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知識文庫 > 專業資料

朱子家訓讀後感(精選22篇)

朱子家訓讀後感

朱子家訓讀後感(精選22篇)

當賞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後感了。到底應如何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朱子家訓讀後感(精選22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朱子家訓讀後感1

假期裏我閱讀了《朱子家訓》這本經典傳統文化國學。剛開始閱讀時有點理解不了,但隨後搜尋註釋後,我一下子就震驚了,文章僅僅用了522個字就闡述了許多做事做人的道理。讓我受益匪淺,其中有幾句話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文中說“宜未雨而調繆,毋臨渴而掘井”。它的意思是:凡是要事先做準備,沒到下雨的時候要先把房子修補完整。不要口渴了纔開始掘井。在平時我總是有點貪玩任性,等到快考試了才發現自己好多學習的漏洞。於是考試前突擊學習,臨時抱佛腳,弄得自己高度緊張,手忙腳亂導致了自己成績的不穩定。讀了這句,我明白了:學習要靠平時一點一點積累起來,只有夯實了基礎,做好了充足準備,成績才能穩定。學習上是如此,在別的方面也一樣。只有平時做好充足的準備,纔能有備無患。

如果說上一句是告訴我們做事的道理的警句,那麼這一句就是告訴我們做人的道理的警句,即:與肩挑貿易,毋佔便宜;見貧苦親鄰,須加溫恤。它的意思是和做小生意的小販做交易,不要佔他們的便宜;看到貧苦的親戚和鄰居要關心他們,而且要對他們有金錢或其他的援助。這句話就是告訴我們要有愛心。每當看到有人遇到困難時,我們要伸出自己熱情的雙手去幫助他們。在生活中,每當和媽媽外出時,我經常看到街頭有一些殘疾人在乞討,這時,我都會拿出自己的零花錢輕輕地放在他們的手中。每每聽到他們感謝的話語,看到他們感激的眼神時,我自己心中就像盛開了一朵美麗的小花,感覺暖暖的,很開心。

《朱子家訓》就像我的一位老師,教給我許多做事做人的道理,無聲地影響着我,時時刻刻告誡我:治家、齊國、平天下。《朱子家訓》將永遠像一座燈塔,指引着我前進的方向!

朱子家訓讀後感2

今年暑假,老師推薦我們讀一本好書,我讀的是國學經典《朱子家訓》這本書。

《朱子家訓》又名《朱子治家格》,作者是著名教育家朱柏廬,它是一本以家庭道德爲主的啓蒙教材,非常適合我們小學生閱讀的好書。

其中我最喜歡這兩句,一句是:以未雨而綢繆,毋臨渴而掘井。意思是“最好未雨綢繆,不要到了渴了就掘井。”讀到了這裏我明白了,做事要做好充分的打算,不要在事情發生的時候才後悔,平時要好好學習,不要等到老來才知道後悔。另一句是“聽婦言,乖骨肉,豈是丈夫;重資財,薄父母,不成人子。”意思是說,聽從夫人的言論,溺骨肉,這哪裏是大丈夫的作爲;偏重錢財,不孝順父母,不是做子孫的行爲。從這裏我明白了一個人要有主見,不能總是聽他人的言論,作爲兒子我們要孝順自己的父母。平時要爲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父母累的時候幫父母捶背消除他們的疲勞。

讀《朱子家訓》讓我明白了很多爲人處世的道理,知道了父母的辛苦我們要孝順。這本書語言精美,一句就是一個格言,包含了很多很多深刻道理,值得所有的小朋友閱讀品味。

朱子家訓讀後感3

我在寒假裏讀過《朱子家訓》這本書,它是中華傳世名著經典叢書,這本書是教我們如何做人的,它僅僅用了506個字,是由清朝朱用純寫成,書裏每一個字都牢記在我的心中。

在這本書中,我記憶最深的是'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來不易;半絲半縷,恆年物力維艱。'這句話是告訴我們這樣一個道理——我們一定要懂得節約。還有一句話是'重資財,薄父母,不成人子。'這句話告訴我們偏重錢財,不孝順父母,不會成爲一個好孩子。

《朱子家訓》以'修身'、'齊家'爲宗旨,集儒家做人處事方法之大成,思想植根深厚,含義博大精深。我們不僅應該記住每一句話,更應該深刻理解每一字的含義,吸收其中豐富的營養,成爲一個正大光明、知書明理、生活嚴謹、寬容善良、理想崇高的人!

朱子家訓讀後感4

這幾天我看了幾本書,其中我最有感觸的就是《朱子家訓》,作者朱柏廬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教育家。

這本書有《朱子家訓》的原文、解釋和一些小故事,從這裏面教育我們要做個節儉、寬容、善良、正直的人。如'黎明即起,灑掃庭除',是指教育我們應該從小事做起,熱愛勞動,增加責任心。'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指每一粒飯都是農民伯伯辛苦種出來的,很不容易,我們不能浪費,吃飯時吃多少裝多少,而且要把碗裏的飯吃乾淨,不能剩。'人有喜慶,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禍患,不可生喜幸心',是指別人開心的事,不能有妒忌心;別人有傷心的事,也不能有喜幸心,這是很多人做不到的。'善欲人見,不是真善',是說做了好事希望別人看到,不是真正的善良,一定要是發自內心的幫助別人,而不是要得到別人的讚揚。

看完這本書後,我發現自己和這本書相比還有很多缺點。所以,我下定決心從今天開始嚴格規範自己的行爲,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尊老愛幼,勤儉節約,對有需要的朋友多給予他們幫助和關愛。

總之,《朱子家訓》這本書就是教你做個對社會有用的人,大家都來看看吧!

朱子家訓讀後感5

在很多年之前,就聽說過“朱子家訓”,但多年來總是腳步匆匆,從沒有認真看過。隨着年齡的增加,感覺自己能靜下心來看一些想看的書了,於是就在閒暇時間認認真真讀了家訓,讀後感觸頗深,現把一點感想寫出來,與各位分享。

由明末的朱柏廬編寫的“朱子家訓”,字雖寥寥數百,卻通俗易懂,堪稱儒家的經典之作,家訓中不僅表達了正確的治家之道,更是蘊含了深刻做人和育人之理,幾百年來,爲世人所重。

在我看來,雖然家訓蘊理厚重,字字珠璣,但最能給我們日常工作帶來啓迪的則是下面這句話:“黎明即起,灑掃庭除,要內外整潔,即昏便息,關閉門鎖必親自檢點”也許有人會認爲,這句話說得是居家過日子應該秉持的態度,與我們的工作風牛馬不相及。但我覺得不是這樣子的,世界上的事情很多都是殊途同歸的,生活與工作也一樣,必須要有一個好的習慣和態度。

居家應該“黎明即起,灑掃庭除,要內外整潔”,工作中的每個早晨又何嘗不是這樣子呢?每早早來十五分鐘,清潔自己的工作臺面,爲大家燒一壺開水,然後梳理一下工作思路,擬好每天的工作計劃,你會發現,你自己不僅一整天心舒氣暢,工作也可以有條不紊。相反,如果每天早上都是壓點纔到辦公室,如遇突發或者較爲急迫的任務,可以想象隨之而來的凌亂無章。

同理,居家應該“即昏便息,關門閉鎖必親自檢點”,難道我們的工作不應如此嗎?每天下班晚走五分鐘,把今天沒有完成明日亟待完成的工作過一下,做好各種應急預案,把容易忘記的事項做好標識置於較爲明顯的地方,然後檢查開關插座和門窗,然後安心離開。這樣即使明早遇到突發事件,也可以從容應對。

當然,“朱子家訓”帶給我們的還有很多,比如讓我們淡泊名利,修身齊家,又比如讓我們勤儉持家,謙虛做人等,這些話都不是高高在上的大道理。仔細閱讀,你會覺得好像在與一個睿智的長者進行促膝長談。每一句話,或許都會對你的人生觀價值觀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我想,這也許就是家訓帶給我們最珍貴的東西吧。

朱子家訓讀後感6

《朱子家訓》是由南宋著名理學家、思想家朱熹所著。全文雖僅有寥寥數百字,卻全面闡述了朱熹關於做人的準則:仁、義、禮、智、信。可謂是字字珠璣,是朱熹治家、做人思想的濃縮。

《朱子家訓》倡導家庭親睦、人際和諧、重德修身。對每個人來說,家庭是人生的起點,也是生活的港灣。營造一個溫馨的家,創造和睦的家庭生活,無論是過去還是將來,都是人們追求的亙古不變的目標。而朱熹的《家訓》爲實現這樣的目標提供了一個理論上的指南。

“父之所貴者,慈也”。《家訓》要求父母對子女要“慈”“教”。所謂“慈”,即父母要疼愛子女。父母對子女的愛必須是至善的愛。但是父母對子女千萬不可溺愛,溺愛是害。如果子孫不肖,對其放縱是不行的,所以朱熹指出:“子孫不可不教也”。特別是當代社會大多是獨生子女,他們被父母乃至爺爺奶奶視爲掌上明珠,一味遷就、百般疼愛,養成了孩子唯我獨尊、任性的性格,根本不講長幼之序,不懂禮貌。這種性格的養成,對孩子成長會帶來許多負面影響。正所謂:“子不教,父之過。”因此,父母在對子女傾注慈愛的同時,還要加強對孩子的管教。使其懂得禮儀,懂得做人的道理。

“子之所貴者,孝也。”《家訓》要求子女對父母要“孝”。所謂“孝”,是指子女要善待父母。朱熹強調的“孝”是真心實意的孝,是子女爲報答父母養育之恩而心甘情願地付出。父母辛辛苦苦將子女養大,在子女身上傾注了無數無私的愛,而作爲子女,一旦獨立就應當主動承擔贍養父母的任務,使其安度晚年,不僅在物質上關心父母,更應在精神上關心父母,在父母面前要和顏悅色,平常要多問寒問暖,問疾問安等。

朱熹在《家訓》中還強調兄弟之間要友愛。他指出“兄之所貴者,友也;弟之所貴者,恭也。”這正是所謂的“兄友弟恭”。兄弟之間不能因爲一些小事而反目成仇,骨肉相殘,大動干戈。所謂“友”,就是要友愛,互相幫助,患難與共。“恭”則是指尊敬、謙恭。“友”“恭”是兄弟姐妹之間團結的根基,如果連自己的同胞手足都不友愛、不團結,談何友愛、團結其他人呢?

我覺得在這篇家訓中,還有一個十分有用的做人處事的道理。“慎勿談人之短;切勿矜己之長”。這就是說在與人交往中,不要隨便揭人的短處,背後說人家的壞話,傷害別人的感情,也不要因爲自己有所長或工作有了成績,就自我顯耀而瞧不起別人,爲人應當保持謙遜的本色,切不可驕傲自大,目中無人。當與人發生衝突時,解決矛盾的方法則是“仇者以義解之,怨者以直報之”,仇恨自己的人要用情誼來化解它,怨恨自己的人要用誠心去回報,用平靜的心態、平和的方式去化解矛盾,切不可以仇報仇、以怨還怨,無論在什麼環境下和與人發生不愉快的事時,都要做到“隨遇而安之”,不能爲一點小事就記恨在心,爭個你高我低,甚至出口傷人,拳腳相見。在與人交往上,要做到“人有小過,含容而忍之;人有大過,以理而諭之”,要學會理解和寬容,別人有小的過錯要用寬容的態度對待之,別人有大的錯誤,也要做好思想工作,以理服人,用道理使他明白錯誤的地方,促其而改之。

讀完《朱子家訓》,所思所想遠非上文所述的,太多的頓捂,太多的感慨,太多的欣喜。來自百年之前的老前輩給了我們一點點安慰,也許這些與世俗格格不入,但我不會認爲它過時,它是鮮活的,也應當永遠是鮮活的。它幫我尋找到一片靈魂的淨土,教我如何在喧囂的塵世裏保留一點純真,一點真誠,一點文化的堅守。總之,受益匪淺!

朱子家訓讀後感7

自小便生活在武漢,身邊的親戚朋友也是在武漢,印象中家裏沒有什麼家書來往。要說到印象深刻,值得學習借鑑的家書,倒還真有。學生時期大都是圍繞學習來進行閱讀學習的,工作後,一次偶然的機會得到朋友相贈的一本《朱子家訓》,便抱着無聊時看看的想法翻開了。當時心想這只不過是一家之法,但在細細品讀之後,我覺得這樣的家訓下百我們現代社會每個家庭都應該學習的。

在整篇家訓中我最喜歡的一句便是“易未雨而綢繆,毋臨渴而掘井。”在我想來,做到這一點必須要做到三件事。第一,有足夠的實力。機會隨時可能會出現在我們面前,我們必須要有十足的底氣去面對,我們可以努力地做到在任何情況面前說:“我可以!”第二,做事有準備。所謂不打無準備之仗,我們做什麼事情必須有充足的準備,考慮應該全面,對可能的後果有一定的預測。第三,要勇於承擔。一件事情有時候我們必須要做,但是在我們預見中卻需要付出許多,這就需要我們敢於承擔這樣的損失。獲得的同時我們應該學會接受失去,世間沒有十全十美。

“重貲財,薄父母,不成人子”這句話不能不讓人叫好,“重貲才,薄父母”現在有多少人不是如此?身爲人子,父母永遠是第一位的。父母給了我們生命,父母供養我們幾十年,父母教會我們做人,當我們開始獨擋一面時,我們怎可忘卻我們的父母,我們怎可讓錢矇蔽我們的雙眼,我們怎可讓父母孤單寂寞?在學習工作閒暇之餘給父母打個電話,假期時常回家看看,和父母聊聊天。父母所期待的並不是你帶多少錢回去,父母真正在意的是你,只有你!不可否認的是現代生活壓力很大,成爲錢的奴隸並不稀奇,我們在忙於自身的同時不可避免的會忽視我們的父母,我們的父母也常常理解我們,因爲他們想讓我們過得更好。但是,這句話告訴我們在再大的生活壓力下,我們也必須保持內心的清明,把父母放在心上。

朱子家訓讀後感8

每晚我和孩子一起聆聽、閱讀《朱子家訓》這一精神寶典,這段最有普衆意義的家訓如說家常,娓娓道來,內心感觸很深。《朱子家訓》是弘揚優秀家風的經驗。它是一部施行家庭教育,培育子女完善人格,接受傳統國學文化教育的優秀讀本。家訓內容包含上輩人對自己人生經驗的總結和對後人的期望,規範家人行爲、處理家庭事務,以此教育後人。

它教我們勤儉,倡導勤勞節儉的理念。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勤儉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任何一件不起眼的物品都是大自然的賜予與人類勞動的結晶,都有它獨特的價值,不可浪費;家訓開篇從日常生活行爲上入手,教育子女要養成早睡早起的好習慣,人的日常作息時間要遵守自然規律,與自然的變化一致,做到事事從容不迫,有條不紊。在生活作風上,要珍惜糧食、愛惜衣物、開源節流,過節儉、質樸的生活。要知足常樂,不要一味追求奢華。

很多人都憧憬恬然自若的生活,其實很簡單,每天清晨早起,整理自己,整潔地迎接新的一天,當最後一束陽光被收走,便就着月色進入夢鄉……保持寧靜的心態,認真地對待每一天。

它使我思考着生活中怎樣做人,怎樣持家,怎樣處世,怎樣正確處理家庭關係。當下現實生活中種種病象,社會今天面臨的主要危機究其原因是家風不嚴,道德缺失和信仰危機。在現實生活中,仍出現不少家庭暴力,家庭不和睦。家風不嚴的諸多教訓則警示我們,抓好家風建設,夯實家庭建設基礎是何等重要!好家教培養好孩子,要突出榜樣的作用,構建和諧的家庭,營造良好的家風。

啓蒙是家庭教育的重點,也是家庭教育的原則。父母改變1%,孩子就改變100%。嬰兒一落地只是一張白紙,而這張白紙首先是由家庭教育來定其底色,何況修身修心是每個人畢生的課業。人的品德首先是在家庭裏生根、發芽、成形。那麼,對我們每個人來講,家庭是自己人生的起點,是情感的苗圃,也是愛的歸宿,家庭是社會的細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也是“鍊鋼爐”,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家庭教育,即“人之初”的教育,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和榜樣,作爲孩子生命的引導者,廣大家庭都要重言傳、重身教,教知識、育品德,身體力行、耳濡目染,幫助孩子邁好人生的第一個臺階。因此,家庭教育歷來受到人們的高度重視。

朱子家訓讀後感9

今天,我們讀完了《朱子家訓》,深有感觸。讀了整篇《朱子家訓》,我懂得了整篇文章都是寫朱子教人怎麼做人的。如“人有小過,含容而忍之:人有大過,以理而喻之”就是教人:人要是有犯錯,如果是小錯誤,就可以小事化了;如果是大錯誤,就應該依法懲處。如“處世無私仇,治家無私法”是教人:處事要公私分明。“斯文不可不敬,患難不可不扶”是說:“人有困難一定要互相幫助,勿必要懂得尊敬讀書人”……《朱子家訓》言簡意賅,內容豐富,就像是一把鑰匙輕輕地開啟了我的“不明之門”,我一定會記住它的,並且把它利用在我的生活之中。現在,“退一步海闊天空,讓三分心平氣和”已成了我的座右銘。

讀了《朱子家訓》這一篇教育的文章後,我思緒萬千,不由得拿起筆寫下這篇文章。《朱子家訓》是古代朱家培育子孫的經驗之談。它讀起來像繞口令,讀了以後又讓人明白了深刻的道理,真讓人回味無窮。其中,我對“人有惡則掩之,人有善則揚之”和“勿損人利己,勿妒賢而嫉能”這兩句特別感興趣。生活中有的人,犯了錯誤也不改,還欺騙,甚至愈演愈烈。有長處又長埋於心中,不知施展自己的才華,這與現在的社會是格格不入。我想對這些人說:“不錯應該改之,有長處應該善於表現、展示自己的才華。”還有的人,自己的成績不好,他委嫉妒有才華的人,會做出損人利己的事情來。我想對他們說:“你這樣做只是徒勞無功,你最應該做的急起直追,迎頭趕上,加倍努力呀!”我理解全文後,覺得應該把《朱子家訓》廣爲流傳,成爲《世界訓言》,成爲每位公民做人、做事的準則。

朱子家訓讀後感10

中國老古人留下很多智慧,其中“家訓”則是智者們爲後代留下的終生經驗和閱歷精華,是“學習教育”和“教育自己”的好材料,道理雖懂且看過一些家訓,可但凡一看到爲人處世,修身齊家的言論就本能的牴觸,大多入眼不入心,不到病入膏肓,看不到、也不願看到自己“該治的病”,一方面警醒自己,另一方面希望爲大家提供一些“避坑”的注意事項。

病症一:基本準則

“黎明即起,灑掃庭除,要內外整潔,既昏便息,關鎖門戶,必親自檢點。”這是朱子家訓的頭兩句,本來是規律作息,保持日常整潔的基本規則,一則對身體健康有益,二則爲入世的基本禮貌,三則對於關鎖門戶這種對人身安全有重大影響的事情,一定要重視,要親力親爲。

人生在世有人多看不慣的事情,比如與任何人見面一定要打招呼、上課就一定要端坐、聽講一定要認真等等,倒不是覺得這麼做不對,而是總叛逆的覺得,不是隻有這麼做才能得到某種結果,可能有的學生真的需要做一些小動作才能聽講,可能真關係不用打招呼維繫,抱着對世俗的異見,例外總是會有的。

所以我對待仔的學校生活,並沒有嚴格他的上課紀律,行爲規範,甚至還認爲紀律和規範可能會阻礙他的創新性能力,但事實證明我錯了,因爲一年多的放任,他的課堂紀律極差,上課不認真聽講,以至於老師單獨批評他的時候都用到了“對你沒法子”的話語,見人不打招呼,沒禮貌也變成了標籤之一,交友自然也成了問題。

遵守基本的社會準則,是上學的第一課。無規矩不成方圓,正是因爲討厭外界的各種“他律”準則,才願意使用自律的方式對待生活。

病症二: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與肩挑貿易,勿佔便宜;見貧苦親鄰,須多溫恤。”在一個人內心裏,對於生活在底層的人羣,應要多一份體恤之心,你看他們的日常已經掙扎在生存邊緣了,任何人多佔他一點便宜或者一分鄙夷的口舌,都有可能是對方生命不可承受之“輕”,甚至爲自己引來“殺身之禍”。存善心,既是爲人,也是爲己。

“兄弟叔侄,須多分潤寡;長幼內外,宜法屬辭嚴。”對於家族之內,安撫貧寡,纔能有利於家族的興旺,一個家庭應有家法規矩,長輩對晚輩言辭需莊重。推小及大時也有一份道理,比如“劫富濟貧”的所得稅制度,抑制企業的“壟斷”行爲,社會中的企業和個人都應遵紀守法。

“見富貴而生讒容者,最可恥;遇貧窮而作驕態者,賤莫甚。”人對外的態度完全來源於內心的修爲,遇到富貴就諂媚遇到貧窮就不可一世,只能說明一個人卑賤和貧瘠的內心。人不可能孤立於世間,用這點謹戒自己,並做識人之術。

內修與外治本是一對反義詞,修身看似是自己的事情,但世界上的很多道理都是相通的,社交也許並不難,可以純當觀察的素材就好。

病症三:人善被人欺。

“施惠勿念,受恩莫忘。”在看吳軍的書中說,在國外研究生階段,他的導師教授了一個終身受用的事,具體來說,就是在研究生論文中,正式的給幫助過他的人署名。在最新的脫口秀大會第四季裏面,最後在周奇墨奪冠之時,也見他不停地在跟大家說他如今的這個成功都是大家的功勞,也會具體的提到別人的名字。

常言到“人善被人欺”,大家多少都應該爲此吃過虧,孤僻如我原因之一,主要是想透過逃避社交而不被人欺負,而吳軍提供的杜絕“人善被人欺”的好方法,是第一次與人爲善之後有可能吃虧,但絕不給對方第二次機會。

“善欲人見,不是真善;惡恐人知,便是大惡。”人無完人,總是在善惡兩端之間徘徊,《朱子家訓》的這句話,可以當做行動指導,1、做了善事不要總想昭告天下。2、不要去做那些害怕讓人知道的事,用這兩點離惡近善,辨別“忠奸”。

病症四:心急易爭吵。

“居家戒爭訟,訟則終兇;處世戒多言,言多必失。”主持家道也要防止爭吵訟告,言多必失,長此以往總不會有好結果。

今天一上午心情都不大好,因爲跟仔吵架了,一起來就能有吵架事由還是挺厲害的,原因是線下的畫畫課復課了,而該課程換了一個比較嚴厲的老師教訓過仔,仔因此跟我提出退課的要求。

吵架總不是什麼好現象,這一上午我就沉浸於對仔“不爭氣”的詬病中,連帶着想起了他的上課不認真聽講,課堂紀律差,性格孤僻等問題,這聯想一多起來,突然開始責怪自己,是不是把這娃“養廢了”,是不是做錯了什麼。待到中午,老師發來了一張仔主動給同學們發小饅頭的照片,讓我突然從這個想象中的焦慮漩渦中跳出來。

“家門和順,雖饔飧不繼,亦有餘歡;國課早完,即囊橐無餘,自得至樂。”家人關係融洽,就算吃不上飯也會有開心的事,學習之後,即便兜裏沒錢,也能愉悅。以後發火的時候我就默唸這句。

家訓得多讀,我覺得讀的還是不夠。

朱子家訓讀後感11

世界就像一潭水,初始,並不知道有多深,隨着我們的成長,對這潭水一點點的涉足,才發現,原來,深不可測。漸漸地,人們懂得怎樣運用智慧·權術在這潭水中暢遊,可是更多的我們失去了。

《朱子家訓》並不只是家訓,更應該是中國人乃至世界應該學習的訓則。它是中國文化的延續,它經的起時間的考驗,歷史的沉澱。當越來越多的人不再坦誠相見,不再認爲光明磊落是立足的根本,不再彼此相信。一部《朱子家訓》正引導着我們如何走好人字之路。

“人有喜慶,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禍患,不可生喜幸心”。嫉妒是心靈的毒藥,妒忌會矇蔽了人智慧的雙眼,永遠也看不清真正的真諦所在。記得《愛的教育》中所講的一個孩子,因爲嫉妒心過強,引起了所有人的反感,最終也沒有能超過所嫉妒的人。擁有一個廣闊的心胸是重要的,它不僅可以容納百川,更可以包容世界,這纔是真正的強者。禍福是相倚的,就像“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流傳在炎黃子孫世世代代中,那些因他人失馬而幸災樂禍的人,因塞翁的兒子腿傷而嘆息的人,最後也明白了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那些有喜幸心的人有怎能看到最後的結局,事情總是變化並發展的。況且,在別人受難時,自己更應該幫助,這纔是做人該有的良知。

“施恩莫念,受恩莫忘”。現實中總是有很多人持着自己孤傲的心,經常在自己受恩者前面顯擺自己,殊不知這樣只會讓人覺得沒有氣度,更有甚者,因爲自己施恩,總覺得別人歉自己的,讓他人回報,結果回報的遠比他施的恩要多。受他人之恩當然不能忘,由於家庭條件不好,上學收到社會大量的資助,有招一日,等我發達了,一定加倍的回報他們,畢竟,在這個時候,我得到的不僅是資金,還是希望,更是動力。我沒有韓信的能力可以一飯千金的回報老婦人,但至少會盡自己最大的努力。

“讀書志在聖賢,非徒科第”這句話在現在這個只認文憑的社會可以說是基本上是沒有用的。但是在我看來“書”不是學業。此書指的是單純的書,可以擴充爲知識。“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千鍾粟”讀書可以增加人的涵養,擴充知識面,甚至可以改變人生,其實科第一開始的作用應該也是選拔一些有修養·愛讀書的人,可以從書中悟出許多道理方法的人,只不過到後來,都變得功利了,成了爲科第而讀書,爲未來而讀書,啥時候能爲讀書而讀書,才掌握了讀書真正的樂趣。

古代真正的聖賢,有幾個是爲了科第而讀書,他們都從書中參悟了一些道理,有着自己的理想,諸子百家是,各代名臣是。古代的才子大家更多的是官場失意,當沉浸在他們的文章,體會的將是別樣的滋味。

《朱子家訓》在此時就不僅僅是家訓了,更是一部鞭策個人行爲的箴言,以此訓律自己,規範自己,將塑造一個更嚴謹的醫學人士。

朱子家訓讀後感12

彈性思維,不管跌的再深,始終不要懷疑自己,年輕人機會多的是,但要懂得捨得的智慧。不管爬的再高,有得必有失,要懂得在高處當思來之不易,不能輕易揮霍無度。

一個人不管貧富,不能忽視知識的作用,但盡信書不如無書,許多事情需要汲取社會經驗纔能有所體現,有所提升。貧富,無非是運勢好壞,與個人能力其實不全相關,不要懷疑自己的選擇。但是成功不靠擦邊球,機會來時,我們要贏就要贏的漂亮。

社會魚龍混雜,對於朋友,伴侶的選擇不可以貌取人,以穿着取人,一時的落魄不代表一輩子的落魄。一個人的品性,性格,不會簡單的就憑藉身外之物來判斷。如果男朋友或者老公事業不順,不能打擊毀損,更不能棄之。而是應安貧樂道,努力營造溫馨的氛圍,促進交流和理解,一起尋找辦法才能解決問題,好好教育下一代,家庭的和睦,夫妻的感情,孩子的健康成長不是用錢可以換來的。總之,始終相信,愛情,不是靠激情維繫,哪怕沒有了激情,相濡以沫也可以度過難關。友情,難得的是相互理解,互幫互助,朋友是一輩子的財富。

性格不容易改,但是可以控制自己情緒的開關,不要太把別人的話放在心上,容易產生不良情緒,懂得傾聽。如果感覺不到來自對方的愛,需要及時交流和溝通。

培養自己的興趣和愛好,多看好書,好書的定義是適合自己的就是好書,趁着年輕,可以多學習,慢慢的就會發現自己喜歡的,然後堅持下去。在自己喜歡的事情上沉澱自己,發掘自己。

生活,是需要用心去體會的,不過分誇大寂寞這個詞,孤獨,是一份財富,非寧靜勿以致遠。未來有很多的可能,只要好好的走着,人生永遠是我們想不到的精彩。

曾經滄海,悠悠往事,明天的明天。

朱子家訓讀後感13

在學習這篇《朱子家訓》之前,只是片面的知道是治家的格言,甚至可以說是陌生。透過學習,整篇文章言簡意賅,內容豐富,不僅僅是講訴了治家的方法,更是教我們很多做人的道理。

自覺

文章的開頭就寫"黎明即起,灑掃庭除,要內外整潔,即昏邊息,關鎖門戶。"讓我感覺一種親切塌實的感覺,進而似乎看見一種田園般的悠然生活,與世無爭,恬然自若,每日清晨,趁着清露沁人的涼爽,持着掃帚將庭院打掃乾淨,要內外整潔;到晚上,便就着月色進入夢鄉,關好門窗,將一天的煩擾都關在門外。用一種樂觀積極向上的態度面對生活。"粥飯思不易,絲縷念維艱".這是一種對勞動的尊重。勤儉節約歷來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主張着我們爲人正直,要以身作則。不貪意外之財,不飲過量之酒。對貧困的人不得落井下石,而要雪中送炭。對人刻薄,自己也總究會受到別人的反擊,不守倫理,很容易爲人所棄,在對貧富上,講求"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的氣節,應該一視同仁。爲人不搬弄是非,不說三道四就是一種道德操守,當然現在是互聯網的時代,難免一些八卦新聞的產生,但是我們每一個人都有這樣的精神意識,整個社會風氣將會越來越好。

回到我們現實生活中的這種自覺主要是體現勤勞,凡事都要自己親自做,不要總是觀望別人,在這同時要自覺的關心家人、別人、同事,自覺擔當做事的責任。

自省

文中寫到"勿念口腹,而恣殺生禽",這一句是指不能因爲自己的貪念而隨意地宰殺生禽,提倡我們應該持有環保意識。"狎暱惡少,久必受其累,屈志老成,急則可相依"這句講的是交友,與那些爲人不良的惡少交往,長久必會被其所累,與老成有德人交往,危急的時候可以依靠,這也是孔子所說的交友之道。也是我們常說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般瞭解評價一個人,只需看他身邊有些什麼人。其實,在處世爲人方面,書上給我啓發很更大。"輕聽發言,安知非人之譖訴,當忍耐三思"這是教人不要輕信流言,要想到着也許是別人的陷害呢,要懂得三思而行,正所謂"兼聽則明","因事相爭,安知非我之不是"這句就是要人學會反省自己,不要一味怨天尤人。待人方面,"財詩惠勿念,受恩莫忘"對人好不要想得到回報,施恩不求報纔是真善。但受到別人恩惠切不可忘記。所謂"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纔是君子所爲。"凡事當留餘地,得意不宜再往"待人要學會寬容,學會給別人機會,"寬容"一直是道德修養的最高境界。一個寬容的人胸懷必定如大海一樣寬廣,這樣的人才是平和的人,他的心纔會常有安寧。爲人不可存有妒忌之心,見不得別人比自己好的人永遠生活在妒忌的箭熬裏,這不僅會傷害別人,更會傷害自己,所以"人有喜慶,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禍患,不可生喜慶心".工作生活中,在團隊裏盡職盡責,團結合作,無私奉獻是我們每個人積極遵循的職業素養。

我們都應該不斷檢點自己,不要嫉妒別人,取笑別人,不要愛財如命,不要算計別人……從自己做起,不拘小節,要做一個知書達理之人,做一個爲人處世的低調者,要有自己的信仰,有爲人風範。

自悟

在對待功名利祿的追求中,朱子倡導的是:讀書志在聖賢,非徒科第;爲官心存君國,豈計家身。讀書是爲了求學問而不是爲了追名逐利,當官是爲了家國天下,而不是爲了自己個人的利益,.這樣的追求現在已經很難實現了,現實總是無情改變人的初衷,再純潔高尚的初衷在現實面前也在無數次的碰壁後變的面目全非。所以堅持自己的初衷是很難的事,而這種艱難必須由堅定的信念克服,道理講千遍萬遍不假,但是要把道理貫徹下來,那是不容易的事。時時追念自己的初衷,監守內心的陣地是一種可觀有效的方法,所以更重要的是持之以恆。

我們應該在學習和做事中不斷總結和領悟,要有遠見卓識,不要因爲做事而做事,不要因爲學習而學習,而是要不斷提升自己。

讀完《朱子家訓》,所思所想遠非上文所述的,還有着很多頓悟、感慨和啓發。可還是圍繞着自覺、自省和自悟,這三個方面的來闡述。它不僅僅是家訓了,更是一部鞭策個人行爲的箴言,以此在工作生活中訓律自己,規範自己。

朱子家訓讀後感14

《朱子家訓》以聊聊數百字能成爲儒家經典之作,幾百年爲世人說重的原因,也才明白學校老師要求我們學習的良苦用心。且不說《朱子家訓》蘊含豐富,深意綿長,就看它全篇以對偶句連成,實具韻律之美,讀來朗朗上口。比如裏面的“黎明即起,灑掃庭除,要內外整潔。既昏便息,關鎖門戶,必親自檢點。”開篇就給人悠然的意境,很多人都憧憬恬然自若的生活,其實很簡單,如作者所說,每天清晨早起,整理自己,乾乾淨淨的迎接新的一天,當最後一束陽光被收走,便就着月色進入夢鄉,緊緊的大門將煩擾關在門外,沉澱自己,沉澱雜念……保持寧靜的心態,認真的對待每一天!它教我們勤儉。“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這句話已經廣爲流傳。勤儉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物質生活極大的改善後的今天這更是不能丟棄的珍寶。

任何一件不起眼的物品都是大自然的賜予與人類勞動的結晶,都有它獨特的價值,不可浪費;生產勞動區別了人和動物,是人類生存的必須。因此,節儉與勤勞是人最基本的美德。它教我們思考。“宜未雨而綢繆,毋臨渴而掘井。”正如“居安思危”,生活中沒有一帆風順,學會思考,有遠見,是成功所需的。它教我們交友。“狎暱惡少,久必受其累;屈志老成,急則可相依。”與那些爲人不良的惡少交往,長久必會被其說累,與老陳有德人交往,危急的時候就可以依靠,這也是孔子所說的交友之道。可見慎重交友,對自己對他人,都是十分重要的。它教我們傾聽。“輕聽發言,安知非人之譖訴,當忍耐三思;因事相爭,焉知非我之不是,須平心暗想”是的,我們要善於傾聽,做領導的尤其要如此,但傾聽不等於輕信它教我們寬容。“凡事當留餘地,得意不宜再往。”待人要學會寬容,學會給別人機會,一個寬容的人胸懷必定如大海般寬廣,這樣的人才是平和的人,她的心纔會常有安寧。爲人不可存有妒忌之心,見不得比自己好的人永遠生活在妒忌的煎熬裏,這不僅會傷害別人,更會傷害自己,所以,“人有喜慶,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禍患,不可生喜慶心。”《朱子家訓》在此時就不僅僅是家訓了,更是一部鞭策個人行爲的箴言,以此訓律自己,規範自己……

《朱子家訓》開始我認爲是一本相當厚古書,也許我能在圖書館的某個塵封的角落找到它啊,然後發現在它的周圍有一隻蜘蛛在靜靜地吐絲結網。可我沒想到《朱子家訓》偶句天成,頗具韻律之美且蘊涵豐富,深意綿長,它言簡意賅的闡述了治家之道。而人們常說的‘治國、齊家、平天下’三者中又以‘齊家’最爲基礎,試想一個連家都管理不好的人又如何能做出治國、平天下的壯舉呢,毫無疑問朱柏廬知道這些。然而《朱子家訓》卻不止蘊涵着這些內容,它還處處透着爲人處事的睿智。

“黎明即起,灑掃庭除,要內外整潔,即昏邊息,關鎖門戶。”這一句話彷彿讓我在晨曦的薄霧中看到了一個在清掃庭院的淡淡人影,那青色的長衫在風中輕輕地搖曳着;彷彿讓我在漫天晚霞中看到了一個靜看落日的人影,那青色的衣衫上染上了絢麗的色澤,他在最後一縷陽光消散之後慢慢關上了門窗,把煩惱不安也關在了門外,在如水的月光中進入了夢鄉,夢見了那隻蝴蝶自在地在身邊飛舞。這是一種多麼規律、健康的生活狀態啊,日出而做,日落而息。這是多麼閒適、安寧、平淡和樸素的生活狀態埃

“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這一句話和“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一樣表明了對勞動的尊重和對勞動成果的珍惜啊,浪費無疑是可恥的這在任何時代都是一樣的。

“宜未雨而綢繆,毋臨渴而掘井。”也許有人會說未雨綢繆未免操之過急,而世事變化無常,不可能找到一種解決所有問題的方法啊,可是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臨渴掘井是行不通的啊,非但不能解決問題,而且有可能是飲鴆止渴,使得問題變得更糟埃這句話是具有借鑑意義的埃

“器具質而潔,瓦缶勝金玉;飯食約而精,園蔬愈珍饈。”作者喜歡這種平淡、樸素、簡單的生活,幾隻青瓦和陶土做的器具擺放在桌上,投下了一片陰影,而在碗裏盛着賞心悅目的綠色,那蔬菜還滴着露的時候就從菜園裏採摘下來了,新鮮極了,比油膩的魚肉更美味。

“勿營華屋,勿謀良田。三姑六婆,實淫盜之媒;婢美妾嬌,非閨房之福。童僕勿用俊美,妻妾切忌豔妝。”一方面,不可否認,慾望給了我們前進的動力,人的慾望是無止境的,它就像一株生命旺盛的草,只要有適宜的條件,便會恣意生長。也許我們會爲了華屋良田,爲了美人而不擇手段,再也無法做到“壁立千仞,無欲則剛”這一點。從另一方面來說,作者深受封建禮教文化的毒害,家有華屋、良田、嬌妻又有什麼不好,只要透過正當手段得來的就好,否則奮鬥的動力和意義就不存在了埃

“祖宗雖遠,祭祀不可不誠;子孫雖愚,經書不可不讀。居身務期質樸,教子要有義方。”

這幾句都表明對子孫的教育是多麼的重要,用好的教育方法纔有用,不光要讓子孫讀好書,好讀書,還要以身作則,用自己淳樸的品質教化子孫才行,這樣後代才能長盛不衰啊,否則只會使三代而衰這句話應驗埃

《朱子家訓》儼然是一部家庭教育的典範。“刻薄成家,理無久享;倫常乖舛,立見消亡。兄弟叔侄,須分多潤寡;長幼內外,宜法肅辭嚴。聽婦言,乖骨肉,豈是丈夫;重資財,薄父母,不成人子。嫁女擇佳婿,毋索重聘;娶媳求淑女,勿計厚奩。”作者彷彿在我們的耳邊呢喃低語,每一個細節都不放過,希望我們子孫後代能理解作爲一個稱職父親對家庭的操勞,他希望家庭永遠是那麼的和睦,這樣社會安定,人人安居樂業是多麼美好的景緻埃

但文中最吸引人的還是爲人處事的智慧,就是時間流逝,歲月如梭也掩蓋不了文字的光彩,當真是字字珠璣,這些文字彷彿是古琴流出的音符不經意間緊緊地圍繞在我耳邊遲遲不散,在荒煙蔓草的年頭,這些質樸的格言早已超越了文字,幻化爲賢者心靈的法則。“與肩挑貿易,毋佔便宜;見窮苦親鄰,須加溫恤”,這是作者的悲憫之心在不甘的吶喊;“見富貴而生諂容者,最可恥;遇貧窮而作驕態者,賤莫甚。”作者在用自己的語言闡述着“富貴不能移,貧賤不能屈”這一永不褪色的至理名言。而“狎暱惡少,久必受其累;屈志老成,急則可相依。”不管是古代還是現在都是交友要考慮的第一要素,誰都知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辨識朋友是多麼重要啊!“輕聽發言,安知非人之譖訴,當忍耐三思;因事相爭,焉知非我之不是,須平心再想。”意味着寧靜致遠纔是真理,用平靜的心來看待事物纔有正確對待事物的可能埃“施惠無念,受恩莫忘。”是感恩的芽在心中萌發,是樂於助人的心在風中自由地飛揚,只有舒展翅膀才能飛的更高。“凡事當留餘地,得意不宜再往。”是在我們的視線被迷霧遮蔽時的一縷陽光、一陣微風,雖然力量有限,卻能驅散迷霧,帶給人溫暖。

當然《朱子家訓》也免不了受時代的侷限,殘餘着封建禮教的糟粕,有着消極的傾向,比如“處世戒多言,言多必失;守分安命,順時聽天。”這些內容就像美玉上的瑕疵,但瑕不掩瑜,《朱子家訓》仍然是醒世的鐘,震撼着我們的心靈,讓我們不禁頂禮膜拜啊,這些跨時代的勸誡勢必代代相傳,成爲衡量人行爲的一杆秤,成爲爲人處事的度量啊……

這篇一百多字的《朱子家訓》原來只是聽說過,卻從未看過。原來以爲是很枯燥的文言文,讀後才發現全篇以偶句連成,讀來如金玉落地,頗具韻律之美,不僅不覺得枯燥,還令人愛不釋手。反覆吟讀,更覺得蘊涵豐富,深意綿長。

“黎明即起,灑掃庭除,要內外整潔,即昏邊息,關鎖門戶。”從第一句我便有一種親切塌實的感覺,進而似乎看見一種田園般的悠然生活,與世無爭,恬然自若,每日清晨,趁着清露沁人的涼爽,持着掃帚將庭院打掃乾淨,把自己也收拾清爽,乾乾淨淨地迎接新的一天,當最後一束陽光被收走,便就着月色進入夢鄉,緊緊的大門將煩擾關在門外,寧靜的是夢中人。這是一種讓人嚮往不已的生活狀態,這樣的生活需要一份怎樣的心情去經營呢?君子的如水心態才能享有這樣的安寧吧!

粥飯思不易,絲縷念維艱。這是一種對勞動的尊重。正如那古詩所講: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節約歷來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即使是在物質已有很大發展的今天仍須大力提倡。經濟的快速發展消耗着大量的自然資源。現在石油煤炭的儲蓄量已所剩不多,更需要我們合理利用,節約資源,使得人類的發展可以延續下來。

《朱子家訓》中主張人要溫和理智正直,不貪意外之財,不飲過量之酒。對貧困的人不得落井下石,而要雪中送炭。這種脈脈溫情在古代和現代都是難能可貴的。對人刻薄,自己也總究會受到別人的反擊,不守倫理乖僻古怪,很容易爲人所棄,在對貧富上,講求“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的氣節,對爭訴,講究溫和甚至有點息事寧人的味道,但講究的也不無道理,與人爭訴,難免要結怨,結怨又易招禍災即“訟則終兇”。“處世戒多言,言多必失”此話也有道理,但細想,似乎又有點古代士大夫明哲保身的味道:中國人身上根深蒂固的朱子理學,儒家孔孟之道讓“明哲保身”這個詞成了一箇中性詞。但爲人不搬弄是非,不說三道四就是一種道德操守,現在有些雜誌和八卦,又有研究說明,八卦也是現代人壓力釋放的渠道,所以不八卦,不多言,相當不容易,是要人有很高的自覺,非同一般的自律,否則是很難管住自己的嘴的。

比較有意思的是書中有一句“勿念口腹,而恣殺生禽”,這一句是指不能因爲自己的貪念而隨意地宰殺生禽,這句頗有環保意識。

“狎暱惡少,久必受其累,屈志老成,急則可相依”這句講的是交友,與那些爲人不良的惡少交往,長久必會被其所累,與老成有德人交往,危急的時候可以依靠,這也是孔子所說的交友之道。這句對我的啓發很大,對我而言。現在是一個即將跨入大二門檻的大學生,在交友方面有一種困惑,亦覺交友不易,“千金易尋,知音難求”啊!

其實,在處世爲人方面,書上給我啓發很更大。“輕聽發言,安知非人之譖訴,當忍耐三思”這是教人不要輕信流言,要想到着也許是別人的陷害呢,要懂得三思而行,正所謂“兼聽則明”嘛!“因事相爭,安知非我之不是”這句就是要人學會反省自己,不要一味怨天尤人。待人方面,“財詩惠勿念,受恩莫忘”對人好不要想得到回報,施恩不求報纔是真善。但受到別人恩惠切不可忘記。所謂“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纔是君子所爲。“凡事當留餘地,得意不宜再往”待人要學會寬容,學會給別人機會,“寬容”一直是道德修養的最高境界。一個寬容的人胸懷必定如大海一樣寬廣,這樣的人才是平和的人,他的心纔會常有安寧。爲人不可存有妒忌之心,見不得別人比自己好的人永遠生活在妒忌的箭熬裏,這不僅會傷害別人,更會傷害自己,所以“人有喜慶,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禍患,不可生喜慶心”。

在對待功名利祿的追求中,朱子提醒我們:讀書志在聖賢,非徒科第;爲官心存君國,豈計家身。讀書是爲了求學問而不是爲了追名逐利,當官是爲了家國天下,而不是爲了自己個人的利益。這樣的追求現在已經很難實現了,現實總是無情改變人的'初衷,再純潔高尚的初衷在現實面前也在無數次的碰壁後變的面目全非。所以堅持自己的初衷是很難的事,而這種艱難必須由堅定的信念克服,道理講千遍萬遍不假,但是要把道理貫徹下來,那是不容易的事。時時追念自己的初衷,監守內心的陣地是一種有效的方法吧!

讀完《朱子家訓》,所思所想遠非上文所述的,太多的頓捂,太多的感慨,太多的欣喜。來自百年之前的老前輩給了我們一點點安慰,也許這些與世俗格格不入,但我不會認爲它過時,它是鮮活的,也應當永遠是鮮活的。它幫我尋找到一片靈魂的淨土,教我如何在喧囂的塵世裏保留一點純真,一點真誠,一點文化的堅守。總之,受益匪淺!

朱子家訓讀後感15

利用假期,我和媽媽共讀了《朱子家訓》。雖然只有短短的幾百個字,但我卻讀得津津有味,它使我明白了很多道理。當我讀到“自奉必須簡約,宴客切勿留連”這句話時讓我想起了曾經發生過的一件事,讓我慚愧不已。

記得有一次,媽媽的好朋友要來我家做客,阿姨的女兒也一起來了。小女孩有一個好聽的名字,我爸爸媽媽非常喜歡她,親切地稱呼她“阿然”。從她進門後就一直拉着她的手噓寒問暖,甚至還抱起她親了兩口。我十分嫉妒,好像爸媽平時都沒對我這麼好過,我心裏冷冷地哼了一聲。就在這時,媽媽朝我大喊一聲:“阿磊,趕快把好吃的零食拿出來招待妹妹。”我心裏很不痛快,不情不願地哦了一聲。我開啟零食盒,翻翻這個是我喜歡吃的,翻翻那個還是我喜歡吃的,拿起這個不捨,拿起那個依然捨不得,最後我忍痛割愛挑了兩樣摔到了桌子上,看到那媽媽口中的阿然妹妹愉快的分享着我的美食,我恨得牙癢癢。

大人們在客廳談他們的事,媽媽怕妹妹無聊,就對我說:“去,帶妹妹去你房間一起玩。”我十分無奈,只好帶她到房間,一來到房間我就惡狠狠地對她說:“你來是可以的,但我告訴你,我房間的任何東西你都不可以碰,只許睡覺或者看你自己帶來的書。”說完我立刻轉身。她聽了我的話楞了一會兒,隨後就坐在地板上看書了。可能她覺得看書太無聊了,也可能我書桌上五顏六色的磁力貼吸引了她,在我推開房門的時候,正看見她聚精會神地拼着我的磁力貼。那可是我最心愛的玩具,還是我過十歲生日時舅舅送的,我惱羞成怒跑過去奪下她手裏的磁力貼,把她重重的往後面一推,她跌坐在地上“哇”地哭了起來。媽媽聽見哭聲來到我的房間,見妹妹這樣,生氣地批評起我來:“妹妹今天是我們家的客人,你是小主人,你就是這樣招待客人的嗎?”我也覺得很委屈,眼淚唰唰唰地落了下來。

直到今天我才真正地明白我錯在哪裏,《朱子家訓》就像一把鑰匙開啟了我的“混沌之門”,我一定會好好地學習它,做一個明事理的好孩子。“自奉必須簡約,宴客切勿留連”這句話也牢牢地印在我的心裏,時刻提醒自己在生活上必須節約,宴請客人上要大方慷慨,不要藏匿留戀不捨。

朱子家訓讀後感16

前幾天,我得到《中華美德書》一本,欣喜之餘,美美品讀,《朱子治家格言》就是其中的一篇。他爲我們提供了人生處世的寶貴精神。

“黎明即起,灑掃庭院,要內外整潔;”此句爲格言首句。看似普通,做到卻難,看似是家務清潔之事,其實是教導人勤奮向上。現在不少人追求舒適安逸的生活,不求上進,貪杯晚睡,吃喝玩樂,睡到太陽曬到屁股還不願起牀。其實我也一樣,有過幾次能“黎明即起”溫書讀課呢?不說早起聞雞,就是連件衣服,鞋襪也要母親洗曬。懶惰在我的身上越來越嚴重。一頓飯菜,沒好吃的全都倒掉,一件衣服不漂亮的,也不穿,穿鞋襪要講時髦。還學着別人穿戴首飾,飾發穿耳,哪裏有想到: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

《朱子治家格言》教人以厚道待人,以禮儀處世,以勤儉持家,以詩書爲高尚:“子孫雖愚,經書不可不讀”;教人不貪念:“莫貪意外之財”;教人正直從善:“勿恃勢而凌逼孤寡,匿怨而用暗箭。”這些格言警句雖然離我們有一定遠的時間,重了一點家庭色彩,但讀起來並不過時,這就是中華美德,最能煉就人的意志,培養人的情操,最普通的人生美德。

讀後《朱子治家格言》,我的理解甚爲膚淺,要深入理解格言的內在含義,我認爲不是一天、半天就能體會到的,對格言的教誨,不是一天、半天就做到的。還須堅持不懈從格言中吸取營養精華。爲祖國的富強胸懷大志:爲官心存君國。

朱子家訓讀後感17

昨天,我讀了朱子家訓。很受啓發,從而寫下了這篇讀後感。

《朱子家訓》是"經典誦讀口袋書"的一種,又名《朱子治家格言》、《朱柏廬治家格言》,是以家庭道德爲主的啓蒙教材。《朱子家訓》僅522字,精闢地闡明瞭修身治家之道是一篇家教名著。其中,許多內容繼承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優秀特點,比如尊敬師長,勤儉持家,鄰里和睦等,在今天仍然有現實意義,當然其中封建性的糟粕如對女性的某種偏見、迷信報應、自得守舊等是那個時代的歷史侷限,我們是不能苛求於前人的。

其中的幾句是我印象深刻。

第一句就是:"器具質而潔,瓦缶勝金玉;飲食約而精,園蔬愈珍饈。"這句話告訴我們要節約。雖然石器簡樸而又粗糙,但是比金器好;雖然是果園裏的蔬菜,但是也勝於山珍海味。

第二句是:"勿貪意外之財,勿飲過量之酒。"意思是不要貪圖不是自己的錢財,不要喝過度的酒。告訴我們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要拿。

第三句是:"見富貴而生諂容者最可恥,遇貧窮而作驕態者賤莫甚。"意思是看見富貴的人就擺出一副討好的模樣是最可恥的;看見貧窮的人就標出一副驕傲的模樣,是最賤的。

最後一句就是:"施惠無念,受恩莫忘。"意思是對人施捨,不要牢記在心上;別人幫助了自己,一定要永記在心。

外國人也羨慕中國有朱子這麼偉大的人。

我希望同學們都能學習朱子的精神,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朱子家訓讀後感18

今天,我們讀完了《朱子家訓》,深有感觸。讀了整篇《朱子家訓》,我懂得了整篇文章都是寫朱子教人怎麼做人的。如“人有小過,含容而忍之:人有大過,以理而喻之”就是教人:人要是有犯錯,如果是小錯誤,就可以小事化了;如果是大錯誤,就應該依法懲處。如“處世無私仇,治家無私法”是教人:處事要公私分明。“斯文不可不敬,患難不可不扶”是說:“人有困難一定要互相幫助,勿必要懂得尊敬讀書人”……《朱子家訓》言簡意賅,內容豐富,就像是一把鑰匙輕輕地開啟了我的“不明之門”,我一定會記住它的,並且把它利用在我的生活之中。現在,“退一步海闊天空,讓三分心平氣和”已成了我的座右銘。

讀了《朱子家訓》這一篇教育的文章後,我思緒萬千,不由得拿起筆寫下這篇讀後感。《朱子家訓》,是古代朱家培育子孫的經驗之談。它讀起來像繞口令,讀了以後又讓人明白了深刻的道理,真讓人回味無窮。其中,我對“人有惡則掩之,人有善則揚之”和“勿損人利己,勿妒賢而嫉能”這兩句特別感興趣。生活中有的人,犯了錯誤也不改,還欺騙,甚至愈演愈烈。有長處又長埋於心中,不知施展自己的才華,這與現在的社會是格格不入。我想對這些人說:“不錯應該改之,有長處應該善於表現、展示自己的才華。”還有的人,自己的成績不好,他委嫉妒有才華的人,會做出損人利己的事情來。我想對他們說:“你這樣做只是徒勞無功,你最應該做的急起直追,迎頭趕上,加倍努力呀!”我理解全文後,覺得應該把《朱子家訓》廣爲流傳,成爲《世界訓言》,成爲每位公民做人、做事的準則。

朱子家訓讀後感19

在我被各種社會關係弄得疲憊不堪的時候,我最喜歡閉上眼睛,唸叨着所謂的冰心訣,道曰:“心若冰清,天塌不驚;萬變猶定,神怡氣靜。忘我守一,六根大定;戒點養氣,無思無爲。上下相顧,神色相依;蓄意玄關,降伏思慮;內外無物,心若冰清。”我喜歡這些話,他們似乎真的將我的心冰凍,使一切煩惱和憂慮都消散殆盡,正是“無思無爲”,“內外無物”。

“無”是一種境界,一種至高無上的境界。在朱子的家訓中,我讀出一種古代聖人的“無”的心性。朱子不想把世事都看得那麼複雜,想得太複雜只會讓自己傷心疲憊,他淡漠了世間的許多東西,從而轉變爲一種“無”的心性。蒲松齡說過,淡漠是情感的至高點,莫非這“無”也纔是品質的至高點?

“自奉必須儉約,宴客切勿流連。”這是對自己的財物的“無”的態度,朱子不因錢財的多斂而認爲應當去鋪張,也不認爲前使用在別人身上的就小氣,這兩者只做到其中一點那是好品質與壞品質的差別,而做到兩點,是聖人的表現。因爲不是真正把財物當成無,節約的人會恐懼請客,老是請客的人又擺脫不了奢侈。想到此,我又不禁感嘆現在的一些“啃老族”們。他們的父母似乎就是那第一種人,他們也似乎是那第二種人。俗話說有因必有果,他們一邊在嘲笑父母的摳門,另一邊卻無法理解這種現象,素不知是他們的“因”有了父母的“果”。若是他們可以學習一下朱子的無,則他們的父母也可以無,二者平衡,大家好纔是真的好。古人的訓導在這裏,我們又有沒有看到這些?

“刻薄成家,理無久享;倫常乖舛,立見消亡。兄弟叔侄,須分多潤寡;長幼內外,宜法肅辭嚴。”這是關於家庭地位的“無”的心態。我鄙視家庭內部不斷的紛爭,我有遠親就是如此,他們在酒席上可以爲誰是老大誰是老二吵起來,出盡洋相也不肯相讓。還有一些人倚老賣老,自以爲是年長的就應該大權在握,不把年輕的人當回事,晚輩稍有不從,便怒火沖天,甚至拿着農藥以死相要挾。另外,網上的婚前婚後的不同,我也非常反感,我不相信相愛的男女會在一夜之間變了臉。爲何我們不要和睦的家庭?難道現代的人追求的是精神上的刺激,而不是一個和平安定的社會嗎?當傳說變成真的,無變成有,跨出的一步又是否會成爲退後的一步?

“讀書志在聖賢,非圖科第;爲官心存君國,豈計身家。”這是基於“人生意義”的“無”的想法。朱子把豐富自己,光大國家當成一種無窮的樂趣,而不是把贏得功名受人吹捧當成一種快樂。人生在世,以學得知識爲樂,其餘已經是無了。學不爲他,只爲樂,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如果上可以將賺錢當成是一種樂趣,一種獲得知識的樂趣,則商不會再是奸。如果官可以將工作好當成一種樂趣,一種自己得到經驗的樂趣,則官不會再是貪和無恥。但一切變成無我們保持一種無的心態,生活又會怎樣?

朱子戀上了“無”,無戀,戀無。而飛速前進的時代,可憐他在戀着什麼,而我們,又在戀着什麼?

朱子家訓讀後感20

《朱子家訓》雖只有寥寥數百字,卻以通俗易懂的文體表達了深刻的治家之道,使儒家的經典之作,幾百年來,爲世人所重。

在今天看來,《朱子家訓》更是一部家庭教育,培育子女完善人格,接受傳統文化的讀本。在書中,你可以品味到“事師長貴乎禮也,交朋友貴乎信也”的禮節與信義。“宜未雨而綢繆,毋臨渴而掘井”的睿智。“凡事當留餘地,得意不宜再往”的寬闊心胸……

自古的經典名言都是以理服人,用德教人。這裏有名言警句,也有做人待事,也有人的心境。古人云:“逢人且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有意栽花花不成,無意插柳柳成蔭。畫虎畫皮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做人要有分寸,懂得隱藏與收斂,並且不能輕易相信他人。對於我們這樣的青年人,身旁的種種誘惑很容易讓我們在對與錯、是與非中迷失方向。所以說,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不用刻意去與他人成爲朋友,因爲許多朋友是無意中找到的,那都是與自己心心相印的好朋友。

“人生一世,草生一春。黑髮不知勤學早,轉眼便是白髮翁。”自然界是公平的,每個人只有一次機會,正如草一般,只能生長一個年頭。時間在不經意間溜走,而在一點一滴的實踐中我們又該如何把握時間呢?在我看來,這個時候的年輕人是該用知識來充實自我的。學海無邊而韶華易逝,或許不少人會認爲時間還有很多,而把事情留給明天,下一個明天,再下一個明天……但時間過去了無論怎樣都不會回來了。所以,現在就用功學習吧,別等老了再來後悔。

“勿營華屋,勿謀良田”,“得意不宜再往”,不可否認,慾望給了我們前進的動力,人的慾望是無止境的,它就像一株生命旺盛的草,只要有適宜的條件,便會恣意生長。大千世界,紛繁複雜,好精彩。於是我們匆忙穿梭於市井繁華,爲了名與利奔走,身心疲憊,或許沒有人想過也沒有閒暇去想過要暫停一下腳步,更沒有多少人能明白自己究竟在苦苦追尋着什麼,他們就這樣走着,得到着,得到自己認爲他們想要或該擁有的東西。

然而,沒有一個人可以真正擁有所有。蒙特奎爾曾經說過:“如果我們追求幸福也就罷了,實際上我們追求的是比別人幸福。”不錯,一個小小的“比”字,讓無數架天平失衡了,讓無數顆心勞累了。應該學會知足,知足常樂。在喧囂奔走中留出一些時間,陪陪爲自己操勞了半輩子的雙親,體貼關愛所愛的人,問候一下朋友……有時候,幸福就是這樣。“當忍耐三思”,“凡事當留餘地”。大禪師寒山和拾得有過這樣一段對話。寒山問拾得:“世間有人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如何處置?”拾得曰:“只要忍他讓他避他由他耐他,不要理他,再過幾年你且看他!”我欣賞這句話。都說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心”字頭上一把刀,倘若不處理好這心與刀的距離,我們便會受到傷害。忍讓了,心胸就多一份寬厚,天地便多一分廣袤。

記得曾看過胡適先生的一篇關於誦經的文章,說他在讀私塾的時候,也是天天死背四書五經之類的文章,當時對他而言是頗爲頭痛的事情,好在人小隻需要背會,不用理解,在走漫漫人生路的過程中,才發現那些枯燥的東西竟成了指點人生的明燈!當然時代在變,可能古經中的一些內容不適合這個時代,但大部分還是有道理的。人生是有取捨的,書中的內容也可以取捨。避開市井的喧譁,讓我們讀一讀《朱子家訓》,來審視心靈最底層的那一方空間!

朱子家訓讀後感21

讀完《朱子家訓》我感慨良多。它講述一個道理,一個人對他人、對生活應有的態度。全篇以偶句連成,頗具韻律。反覆吟讀,更覺得蘊涵豐富,深意綿長。

"黎明即起,灑掃庭除,要內外整潔,即昏邊息,關鎖門戶。"一種田園般的悠然生活,躍然於眼前,每天早晨伴着晨露,把庭院內外收拾的乾乾淨淨,迎接新的一天的到來。當太陽走完一天的行程,灑下最後一束陽光,便關鎖門戶,卸下一天的勞累疲憊,準備進入夢鄉。這是怎樣的一種安然,一種恬靜,恐怕只有不被世俗沾染的人才能享受這份安逸吧。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微艱。"看看如今,美國的"次貸風波"引起了世界經濟的強烈波動,且不說其他,就一路飆升的糧價或許就是08年一個籠罩在人們頭頂的經濟陰霾。聯合國前祕書長安南前不久也發出警告:每天晚上地球上有8.5億人飢腸轆轆地入睡。或許一日三餐能吃上香噴噴的白米飯在很多人眼裏成了一種奢望。報紙上那些"饑民"特寫,怎不爲我們一次次的敲響警鐘:杜絕浪費,從我做起。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是社會的基礎。社會能否達到所謂的"太平盛世"歸根到底就是看每個家庭過的是否幸福如意。但是,總有太多太多的家庭處於不幸之中,隔閡、爭吵和打鬧,日子雞犬不寧,孩子的心沒有依靠,惴惴不安,心存膽怯,平靜的生活總是那麼短暫。一時話不投機,就可能瞬間爆發一場戰爭。對此前人早已告誡過我們,"居家戒爭訟,訟而終兇"是啊,兩個人從相遇、相知、相戀,到最後組建起家庭,畢竟都付出過,努力過,何苦用曾經接吻的嘴說出中傷對方的話呢!"凡事當留餘地,得意不宜再往"做事不能太絕,說話亦然,所謂話說太盡,緣分必定早盡。

可憐天下父母心。是父母把我們撫養成人,爲我們創造了基本生活條件。在人的一生中,父母的關心和愛護是最真摯的,最無私的。"重資財,薄父母,不成人子。"看重錢財,而薄待父母,豈不妄爲人子?

讀完全篇我有太多的頓捂,太多的感慨,太多的欣喜。中國優秀文化,優秀傳統很多都包含在裏面。它對於一個剛剛踏出校園尚且稚嫩的青年,在對成人的世界探索中,是一筆不菲的財富。

當然所處的時代不同了,一些內容可能以不適合這個時代了,其中封建性的糟粕如對女性的某種偏見、自得守舊等是那個時代的歷史侷限,但其大部分還是有道理的。人生是有取捨的,書中的內容也可以取捨。

朱子家訓讀後感22

最近幾天,我看了一本《朱子家訓》。上面有很多話我覺得有道理。比如其中有一段,內容是這樣的: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這句話的意思是:吃一碗粥,一粒飯時,都應當想到它們來之不易;用半根絲半根線時;都要考慮到它們紡成時的艱辛。這句話很有道理,勤儉節約是一種好習慣,既要節約飯菜的物質,同時我們也應該節約水電等能源。

還有一句話也很有道理,這句話是這樣說的,祖宗雖遠,祭祀不可不誠;子孫雖愚,經書不可不讀。祭祀是備供品向佛主或者祖先行禮,表示崇敬,而經書就是四書——《論語》,《孟子》,《大學》以及《中庸》,另外還有五經——《詩經》,《尚書》,《易經》,《禮記》和《春秋》,這可是儒家的經典書籍呢。這話的意思是說:先祖們已經去世很久了,但在祭祀他們時不能不虔誠;子孫儘管笨,但是那些講禮儀文化的經書不能不讀,因爲四書五經是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的濃縮,雖然其中有些內容不是太適用,但仍值得我們學習。

有一句就是做人的根本:善欲人見,不是真善,惡恐人知,但是大惡。別看這隻有十六個字,可道理卻不小。善表示做好事,欲的意思是希望;惡是做壞事的意思,恐,當然就是害怕了,它的全意是這樣的:做了一點點的好事就希望別人知道,這不是真正的善行;做了壞事或錯事,不知改正,補救,反而害怕別人知道,這種行爲比做錯事嚴重,這是真大惡。所以我們常說,做錯了不怕,怕的是沒有認錯的心態,不知悔改,這話是有道理的,這似乎還深奧了一點。

其中有一句我不贊成。這句是:守分安命,順時聽天,爲人若此,庶乎近焉。聽不懂吧?我給你講解講解吧,庶乎是幾乎差不多的意思,翻譯出來的是這個意思:守本分,安於天命,順天時,聽天理。做人能像這樣,也就差不多接近完美了。但是古人和我們不一樣,古人講安分守已,順從天命,其實是種很消沉的做法。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更應該在遵從自然歷史規律的基礎上,積極進取,讓自已的命運掌握在自已手中。

有一句話讓我看出了作者博愛的品德:與肩挑貿易,毋佔便宜;見窮苦親鄰,須多助之。不懂肩挑?肩挑就是小商販,而且是貧窮的。意思是:那些走街串巷的,挑着擔子賣東西的小商販很辛苦,與他們交易,不要佔了人家的便宜。對那些分期失意的親戚,鄰居,應該親切,溫和。並主動關心,幫助他們。可見,作者確實是個博愛的君子啊。由作者注重小商販的生活可以看出,當時那兒的社會風氣一定是很不錯。

總之,《朱子家訓》告訴了我許多道理,比如要節約食物,祭祀上要真誠,讀四書五經能長知識;要做善人,但善人是不求回報的;不能做惡人,但如果惡人再掩飾的話,那就大錯特錯,惡上加惡;每天都要靠自已,不能順從天命,遇到路上貧窮的小販一定要盡力幫助,與他做交易,自已不能貪小便宜。除了這些些,《朱子家訓》還說了很多,在這也就不能一一列舉了,這些都是先輩們在生活中總結出來的道理,其中蘊藏着無限的智慧,對於現在我們的學習生活都很有重要的指導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