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親愛的漢修先生》讀後感350字(精選15篇)

讀後感2.61W

品味完一本名著後,你心中有什麼感想呢?是時候寫一篇讀後感好好記錄一下了。現在你是否對讀後感一籌莫展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親愛的漢修先生》讀後感350字(精選15篇),歡迎大家分享。

《親愛的漢修先生》讀後感350字(精選15篇)

《親愛的漢修先生》讀後感1

假期裏,我和媽媽一起讀了《親愛的漢修先生》。這本書的主人公是一個叫鮑雷伊的小孩,雖然爸爸媽媽離了婚,但是他很樂觀、懂事。

他有一條狗,名叫“土匪”,他說這條狗是世上最好的小狗。我也覺得這條狗非常好,因爲土匪有進和鮑雷伊的爸爸聊天,有時和鮑雷伊一起玩,要讓我選狗,我一定也會選這隻狗。

文中,鮑雷伊每次和爸爸打電話時,他爸爸都會說:“小子,擦乾淨鼻子!”可是鮑雷伊每次都把鼻子擦得很乾淨了,他覺得爸爸不喜歡他,因爲每次爸爸只會說這一句話。老師說,其實鮑雷伊的爸爸是很愛他的,他正是以開玩笑的方式表達對鮑雷伊的愛的,只不過鮑雷伊還不能理解爸爸。

這讓我想起了自己的故事。在我家裏,每天我一放學回家,媽媽就對我說:“快點寫作業!”我寫完了作業,想和爸爸一起玩,爸爸卻疲倦地對我說:“我累了,別煩我!”我心裏很難過。讀了鮑雷伊的故事,我明白了:愛是有許多種表現方式的。別看爸爸媽媽對我這麼兇,其實是很愛我的。

我覺得這本書很好看!

《親愛的漢修先生》讀後感2

最近讀了《親愛的漢修先生》這本書,十分感動。這本書是書信體和日記體組成的。第一次看完這本書,有點兒失望,除了主人公雷伊的成長記錄以外並沒有其它內容。我不禁懷疑,這本書真的是國際大獎小說嗎?

我又讀了一遍。這一遍的閱讀讓我感動了。這本書短短十幾分鍾就能讀完,但是這短短的十幾分鍾卻能讓你的心靈爲之震撼。

從第二遍的閱讀裏,我找到了讓這本字數不多的書獲得“紐伯瑞兒童小說大獎”的原因了。

(一)用日記、書信體描寫主人公的成長、生活。這本書不像平時我們所見的小說一樣用敘述法來寫。同樣一個題材,如果是我來寫,我一定會寫:雷伊父母……再後來寫書信交往,寫結局。正是作者用巧妙的寫作手法,才讓這本書變得十分生動。

(二)人物形象生動。這本書有三個主要人物:雷伊的媽媽、雷伊、博得漢修先生。三人性格不同,讀着讀着,就像看見三個主人公一樣。

讀完這本書,我知道了:書每讀一次,都有不同的理解、新的收穫。

《親愛的漢修先生》讀後感3

我是一位很普通的學生,從一年級到二年級都是默默無聞地坐在班級裏,專心聽老師講課,認真完成作業。沒有優秀的成績來吸引老師的目光,也不會因爲調皮而被老師點名批評。三年級一開學,老師就讓我們閱讀《親愛的漢修先生》。

在讀《親愛的漢修先生》這本書時,我看到這樣一段話:“法蘭德林先生問我願不願意每天早點兒到學校幫他升旗,還告訴我不要再倒退着走路了,因爲他一看見我這樣走就緊張。所以,我現在不必再走得那麼慢了。有人注意到我,讓我感覺真好。”我有很深的感觸。

開學時我被分到了三(3)班。我還是那樣的普通,普通的引不起任何人的注意。但幾節語文課上下來,我卻改變了這一現狀。課堂上老師反覆出現的那句:“老師在尋找陌生的小手。”讓我蠢蠢欲動。老師提出問題,我都在猶豫,要不要舉手。就在我猶豫的時候,老師看到了我縮在課桌上的手,毫不猶豫地提了我回答問題。那時我很緊張也很激動,但經歷了幾次,以後我都能信心滿滿地高舉右手。

對於鮑雷伊,這樣一個沒有特長,也沒有愛好,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男孩來說,這是難得一遇的。對於同樣普通的我來說,老師能看到我猶豫的右手,也是難得一遇。是的,我們這些普通學生的這塊貧瘠而又幹旱的土地,太需要雨水的澆灌了。

我慶幸在三年級就遇到了這樣的老師,原來被關注的感覺真好!

《親愛的漢修先生》讀後感4

一個男孩經歷了父母離異和生活變化的故事讓我深有感觸。雷伊是一個單親家庭的孩子。因爲父母的離異,使鮑雷伊心情十分沉重。但是雷伊在小學二年級時讀了一本課外書,他非常喜歡那本書的作者—漢修先生,便寫信與他聯繫。在信中他說出了自己的家庭背景。透過書信,他也漸漸理解父母無法一起生活的原因體會到了父母對他的關懷。

雷伊的午餐常常不翼而飛,但他也從憤怒轉爲理解。因爲他到底還是要跟那個小偷在同一個學校上學的,爲此,他還感到十分慶幸。

雷伊還練出了一手好文筆。在一次徵文比賽中寫了一篇他與爸爸乘卡車遊玩的文章,並獲得了小作家榮譽入圍獎。這更加強了他當作家的決心。

讀完了這本書, 我的同齡人鮑雷伊的家庭生活的困難。父母的離異並沒有讓他敵視自己的家人,而他卻漸漸的去理解父母。

想到這裏,我感到萬分不該。媽媽在教育我時,而我卻跟她吵嘴。唉,當時我怎麼這樣做!千不該,萬不該。

我也應該要學習鮑雷伊做一個懂事的孩子,也要學習他樹立自己的遠大理想。

《親愛的漢修先生》讀後感5

星期天的下午我在家沒事做,就讀了《親愛的漢修先生產》這本書,它主了要寫一個沒有特長,沒有特殊才藝的普通孩子——鮑雷伊。向讀者呈現了這個文靜、內向的小男孩子的豐富的內心世界和成長過程。全文主要是以寫信和寫日記的形式來進述的。文章裏有一個高明的作家——漢修先生。倒不如說他是一個教育家,他給鮑雷伊出的問題都是與生活相關的,讓鮑雷伊很自然的表達,並且在百忙中一一地給鮑雷伊回信,在鮑雷伊寫日記遇到困難時耐心地給予指導,以至於鮑雷伊從一個不知如何寫日記的孩子變成形式個熱愛表達的孩子,並且熱愛上了寫日記,從而說明漢修先生是一位多麼有愛心的作家。

最令我感動的是鮑雷伊有一個好媽媽,雖然單身母親帶孩子會遇到很多困難,但是她卻能正確地引導、教育孩子。教他學會做人,使他懂得愛,理解和包容。她真是一位偉大的母親啊!

另外,文中還有一些人物對鮑雷伊的成長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我非常喜歡這本書!

《親愛的漢修先生》讀後感6

這本書的作者是美國作家,貝芙莉。克萊瑞女士。書中的小主人公----鮑雷伊經常給他最喜歡的作家,博爾.漢修先生寫信。

在一封信中雷伊告訴漢修先生,她媽媽會做很多好吃的,同學們都很愛吃,所有經常有人會悄悄的拿一個嚐嚐,爲了解決這個問題,雷伊做了一個報警器,從此他的午餐就再也沒有被“偷”了

在另外一封信裏雷伊介紹了他媽媽,他媽媽是一名單身母親。她除了在一個餐廳打工外,下了班還要去社區上培訓班,想盡快成爲一名能照顧病人的護士。

我覺得雷伊生長在一個那麼不幸的家庭,但他依然很快樂,雷伊的父母給他留下了很大的心裏陰影,但他並不自暴自棄,敵視父母,而是試圖從父母的角度去理解他們。還有當雷伊第一次寫日記遭遇到困難時,漢修先生建議他假裝給某個人寫信,看起來收效不錯哦!

這本書風趣幽默的方式,我很喜歡,,它教會了我如何寫好日記,每天寫下所見所聞,並且加註個人看法,就可以很完整了。

《親愛的漢修先生》讀後感7

暑假時,老師讓我們讀了一本名叫《親愛的漢修先生》的書。讀完之後我感受頗深,下面我來給大家介紹一下這本書。

雷伊在小學二年級的時候讀了一本課外讀物,他十分喜歡這本書的作者,漢修先生。便寫信同他聯繫。一直到了六年級,爲了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他與漢修先生的聯繫更加密切了。在信中,雷伊說出了他父母離異的實情、自己轉學後的不適應以及他內心的孤獨。透過和漢修先生的書信來往,雷伊不但學會了應該如何人面對生活、體會到了父母對他的關愛、更加理解了父母無法共處的原因,而且,還練就了一手好文筆——一篇描寫他和爸爸坐卡車出遊的文章使他獲得了小作家徵文的榮譽入文獎,同時也更加堅定了他一定要成爲一名作家的決心。

這本書中,雷伊的媽媽讓我很感動,她讓雷伊去勇敢的面對人生,給他鼓勵。她對雷伊說:“我每次望着海浪,都會覺得不管事情有多糟,人生還是可以走下去的。”媽媽面對人生的堅強態度對雷伊和我都產生了影響。

雷伊的媽媽說的這句話讓我想到了一句俗語:世界上無論什麼事都要經過磕磕盼盼,不會一帆風順的。是啊,這就是人生總會有不順心和不如意,我們在面對磕磕絆絆時,要以一種積極向上,堅強勇敢的態度去面對困難,而不是一味躲避。在磕磕絆絆中學會成長,勇敢的面對明天。

《親愛的漢修先生》讀後感8

放假前,老師吩咐我們在寒假裏認真讀一本叫《親愛的漢修先生》的書。我每天都看一點,覺得這本書裏的內容真好。

這本書主要描述了鮑雷伊在閱讀了漢修先生的書以後,覺得很有趣,就喜歡上了漢修先生寫的書,他也經常寫信給漢修先生請教問題,並把他的煩惱告訴漢修先生“怎樣才能寫好作文”,漢修先生給他列出了十個無聊的問題,鮑雷伊一開始不想回答漢修先生的問題,後來鮑雷伊的媽媽一定要他回答,最後他就像寫作文的方式回答了漢修先生的問題。鮑雷伊也經常寫日記練筆,就這樣,鮑雷伊由一個害怕寫作文的小學生到慢慢喜歡上寫作文,最後他的作文獲得了學校比賽的榮譽獎,被推薦與有名的作家直接見面溝通的機會,這就是他的成長的經歷。

讀完這本書後,我覺得鮑雷伊有很多優點:1、他是個善於學習、喜歡學習的人;2、他有不懂就問的好習慣;3、他能堅持做一件事情,直到成功。我要向鮑雷伊學習,比如我平時很怕寫日記,而且平時對周圍發生的事情觀察不夠細緻等缺點,我以後要把這些缺點改正過來,向鮑雷伊看齊,長大以後也爭取能做個作家。

《親愛的漢修先生》讀後感9

寒假裏我看了一本書《親愛的漢修先生》,這是一本在寫關於一個鮑雷伊的男孩子的故事。

雷伊一家以前住在大蓬車屋裏。後來他父母爲了一件事離婚了,他就跟奶奶一起住在加油站旁邊的一間很舊的小屋子,爸爸搬到了拖車屋裏。雷伊非常想他的爸爸,一直希望爸爸能打電話給自己。爸爸打電話時,他就在地圖上找出爸爸的位置,他也經常看天氣預告,以確定爸爸是不是在開車經過暴風雪和龍捲風的地方。他的願望是爸爸有一天能開着大卡車送他去上學。雷伊還有一個煩惱,他午餐總是被同學偷走,他想了各種方法,自從他安裝警報器,小偷就不過來偷了,他最終也還抓不到小偷,雷伊想,偷東西確實不對,可是他還是自己的同學,所以雷伊就原諒了他,不再追究。雷伊一直給漢修先生寫信,自從雷伊告訴漢修先生自己的家庭狀況,漢修先生就幫助了雷伊成爲作家,雷伊寫了一篇《卡車上的`一天》,他得了榮譽入圍獎,因爲這篇文章很真實,他沒有模仿別人,更沒有抄別人的作品。

雷伊覺得沒有漢修先生的幫助就沒有今天的成果,他很感激漢修先生。我也要學習鮑雷伊成爲一名偉大的作家。

《親愛的漢修先生》讀後感10

今天我讀了《親愛的漢修先生》這本書。主要講的是:一個名叫鮑雷伊的小男孩,常給漢斯先生寫信的故事。因爲鮑雷伊想當作家,所以,漢修先生建議他天天寫日記。

其中有一篇日記是這樣的:鮑雷伊的辦法,答應他給他回電話。可他沒有按時接到爸爸打來的電話,很討厭他。但媽媽很瞭解他爸爸,他身體狀況本來就不好。所以時不時就忘記一些東西。還說對鮑雷伊的爸爸期望不要太高的事,因爲他們常年在外奔波,窗邊吹過的風導致他的耳朵有點聾,而且他更喜歡看風景。所以不要對他的希望太高。雖然說鮑雷伊明白這個道理,但是心裏還是不舒服,不能理解父親。因爲父親很少打電話回來。其實鮑雷伊是很在意爸爸打電話的,因爲很想念爸爸,很愛爸爸,所以才那麼責怪爸爸。

小鮑雷伊以書信和日記形式,描寫了自己生活經歷;自己與自己對話,描述了生活中各種各樣的困惑,感受。受到那麼多生活磨難,但他沒有對生活失去信心。以堅持到底的精神,最終讓他堅定成爲一個作家的信心和決心。

我們父母時常陪伴在身邊,有時感覺不到鮑雷伊沒有父母陪伴的疼苦。有時候是失去了,才覺得他的價值,才覺得有父母在身邊,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親愛的漢修先生》讀後感11

暑假裏,在老師的推薦下,我細細品讀了《親愛的漢修先生》這本書,它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這本書主要講了小學生鮑雷伊家境貧窮,爸爸常年開着貨櫃車,並且以車爲家,媽媽爲了鮑雷伊能過上穩定的生活,離開鮑雷伊的爸爸,一個人含辛茹苦地撫育着他。鮑雷伊不喜歡寫作,是一個非常普通的小學生,卻常常給高明的作家——漢修先生寫信。他很不情願地回答了漢修先生的十個問題,他從不願意寫信到願意寫信,後來他認爲“寫信並不討厭”。他聽從漢修先生的話,每天堅持以假想寫信的方式寫日記,漸漸地喜歡上了寫作,最後他幸運地獲得了全美年度小作家榮譽入圍獎,興奮地跟大作家貝喬女士一起吃午飯呢!他從開始的一句話到會寫整篇文章,付出了很多,收穫了很多。他自然、輕鬆地寫信,全靠作家漢修先生的高明指點。鮑雷伊也是個聰明的孩子,他居然爲了午餐不被偷,發明了一個“防盜警報器”,這讓我非常羨慕。

讀了《親愛的漢修先生》後,我覺得要向鮑雷伊學習,透過天天寫日記,來提高我的作文水平。我想,一個人只要多讀書、讀好書、多動筆,寫出自己的想法,就一定能寫出好文章。

《親愛的漢修先生》讀後感12

這本書的主人公是個普通、渴望父愛的男孩,他叫鮑雷伊。

雷伊在小學二年級時讀了一本課外書,他非常喜歡那本書的作者漢修先生,便寫信跟他聯繫,信中他們互相問了對方十個問題,如鮑雷伊問漢修先生:你寫過幾本書、您喜歡寫書嗎,漢修先生問鮑雷伊: 你是誰、你住在哪裏等等。到了三年級,爲了更好地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他跟漢修先生聯繫的更加密切了。透過和漢修先生的書信往來,雷伊學會了如何面對生活,理解了爸爸媽媽無法共同生活的原因,體會到了父母對他的關愛,經常寫日記還使他練就了一手好文筆——一片描寫她和爸爸做卡車出遊的文章,同時也更加堅定了他要成爲有名作家的決心。

這本書中,雷伊的媽媽是最令我感動的。一個貧困的單身母親帶孩子很難,作爲這樣的母親還能夠正確的引導、教育孩子,使雷伊幼小的心靈逐步成熟,真是了不起啊!書中我最佩服的是鮑雷伊,起初他不喜歡也不怎麼會寫作文,但自從和漢修先生聯繫後,漢修先生叫他寫日記,他回信說不會寫,漢修先生說你把日記當寫信就行,結果鮑雷伊的作文越寫越好,他還愛上了作文,最後學校比賽,鮑雷伊獲得與作家進餐的機會。 這本書告訴我們:如果堅持着去做一件事,就會得到意想不到的成果。

因此,我希望每個人手中都有這本書,讓每一個人都去感受一下雷伊的媽媽對雷伊的愛。

《親愛的漢修先生》讀後感13

《親愛的漢修先生》這本書的主人公鮑雷伊是一個遭受父母離異的孩子,從小就跟媽媽生活在一起。爸爸愛開卡車,愛坐在高高的駕駛座上,操縱一臺龐大的機器所帶給他的掌控一切的感覺……鮑雷伊經常給漢修先生寫信,並且喜歡看他寫的書:《狗兒快樂祕訣》《麋鹿吐司麪包》《乞丐熊》……它們都讓鮑雷伊如癡如醉。在與漢修先生的書信往來中,小雷伊不僅學會了怎樣面對生活,並且體會到父母對他的關愛,還練就了一手好文筆,獲得了小作家徵文的榮譽入圍獎,堅定了他成爲作家的決心。

這本書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鮑雷伊雖然是一個單親家庭的孩子,但是他從沒有敵視自己的父母,而是在媽媽的幫助下逐漸理解父母的離異,樂觀地去面對生活。他很聰明,也很能幹。想盡千方百計做了一個午餐防盜報警器,儘管沒抓到“午餐賊”,但之後他的午餐再也沒有被偷過。媽媽教導他:“每次望着翻滾的浪濤,就會覺得不管事情看起來有多糟,人生還是可以走下去的。”我從這句話中領悟到:只要換一種方式面對生活,就會覺得人生不像我們所想象的那麼糟。書中還教會了我書信、日記的格式,是一本值得廣泛閱讀的好書。

《親愛的漢修先生》讀後感14

寒假裏,我讀了許多書,但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親愛的漢修先生,這本書的作者是美國作家貝芙莉。克萊瑞,這還是一本獲國際大獎的小說。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個六年級的學生。他在小學二年級時讀了一本課外書,他很喜歡那本書的作者漢修先生,便寫信同他聯繫。

轉眼間,六年級了,雷伊因爲父母離異轉學,爲了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他跟漢修先生聯繫的更加密切了。在信中,雷伊說出了他父母離異的實情,自己轉學後的寂寞無助。透過和漢修先生的書信往來,雷伊不但學會了應該如何面對生活,也理解了父母無法共處的原因。雷伊堅持每天寫作,一篇描寫他和爸爸坐卡車出遊的文章,獲得了小作家徵文的榮譽入圍獎,同時也堅定了他要成爲作家的信心。

讀完這本書,感覺這本書就像一本書一樣,上邊寫出了真情實感,它告訴我們一些雷伊的生活小事。同時,也教會我們要養成天天寫日記的好習慣。

這本書,給我一個啓發,無論幹什麼事情都不可能一帆風順,如果一直不放棄,堅持下來就有可能成功。

《親愛的漢修先生》讀後感15

我讀完《親愛的漢修先生》這本書後,我認識了這本書裏的人和懂得了不少道理。

首先,鮑雷伊在讀一本書時,他很喜歡這本書的作者漢修先生,從一年級到六年級,他一直給漢修先生寫信,還用了很多種署名,比如:學生鮑雷伊敬上、討厭您的鮑雷伊……後來鮑雷伊就和漢修先生的關係密切了。鮑雷伊開始寫給漢修先生的信太差了,把“朋”寫成了“明”,後來不斷進步,從有錯別字到長長的文章,並且一個錯別字也沒了。他一開始不想回答漢修先生的問題,後來又回答了,還按漢修先生的意思去給人寫信,再去寫日記,慢慢地就練成了一手好文筆。

接着,這本書是一本小說,裏邊有鮑雷伊寫26封信,日記33篇,總共寫了59篇,這本書勝過很多作文書,還得到了國際小說大獎呢!一句話:“買作文書還不如買一本《親愛的漢修先生》。”

同時,我懂了一個非常非常重要的道理:不是輕而易舉就可以成爲一名作家,要像這本書的作者貝芙莉﹒克萊瑞成爲一名成功的作家,我們就必須是一個愛書的人、多寫文章,經過自己的一番努力才能到達勝利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