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讀《媽媽是我的好老師》有感

讀後感1.16W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後,你有什麼總結呢?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後感了。那麼如何寫讀後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讀《媽媽是我的好老師》有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讀《媽媽是我的好老師》有感

讀《媽媽是我的好老師》有感1

讀了尹建莉的《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一書,我受益匪淺,這本書是我迄今爲止讀過的實際意義和操作意義的教育書籍,它讓我學會了不少解決具體問題的方法,更重要的是我懂得了作爲一位母親所應擁有的心態。只有自己堅韌,孩子才能不畏艱險;只有自己上進,孩子才能努力要強;只有自己自律,孩子才能律己自控;只有自己單純,孩子才能善良無暇……

讀了《好媽媽勝過好老師》我深深的意識到我有太多需要學習的東西,書中的觀點與事例緊密結合,闡述得有理有據,又提供了大量切實可行的教子辦法。

一、"打針有些疼"

我每次到醫院看到小孩打針的時候,一定會看到的一個場景,就是孩子打針的時候嗷嗷的哭,孩子的父母還氣急敗壞地說;"這麼完蛋呢,這點小事至於這樣嗎?",其實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會遇到不少讓他們感到困惑或者害怕的事,家長的職責就是要幫助孩子克服恐懼心理,讓孩子積極的面對困難,把痛苦降到最低。打針雖然是件小事,可以往往這些小事就會讓人忽視而影響孩子的一生。而書中尹建莉告訴了我們針對打針的一些切實可行的方法,每次孩子打針的時候要讓孩子有心理準備,大概向他描述一下打針疼痛的程度,這樣他就不那麼害怕了,打完了也可以鼓勵孩子堅強勇敢,看來告訴孩子"打針有些疼",能夠教會孩子在困難面前從容鎮定些,還能減輕痛苦。

讀《媽媽是我的好老師》有感2

這個假期我閱讀了《孩子不得不管》,《千萬別管孩子》,《好媽媽勝過好老師》等書,但其中對我幫助最大的是《好媽媽勝過好老師》這本書。也許是自己剛剛做了母親,非常想把自己的女兒教育好的原因吧,我從頭到尾認認真真地閱讀了全書。

本書的尹老師尹建莉本身是一位教育專家,曾經做過老師,同時她也是一位成功的媽媽,培養了一位出色的女兒,她用自己16年的教子經驗向我們娓娓道來了教育的最好境界——有心無痕。全書共分七個章節,每個章節一個主題,從愛、學習、品格、習慣、家長的智慧、家教小事、教育誤區等多個方面向我們講述了耳目一新的家庭教育原則,給了我們意識形態上的震撼和生活細節中的指導。讓我印象深刻的有以下幾點:

尹老師強調要讓孩子們輕鬆學習,千萬不要用學習作爲懲罰孩子的手段,引導孩子體會到學習的快樂,把所學的東西應用到生活中去,真正體會學有所用的樂趣。她抓住孩子的心理,大量運用“逆向思維”的方法,提出了一系列與我們常見的做法截然不同的方法——“不陪”才能培養好習慣;懲罰你,不讓你寫作業。

學習不要“刻苦努力”;不考一百分;考好了不獎勵……這些觀點聽上去令人耳目一新,又有點令人覺得不可思議,但是細讀之後,你會恍然大悟,你會發現尹老師在向我們講述一個樸素的.道理:要讓孩子做好一件事,先讓孩子愛上它。

很多老師都說過這樣的話:不談學習,每個孩子都可愛。換言之,在學習上,這孩子是不可愛的,是讓人頭疼的。可是在學校、在家長眼中,學習卻是最重要的,學生學生,不學習那哪行啊?

於是,這孩子就被貼上了“不可愛”“差生”的標籤。爲什麼有那麼多的孩子平時都是那麼活潑可愛,聰明機靈,而在“學習”這件事上就變成差生了呢?“你這孩子挺聰明的,就是在學習上不用心,不刻苦。”這是老師說得最多,而家長們又最容易接受的理由。

一個人不可能既討厭一件事,又能把一件事做好。我們常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也就是說要讓學生愛上某件事,他才能把這個件事做好。因此,我們要做的,是思考如何讓學生對學習有興趣,小心呵護孩子的好奇心,激發孩子的求知慾,讓他們始終保持濃厚的學習興趣,變被動學習爲主動學習,變“要我學”爲“我要學”。

讀《媽媽是我的好老師》有感3

閱讀了《好媽媽勝過好老師》這本書。對作者書中的一句話感觸很深,她說:“現代教育中,父母可以爲孩子付出生命,卻不肯爲孩子付出時間和心思,時間和心思,不就是和孩子共同成長的歷程嗎?”我由衷贊成作者的很多觀點,比如不要捉弄孩子;讓孩子愛上閱讀;培養學習興趣大於看重分數的高低;驚歎孩子想象中的河流是粉紅色,雲朵是藍色;父母要自己帶孩子;母親對生命的熱愛會像她的焦慮一樣感染孩子,陪着孩子長大是收益最高的投資……

這本書的作者尹建莉,是一名教育學專家,也是一位教女有方的媽媽。她既是好媽媽又是好老師,寫這本書意在溝通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因有感於家庭教育的被忽視與不得法,而取名爲“好媽媽勝過好老師”。她用自己多年來教育女兒的親身事例來論述教育觀點,因其舉例充分、語言生動,這本書比晦澀呆板的教育論着要好讀得多。

作爲一名教師,在讀這本書的過程中,不時會有驚喜的發現,書裏有很多的理念對我來說是耳目一新的。比如作者認爲要使孩子的學習能力強,不是去上各種提高班,有一種“魔杖”就是課外閱讀。凡從小有大量課外閱讀的孩子,他的智力狀態和學習能力就會更好;學生的智力發展取決於良好的閱讀能力。

孩子在小學,甚至初中低年級時,僅僅依靠聰明是可以取得好成績的,但如果沒有閱讀墊底,年級越高越會顯出力不從心。她反對給那些閱讀經歷尚淺的孩子去上所謂提高“寫作技能”的作文班,閱讀對寫作來說,是最根本、最重要、最有效的“大技”,而拋開了閱讀所講的種種技巧,最多可以稱爲“小技”。

讀《媽媽是我的好老師》有感4

尹建莉在書中說:"打孩子是一種陋習和惡習。一個用武力征服兒童的成人,無論財富多麼豐厚,地位多麼顯赫,學問多麼高深,打人的理由多麼充足,都是智慧不足的表現。這一瞬間,你以爲自己強大而正義,其實是缺少理智,恃強凌弱;你在弱小的孩子面前心理防線全部失守,只能從體力上給自己找平衡。在愛的名義下施暴,此時此刻你的行爲如此粗野,不過是個穿西裝的野人。"

"在愛的名義下施暴"這句話給我很強烈的感受,它讓我越來越深刻的反思。經常看到家長因爲孩子考試不理想或者一些事情對孩子拳打腳踢,爸爸說他小時候還被爺爺關過地窖裏呢!想想都很可怕,可是現在時代不同了,我深深地感受到,當你這麼對待孩子的時候,孩子就很有可能以同樣的方式對待他的同學和朋友,所以當我們抱怨孩子長不大,不懂事的時候,是否應該反思一下自己的教育,是否願意向孩子承認或向自己承認"我錯了".如果我們沒有這種勇氣或不願做出這種反思,我們就不要奢望我們的孩子會有所改觀。

一個成功的孩子背後一定有一對成功教育孩子的父母,尹建莉把自己的育兒經驗無私地奉獻給讀者,讓我們對孩子的教育有了方向,瞭解瞭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培養我們的孩子。

讀《媽媽是我的好老師》有感5

沒有大技,一切小技都沒有實現的條件。她還提出了好多關於閱讀方面的建議,比如應該讓孩子感覺到閱讀是件有趣的事,除了有趣沒有任何其它的目的;好閱讀儘量用書面語,壞閱讀拋開書面文字大量使用口語;好閱讀要求快快讀,壞閱讀要求慢慢讀;好閱讀在乎讀了多少,壞閱讀計較記住多少;好閱讀讀字,壞閱讀讀圖。正因爲在她正確的引導下,她的女兒小學時就讀完了金庸全部武俠小說共十四部。

說起作者的女兒,也是讓人羨慕,小學時跳過兩次級,10歲便上初中,16歲參加高考,取得了超過當年清華錄取線22分的優異成績。個性品格方面,也表現出超越年齡的成熟,自主自立,樂於助人。可在作者的書中,卻處處被描寫成一個和普通孩子沒什麼不同,而且也經常犯錯誤的孩子,幸運的是她遇到了一個好媽媽。

“培養孩子的好習慣”是所有教育者的共識。平日,老師們總是花大量的精力和時間來督促孩子養成好習慣。無形之中,好像把這樣重大的責任全放在了學校教育上。作者指出,對於這一張白紙,最先畫上一筆的不應該是老師,而應該是家長。兒童養成好習慣的起步應該是身邊朝夕相處的家長,媽媽給孩子文明的氛圍,孩子就將在這文明的氛圍裏生活。作者舉例說,當年教女兒整理東西時,也曾大費周章。

儘管反覆提醒女兒要提前準備上學所需,但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孩子還是丟三落四,常要父母往學校送東西。有一天,孩子又落了家門鑰匙,而這也是母親在出門前反覆提醒過的。針對這一情況,母親果斷地決定這次不再送東西。這樣,女兒回家,進不了家門,父母又加班。

只好在門外苦等了一個多小時,耽誤了寫作業的時間。晚上,母親找女兒談話:“往常這時候早做完的作業,耽誤到現在,什麼原因啊?”女兒回答:“因爲鑰匙沒帶,進不了家門。”“不方便吧?”“嗯。”這時候,母親從女兒懊惱的神情中已經知道,孩子已經深刻體會到自己的丟三落四帶來的不便,就不再說什麼了。第二天,母親發現孩子在出門前特意確認了一遍鑰匙帶了沒。從此,忘帶鑰匙的事再也沒發生了。

這只是衆多事例中的一點,但卻讓我看到了一位頗具教育智慧的媽媽。帶鑰匙是家裏的事兒,帶文具書本是學校的事兒。學生常常苦着臉告訴你:“老師,我忘帶文具盒了!”這時,老師是不是也該換個方法呢?

“有些無傷大雅的錯,就讓孩子犯吧。”聽起來,這是很多嚴厲的老師和家長所不能容忍的。作者提出,兒童犯錯,上帝都會原諒。大人永遠不能期待一兩次犯錯之後,孩子就會馬上改正,教育的作用立竿見影。絕大多數情況是,你教育、懲罰了千百次,孩子還是照樣犯錯。

這時,如果你還是無法容忍,那隻能把自己“逼上絕境”,糟糕、憤怒的情緒籠罩頭頂,進而殃及孩子。而一旦孩子對大人產生恐懼,將會築起心靈的防線。無疑,這會嚴重妨礙更深層的溝通。所以,有些錯,如果無傷大雅,就讓他錯吧。你不能精確估計孩子改掉這個錯誤的時間,那就踩踩剎車,讓兒童在成長中自行修正。

書中的很多觀點來源於生活,被作者一提煉後顯得生動準確,而且極易讓讀者接受。“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不是用天平衡量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孰輕孰重,反而,讓我這個天天要跟兒童打交道的小學老師,獲得絲絲啓發。如果有可能的話,我希望我的家長朋友們都能讀一讀《好媽媽勝過好老師》這本書,相信一定會有所收穫。

讀《媽媽是我的好老師》有感6

最近,我讀了一本名爲《媽媽是我的好老師》的書,這本書主要講了媽媽和爸爸對孩子的愛,不同的父母都有着不同的愛的表達方式。

讀完這本書後,我懂得了“父愛如山,母愛如水”這句話的真正意思:父親是山,爲孩子提供力量、支援和依靠;母親是水,滋潤着孩子的內心,哺乳孩子,給孩子提供溫暖。在日常生活中,父親總是擔負起所有的力量活,什麼修水管、搬東西的工作都由他來做,而媽媽總是做出一桌美味可口的飯菜,搞定所有的家務活。更重要的是,在這本書中,我還了解到:父母對孩子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品格培養、智力發展、社會心理以及生活技能,父親教給孩子堅強、自立、勇敢等品質,有利於孩子“剛”的性格的形成,而媽媽則是教給孩子溫柔、細膩和善良,有利於孩子形成“柔”的性格,“剛柔相濟”形成了孩子的健全人格。

這本書使我懂得了父母親教育的表現和重要性,而我以後要繼續做一個聽爸爸媽媽話的孩子,成爲一個有着健全人格的人。

標籤:有感 媽媽 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