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給青年的十二封信》讀後感(精選5篇)

讀後感3.38W

品味完一本名著後,你心中有什麼感想呢?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後感吧。現在你是否對讀後感一籌莫展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給青年的十二封信》讀後感(精選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給青年的十二封信》讀後感(精選5篇)

《給青年的十二封信》讀後感1

昨天,因爲要到校本部參加幾個活動,而且活動時間安排的特別分散,所以早早就決定在那裏呆上一整天不回校區。早晨天剛剛亮,睜眼便是淅淅瀝瀝的小雨,雨點雖然不大,但是刮個不停的秋風把人整的夠嗆。得抽出點時間來看看“閒書”了。說是抽出點時間來看閒書,其實一天的時間下來基本上只幹了三件事:早晨的體檢、中午到天津電視臺充當羣衆演員和晚上聽關於黨團知識的講座。雖然這些事看起來是一些瑣碎的小事,但是帶給我的感觸和收穫特別的多。至於這些收穫和感觸究竟是什麼我就不在這裏說了,因爲我發現我囉嗦了這麼一大段的話,還是沒有寫到關於朱光潛先生《給青年人的十二封信》的半個字。

先生的幾篇小文被我用零零散散的一個多小時給看完了。看完之後,我由衷的感受到了久違的一種內心的安頓,這種感受最近一次出現是在我高考之後讀周國平散文的時候纔出現的。我不像一些才人一般,能夠在拜讀過先生的作品後,論古述今、引章摘句、洋洋灑灑的寫下上萬字的溢美之詞。但是我想盡我最大的努力描繪一下我拜讀過先生作品後的感受,一則爲了和朋友們一同分享我的感受,一則爲了能夠再次品味一番內心久違的安頓。

在第一封信中,先生便向我們提出了關於讀書的問題。他認爲當時的(當然,這也同樣適用於現在的青年)青年在讀書時普遍存在以下幾個問題:第一,總是抱着非本專業的書不讀的態度;第二,以爲時常讀課程規定的書便是一種讀書習慣;第三,過分盲目的相信“青年必讀書目”的謊話。在先生看來,讀書至關重要的是興趣,青年人讀什麼書應依賴青年人自己的興趣選擇,而非盲目聽信“青年必讀書目”的誤導,這一則是因爲人只有對自我感興趣的事物纔會有深入下去的傾向,一則是因爲不同行業、不同興趣的推薦書目的人所推薦的書目大相徑庭。此外,先生還建議青年人每天抽出一點兒空閒時間讀書,特別是讀非本專業的書籍,這樣的做法有助於培養青年人讀書的習慣,因爲這種習慣在人到中年的時候是十分難以培養出來的。讀書的習慣,一經培養出來,對人是十分有益的,它不僅能夠幫助人開闊自己的眼見,拉近在世之人與業已辭世之人的距離,而且還能夠使我們養成潛心靜氣、平穩踏實的心性。先生在第一封信中就向青年朋友提出讀書的問題,可見先生對我們良苦的用心以及讀書對於青年人人生髮展的重要性。

在談完關於讀書的問題後,先生緊接着在第二封和第三封信中談到了動與靜。所謂動,就是儘性,再說通俗一點就是放縱自我,從而使自我感到原始的滿足。當然了,這種放縱必須是於己於他人都無害的。陶淵明在辭官歸隱、常住草堂後,開始每天早晨把屋內的磚頭搬到屋外,晚上的時候又把磚頭搬回屋內。或許有人聽完這樣看似傻X的行爲後要開始議論了:這不是腦子有病嗎?搬來搬去什麼也沒有改變。其實,如果我們仔細的想一想,就會發現並不是什麼也沒有改變。雖然磚頭依舊是在屋內與屋外間移動,但是陶淵明本人達到了“動”的效果。終日下來,可以說這位老人從中獲得了不少原始發自內心的快樂,這種快樂是外部的物質的增益無法帶來的。青年在尋找“動”的樂趣的同時,還不應當忘記“靜”的享受。所謂靜,是指一個人的感受力。看看從古到今的一些詩人作家,他們的感受力都是超乎常人的,也正因此,他們才能從一些在常人看來稀疏平常的事物中找到樂趣。正如一句詩云“問渠那得清如許,爲有源頭活水來。”平平的一汪活水,便可在詩人的筆下造出如此美景。青年,就是應該“動靜結合”,過得樸實平淡,但卻樂在其中。

在第四封(《談學生與社會運動》)與第五封《談十字街頭》)信中,先生開始關注起青年與當時國情的聯繫。他鼓勵青年人能不畏強權,站上十字街頭向不合理的傳統與習俗宣戰,亦即,他強調青年人要打破俗規陳矩,敢於創新。這在今天對於我們來說也是十分適用的。同時與之聯繫緊密的是先生鼓勵青年們爲國家、爲民族大膽的做貢獻。他援引蔡孑民先生的話“讀書不忘救國,救國不忘讀書”來告誡青年人時時刻刻想着爲祖國做貢獻,時時刻刻不忘靠讀書來爲祖國做貢獻。在當時的形勢下,青年們是極易激動的,他們頻頻出現在各類的反對列強軍閥的運動中。先生用此語既肯定了青年們的愛國熱情,又深刻的指出了青年學生運動的方向:並非盲目的運動,而是有目的、有計劃、有準備的運動。在讀到這兩封信的時候,先生的一句話對我印象十分深刻:“一種社會最可怕的不是民衆膚淺頑劣,因爲民衆通常都是膚淺頑劣的。它所可怕的是沒有在膚淺卑劣的環境中而能不膚淺不卑劣的人。”箇中意思,需要我們細細品味。透過這兩封信,先生教導了青年應該如何處理自我與社會國家的關係。

從第六封信開始,先生給青年們的教導就主要着眼於他們自我的內在修養與人生髮展了。關於青年的內在修養,第六封《談多元宇宙》、第九封《談情與理》和第十封《談在盧浮宮的一個感想》分別教導了青年三種內在修養:對待不同事物的合理態度、理智與情感的抉擇、正確的對待效率價值觀。

先生是用“多元宇宙”的概念展開青年對待不同事物的合理態度的指導的。“多元宇宙”指每個人都存在於幾個宇宙中,有“道德宇宙”、“科學宇宙”和“情感宇宙”等等。在不同的宇宙中,應當有不同的評判事物的標準。比如說在“道德宇宙”中,對某個事物的評判應基於其是善是惡,而在“科學宇宙”中,對某個事物的評判則應基於其是真是假。任何宇宙都不得侵犯其它宇宙,否則會引起難以想象的結果。中世紀與文藝復興之際,正是因爲伽利略與哥白尼被本應用“科學宇宙”的評判標準評判,但卻被教會的“道德宇宙”的評判標準評判而受難。可見,青年在自我的生活中,應當時刻謹記採取合理的態度與方法來評判一件事物。只有這樣,才能夠幫助事物的合理發展並體現出青年的自身修養。

在理智與情感的抉擇中,先生是提倡青年多加關注情感的。根據佛洛依德一派的看法,理智永遠都無法勝過情感,因爲在某個人的行爲發生的時段,它往往是內發不自覺的動用情感,只有當行爲結束後,他纔有可能用理智來給行動作評價甚至是下定義。先生透過“隱情感”這一理論以及爲孝應當發自內心的觀點(“問理道德”與“問心道德”之辯)解釋了他提倡青年多加關注情感的原因。其中種種教誨,不但有強烈的說服力,而且還不失強大的感染力,讓青年既在感情上、又在理性判斷上深深信服。

至於合理的效率價值觀,先生給青年指出了盲目追求效率之蔽,這種爲美國人歡迎並推廣至世界效率價值觀讓人失去了平心靜氣享受生活的耐心。當緊密的時間表成爲一個人行動的唯一依據時,他將再難以找到生活的樂趣,即使找到,也無法享受。試想想,如果一個人連生活的樂趣都找不到,他還可能做好什麼唯需深入耐苦才能做得到的事。《蒙娜麗莎》或許會成爲絕跡,因爲觀賞它的人只是花費一分鐘的時間在畫像面前感嘆、讚美和拍照,人們從來都不能靜靜的佇立一會兒,仔細看看這世上最美的微笑。艱苦卓絕的品質,往往是與享受生活的性情結伴而行的.。

先生剩餘的四封信,一封爲《談升學與選課》,在那個時代就指出了枉以“歐美學校”自稱的一些大學誆騙學生的現象,只不過那時的學生大部分是不瞭解實情,被騙進去的。而非至今愈演愈烈的“留學熱”,可以算得上是“一個願打一個願挨”。幾十年前的問題,何以當今仍舊存在而且還過分變態?這值得我們思考。再說《談讀書》一文,先生明確的否定了“作文需要天賦”的看法,鼓勵青年可以積極的練習作文,從臨摹和寫實開始,一直到寫情,循序漸進,不斷提升。這也是法國作家福樓拜教導其徒莫泊桑寫作技巧中的一點,箇中原因,無需多述。

至此,我已將近敘述完我從先生那裏學到的東西,其中的第十二封信(《談人生與我》)由於當時圖書館閉館時間已到,沒能讀完。只剩下第十封信(《談擺脫》),也是我體會最深的一封信,需要囉嗦幾句。在這第十封信中,先生以一部古希臘悲劇家索福克勒斯(約前496—前406)的《安提戈涅》爲引子,提出了青年應當如何處理矛盾的問題。《安提戈涅》整劇,共有三處矛盾,一處是國王身份的克瑞翁與家長身份的克瑞翁的矛盾,一處是國民身份的安提戈涅與妹妹身份的安提戈涅的矛盾,還有一處是兒子身份的海蒙與未婚夫身份的海蒙的矛盾。總之,每個矛盾都需要其面對者作出堅決的選擇,要麼成就其一,譭棄其二,要麼成就其二,譭棄其一,如果矛盾面對者在選擇方面猶豫不決的話,那就可能出現二者都被譭棄的情況。因此,先生告訴我們,處理矛盾最忌諱的不是權衡矛盾雙方的利弊,而是優柔寡斷的不肯做出選擇。想想現在的大學生活,何嘗不是如此?上帝給了我們每個人二十四個小時的時間,這是公平的,這種公平不僅僅督促着我們要加倍努力的學習、成長或是工作,而且還暗示着我們要懂得適可而止、學會知足,決不能既掰玉米、又摘西瓜,把二十四個小時妄想成一年來辦事。

讀罷先生的文章,雖說只是明白了一些簡簡單單的爲人處世的道理,但這世間行的通的大道理,又有哪個不是簡單易懂的呢?就算是一些複雜的道理,不也是要被學者們逐步剖析,直到化解爲一些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簡單道理才能夠被社會接受嗎?因此,學問無複雜與簡單之分,就算是有,也是簡單學問占主導地位的。寫來寫去,總是一些閒言碎語,最後還是比不過我們親力親爲,真正的拜讀先生的文章,只有這樣,各人才能獲得各人的感受,朋友也纔可以拿他的感受與我的對比吧。因此,諸君須記,閒暇之餘,不妨拿出先生文章一讀。

《給青年的十二封信》讀後感2

這兩次的文章推薦都是拖到最後期限了,纔想起來拜讀。但是談讀書裏的第一段就給了我當頭一棒,是我真的沒有時間,還是我沒有決心。有了決心,那麼很多事情就自然得多了,有了決心,那麼你就會把讀書當成你生活的一部分,有了決心,那麼你就能每天堅持了。現在終於知道我爲什麼減不下肥來了,原來是我沒有下定要減肥的決心,也沒有拿出要減肥的魄力,更沒有做到所謂的堅持。

“你如果沒有一種正常的嗜好,沒有一種在閒暇時可以寄託你的心神的東西,將來離開學校去做事,說不定要被惡習慣引誘”,原來平時老是覺得無聊的時候,漫無目的地看着網絡的各種是是非非時,也可以把這種漫無目的轉變爲自己的饒有興趣。人的心智空間是一定的,如果被你正常的嗜好佔滿了,那麼你就不會被不良嗜好所影響。如果說我現在還不清楚自己所希望的正常嗜好是什麼,也不知道用什麼來打發自己的閒暇時間,那麼就用用心思考一下吧,或者追求自己所喜歡的東西。當然我們平時所能做到的便是如此,總是有各種大理想,大的抱負,但是捫心自問,這些都只是空口而談,真正能落到實處的又有哪些呢?可能這個問題又迴歸到了其所說的決心問題上吧。

讀到一談讀書,覺得文字頗好理解,並且都會有上句話的解釋,這對於我這種頭腦簡單的人來說真是一件有益的事情,而後讀到二談動,同樣的感覺,特別是談談笑笑,跑跑跳跳,多麼樸實的語言,沒有太多的裝飾,現在一談到好文章,便是文采較好,用字謹慎云云,其實對於我個人還是喜歡這種一說到底的文章,一遍讀過,便能明白作者的真正含義,不需要像散文那樣來回斟酌了,不過或許正是如此才顯示出了中國文字的精神吧。

雖然這十二封信我沒有完全讀完,但是我會利用接下來的時間慢慢讀得,雖然裏面有些章節感覺可能不太適合現在的步調,但是事物都是相通的,都會或多或少能從中得到你所想要的東西,得到你所希望領悟的精華。也希望羣裏的朋友們能利用空閒時間認真地讀讀這十二封信,不是希望你們來完成某些任務,而只是希望你能從中發現某一個觸動你內心深處的句子足已。

《給青年的十二封信》讀後感3

我對一本書價值的評價有一個標準,就是能不能伴隨一個人成長。書是不會變得,但是一個人隨着時間成長,閱歷的提高,這本書還能不能不斷地引領你去發現自己,提升自己。《給青年的十二封信》在我心裏就是這樣一本書。

朱光潛先生給青年朋友們的諄諄教誨,是一位有真正學識和修養的長者寫給你的溫切話語。雖然是給青年的信,但並沒有說教式的呆板。信中從青年關心的讀書、修身、作文、社會活動、愛戀等種種事項,在先生的筆下如長者勸導一般語重心長,讀起來親切自然,使我受益頗多。

一談讀書。每天想方設法從各種事務中抽出一點時間讀書,在這個資訊化時代,如果不努力跟着跑,就會落伍後退,如果沒有個在閒暇時寄託心神的愛好,就可能被惡習引誘。

二談動。像我們正值青春年華,正是活潑潑的,而絕不該暮氣沉沉。對於煩惱,應該有“不值得”的看待,去談談笑笑,跑跑跳跳。

三談靜。生活是第一位的,趣味是第一位的。眼見顏色,耳聞聲音,是感受;見顏色而知其美,聞聲音而知其和,也是感受。去感受生活中的靜。

四談社會運動。“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

五談十字街頭。“習俗是守舊的,而社會則須時時翻新,才能增長茲大,所以習俗有時時打破的必要。”勇敢走向十字街頭,打破習俗和偶像,自由伸張自我。

六談多元宇宙。人常說“真善美”,要求我們待人真誠,做有利於他人和社會的事,有一個美麗的心靈,也就是心靈美的真人、善人……

七談升學和選課。假若爲學問爲事業而忘卻生活,那種學問事業在人生中便失其真正意義與價值。學問這件東西,先要能博大而後能精深。所以,先考慮興趣吧!

八談作文。作文是如何用語言將自己所見所想表達出來,這個能力卻表現着我們的水平,認認真真去練去堅持,總能有進益。

九談情與理。朱先生將道德分爲兩類,“問理的道德”和“問情的道德”,並認爲“問心的道德勝於問理的道德,所以情感的生活勝於理智的生活。”由此看來,想自己這樣做一個感性的人並沒有不好。

十談擺脫。人生路途有舍纔有得,“擺脫不開”便是人生悲劇的起源。與其畏首畏尾,徘徊歧路,不如認定一個目標,專心致志地向那裏走,其餘一切都置之度外,這是成功的祕訣,也是免除煩惱的祕訣。

十一談在盧浮爾宮所得的一個感想。效率越來越是人追求的指標,“效率”決不是唯一的估定價值的標準。不要貪容易,要耐得住寂寞去做一件事。

十二談人生和我。人生途中,有些事是無法逃避的,只要走下去,人生纔會精彩。如果人生沒有自己切實地去觸摸生活中的溫暖和冰涼,索然無味的算什麼人生?

如同朱自清先生說的“如入寶山,你絕不會空手回去的。”民國時期的文人的文字總是可以讓人在浮躁中尋覓到一處寂靜。

《給青年的十二封信》讀後感4

我們的生活過得太躁。看完朱光潛老先生的《給青年的十二封信》後,這是我最大的感受。十二封信,每一封有着一個主題,本說多不多,說少不少,但在我看來卻包含了所有。每一封信中都顯示着這位美學大師的學識淵博,相比之下,我們太過渺小。渺小的我們可能一生本就達不到那種高度,卻仍不肯踏實下我們那顆浮躁的心。

先生在開端便推薦的那些書目,坦白講,看過的聊聊無幾。每天,我們都忙忙碌碌,有時連午休的時間都被佔用。志願者活動、社團活動、各種各樣的大賽、學生會工作,每天忙到不可開交,沒時間上課、沒時間做作業、更沒時間看書。每天熄燈後,靜靜躺在牀上,好累,卻想不出來我們都做了些什麼,對被消費的時間又充滿愧疚,無能爲力的進入夢鄉。一個月後,又發現我們想做的一件都沒有做成。我們真的很忙嗎?答案,不忙,浮躁且急於求成。

每天抽出點時間讀點書,在朱光潛先生看來這是最重要的吧,要不然也不會放在第一封信的位置。是啊,我們都在忙,不過應該每天留出固定的時間來看看書,並不一定要獲得黃金屋,至少可以修身養性,增加修養。俞敏洪大學四年讀了800本書,現在想想,平均一天半一本書,這還是要算上放假的時間。我們四年下來,能看上80本書的人,應該都算不少了吧。我們缺少的不是看書的時間,而是一顆願意靜下心來看書的心境罷了。

十二封信如碗聖水般洗滌我們浮躁的心,無論是讀書、靜動、選擇,亦或是親情、友情、愛情,給我們的不是直接告訴我們應該如何處理,而是用淵博的知識,一位長者的口吻,引發着我們的思考。這不禁讓我想起了一位作家劉同,用他親生的經歷,引發着每個共鳴器發出自己聲波;用他奮鬥的經歷述說着,只要努力就有希望。他曾經說道:現在的學生,特別希望有人能告訴自己一個如何能夠快速成功的方法,越來越焦急,可大多數只停留說,遠離了做。

是啊,我們多麼渴望成功,能夠有一番作爲,太着急了。一顆急躁的心,又怎能造就一個踏實前進的自己。劉同像哥哥一樣勸誡着衆多的弟弟妹妹“現在大學生很多說話會經常傷害到他人,用詞不準確,需要多讀書。”

誠然如此,每天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忙些什麼的我們,是時候需要靜一靜了。“終南捷徑”隱居是入仕的捷徑,同樣靜心是我們成功最大的捷徑。我們一直在苦苦追尋,奔波於各個講座,希望能從中獲取如何成功的方法,可我們卻錯過了最簡便的一種。

《給青年的十二封信》讀後感5

《給青年人的十二封信》是朱光潛先生寫給青年朋友的信件。這十二封信以中學程度的青年爲對象,並未曾指定某一受信人的姓名,只要是中學程度的青年,就誰都是受信人,誰都可一讀這十二封信。任時光流淌,時代變遷,翻看起這塵封的信件,悠然親切,感慨萬千。

當今的社會雖不再是動盪的社會,卻已然是一個快節奏的社會。城市裏,仰視着的天,快被高樓覆蓋;夜晚的星空,已然可以徹夜通明。我們忙碌,或許因爲不想面對空閒下來的獨處;我們害怕黑暗,或許因爲不想坦然面對內心遺留的角落。倘若如此,我們即便不忙也會試圖讓自己不知所措地忙碌起來,我們即便有時間讀書也會沒有讀書的心境。朱先生的十二封信向每一個青年娓娓道來,細細闡述。在百忙之中,在塵市喧嚷中,我們偶然間丟開一切,悠然遐想,心中變驀然似有一道靈光閃爍,無窮妙悟便源源而來。

十二封信的第一封便是《談讀書》。朱先生細心爲青年講述,再忙之時,也不應忘了讀書。孫中山先生,奔走革命席不暇暖,平生無論忙到什麼地步,沒有一天不偷暇讀幾頁書。只要看孫先生寫的《建國方略》和《孫文學說》,便知孫先生不僅是一個政治家,而且還是一個學者。

青年人讀書不可僅限於課本,學校功課門類雖多,而範圍究極窄狹。念講義,看課本,免不掉若干拘束,想籍此培養興趣,頗是難事。關於讀書方法,朱先生最後提到。“第一,凡值得讀的書至少須讀兩遍。第一遍須快讀,着眼在醒豁全篇大旨與特色。第二遍須慢讀,須以批評態度衡量書的內容。第二,讀過一本書,須筆記綱要精采和你自己的意見。記筆記不僅可以幫助你記憶,而且可以逼得你仔細,刺激你思考。”

《談動》與《談靜》分別從兩個視角審視內心世界與外在世界。

“人生來好動,好發展,好創造。能動,能發展,能創造,便是順從自然,便能享受快樂,不動,不發展,不創造,便是摧殘生機,便不免感覺煩惱。”歌德少時因失戀而想不開,幸而他的文機動了,埋頭兩禮拜著成一部《維特之煩惱》,書成了,他的氣也泄了。故而朱先生談動,旨在勸說青年人順從自然本性,勸導有困惑苦悶的青年多走走,多動動,談談笑笑,跑跑跳跳,也是好的。

至於靜,朱先生妙語連珠,旁徵博引。“萬物靜觀皆自得,四時佳興與人同。”“目送飄鴻,手揮五妶。俯仰自得,遊心太玄。”“倚仗柴門外,臥風聽暮蟬。渡頭餘落日,墟里上孤煙。”這些字裏行間,你便可以看到另一個世界,一個屬於靜的景象。懂得靜的人,人生亦會更加豐滿。

又翻過幾頁,沉浸於先生的文字之中。《談多元宇宙》這是我很喜歡的一封信,先生的見解讓我豁然開朗。以前我只是覺得每一個人都可以有不同的見解和看法。但卻不知這些見解和看法矛盾衝突的時候,領域內所堅持的那一羣人與另一領域人的不解,既不是彼此的問題,而是彼此應該堅持自己的信條,才能維護領域內世界的完整性。

科學的宇宙在很大程度上會挑戰道德的宇宙,這並非說科學不道德。而是,當科學的宇宙,有時和道德的宇宙相牴觸的時候,科學家更在乎真理,而非社會信條。哥白尼的地動說,達爾文的進化論,他們在教會眼裏都是不道德的,因爲其直接辯駁和動搖了宗教與道德信條。兩個世界既不是無法理解對方,而是不得不堅持自己世界的真諦,唯有這樣世界纔是成立的。道德的宇宙依舊有強大的力量,依舊有科學無法替代的作用。科學的宇宙同樣而是如此。

有一個故事也是如此:有一天,一箇中國人,一個印度人和一位美國人遊歷,走到一個大瀑布面前,三人都看得發呆,中國人說,“自然真是美麗!”印度人說“在這種地方纔見到神的力量!”美國人說:“可惜諾大的水力都空費了。”我們需要看到彼此看到的價值,而不是彼此爭執,我們需要感受到彼此能夠創造的價值,而不是彼此排斥。人與人的見解如此,一個領域與另一個領域,一種文明與另一種文明也是如此。

風吹過幾頁,來到情與理的篇章——《談情與理》。兩者固然都很重要,先生特別強調了情的意義。“如果純任理智,則美術對於生活無意義,因爲離開情感,音樂只是空氣的震動,圖畫只是塗着的紙,文學只是串聯起來的字。”“因爲離開情感,自然沒有神奇,而冥想靈通全是迷信。如果純任理智,則愛對於人生也無意義。”“生活是多方面的,我們不但要能夠知,我們更要能夠感。”

我並不想寫盡十二封信的感受,留一點懸念,留一點神祕,期待讀者你也會翻看起此書。畢竟筆者才疏學淺,難以道盡朱先生說言之精妙。正如先生所說:我們不應太講究“效率”,要深入,要耐苦,不要象旅行者看名畫似的匆匆走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