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讀書筆記《狼圖騰》作文

讀後感1.7W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需要寫一篇讀書筆記好好地作記錄了。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讀書筆記《狼圖騰》作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讀書筆記《狼圖騰》作文

讀書筆記《狼圖騰》作文1

最近我十分關注有關草原的事情,這是爲什麼呢?因爲我讀了姜戎編寫的《狼圖騰》,這本書讓我知道草原生物鏈缺一不可,它是保持草原生態平衡,讓草原充滿生機的保護神。

草原生物鏈按從高到低的等級排列順序,由人、食肉動物、食草動物和草組成。幾千年來,茂盛的牧草是牛羊、黃羊、野兔和草原鼠等食草動物的美味。狼等食肉動物捕食草原鼠等食草動物,控制食草動物對草原肆意破壞,特別告訴大家,其實狼很怕人,只有在冬天等極端條件下,自然食物嚴重缺少時,才偷偷跑到牧區偷食牛羊,它們很聰敏,專挑老弱病殘下手,省事省力。對於狼的偷食,牧民恨之入骨,但智慧的牧民知道,這是自然規律的需求,雖然自己有損失,但它們是保護草原,維持草原生機的神聖力量。牧民劃分四季牧場進行放牧牛羊,既不破壞草原,又爲大家提供美味的鮮肉,閒暇之餘打狼捕獵,保護牛羊不受豺狼之害。就這樣,草原風平浪靜,人不打狼、狼不打羊,成羣的牛羊像鬆軟的棉花,在碧綠的草原上流動,到處充滿了生機。

但在五六十年代,由於大批內地人員涌入草原,在人們還流傳着“打不盡豺狼,絕不下戰場”的口號。由於外來人員不懂得草原自然規律,瘋狂殺死草原狼,造成狼的數量減少,剩餘的都跑到境外去了。食草動物因爲沒有了天敵,瘋狂繁殖,大量吃草及破壞草根,造成草原植被破壞。因爲土壤沒有植物保護,就像人沒有衣服,直接暴露在空氣中,牧草慢慢枯萎,水土逐漸流失,土壤逐漸沙化。一到秋冬颳風季節,黃沙漫天,造成內蒙古草原頻繁出現沙塵暴,甚至沙塵暴多次吹到了北京。因爲空氣質量變差,致使呼吸道疾病的發病率直線上升,嚴重危害人們的身體健康。

閱讀了《狼圖騰》,我知道了自然界中食物鏈的重要性,破壞任何一個環節,都會給自然界造成無法彌補損失,都會給人們帶來毀滅性的災難。書中還有很對關於人和狼的精彩故事,下次我再給大家分享,同時積極給大家推薦這本好書,在字裏行間體會人與自然的奇妙!

讀書筆記《狼圖騰》作文2

昨天我終於看完了《狼圖騰》這本書。

這是一本紀實體的長篇小說。這本書書由幾十個“狼故事”組成。書中說:狼的每一次偵察、佈陣、伏擊、奇襲的戰術;狼對氣象、地形的利用;狼族中的友愛親情;狼與草原萬物的關係;小狼艱難成長過程――無不使我們聯想到人類。人類社會的精神和性格日漸頹靡雌化的今天,讀到《狼圖騰》這樣一部以狼爲敘事主體的小說,這本書真正揭示了人性與狼性,是一本令人讀完之後有所感悟的成功作品。

起初以爲狼只是喜歡羣居的野獸,憑藉着數量的優勢撲捉一些小動物,苟且存活在這個世界上的一種生物而已。在我心目中狼的地位是很尷尬的。兇猛不及獅虎,速度不及獵豹。同爲食肉類哺乳類動物,它也只能去欺負狐狸。它的存在也只是爲了襯托虎豹們的勇猛。就象一部電影,它永遠只能做配角。然而,讀《狼圖騰》,隨着故事情節的深入,我越來越明白我以前的想法是多麼的無知。甚至有點愚昧。狼是智慧的。

這一點在草原狼捕殺獵物的時候體現的淋漓盡致,它們的每一次進攻都堪稱經典。它們不打無準備之仗,踩點、埋伏、攻擊、打圍、堵截,組織嚴密,很有章法。好像在實踐孫子兵法,‘多算勝,少算不勝’。在狼與人的爭鬥中,這種智慧也隨處可見。爲了不使狼羣暴露,獨處而被人發現的狼,往往逃向與狼羣相反的方向。犧牲自己,保全羣體。這絕非聰明,而是智慧。

狼是團結的它們很少各自爲戰,所有的行動都是在狼王的統一調度下進行。只要狼王一聲令下,羣狼便會排山倒海,勇不可擋。即使是它們被牧民和獵狗圍困,四面楚歌,它們依然鎮定自若,陣形不亂。狼是勇敢的。

狼從來都不畏懼死亡。它們爲了沖垮馬羣,不惜犧牲老弱的狼去撕撤外圍壯馬的肚皮,與馬同歸於盡。與羣狗的爭鬥中狼也是前赴後繼,即便是戰鬥到最後一條也毫不畏懼。在那片草原上它們是實實在在的王者,誰與爭風?

在草原上,人類成了名副其實的學生,人從狼那裏學來了智慧,團結和勇敢。

讀書筆記《狼圖騰》作文3

《狼圖騰》是一本以狼爲主體的史詩般的小說,能讀到它,實在是我們的幸運。作者在書中一直在探尋着蒙古遊牧民族的文化核心究竟是什麼,他在狼身上找到了答案。

書中描寫了許多草原狼的故事,在它們之間又以陳陣等人物串聯了起來。他們都是到額侖草原插隊的知青,數年時間,幾乎將他們心中農耕文化的根基盡數抹去。他們在草原上與狼戰鬥過,他們鑽過狼洞,養了狼崽,與小狼共患難。這些都是我們難以想象的,但也正是這些經歷,使他們找尋到了昔日曆史謎團的核心——這些都可以從狼的身上找尋到,狡黠、指揮、軍事才能和堅強不屈的性格。

但在人們的記憶中,對狼往往沒有任何好感,在我國的傳統文化中,對狼也是嗤之以鼻,在古代的書籍中都有關於狼的故事,而狼卻都是可惡、奸詐的代表。於此,反差極大的是遊牧民族千百年來對狼的尊敬,對“狼圖騰”的信奉。爲什麼古時蒙古只區區十幾萬騎兵,卻可以掃平幾乎整個歐亞大陸?古代有“尊華貶夷”的說法,但事實卻是——遊牧民族一次次南下,一次次征服了中原浩土。遊牧人民從狼身上學到了太多,戰法、策略,甚至性格都與狼極爲相似。書中描繪了許多羣狼打圍的場景,狼超人的智慧實在是令人難以置信。

但是,爲何那些曾經強盛無比的王朝又終是走向沒落?隨着遊牧變爲定居耕種,性格中的“狼性”是否被農耕文化中畏狼成災的“羊性”所弱化了呢?孟子道“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這是無可否認的,一個失去了銳氣與兇悍的民族永遠只是待宰的羔羊。

再關注本書的作者姜戎先生,文中的陳陣幾乎可以是看作他自己,他以其親身經歷,再加上濃墨重彩的刻畫,將草原狼與草原人完美地展現。書中對遊牧文明與農耕文化的對立表達了深刻的認識,也讓讀者不由得反觀歷史,發出深沉的叩問。

華夏文明中有屬於中原人的“龍圖騰”,不知在解答了“狼圖騰”之後,“龍圖騰”又是否會浮現出它原本的意義?

讀書筆記《狼圖騰》作文4

前段時間《狼圖騰》這部電影熱播,並沒有去影院觀看。朋友說挺不錯的電影,推薦我有空看看。難得一下午沒課,又沒其他瑣事,便開啟電腦悠閒地搜尋《狼圖騰》電影。

影片一開始的畫面便吸引了我。廣袤的草原,一望無垠,藍天白雲碧野,色彩分明,又彷彿相融合,清晰恢宏的視野,令人神往,然後不由自主幻想自己如奔馳在草原的馬兒那般自由瀟灑。然而這並不是一部關於草原自由自在生活題材的影片,而是講述文革時期知青下鄉,到了草原,接受草原人民與狼性的洗禮的故事。

影片中並沒有典型的故事發展情節,但是無形之間情感的一步步推進,一步步不由自主深入其中,被深深震撼!片中不少關於狼的鏡頭,特別令人印象深刻。捕捉獵物時,冷靜的眸裏透出的冷厲逼人的氣勢;奔跑時,敏捷的軀體肆無忌憚衝前的氣魄令人感到一種畏懼與敬佩,讓人開始理解草原人民歷久以來把狼當做圖騰的緣由。當狼看見自己孩子被摔死時眼裏流露的悲傷;看見自己的食物被偷走時眼神閃現的憤怒;當它們因爲沒有食物誤入陷阱在死去同伴身邊時眼眸裏僅剩的絕望,都那樣觸動人心,難以忘懷!

記憶中對狼並無好感——狡猾,兇殘,可惡,奸詐,肉食動物,感官裏對狼竟全是貶義象。然而草原上的狼儘管狡黠,但是充滿智慧,具有天生的軍事才能。捕捉黃羊,面對敵人時,它們不屈冷靜的性格以及團隊精神,使得它們擁有頑強的生命力和強大的戰鬥力。對影片中的一幕印象最爲深刻:主人公細心呵護,將小狼養大。而在草原上,面對誘惑,小狼竟本能地毫不猶豫撲向主人。主人極爲憤怒,失去理智一般訓小狼:辛辛苦苦養大你,竟落得如此下場!恨不得吃了小狼的樣子。

讀書筆記《狼圖騰》作文5

《狼圖騰》描繪了蒙古族人對人自然的看法,看了以後對狼這種動物產生了感情,以至於我微博及博客中的頭像均換成狼圖。

資料告訴我們狼是遠古三大頂級陸地獵食動物唯一進化到此刻的,它詮釋了物競天擇的最簡單道理,是最適應自然環境的食物鏈頂端動物。

人,生活在一個世界中,即使我此刻所處的社會與周邊國家普世價值觀念不一樣,但我自認爲無法跳出這個社會,所以,要像狼學習,學習適應,適者生存。

投資,不應當自視甚高,不可能把對手盤當成傻瓜,當對手是狼時,怎樣辦呢?自由理解狼,瞭解他的想法,才能利用它的聰明,讓他中計。

投資的最高境界,我的理解,就是我――一位卑微的散戶,與對手――狼達成了一致,共同獵殺獵物――黃羊,一種喜歡團體活動的頭腦簡單的動物(像大多數散戶一樣),利用一切有利機會,製造一場幾年不遇的大獵殺。因爲這個機會十分難於等到,所以,我沒有必要守株待兔,一向等待。

去年,有幸操作了包鋼稀土及魯信創投,讓我自信心爆破,成功出局後,自以爲是,老想着找到下一隻十倍股,但幸運不可能總是這麼眷戀我的,這個方法是徹底錯誤的,這個機會十分難於等到,我沒有必要守株待兔,一向空等。

古易說的好,僅有賺錢的人才能說投資成功,所以,僅有11年賺錢,以後穩定盈利的人才算是投資成功,所以,我是徹底的失敗了。

失敗是因爲,我以爲我是狼的朋友了,不再是敵人了,其實,在狼看來,我和黃羊沒有本質的區別,我們只是聰明的猴子而已,在自然界,永遠不是食物鏈頂級的動物。所以,下場是悽慘的。

很高興,我錢沒了,但信心還在。進入20xx年,痛定思痛,總結教訓,不再追求預測成長,不再追求十倍股,不再追求不確定性大的股,不再追求熱門股。要像狼一樣,發揮才智,要不斷耐心等待,耐心設定埋伏,等待敵人進入圈套,快速出擊,如囊中取物,高效安全。

讀書筆記《狼圖騰》作文6

在我國的傳統文化中,狼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就不高,從描寫狼的成語詩句中就可以看出,如“狼子野心、狼心狗肺、狼狽爲奸、狼吞虎嚥、狼嚎鬼叫”等等,可以說,中國成語詞典上記載了許多相關批評狼的成語,而讚美的卻少得可憐。在外國童話裏,狼的形象再一次被貶低,狼竟成了邪惡的象徵,妄圖吃了“小紅帽”。即使你從沒看見過,僅憑這些,就讓我們已經不寒而慄了。

但是,當我最近看了一本叫《狼圖騰》的書後,我對狼的形象給予了重新的認識。起碼在這本書裏,狼已不在是殘忍的、粗暴的……而人類卻扮演了狼的角色。在皎潔的月光下,在內蒙廣袤的大草原上,曾生活着狼,它們在這兒自由地奔馳、與人類鬥智鬥勇。然而,一羣見識短的人竟然闖進這個屬於狼的世界,進行了一次殘酷的殺戮,多麼慘無人道!多麼淋漓盡致!

這就是《狼圖騰》中講述的故事。在這本書中,主人公陳陣與幾名知青,去了呼倫貝爾大草原,看到了草原人民與狼的搏鬥,看到了狼的興衰起伏,由開始的害怕狼,到最後與遊牧民族同化,近乎到了崇拜狼的地步。這幾十個緊張離奇的與狼相關的故事,將我吸引到了一個狼的世界,似乎真的與這些狼共同生存在一起。

在這本書裏,我看到的狼是智慧的、頑強的。它們生命不息,戰鬥不止,以團隊的名義,與人類進行抗爭。狼的視死如歸和不屈不撓,狼羣中的友愛與親請無不震撼着我的心靈。狼在捕食時表現的確極爲殘忍,但狼只在飢餓時才捕食,只有在萬般無奈的情況下才去攻擊牲畜和人,狼天性怕光、怕火、怕人,卻惟獨不怕苦、不怕累、不怕死。這種精神不正是強悍進取的精神嗎?我也深深地被這種 “令人不得不崇拜的、不可抗拒的魅力和強悍智慧的精神征服力量”所折服。

讀書筆記《狼圖騰》作文7

最近我看了一部很好看的電影叫《狼圖騰》,這是由小說改編的電影,它給了我極大的震撼。

陳陣是從北京到額侖草原插隊的知青,他一到草原,就被狼迷住了。他聽了很多關於狼的故事。有一次,畢利格老阿爸帶陳陣看狼捕獵黃羊。陳陣和畢利格阿爸臥在草叢裏,用望遠鏡看見遠處的草叢裏埋伏了一羣狼,狼羣正虎視眈眈地看着黃羊羣。陳陣看了一會兒,奇怪地問:“爲什麼狼羣不出擊?”老人說:“還沒到時候,現在出擊肯定追不上。狼會打近戰、夜戰、奔襲戰、運動戰、游擊戰;狼還會打地道戰和青紗帳戰,狼是天下第一兵家。最重要的是狼很有耐心,它們不會因爲一時衝動誤了大事。”之後,狼羣乘黃羊剛吃飽跑不動,將它們一網打盡。陳陣爲了更瞭解狼,掏了一隻小狼養。隨着陳陣的悉心照顧,小狼養長養大,卻意外把陳陣咬傷了。於是陳陣把它四分之一的狼牙拔了。這時陳陣纔開始自責,他沒有給小狼草原狼應有的自由。打狼的人來了,草原狼一隻一隻地倒下……畢利格阿爸又告誡陳陣:“狼是騰格里派下來保護草原的,狼沒了,草原也保不住;狼沒了,蒙古人的靈魂也上不了天了。”草原狼沒了,草原也沒了。在離開前,陳陣看到了天空中奔跑的小狼,陳陣相信,他看見了自己心中的狼圖騰。

我首先感覺到了狼的智慧,不管怎麼樣,狼總有辦法捕到獵物。狼還很有團隊意識,他們不會讓同伴冒險,也不會拋棄同伴,極高的集體精神才讓狼羣如此強大。這個電影講的是陳陣與小狼之間的故事,小狼崽十分可愛,長大後又十分威嚴,但無論如何,陳陣都非常愛它,我被他們感動了。這部電影還諷刺了那些目光淺顯的人,他們僅僅因爲狼吃牲畜,就要將它們趕盡殺絕,他們殘忍地將狼殺死,我看得十分心痛。狼也有它的作用,人們打死了狼,也遭到了報應,美麗的草原消失了,這是對人類最大的報應。

讀書筆記《狼圖騰》作文8

讀了《狼圖騰》這本書,使我從心靈深處對狼的認識發生巨大的變化,小時候從大人口得知,狼是多麼兇橫和殘忍的,印象中它像狗一樣,沒有那麼足智多謀。

但在書中看到狼就像草原上的精靈,它們野性十足,它們細膩嚴謹,它們視死如歸,它們倔強可愛……它們排兵佈陣的絕妙,超出我的想象;它們的團隊意識,絕對讓人自愧不如;它們會在頭狼的指揮和領導下,偵察、佈陣、伏擊、奇襲;它們巧妙利用地形和氣候特點,有規模、有配合地包圍獵物,還未攻擊,便先給獵物一個氣勢上的震懾,繼而任何獵物都會成爲它們的囊中之物……看到這裏,我感慨萬分。從古至今,聰明的人類因爲缺少團隊精神,同事、朋友、親人……之間的爾虞我詐導致的企業倒閉、家族敗落、生意蕭條、學業荒廢……可以說比比皆是。狼團隊之間的精密合作和捨己爲他的精神,是我們人類不能相比的。

由此,我想到狼的團隊精神對我們企業是多麼重要,因狼有那麼強的團隊精神、協作意識,纔在草原上獨霸天下。企業正是如此,在弱肉強食的今天,沒有狼的精神,很難生存發展。另外企業的分工越來越細,任何人都不可能獨立完成所有的工作,他所能完成的僅僅是企業整體目標的一個小部分。對一個公司來說,正因爲工作的分工如此之細,所以它要求各個崗位之間必須緊密地合作。

在工作過程中,任何人都可能會遇到比較難解決的問題,這個時候就需要各成員之間發揚羣策羣力,互相幫助的團體精神,大家一起來分析討論,共同協商出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案。雖然工作是相對獨立的,但有一個團結的集體做堅實的後盾,各自的工作就並不是孤立的。就象大雁的結隊遷移,他們選擇擁有相同目標的夥伴同行,這樣可以彼此互動,更快速、更容易地到達目的地。同樣的道理,我們各崗位的工作如果離開了公司這個團隊的支援,也是寸步難行的。

學會像狼一樣,團結協作、強悍智慧,勇於進取,我想這是我讀了這本書後最大的感受。

讀書筆記《狼圖騰》作文9

《狼圖騰》這本書,講述的是作者本人與幾名北京知青一同去內蒙古邊境額侖草原,插隊生活長達11年的故事。在草原上,他鑽狼洞、掏狼崽、養小狼、與小狼一起生活戰鬥,還與他的小狼共同患難。經歷了青年時代苦難的遊牧時光。蒙古狼帶他穿過了歷史的千年迷霧。慢慢的他懂得了爲什麼蒙古人與畢利格老人會如此信奉狼圖騰,還有草原人對狼的愛和恨,狼的神奇魔力,作者姜戎與狼結下了不解之緣。

狼圖騰究竟是什麼呢?它是民族的一種象徵,是蒙古族人民心中的神、天靈。古老的圖騰象徵着祖先的神話,也是一種子孫與祖先的傳承交流方式。在遼闊的大草原上,草原狼纔是真正的霸主,它們毫無畏懼的捕捉獵物,爲了牛羊與草原不斷地戰鬥着。它們亦是騰格里的孩子。人不是狼,而狼的各種策略、智慧和奮勇精神是在極其艱苦的環境裏磨練出來的。但我們確實可以從狼身上學習到很多,鍛鍊自己善於應用生存策略的能力。

自古以來就有自然的法則。狼堅持不懈地貫徹了這一法則。我們應當敬佩它們。狼堅勇的野性已經在我的心裏埋下了種子,可以完美詮釋爲“適者生存,弱者淘汰”的自然法則。看完這本書,便十分嚮往有着狼一般堅韌、團結、狡黠、以及它們頑強的意志力和生命力。

狼圖騰的精神,也是中華民族堅韌奮發向上精神的一種。狼從來都不畏懼死亡,它們爲了沖垮馬羣,不惜犧牲老弱的狼去撕扯外圍馬羣的肚皮,與馬同歸於盡,與其它動物戰鬥也是如此。即便戰鬥到生命最後一刻,也毫不退縮,毫不膽怯。

在那欣欣向榮的草原上,它們是實實在在的王者,問誰敢爭風?

讀書筆記《狼圖騰》作文10

一次無意的接觸,讓我讀到了一本名叫《狼圖騰小狼小狼》的書。看着看着我情不自禁地留下了眼淚。在書中,一個名叫陳陣的青年掏了一窩狼崽,留了一隻最壯的狼崽,開始餵養,陳陣沒有想到,這隻狼隨着年齡的增長,顯得越來越桀驁不馴,最後竟爲了自由而不惜被鐵鏈勒死。狼,自由獨立,有着不屈不撓的高貴靈魂,堅不可摧的團隊精神,無一不深深地感動着我。

由此可見,狼是多麼讓人敬畏啊!可……

我小的時候晚上不肯睡覺,爸爸邊敲牀邊的木頭, 邊說:“再不睡覺,狼外婆就要來了!”我很害怕,便睡着了。後來我又知道到了講述狼有多可怕的《小紅帽》,這更加讓我確定了狼,是狡猾、可惡的大壞蛋。

直到我讀完了《狼圖騰小狼小狼》這本書,才知道我們對狼的誤會有多深。狼,狡猾只是出自於一種本能,它想存活下去!狼是有靈性的,它沒有記恨我們人類,還把人類丟下的嬰兒,當做自己的孩子,餵給嬰兒奶水。這多麼令人感動。

可我們卻試圖將狼趕盡殺絕,在各種高科技的環境下,人類雖如願以償,使偌大的草原再也看不到一匹狼,可草原上的鼠類卻肆無忌憚地偷吃牧草讓野兔在地下無憂無慮地打地洞,也是我們人類想要的結果嗎?不,不是。是我們人類鼠目寸光只顧及到牛羊的損失,卻不知道狼做了哪些對我們有益的事,這就是食物鏈呀!我們能發現食物鏈,卻沒有想到狼也是食物鏈的一員。沒有了狼,草原隨時有可能沙漠化。這都是我們只顧眼前,不顧子孫後代引起的。

現在關於環境的問題接踵而來,使得我都不敢再看新聞,因爲不看心中才會坦然。

我想我們人類還是做個自然界的“旁觀者吧!讓自然維持下去,也讓和諧維持下去,不要爲了一些肉食動物吃了牛羊而感到不平。

希望我們大家能爲環境做出點點貢獻,不要傷害你覺得很討厭的動物,因爲它們只想生存,生活下去…..祝願我們的自然界能成爲真正的“自然界“!

讀書筆記《狼圖騰》作文11

我曾經讀過一篇專門講狼的書刊,名字叫《狼圖騰》,那時作者深入蒙腹地而看到的草原狼,在人狼共出的世界裏,包含了機制、勇氣、力量、地位、信仰、武力、戰術、團結、速度的比拼,在這個危險的世界裏,蒙古人民心中的圖騰就是狼,狼的圖騰!

這是草原人民不可戰勝的精神,當年成吉思汗的軍隊的鐵蹄攻陷羅馬、印度的等農耕文明的大國時,也是遊牧精神的體現,在這個世界裏,遊牧民族的戰鬥歷史強悍的,因爲他們有着狼的機制和勇猛,他們在和浪的戰鬥中學習,改進戰術,爲什麼中國古代那麼多的農耕民族都不能安穩?因爲他們的骨子裏流露出弱者的本性,所以他們才很少勝利。

狼雖然是遊牧民族的大害,但在保護草原上功不可沒,草原上著名的四大害——草原鼠、草原圖、黃羊、旱獺,個個都怕他,個個狼都是手到擒來,所以它再在保護草原上立了大功一件,它們分工明確,集體狩獵,經常把敵人引進他們精心設計的包圍圈,使敵人幾乎全軍覆沒,不過它們每次總會留一點,使它們繁衍生息,以供來年在捕獵是由獵物,又控制了四大害的數量,正應了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這句至理名言,狼消滅四大害,只有在缺乏食物的時候纔會騷擾羊羣,但這也讓人愛也不是恨也不是,所以草原人民一方面殺狼,一方面也保護狼,而狼以也給草原人民帶來了一些額外的收入,還保護了草原,也使草原生生不息。

草原的狼就如神話般的奇異,它們疾如閃電,攻無不克,一代天驕成吉思汗的戰術就是從狼那裏學來的,把狼的戰術發揮的淋漓盡致,有如那疾速的閃電配上那咆哮的怒雷,威嚴無比,向一顆原子彈,使亞洲甚至全世界爆發,又像一陣驚天響雷,在歷史上流下抹不掉的痕跡……

讀書筆記《狼圖騰》作文12

在你的心目中,狼是什麼樣的?邪惡,陰險,狡詐?我要告訴你,我覺得狼很好!沒錯,

我以前也認爲狼邪惡,陰險,狡詐,知道我發現了一本書,這本書的名字叫做《狼圖騰》。

這本書很厚,字也是密密麻麻的,很多人認爲它枯燥乏味,沒有耐心讀下去。

這是一本唯一一個講蒙古草原狼的書,蒙古人不像我們信仰龍,他們信仰的是狼,狼是幫了他們大忙。漢族人好像骨子裏都怕狼,而蒙古族人,幾乎天天見狼,男的女的老的少的,都不怕狼,也不會去殺狼。

他們認爲,草是大命,人是小命,保護草要緊。

有一種野生黃羊,吃大片大片的草,而且有很多隻。人怎麼也抓不到。而狼就憑着它們精湛的戰術,抓住大批的黃羊。

記得以前,一個種族搶了兩個中國皇帝,蒙古族以一敵十,輕鬆地打敗了這個種族世界無不嘖嘖稱奇。蒙古族人的戰術,就是從狼身上學到的。

狼還給蒙古族提供了黃羊肉,黃羊皮......人們都把狼的戰利品拿來吃,因爲狼抓到地黃羊多的是,狼也吃得飽。

看了這本書,你對狼的認識一定有所改觀。它們有團隊意識,有精湛的技術,當然也不缺殘酷。

讀書筆記《狼圖騰》作文13

《狼圖騰》作者姜戎是一名插隊內蒙古邊境呼侖貝爾草原十一年的北京知青,爲了這部以狼爲敘事主體的史詩般的小說,作者用了三十多年的時間,皇皇五十萬言,讓我們在書中重新認識了草原狼,重新認識了草原,重新認識了我們的歷史,重新認識了我們人類自己。

書中幾十個狼的故事有機連貫,一氣呵成。情節曲折緊張,場面宏大而神奇。有大青馬勇敢鎮定地獨闖狼陣,狼口脫險;有蒙古女人和九歲小孩與狼徒手搏鬥,生擒惡狼;有蒙古獵人坐山觀狼羣設伏黃羊,漁翁得利;有石圈裏的飛狼之謎,驚人推斷;有狼羣與軍馬慘烈的生死決鬥,同歸於盡;有白毛風和蚊蟲的天災人禍,生死存亡;有狗和草原狼的你死我活,不共戴天;有人與狼的殊死較量,相存相依;有作者千辛萬苦喂大的小狼,狼性不改以及小狼非凡的命運和悲壯的一生……最後作者道出了對小狼的懺悔,對蒙古老人的懺悔,對草原的懺悔。震撼了我們現在已經不會輕意感動的靈魂,讓我們在讀過之後會不由自主地產生無盡的.思索。

狼的視死如歸和不屈不撓,狼羣中的友愛親情無不震撼着我們的心靈。狼在捕食時表現的確實極爲兇殘,但狼只有在飢餓時才捕食,只有在萬般無奈的情況下才會攻擊牲畜和人。這比飽暖思淫慾、物慾橫流、貪得無厭的人不知要高尚多少倍了。狼天性怕火、怕光、怕人,唯獨不怕苦、不怕累、不怕死。

狼是脆弱的生態環境中的一個重要環節,狼羣消失了,多米諾骨牌就要倒塌,與狼爲敵的草原狗也會從此衰敗。草原上的老鼠成災,草場會迅速退化,馬也變得懶散起來。草原沙漠化了,風吹草低見牛羊就只能變成一種回憶,而牧民也只能從定居放牧改爲圈養牛羊。看那一年比一年兇猛的沙塵暴吧,生態已開始失去了平衡。生物的多樣性已經被打破,打來打去,打盡了“豺狼”最後遭殃的還不是我們人類自己?

讀書筆記《狼圖騰》作文14

有幸拜讀了姜戎先生的《狼圖騰》這本書,該書以史詩般的敘述手法和深邃的人文胸懷吟唱了一曲遊牧文明和草原生態的輓歌。《狼圖騰》讓我瞭解到了遊牧民族與農耕民族之間的差異,在人與自然、人性與狼性、狼道與天道之間似乎存在着追求關注和焦點。

閱讀此書,將是我們這個時代享用不盡的關於狼圖騰的精神盛宴。因爲它的厚重,因爲它的不可再現。因爲任由蒙古鐵騎和蒙古狼羣縱橫馳騁的遊牧草原正在或者已經消失,所有那些有關狼的傳說和故事正在從我們的記憶中退化,而取而代之的則是人們對狼的誤解。

這部以狼爲敘事主體的史詩般的小說,給我們展示了在寬廣、遼闊、深沉、靜謐的蒙古大草原上,蒙古遊牧民族對狼圖騰的崇拜,演繹了自然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價值,也從新的角度給我們探討了狼性和羊性以至國民性的深刻哲理。

在環環相扣的“狼故事”的緊張氛圍中,蒙古狼卓越的智慧、機警的作戰、堅強的意志、忘我的忠義、濃厚的親情歷歷在目,還有以畢利格老人爲代表的蒙古草原的遊牧文化也是文明悠長。主人公陳陣養的小狼活靈活現,把狼性的熱愛生命與頑強的忍耐力更刻畫的栩栩如生:在對待食物上,小狼對喜愛的食物居然可以先觀察在偷襲;對烈日的暴曬,小狼能想出用挖洞的方法隱藏身體;對脫離家園的遷移小狼可以一次次寧死不屈的和牛馬車抗爭也不妥協。

現代社會是競爭的社會,也是合作的社會,社會分工越來越細,單靠一個人的力量是無法把工作做好的。所以我們得像狼一樣有團隊意識,充分的信任工作夥伴,各司其職而又互相幫助,這樣才能取得最大的利益。

讀書筆記《狼圖騰》作文15

天上飛翔着展翅雄鷹,地上狂奔着威武駿馬,魚兒在清澈的河水中暢遊。晨曦的朝陽,落日的餘暉,一切都映襯着這美麗的草原,處處美景,無不讓人心曠神怡。草原以她自身的魅力,牢牢的牽住了我的思緒,讓我熱愛這塊土地,嚮往這塊土地。

狼圖騰這本書,我看了前2節後就被書中營造的緊張氣氛和草原狼的狠勁牢牢抓住了心神,花了兩週時間一口氣讀完了全書,既被感動過,也被激勵過,它能在掩卷後給人以思考和啓迪……

書中你可以看到人與狼幾千年的鬥爭,可以讀到遼闊草原的生態鏈,可以感受到主人公與被撫養小狼深沉而矛盾的愛,可以明白爲什麼草原人將狼作爲他們世代敬仰的圖騰。同樣你也會爲草原沙化,蒙古狼最後的歸宿感到悲哀……

正是由於我對草原的興趣,把我帶進了《狼圖騰》。草原遊牧文化中的狼性給予了我心靈的震撼。故事的主人公叫陳陣,30多年前,他作爲一名北京知青,自願到內蒙古邊境的額侖草原。在草原生活中,他鑽過狼洞,掏過狼崽,養過小狼,與狼戰鬥過,也與狼纏綿過……

狼,這個字眼的確是我們大家都熟悉的,但提到了狼,大家會想到些什麼呢無非是想到狼的兇殘,暴惡,狡猾……

總之在人們心目中,狼是一個醜惡的形象。其實這都是錯誤的,狼,並不像人們所想的那樣,它自身有許多的優點,人們有許多東西都是從狼身上學來的。蒙古人把狼當作自己民族的圖騰去敬仰,是有原因的,因爲狼性是優秀的,更重要的,還有團結和配合。狼是嚮往自由的動物,它們在蒙古人的心中就是自由,堅強和智慧的象徵。

我們應該向狼學習,學習它們團結的精神,學習它們那種遇到困難還能勇往直前的精神。我之所以喜愛這本書,是因爲它將團結的草原狼剖析的淋漓盡致,寫出了狼的個性和品質。它們就是不羈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