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朱八家的雞或陳四家的羊讀後感範文

讀後感1.82W

老師的小說耐讀。耐得住咀而嚼之,感而嘆之,再而三之。

朱八家的雞或陳四家的羊讀後感範文

越來越老到的原汁原味的土腥氣,越來越凝練的孫方之式思想體系,越來越辣的孫方之式語言。讀過孫老師所有的著作,或縱橫開闔,或細緻入微,或嬉笑怒罵,亦莊儀諧,酣暢淋漓。很多人說孫老師是一個編故事的高手,像《牛黃》、《夢奸》等等,可是讀過這篇新作《朱八家的雞或陳四家的羊》,忽然對孫老師的“故事”有了新的理解。所謂故事,有很多種解釋,指舊事、舊業、花樣等等,還指敘事性文學中一系列爲表現人物性格,和爲主題服務的有因果聯繫的生活事件,又稱爲故事情節,再一個就是指文學題材的一種。忽然覺得,孫老師他不是在編故事,他是在記事,用他獨特的語言和思維方式,整理舊事,又寫成故事,那些他自己經歷過,聽過,看過、深思過的舊事。

眼前的這個《朱八家的雞或陳四家的羊》,是一些不太舊的事,因爲這種事曾經發生也肯定會一直繼續發生着,我們肯定聽到過,甚至唏噓過,然後不了了之。你看,朱八家的雞或陳四家的羊,一個不是題目的題目,分明就是村旮旯飯桌上炕頭上的家長裏短,半夜裏扔過牆頭的雞,河灘上一溜排開的被鬧殺的羊煮的羊肉湯;送花生油的,直接送錢買選票的,甚至買黑打仗的,東郭西莊南村北店,都理所當然地在孫老師的筆下沸沸揚揚又有條不紊地粉墨登場。然而,就是這些貌似八卦的家長裏短和荒唐的鬧劇,恰恰赤裸裸地再現出了當今農村改革的一個嚴肅的時代問題。所以,這已不僅僅是一個六十隻羊pk六萬只雞的幽默和鬧劇,更不僅僅是一個故事了。

孫老師是愛憎分明的,而且大有愈來彌甚之勢。反映在他的文字的每一個角色,都體現着鮮明的個性與共性的絕對統一。朱元璋可以是張元璋李元璋,陳友諒可以是孫友諒王友諒,以及圍繞在他倆周圍的羣體,蹭吃蹭喝的“五個一”吳世飛,九門提督張公公,大模大樣道貌岸然的張書記。孫老師當過官,官不大,看得多就罷了,但他看得透。他一定看到聽到過許多諸如此類的嘴臉,很榮幸,他們成了這篇小說的原型。當然,孫老師更見到了許多個孫志國,百事忙,任勞任怨,甘心做拉磨的驢。但卻有一點,容不下眼裏有半粒沙子,着急了依然會跳腳罵娘,在用心叵測面前,楞是拿出了一張血烙的手印。我想孫老師在寫這一段的時候一定熱血沸騰,一定想到了黨性,一定愛啥了着急了也會二桿子的孫志國們。

公道的是人心,不改的是規律,今天的羊倌陳友諒終於戰勝了土皇帝朱元璋,這是公道,然而喚起這個公道未必就輕而易舉。不合理的規律也終要被打破,貌似氣勢洶洶的龐然大物,卻是抵不住一根麥芒的攻擊的氣球,並且,有多少這樣的`龐然大物依然在氣勢洶洶着。這已不是作者的幽默,而是作者心中最深切的痛了。

孫老師曾說過一句話,他說:“如果說以前我是在爲我自己而寫,那麼我的現在和以後,將努力爲我的家鄉爲我的父老鄉親而寫作,爲整個農民兄弟們去寫作”。農民的問題,自古以來都是一個沉重的問題,這篇小說,孫老師以他貫有的幽默文筆,一改往日半荒誕半現實主義的寫作手法,純粹以現實主義的白描切入主題,直面社會。這是一篇充滿諷喻小說,但卻更像一篇犀利的報告文學,作者像一個渾身蓄滿了力量的農民,扛着鏳明瓦亮的鋤頭,展望在希望的田野,然後狠狠地往手心裏啐了兩口唾沫,高舉起鋤頭,毅然地掘入了正在侵蝕着這片黑土地的罪惡的腫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