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惡意》的讀後感(通用5篇)

讀後感7.35K

看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後感吧。千萬不能認爲讀後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惡意》的讀後感(通用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惡意》的讀後感(通用5篇)

《惡意》的讀後感1

投之以桃李,報之以砒霜。我以兄弟之心待你,你願我身敗名裂。讀完《惡意》,感受到了滿滿的惡意。

還記得問朋友看完《看不見的客人》之後的感想時,他說,“世界上怎麼會有那麼壞的人!真不敢相信,這個世界上會有這麼壞的人。”

當我讀完《惡意》的前半部分時,我的內心深處也充滿了一個呼喊:“怎麼會有向日高邦彥那麼壞的人!”

竊取朋友的構思,還假裝一副好心的樣子吊着他,理直氣壯地找影子作家,絲毫不覺愧疚。

然而,這纔不是真正的“惡意”,如果真的只是如上面那樣,野野口修在七年前找到了剛以幾本小說展露頭角的新人作家,發現他是兒時的玩伴,“朋友”——日高邦彥,並將自己最近新構思的小說交給他,希望他能推薦給編輯,但在此過程中與日高的妻子產生了婚外情,並因受盡相思之苦想要殺了日高僞裝成強盜殺人案件,結果被日高發現並留下了證據。後來才知道日高把自己的小說微微改了改而發表並取得了非常好的銷量,所以輕而易舉地放過了自己,後來日高拿着證據要挾野野口修繼續爲自己寫作,日高的妻子懷着滿腔的愧疚自殺於貨車下身亡,而野野口修心灰意冷,也不想再與日高有口舌之爭,真正成爲了日高的影子作家。直到七年後,日高和第二任妻子即將前往加拿大,自己終於再次決定殺了他。

如果,真的是這樣,那這樣一起殺人案件,其實只是單純的報復殺人,也許有一點“惡意”吧,畢竟那全部都是自己的成果,而自己每次能得到的卻只有1/4的報酬,還有完全得不到的掌聲與鮮花。但這樣的“惡意”,可以成就殺人,作爲殺人動機也能說得通,卻構不成一本暢銷小說。是的,小說。

一個22分鐘或者一個44分鐘的柯南案件,也許到這裏就結束了。但是,東野圭吾的小說纔是真正開始。

《惡意》的讀後感2

我讀的第一本東野圭吾是《惡意》。

坦白說,我這個人並不是特別能夠消化本格派推理小說的那一類讀者。那些詭祕的犯罪手法誠然精彩,兇手揭露的瞬間也可謂令人驚歎。不過怎麼說呢,我想要在小說裏尋求的,似乎並不是這一類東西。

《惡意》是東野圭吾較早期的作品,那個時候,他還在本格派中摸索試探,尚未完全找到後來奠定了他在推理小說界地位的“社會派推理”這一路線。不過他那以描寫人物爲主,詭計爲輔的寫作風格已經初具雛形。這部小說中,兇手在劇情進行到大概四分之一的地方時便已歸案,剩下的篇幅均在探究兇手的作案動機——在我淺薄的推理小說的閱讀經驗中,還是第一次見到這樣的小說寫法。

東野圭吾的文筆流暢平實,但節奏上有出乎意料的成癮性。是那種一旦拿起,便忍不住想要讀到最後的書。

但是,節奏把控的優秀還不足以讓他接連斬獲江戶川亂步獎和直木獎。東野圭吾最吸引我的,是他對人物心理的把控,以及對內心感情的喚起。

事實上,我並不認爲他的作品像一些評論家口中所說的,反映了“普遍的人性”。他筆下的人物多爲性格極端之人,其中不乏令人膽戰心驚的惡意,這無論如何都不能稱爲“普遍的人性”。更確切的說法,我認爲是他成功地寫出了以“人”爲中心的小說,比起犯罪的手法,犯罪的原因要重要得多。一個人是爲何走上犯罪這條道路的?這個人爲何非要走上犯罪的道路不可?如果這個人沒有經歷過那些絕望,那麼他將會走上什麼樣的人生之路——我在東野的小說中,期待和尋求的是這樣的東西。

更具體來說的話,是一種被慰藉的感受。

在一個推理小說家身上尋求慰藉而非刺激可能是一種聽起來有點奇怪的說法。不過,在讀過《白夜行》後,可能便可理解一點對故事的女主角所抱持的同情心。作爲一個童年過得並不那麼愉快的人,在看到女孩扭曲的內心被一層一層剝開的時候,確實會在心底蕩起“這或者也是我的故事”的感情。

當然,推理小說並非非要喚起人內心的情感,任何小說也不具備這樣的職責。不過,作爲尋常之人,我還是盼望着有什麼小說能夠將隱匿在我內心的那些不安拖出來,以邏輯去分析,同時以感情去撫慰。

在《惡意》之後,我又相當貪婪地幾乎讀了他全部的小說。其中有不少優秀的作品,也有一些不盡如人意。近年出版的轉型之《解憂雜貨店》雖然被不少人詬病,我卻仍舊在這部作品之中得到了我一直在東野圭吾身上尋找的東西。他的冷酷與溫情喚醒了我的心,令我從一種平和的麻木之中醒悟了。

《惡意》的讀後感3

《惡意》是我讀的東野圭吾所著的第三本書。相比於著名的《解憂雜貨店》與《白夜行》,它的知名度不過爾爾。然而,這本堙沒於東野圭吾其他著名作品的光輝下的小說,卻帶給我最大的震撼。我一直驚歎於日本作家對於人性刻畫的能力,在閱讀這本書時,這種感覺達到了頂點。

《惡意》的情節設定本就極其古怪:殺人兇手與殺人方法很快被解決,整本書後百分之八十的部分都是在探索兇手的動機。在本格推理派作品中,作案的手法被揭穿,主謀被拘捕,就意味着故事走到了終局,正義得到捍衛,世人皆大歡喜。然而在《惡意》中,一切都倒過來了。殺死,尚不是毀滅一個人最惡毒的手段。惡意,滲入皮肉貼附骨髓的憎惡、嫉妒,最後成爲了不可消減的殺意。因爲一直以來被幫助,被保護,被寬恕,所以反而想要殺死他——這樣的情感,在當代大部分作家筆下恐怕是很難展現的。庸碌之輩只能寫出感恩戴德的文字,以及“我們要做一輩子的好朋友”那種幼稚而單薄的告白。

主人公野野口修從小被鄰居日高邦彥幫助,由他陪着上學,在學校裏受他保護,而升入初中的野野口修卻參與了對日高邦彥的霸凌。當二人長大後重逢,已經成爲暢銷書作家的日高邦彥不計前嫌,幫助同樣喜好文學的野野口修走上作家之路。但是正因如此,野野口修恨他,極端憎惡他,竭盡腦汁,不惜抹黑死人的名譽,盜取日高邦彥前妻的照片僞造與其有過婚外情,抄寫日高邦彥出版的多部小說僞裝他的幕後槍手……野野口修在對日高邦彥的莫名的仇恨愈發深重之時,也把自己逼入了死途。我試圖推測這一悲劇的源頭,卻發現幾乎是個無解的方程——野野口修的原生家庭的確可鄙可惡,然而怎會步步引導這個懦弱的孩子,走到了犯下殺人之罪的結局?沒有萬無一失的法子避免這場悲劇的發生,因爲造成它的緣由是那個被提過無數次的詞語——人性。東野圭吾對人性的深刻刻畫,造就了這本書極高的欣賞價值。

刻畫人性,概括起來簡潔明瞭,實質難之又難。我從來都以爲文學是世上最難學習的東西,因爲數理化有公式規律可循,政史地也能找到確切的事實論據以支撐。然而文學,何爲行文中不可違背的鐵律?何爲依照所寫就能拿“滿分”的萬金油?文學的規律極難摸索清,一如人性。而當這兩樣最複雜、最隱晦的東西化爲了承載者與被承載者的關係,不可不說是設下了一場對作者筆力的極大考驗。人性,或者說,人的思想、情感,那是一種說不明也道不清的,邊界混沌,尺度模糊的漂浮於五感之外的事物。

《白夜行》裏從未出現以唐澤雪穗或桐原亮司爲第一人稱的獨白,《惡意》中殺人者野野口修的每一句“口述”都非事實,其心裏所想是由刑警加賀恭一郎轉述而出,這些安排都給讀者留下了無盡的回味的餘地。當某一時刻的人性筆頭無法敘寫,便採用“曲線救國”的方式——在覈心四周層層鋪下細節與線索,引導作者用心體味未寫出之物。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未寫出的那部分思想與情感成爲了支撐此書中人物形象的最堅實的支柱,而這種“戰略性放棄”,卻以虛無之相拔起千斤之力,達到了平白道出達不到的效果。若是非得用言語敘寫,說不定反而弄巧成拙。這便是東野圭吾最令我敬佩之處。宛如進行機巧的舞蹈,巧妙地把人心裏之物掏出來鋪於紙上,又巧妙地留白,“返璞歸真”,單純讓人心來品味人心。而我就在這作者與讀者不必明言的默契中,體驗到了最好的閱讀感受。

而加賀恭一郎又是個怎樣的人物呢?我讀過不少透過他來探索事情真相的小說,然而我卻無法歸納他具體的性格。他的性格是那麼模糊,水霧後的玻璃鏡一般,讓人好似馬上脫口而出,卻又無法用幾句話概括。或許是東野圭吾刻意地把他化作了一個引導符號,加賀恭一郎是不能太顯眼的,因爲正如繁花的背景該是單一的碧綠,一切主謀與被害者的複雜情感都需要加賀恭一郎之口道出,東野圭吾又怎麼會做本末倒置的事情呢?

合上書頁,我感到胸口一陣發悶。人性是那麼的複雜深邃,順它而行,似乎一轉彎就是光明的終點,下一轉彎就成了指向絕望的死途。我相信寫出這些“負能量”在文學欣賞角度以外還有更大的價值,畢竟,閉着眼裝黑暗之物不存在,一味歌頌光明,不過是蠢材的自我安慰。畢竟人最大的對手是自己,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

《惡意》的讀後感4

《惡意》是一部手記體敘事性的推理小說,是日本天王作家東野圭吾的巔峯之作,它與《白夜行》齊名,同享榮耀與光輝。引人注目的是《惡意》與《白夜行》恰似兩生花,《白夜行》中的愛情極度熾烈,令人粉身碎骨;《惡意》中的怨恨則無比深沉,令人萬劫不復,人性的兩極就這樣奇異地直擊人心。

在讀《惡意》之前,我就已經看完了《白夜行》,那是一部很好的作品,已經被拍成電影和電視劇,當然《白夜行》要長一些,而《惡意》要短一些。我是在電子書上看完《惡意》的,不過在現在看來,我很幸運,我不知道書什麼時候結束,所以當罪犯找着時,我以爲就要結束了,然而《惡意》與一般的推理小說不同,它徹底顛覆了推理小說的觀念——知道了罪犯是誰,推理小說也就結束了。

《惡意》先是以野野口修的手記開始描寫事件的發展和經過,是案件發生的主要內容,接着是刑警加賀恭一郎的記錄和提出疑惑,本來在加賀刑警的獨白中真相就大白了,即小說要結束了。但是,面對野野口修的認罪,再加上作案動機的不明,加賀刑警又進行了深入調查,結果又探出了新的情節。本來以爲這次殺人動機找到了,真相可以大白了,而且犯罪嫌疑人野野口修也寫了懺悔書,對自己的犯罪事實完全認罪了,案子就這樣結束了。可是,當加賀刑警再次調查時,他發現事情沒那麼簡單,他覺得他掉進了一個陷阱,前面所有的一切都是假象!犯罪嫌疑人是一個得重病即將死去的人,就因爲對暢銷作家日高邦彥看不順眼,產生了惡意。於是他精心策劃了一場謀殺,他謀殺的手法平淡無奇,他就是要警官知道是他殺的,並且留下了很多暗示,使警官陷入他的詭計。

《惡意》故事情節環環相扣,偵破進展百轉千回,每一次偵破都是真相大白的時刻。但是,儘管兇手置於眼前,作案動機卻始終不知。小說中既有加賀警官的表述,又有犯罪嫌疑人野野口修的表述,兩者讀起來都好像是事實。

老實說,儘管野野口修是罪犯,他是怨恨最深的人,但是在讀《惡意》的過程中,他一直是被視爲無辜者,受害者。就算是已經知道他是兇手了,由於對作案動機不明,我仍對他沒什麼壞意,我覺得他只不過是一時衝動嫉妒而犯下了錯誤。在加賀刑警的調查中,當我知道他以前是受害者時,我甚至對他充滿同情。

可能前面我感覺不到有多大的惡意,但在真相出來時,我那份激動的心情是無法用語言來傳達的,我只能說,野野口修的惡意是最兇險的!他不僅殺害了作家日高邦彥,而且在名譽上也毀了他,甚至把他的人格都毀了。爲達目的,他想出了一個相當長的'計劃,當“真相”被公佈時,世人同情的目光會集中到自己身上,反倒是被害者日高邦彥受人唾棄。他捏造了與日高初美(日高邦彥的前妻)的不倫關係,並進而想出被逼做影子作家的故事,他甚至想得到日高邦彥問世作品之正牌作者的美譽。正因爲懷着這樣的目的,他複製大量的手抄稿,弄到自己的手指都長繭,甚至不惜在寒夜裏,費上那麼大的功夫去拍一卷假的錄影帶。他對作家日高邦彥的恨是無比的深沉!令人萬劫不復!

作品中的兇手是可怕的,對一個人的惡意,其最終手段不是殺了他,有比殺人更勝一籌的方法來展示自己的惡意,那就是讓人身敗名裂,遺臭萬年。我無法理解這種極端的做法,就算怨恨再大也不能殺人。更何況以這樣的方法處理本來就不對,讓人身敗名裂,遺臭萬年,這是多大的怨恨啊!

更令我無法理解的是野野口修對日高的惡意僅僅來自於“看他不爽”。在生活中,人和人相處,難免會發生矛盾,如果就因爲一點小問題而產生了惡意,那樣對誰也不好。“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寬容地對待他人,人生將會更美好,就算是你看哪個人不爽,也不能產生惡意,因爲惡意是沒有什麼理由的,或者理由是微乎其微的,它只是對某個對象懷有的強烈的負面情緒,這種情緒的初始是細微的,結束的時候卻極爲澎湃。

《惡意》的讀後感5

人性中的惡意:貪婪、嫉妒,真是十分可怕的負面能量,讓人寒毛凜凜——東野圭吾。

人性的惡意在這本書裏無限放大,甚至令人不寒而慄。我第一次讀惡意正是在一個夏天。細細閱讀竟產生一股冷汗,甚至會環顧四周,彷彿有一個眼睛在冰冷地看着我。因爲惡意的仇恨,是人心中最無由的憎恨,最無底的仇恨。東野圭吾,一個反常的推理小說的寫作,卻拷問的人性,試探了人心。

《惡意》,講述了一個暢銷書作家日高邦彥在出國前一晚在家中被殺。命案現場的發現者是作家的新婚妻子,及同爲身爲作家的昔日同窗好友野野口修。警官加賀參與此次案件的調查。在一連串的抽絲剝繭下,很快加賀就發現了野野口修就是兇手。在徹查被害人與兇手的過去之後,警官面對案情、手法均平淡無奇的事實,卻感到如墜萬丈深淵般無邊的寒意。而關於野野口修殺害日高邦彥的犯罪動機,野野口修的每次口供都不相同,最後透過加賀的一再調查下,得知真相:野野口修的殺人動機是源於嫉妒,只是對於日高邦彥作爲自己同學卻大獲成功而自己仍是小作家的嫉妒。源於這種恨意讓野野口修殺死了日高並在其死後盡一切可能的讓其身敗名裂。

明明你是我最親密的朋友,明明你是那麼善良,明明你知道我猥瑣的過去還幫我保密,明明你一直在幫我實現理想。可是我就是恨你。我恨你搶先實現了我的理想,我恨你優越的生活,我恨當初我如此不屑的你如今有了光明的前途,我也恨我自己的懦弱,我恨我自己運氣不夠才能不夠,我恨我自己還沒來得及成功就得了癌症。我把對我自己的恨一併給你,全部用來恨你。

嫉妒,就猶如深不見底的洞穴,漆黑一片,一旦踩入,便是萬丈深淵,永遠無法挽回,這就是嫉妒。嫉妒,可以讓人直冒冷汗。嫉妒,可以讓楊修因雞肋而死;可以讓龐涓羞愧而死;可以讓韓信含恨而死。嫉妒所帶來的扭曲心裏,在這本書上表現到了極致。

而看到結尾,讓人真正背脊發亮的不只是兇手真正的惡意,而是自問?誰又沒有這樣的惡意?那種嫉妒扭曲着心理,心理扭曲的人心,而人心有扭曲了行爲,最終改變了一個人的性命和一個家庭幸福的生活。

畫皮畫骨難畫心,是人性本惡,還是世界催人向惡?

這個世上,或許有理由去作惡,去用自以爲是的理由去騙自己。而最終帶來的只有潰於蟻穴的悲劇。東野圭吾,他像一個智者,用冰冷的眼神靜靜地看着我們,他清楚嫉妒的結果只有毀滅和痛苦。嫉妒之心雖人皆有之,但只有剋制並保持謙卑,纔會成爲一個高尚的人,謙卑的人,自尊的人,而不是被他人束縛的人。

標籤:通用 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