

這本書記敘了美國盲聾女作家,教育家海倫·凱勒的一生。海倫一歲半因病喪失了視覺和聽力,這對於一般人來說是不可想象、不可忍受得痛苦。然而海倫並沒有向命運屈服。在老師的幫助下、她戰勝了病魔,學會了講話……二十四歲,他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於哈佛大學。此後,她把畢生精力投入給世界盲人、聾人利益的事業中,曾受到許多政府、人民及高等院校的讚揚和嘉獎。

一個盲人能取得這麼大的成就,令人十分驚訝。如果海倫屈服於不幸得命運那麼她將成爲可憐而又愚昧的寄生者。然而他並沒有向命運低頭。她以驚人的毅力和頑強的精神,走完了人生道路,併爲人類做出了貢獻。

海倫的一生,是不平凡的,她給予人們最大的鼓舞使那些虛度光陰的人萬分悔恨,我讀了這本書,常常問自己:海倫不屈不撓的一生,給予那些殘疾人以生活的勇氣和毅力,難到對於我們這些健康人就沒有啓示嗎?

我看完書後,深刻的認識到:一個人能不能取得成就,不在於條件的好壞,而在於有沒有奮鬥的精神。平時,總有些人以爲條件差呀、困難多呀作爲沒有取得成就的理由。但是,和海倫相比,這些苦難是多麼微不足道呀!一個人只要胸懷遠大的理想和目標,就會有無窮無盡得力量,去努力、去拼搏,就一定會成功。

這些日子,我常常深思一個問題:人應該如何對待人生,人生的價值何在?我覺得海倫·凱勒那光輝的一生,爲我們做出了圓滿的回答。

讀海倫凱勒有感4

這個星期,老師帶領我們學習了《海倫·凱勒》這篇課文,真是讓我深有感觸,受益匪淺。

海倫出生在美國。不幸的她在一歲半時因得了一場急性腦充血病而導致雙目失明,雙耳失聰。這給她幼小的心靈造成了巨大的創傷。但這沉重的打擊並沒有使她沉淪。她的眼睛雖然看不見了,耳朵雖然聽不見了,但她的手能摸,心能記,透過她堅持不懈,刻苦學習,最終成爲舉世聞名的美國女學者。並與拿破崙齊名,被馬克吐溫稱爲“19世紀最傑出的兩個人物”。

除了海倫,古今中外也有許多堅強的人。中國古代有:晉人孫康映雪苦讀;南齊人顧歡燃糠皮讀書;北魏人祖塋吹炭讀書;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離騷》乃賦;不韋遷蜀《呂覽》傳揚……中國現代有:張海迪因患脊髓病,胸以下全部癱瘓,仍被評爲“世界五大傑出殘疾人”之一……外國人有:霍金不幸患上盧伽雷氏症,卻能做一個“最偉大的科學家”;貝多芬晚年失聰,仍著《月光曲》、《命運》,成爲世界藝術史上的偉大作曲家之一……和海倫一樣,他們都有着水滴石穿的精神。他們有的家境貧寒卻能以苦爲樂,潛心求學;有的受盡磨難,卻發憤圖強;有的大病在身,卻是身殘志堅,保持着一種高尚的品德。

讀了《海倫·凱勒》這篇課文,對照我自己,我感觸最深的是:我們這幫“90後”,習慣於養尊處優,依賴性強,獨立性差,心理比較脆弱,最嚴重的是缺乏克服困難的毅力。總認爲有了正確的思想,有了遠大的抱負,有了優秀的品德,就會走向成功。完全沒有意識到,如果沒有堅強的意志作僞支柱,即使再崇高的理想也無法實現,只能是空中樓閣罷了。

今天,我們有着優越的學習條件,有着舒適的生活環境,每天都能在課堂上聽老師的諄諄教導。既然上天給了我們每人聰慧的雙眼,靈敏的雙耳,靈巧的雙手。我們就要學習海倫·凱勒持之以恆,不屈不撓,奮發向上的精神,讓自己做到最好!

讀海倫凱勒有感5

午後的暖陽照耀在我的身上,在茶几上隨手拿起一本書,在搖椅的輕輕搖晃下,靜靜地享受着讀書的快樂。

書頁被我悄聲無息地翻動着,我看見了一篇名叫《海倫·凱勒》的文章,我不禁看了起來。

海倫0年出生在美國,不幸的海倫,在生了一場重病之後,雙目失明,雙耳失聰,在這樣的處境下,我不禁產生了疑問,生命的奇蹟是從何而來的?

在海倫學習摸盲文,拼單詞時,沙利文老師把海倫的手放在水管口上,這時,一股清涼的水在海倫手上流過,沙利文在海倫手上拼寫“水”這個單詞,海倫猛然醒悟,原來,“水”就是這種清涼而又奇妙的東西呀!這段話看似十分簡單,但在我看了《海倫·凱勒》的片子後,我才明白,海倫並不是一下子就學會了“水”的,而是經過沙利文和海倫上百次、上千次甚至上萬次的學習,纔會得到成功。我對海倫的敬佩又加深了一層。

海倫回憶她說話時說:“爲使我的夥伴——最親密的夥伴——能聽懂我的話,我夜以繼日地努力,反覆地高聲朗讀某些詞語和句子,有時甚至要讀幾個小時,直到讀對爲止。我每天堅持練習、練習、再練習……”是的,海倫夜以繼日地練習着,要知道,海倫她不能看到老師的嘴形,也不能聽到老師的聲音,她只有觸覺,她唯一可以依靠的就是觸覺,海倫就是憑着她頑強的毅力學會了說話。

她拼命地摸讀盲文,不停地書寫單詞和句子,她是這樣的如飢似渴,以至小小的指頭都摸出了血,那要付出多大的代價啊!我們都是一個健全的人,或許海倫的身體不如我們健康,可是,她的心靈卻是十分堅強,如果你是海倫,你能像她那樣堅強嗎?

人的慾望是無止盡的,是永遠不知道滿足的,一些東西往往只有失去了纔會覺得珍貴。

人生就像一個蘋果,每個人都會被上帝咬上一口,或許,對於海倫來說,上帝咬的這一口太重了些,但是上帝爲你關上一扇門,必定會爲你開啟一扇窗!

珍惜我們所擁有的一切,感謝大自然、父母對我們的恩賜吧,有了感恩,生活會變得更美好。

讀海倫凱勒有感6

《海倫·凱勒》這篇文章真是一個感人肺腑的故事,當我讀完這篇文章,受益匪淺。

這個故事講述了美國的盲聾女作家、教育家海倫·凱勒的一聲坎坷。

在海倫一歲半時,一場飛來橫禍使她喪失了人的本能,從此,小海倫與有聲有色的世界隔絕了,但她沒有向命運而屈服。在老師的精心指導下,她學會了用手指“說話”,並且還掌握了五種文字。24歲時的她又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於是著名的哈佛大學得克利好學院……從那以後,她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到了世界盲人,還獲得許多政府以及高等學院的讚揚和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