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荊棘鳥》的讀後感(通用8篇)

讀後感1.61W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穫,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後感了!但是讀後感有什麼要求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荊棘鳥》的讀後感(通用8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荊棘鳥》的讀後感(通用8篇)

《荊棘鳥》的讀後感1

很久以前便讀到過這樣一段文字,“傳說中有那麼一隻鳥,它一生只唱一次,那歌聲比世上所有一切生靈的歌聲都更加優美動聽。從離開巢窩的那一刻起,它就在尋找着荊棘樹,直到如願以償,才停歇下來。然後,它把自己的身體扎進最長最尖的棘刺上,在那荒蠻的枝條的枝條之間放開了歌喉。在奄奄一息的時刻,它超脫了自身的痛苦,而那歌聲竟然使雲雀和黃鸝都黯然失色。這是一曲無比美好的歌,曲終而命竭。然而整個十幾二都在靜靜的諦聽着,上帝也在蒼穹中微笑。因爲最美的東西,只有深痛巨創才能換取”讀完之後是久久徘徊於心的震撼,這是怎樣一個悲傷的故事,如此悲壯惋惜,讓人驚歎。命運給予無限痛苦,卻可以憑着一念執着,拼盡一身傷痛,終於來到勝利的終點,而更大的代價卻是生命終結……

這是一個美麗而悽婉的愛情悲劇,卻也是一首對生命堅毅永恆的謳歌。

《荊棘鳥》是一部澳大利亞的家世小說,全書分七部分,每部分以一人爲中心,但又彼此聯繫,本書主要以女主人公梅吉與神父拉爾夫之間不爲世俗所認可的愛戀糾葛爲主線,描寫克利裏一家三代人的故事。作爲一個美麗的女性,梅吉又有着與生俱來的堅韌,而她最打動人的精神力量,也是個女性永久美的力量——執着。拉夫爾幾乎是梅吉所有的夢想,他給予她最初認知世界的勇氣,他的英俊優雅,父親般地慈愛,兄長般地關懷與陪伴,讓被母親漠視的她燃起了對生命的熱情。然而她戀上的這個男人卻把自己給了上帝,她無法得到他,這就是對於梅吉最鋒利,最長的荊棘。儘管梅吉在執着的追求愛的過程中受到深痛巨創,然而生命卻有了完整的意義。在失去最心愛的兒子後,她終於發現並從心底真正接受了自己的女兒。上帝並沒有帶走一切。梅吉因無法得到而顯得孤單與可憐,她的靈魂只是在戴恩和拉爾夫死後纔得到真正的解放。花開花會落,即便消亡也會變成春泥,這無窮無盡的循環,生生不息,這便是生命的意義。

《荊棘鳥》的讀後感2

《荊棘鳥》終於看完了,我不知道應該用怎樣的詞語來形容自己的心情,是那種沉重、無奈,還是那種痛,爲梅吉的可憐?還是爲拉爾夫的可悲?

拉爾夫,他愛着梅吉,從她還是個孩子時就愛着,直到生命完結的那一刻,他們之間本沒有任何的阻礙,除了一個原因——他是個教士。可是,爲了對權力的追求,在梅吉與教會之間,他還是選擇了教會,他得到了一個人應該擁有的一切,金錢、名望、地位,而正因爲他的選擇,也註定了他的愛情不會圓滿,註定一生要受到靈魂情感的洗理與掙扎。

梅吉,堅韌、忍耐、包容、優雅,一個近乎完美的女性,她最大的痛苦卻是她的愛情,她無法與上帝爭奪身爲教士的拉爾夫。最終,她選擇了盧克做爲拉爾夫的替身,本想與盧克相安過上一輩子,可是,盧克卻是個金錢的崇拜者,一個地道的守財奴,在他心中,梅吉也只不過是個掙錢的機器,他對田地的愛,對甘蔗的愛,遠遠勝過對梅吉的愛。對於這些,梅吉也以自己特有的堅韌而堅持着。

可是,終有一天,她一直無法忘記的拉爾夫走進了她的生活,那瘋狂而甜蜜的天堂般的`生活改變了一切,她帶着從拉爾夫那裏得到的一部分離開了盧克,回到了自己的家。擁有了一個和拉爾夫一樣高大、優雅的孩子——戴恩,可是,戴恩卻如他父親一樣,選擇做一個教士,就在希臘度假時爲救兩個女郎被海水吞沒了,梅吉千方百計從上帝那裏偷來的東西就這樣回到了上帝的手中。也正因爲戴恩的死,爲了找回戴恩的屍體,她不得不對拉爾夫說出曾經發誓要保密的事情,戴恩也是拉爾夫的兒子。梅吉說“我所偷來的,我還回去,拉爾夫,我們把你向上帝發過誓的東西偷來了,我們兩人都得付出代價!”而這,也正是她與拉爾夫所付出的代價!……

真正的愛和一切美好的東西是需要以難以想象的代價去換取——這是一種至高無尚的領悟。所有的一切,都需要真心的付出!!!

《荊棘鳥》的讀後感3

傳說中有一種鳥,它畢生只歌唱一次,但歌聲卻比世界上任何生靈的歌聲都悅耳,它一旦離巢去找荊棘樹,就要找到才肯罷休。它把自己釘在最尖最長的刺上,在蓁蓁樹枝間婉轉啼鳴。它超脫了垂死的劇痛,歌聲勝過百靈和夜鶯。一次絕唱,以生命爲代價。

拉爾夫,他將自己的身體和靈魂都獻給上帝的人,將成爲紅衣主教作爲自己人生追求,他早已失去的一個作爲普通人的權利,包括愛情。在他遇到梅吉前的二十七八年歲月中,他確是這樣度過的。但是在遇到梅吉的那一刻,一切都悄然改變。隨着梅吉的長大,這份禁忌之愛帶來的痛苦和矛盾與日俱增。最終,他選擇了他的上帝,他的教會,遠離了梅吉,希望梅吉可以有自己的未來和幸福。有誰能想到,梅吉選擇丈夫,居然只是因爲他酷似拉爾夫呢?拉爾夫在臨終的一剎那,心裏才真正放下了梅吉。而梅吉,將要面對的是往後更加孤獨的人生,幸好,她一直是個堅強的人。

小時我還是個懵懂無知的孩子,不太領那字裏行間透出的深沉的滄桑。無論是帕迪的含蓄溫雅,是暴烈渴望的弗蘭克,是驕橫尖酸的卡森夫人,還是單純執着的丹尼,或是古怪理智的朱絲婷。直至現在,我依舊是無法完全理解這個家族的命運。腦海裏深深記住的,只有梅吉和拉爾夫神父之間的那場刻骨銘心的愛情。

曾經有人把荊棘鳥和枯葉蝶作爲對比。荊棘鳥,把所有的生命精彩都演繹在最後的絕唱中,雖然短暫卻是絢爛萬分;枯葉蝶,在單調寧靜中渡過它的一生,雖然單調卻是歲月綿延。截然不同的選擇,也就註定了截然不同的命運。而我,願做一隻荊棘鳥,生如夏花般絢爛,死如秋葉般靜美

當一切浮華逝去,剩下的只有淚水,而那些淚水終會隨着時間而蒸發,化作一縷無聲的水汽,我們所能握住的也不過堅強二字而已吧。

傳說中有一種鳥,它畢生只歌唱一次,以生命爲代價……

《荊棘鳥》的讀後感4

也許看過這部小說的人會說我小題大作,煽情得有點過。但我在看這本書的大部分時間,眼睛的確是溼潤的——這並不需要得到大多數人的相信和理解。我總是驚訝於作者那種行雲流水般的文筆和對人性,感情的深刻透漏。我一直在想,這是不是一個真實的故事?

天可憐見,看得途中我總是想起這句話。雖然它的大抵意思我並不很瞭解,但我知道,倘若天可憐見,會喜歡小說裏面的每一個人,如果我們也同樣以寬容的眼光來看待,不會去恨裏面的任何一個人——當然,我還沒有看完全部的小說,只是有些話不吐不快。

首先使我觸到悲傷的是弗蘭克——這個私生子,我總是不可避免把它和希斯克裏夫放在一起想象。儘管他們沒有任何背景的相似。他的出場也太少,只有幾年的時間他的生活對我來說是可知的,它使我悲傷,是因爲他對於母親和妹妹那種不可比擬的愛。我總是細細去品味這一個細節,當在學校被阿加莎鞭打了的梅吉找到弗蘭克,撲在他懷裏尋求安慰。只有在弗蘭克懷裏梅吉才能毫無顧忌地哭出來。對於梅吉來講,弗蘭克是她幼年時期的唯一一個可以依靠和信任的港灣吧。

可是弗蘭克一出場就註定要走,不只是因爲他的身世。更因爲他對現有生活的一種厭惡和悲哀,在他心目中,母親永遠像一個女神般美麗,而即使父親對母親足夠的重視和崇拜,也不能彌補他氣質上的差距……在我看來的確如此,一個美麗的貴婦人,一個憨厚老實的長工,完全不是可以生活的人。弗蘭克總是固執地認爲父親侵犯了母親,她在弗蘭克明白男女之事後的日子裏,每一次懷孕都讓弗蘭克大爲光火——他怎麼能忍受一個老大粗騎在自己那高貴的母親的身上呢?

弗蘭克因爲身高矮小而自卑,他不得不用強壯的身體來彌補這一不足,於是他成了全鎮氣力最大的人……這一優勢也讓他成爲打架的一把好手,事實上,他更樂於以此來證明自己存在的價值。

《荊棘鳥》的讀後感5

一開始看整部小說的的時候,是不理解爲什麼起名爲荊棘鳥,感覺不怎麼搭邊。後來看完的時候,才發現再沒有比它更貼合的書名了。

荊棘鳥有我們所缺乏的的忠貞、勇敢和執著。在文中每個有各自特點的人身上,都不可避免的發現他們的性格都具有一個共通點,那就是那種不顧一切的態度——飛蛾撲火般致死的執着,就像荊棘鳥一生都在尋找那可能讓它以一曲絕唱結束生命的荊棘一樣,讓人震撼的同時又感動到想哭。荊棘鳥的性格一開始就註定了是一種悲劇,但也是另一種成全和幸福,只有和着血的歌唱才能打動人心,正如永遠追尋着永不消亡的愛情才最經典一樣。

小說和現實還是有所區分的,小說中的某個人可能會有我們活着我們身邊某個人的影子,但是我們不是也永遠不可能是書中的某某某。作者寫了致死的執著,但是卻未提筆寫道誰誰誰因爲忍受不了生活/命運的折磨而選擇逃避或者自殺,就連弗蘭克那個生活在絕望之中的人作者都未捨得給他一種放棄命運的結局,雖然我覺得他死了可能會比活着更爲解脫。

我們需要找到一種讓我們的精神不會感到空虛的東西,或者是宗教的信仰,或者是某種理想和夢想,只要是讓我們能夠對生活有所追求就行。這樣我們纔不會在碌碌中迷失了本心,我們或平凡或不凡,都是需要一種能讓我們不放棄的精神來面對這個浮華的世界。

每個人面臨選擇時不可能都是從一而終,有誘惑、有迷茫、又不知所措,但是隻要我們選擇了就勇敢的走下去。

在某種意義上來說,梅吉選擇嫁給盧克時,我覺得一瞬間所有的美好都破壞殆盡了。甚至不想再看到那本書,但是,我知道那不是梅吉和拉爾夫的結局,所以我有期待,有糾結。看完整本書時,我真的不知道是作何感想的,只是會經常性的在某個瞬間就想起了書中的故事片段,感覺還不至於那麼破碎,因此耐着性子再讀了一遍,只能感概不愧是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品。

《荊棘鳥》的讀後感6

至於拉爾夫,我是無法評判的。他終其一生都在矛盾,在上帝與梅吉之間徘徊。是的,他愛梅吉,從第一次見面起,從她還是個孩子起。梅吉是他看着長大的,也是他一手塑造的。梅吉的母親對於這個唯一的女兒是視而不見的,只是覺得她可以分擔一些家務。她們母女不親密,就像菲說的,看到梅吉,只會讓她想起那個年輕的自己,她是自己的翻版,所以她寧願選擇不去在意。

幸虧有了拉爾夫,梅吉才得以成長這麼好,是他的關注和關心給了梅吉存在感,也助長了她心內日益增長的愛戀,直至情根深種。拉爾夫一直是不希望梅吉長大的,那樣他纔可以安心的待在她身邊,所以隨着梅吉的長大,他內心的掙扎也就日益激烈。卡森夫人的遺囑給了拉爾夫一個飛黃騰達的機會,也給了他一個難題。最終他選擇了他了事業,實現了自己的抱負,卻也不得不離開梅吉。可他是放不下的,所以纔會如此痛苦,內心未曾得到真正的安寧。最後,在他行將老去的時候,戴恩死了,他得知戴恩是自己的兒子,最終承受不住這個打擊,死在梅吉的懷裏,並在最後一刻,把她忘了。他和梅吉,他和上帝,在作爲一個男人和作爲一個教士之間,他做出了選擇,也爲此付出了慘痛的代價,他的心始終被撕扯着,在痛着。

鳥兒胸前帶着棘刺,它遵循着一個不可改變的法則,她被不知其名的東西刺穿身體,被驅趕着,歌唱着死去。在那荊棘刺進的一瞬,她沒有意識到死之將臨。她只是唱着、唱着,直到生命耗盡,再也唱不出一個音符。但是,當我們把棘刺扎進胸膛時,我們是知道的。我們是明明白白的。然而,我們卻依然要這樣做。我們依然把棘刺扎進胸膛。這是結尾的一段話,那個傳說,那隻尋找的,流着血的,歌唱的荊棘鳥。

德羅海達的時代要終止了。是的,不僅僅是時代。讓未知的後人去重新開始這種循環吧。一切都是我自己造成的,我誰都不怨恨。我不能對此有片刻的追悔。我們都要對自己的選擇負責,不管怎樣,追悔是毫無意義的。

《荊棘鳥》的讀後感7

很多年前我還很年輕時看過《荊棘鳥》的小說,當時很感動,到現在記憶已有些模糊。這兩天在百度貼吧看了一下,勾起多年前的回憶,又在網上重溫了小說,只是記得我以前看的和現在網上的可能翻譯的版本不一樣,風格有些不同,看來我還是更喜歡老版本些。後來又在網上翻看了83年由美國拍的電視劇,感動得一踏糊塗,也許,年輕時擁有愛情不懂愛情,真正懂得愛時人又老了。理查德張伯倫演的拉爾夫神父深深感動了我,他就是我心中的拉爾夫,優雅的舉止,挺拔的身材,深情憂鬱的眼神,馬背上矯健的身姿,舞會上優美的舞姿,對梅吉無盡的愛,從她10歲到50多歲,從自己28歲到70多歲,就是在他最後70多歲死在梅吉的懷裏的時候,我還是一樣地愛他,愛他對梅吉的愛。網上有些人覺得理查德演拉爾夫時已經48歲了,太老了,我一點都不覺得,相反,我在網上也搜到了他年輕時演的《水晶鞋與玫瑰花》中王子,太浮了些,拉爾夫是穩重優雅的,成熟內斂的,他就是當時的他。後來又看到理查德晚年承認自己是同性戀,我的感覺是太浪費了,太傷心了,就像張國榮,爲什麼美好的男人都是同性戀呢,難道我們女人不可愛嗎?

言歸正傳,還是講拉爾夫和梅吉吧。我相信,每個男人和女人,儘管痛苦一生,煎熬一世,只要能擁有拉爾夫或梅吉的愛。我們沒有孤獨一生,我們平凡快樂,是因爲我們沒有遇到那個人,或者遇到了,他並不愛你,或你不愛他。真正的愛是痛苦的,黎巴嫩詩人紀伯倫說過,當我們回憶人生,會發現人生中最幸福的瞬間,也就是心靈最痛苦的劃痕。愛得深,痛得深,也是幸福。拉爾夫和梅吉是痛苦的,也是幸福的,他們彼此都愛着自己最愛的人,也被最愛的人愛着,儘管不能結合在一起,那又怎樣呢,相愛的一天,勝過無愛的一世。

《荊棘鳥》的讀後感8

《荊棘鳥》的暢銷不衰證明了它的確是一部富有魅力的小說。這魅力首先來自它的主題:愛和命運。它講述的是克利裏家族傳奇式的家世史。故事開始於20世紀初葉,結束於半個世紀以後的60年代末70年代初。考琳·麥卡洛試圖透過克利裏家的滄桑和感情歷程揭示這樣一個道理:真正的愛和一切美好的東西是需要以難以想象的代價去換取的。

考琳·麥卡洛的開卷語是這麼寫的:在南半球有一種鳥,它的歌聲比世界上一切生靈的歌聲都更加美好動聽,但是它只有找到一種荊棘樹,落在長滿荊棘的樹枝上,讓荊棘刺進自己的肉體,才能夠歌唱。從離開巢窩的那一刻起,它就開始了尋找荊棘樹的旅程,直到如願以償,找到那種長滿如針一樣鋒利荊棘的荊棘樹。這個時候,它就落下來,而且要選擇最尖、最鋒利、扎進肉體最長的荊棘。它的身體被鋒利的荊棘刺得血流如注,疼痛難忍,生命就要奄奄一息了,它開始了讓所有會歌唱的鳥自慚形穢的歌唱。一向自比歌王的雲雀和夜鶯,在它的歌聲面前也黯然失色。不久,荊棘鳥的血流盡了,一去最美妙的歌聲也戛然而止。然而,整個世界都在靜靜地諦聽着,上帝也在蒼穹中微笑着。所有聽到歌聲的人和鳥兒都在向荊棘鳥致最後的敬意,因爲大家都知道這是用深痛巨創換取的最美好的東西。

荊棘鳥一邊忍受着疼痛一邊唱着,使上帝微笑的歌,其實生活本身就是這樣:假如你不如忍受,那麼你就無法生存,而在你忍受的同時生活也繼續殘酷了下來。我們所做的一切就是忍受痛苦的煎熬,並且告訴自己,這是非常值得的。最幸福的時候,也是痛苦將至的時候。

梅吉就是這隻荊棘鳥,爲了這段美麗的感情,承受一生的痛苦。雖然從上帝那裏偷來的戴恩帶給她希望,可最終上帝還是將他召了回去。直到這時候,梅吉才殘忍地將祕密向拉爾夫和盤托出。這是一個愛情悲劇,從拉爾夫和梅吉相遇的那一刻起,就已經註定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