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讀後感三篇

讀後感2.11W

讀後感是指讀了一本書,一篇文章,一段話,幾句名言,一段音樂,把具體感受和得到的啓示寫成的文章。以下是《好媽媽勝過好老師》讀後感三篇,歡迎閱讀。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讀後感一

家庭教育是孩子接受最早,只是時間最長,影響力最遠的教育。《好媽媽勝過好老師》這本書是我孩子剛出生的時候一個同事給我推薦的那時候對於當剛剛做媽媽的我來說,一切都是懵懂的,不懂得如何去做一個媽媽,所以說這本書給我很大的幫助和啓迪,現在重拾這本書之後我發現它裏面的一些理念和教育是相通的,透過案例的分析給人們闡述了,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教好孩子的媽媽,這句話同樣適合用在作爲教師一員的我身上,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學生的老師。

最好的教育就是以身作則,筆者提出要言教更要身教的觀點我很是認同,好媽媽必須要不斷的提高自身的修養,要做好孩子的好榜樣。在校園裏好老師也要爲學生做好好榜樣,小到一個站立,一個坐姿的標準,進入校園講一口流利的普通話,個人的衛生及穿衣打扮,活動時的紀律,每天的本職工作,遇事處理的態度與方法等等,在師德師風42條負面清單出臺後,作爲老師的我們更應該好好的約束自己,爲學生做好榜樣。其實有部分老師平時在教育學生的時候,大的方面都做得很好,但是在細節的方面還是做得不夠,要知道老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學生都會看在眼裏,記在心裏,並且加以效仿,爲什麼有的家長會反映,我們管不住呀!但老師的話孩子可以當聖旨,渴望而知,老師的言行舉止好重要,就好比一本沒有文字的教科書,潛移默化的浸入學生的頭腦中。

對於學生來說,這是有巨大的,潛移默化的作用的,這種老師們平時無意識產生的一些,也是最爲直接,最爲深刻,最爲持久的。一天,在學校裏面看見兩個學生爲了一點小事在那裏起爭執,其中一位學生講出了自己的道理,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學生說了一句,我們老師說的怎樣怎樣,說明這個老師對他的影響是巨大的,所以說老師必須要時時,處處,事事嚴格要求自己。只有這樣做才能給學生產生積極深遠的影響,做好孩子的人生榜樣,不要因爲自己的一時疏忽,讓自己的教育潰於蟻穴。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讀後感二

在我做媽媽之前,我的家長就很熱情地把這本書推薦給我。當我拿到學生媽媽印好的用A4紙裝訂起來的這本“書”,那種馬上就要做媽媽,要準備好爲一個孩子的一生負責的感覺就更加強烈了。

帶着這種強烈的期待和憧憬,我認真地拜讀了好幾遍,尤其是女兒出生後這4年的時間裏感覺受益匪淺。作者尹建麗同我一樣,是一位老師、教育學者,與我不同的是,她還是一位作家,一位成功的作家,她把自己的教育實踐細細地揉進自己的筆尖下,讓一段段生動又鮮活的育兒小故事,絹絹細流般潤澤着每個捧起這本書的人。這本書中我最傾心的,不是作者培養了一位超過當年清華錄取線22分的優異成績的女兒,而是,我從字裏行間感受到的那位小主角的乖巧懂事、快樂和健康、成熟和自立。而她身上的出色,要歸功於這位細心又有智慧的媽媽對她實施的有愛心又充智慧的教育。雖然是一本家庭教育的書,但我認爲無論是家庭教育還是學校教育,教育都是相通的。書中記敘了許多事情再次地證明了作爲一名教育者只要真正從愛、理解、尊重孩子的立場出發,任何一個智力正常的孩子,都可以被塑造成爲優秀的人才。

例如書中提到的家長和老師無意中所犯的一些小錯,日積月累,會慢慢形成一個嚴重困擾孩子的大問題,給孩子帶來深刻痛苦和迷惑,甚至扭曲孩子的心靈,這不是我們的愛心不夠,確實是有些做法欠妥。這個觀點再次引起了我的反思。我們常在孩子學習不認真或犯了錯的時候,會罰他把課業重寫一遍,還習慣將學生的錯誤向家長告狀,其實,當我們用這種做法我們可能在那個瞬間取得了勝利,得到了孩子表面的應允,卻在他們內心埋下了厭惡寫字的種子。我們一方面要求孩子認真,一方面又把學習作爲懲罰手段用在孩子身上,可想而知,當孩子書寫的.時候,想到老師懲罰的情景,不反感纔怪呢。我們常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也就是說要讓學生愛上某件事,他才能把這個件事做好。因此,我們要做的,是思考如何讓學生對學習有興趣,小心呵護孩子的好奇心,激發孩子的求知慾,讓他們始終保持濃厚的學習興趣,變被動學習爲主動學習,變“要我學”爲“我要學”,而不是讓學生討厭上學習的同時,還要他去學好它。“學習不要刻苦努力”,也是作者的一個觀點之一。

我們人爲地把學習過程變成苦,卻只把結果設想成甜,試想要孩子天天吃着苦來暢想着有一天有可能會嚐到甜——過程天天具體而真實地陪伴着孩子,目標卻遙遠得虛無縹緲。當他吞嚥苦澀而感到厭倦時,如何自發地以那想象中的“甜”來壓抑這真實的“苦”呢?正象作者說的,一個人不可能既討厭一件事,又能把一件事做好。記得美國教育家杜威曾講過,在教育中“目的和手段分離到什麼程度,活動的意義就減少到什麼程度,並使活動成爲一種苦工,一個人只要有可能逃避就會逃避。”。當學習活動沒有喚起他的愉快體驗時,他就無力去調動自己的主動精神,不由自主地表現出懶散、不刻苦、不認真等——許多人以爲這是某些“不成器”的孩子的天性,其實是他上進的天性被扭曲了。作者還提出了“不考100分”的建議。過分重視考試結果,經常以分數衡量一個學生的好與壞,其實這樣是庸俗的,錯誤是把學習目標定位在滿分上,卻對孩子的學習能力、態度、方法、興趣,以及對知識的真實把握狀態沒去關注。這樣的行爲看似鼓勵孩子好好學習,實質是在追求作爲家長和老師的滿足感。“分數”和“成績”其實並不完全對等,分數可以反映成績,但分數不等於成績。

我們真正要做的是培養孩子的智慧能量,就是對知識的好奇心、愛鑽研的精神,提出問題的能力,尋找答案的興趣,有效的學習方法,平和的學習心態,持之以恆的毅力等等——這些才能成全孩子的成績,纔是在各種考試中勝出的決定性條件。看這本書,真的覺得受益匪淺!教育就在身邊,每一個細節都可能是教育的最好的契機,關鍵是我們擁有什麼樣的教育理念,採用什麼樣的教育方法加以引導。“孩子不是爲了“長大”或“成功”、“成才”活着,孩子首先是爲了“童年”而活着。”教育不應該有功利性,愛孩子纔要施教,施教應該溶於濃濃的愛中。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讀後感三

我最近把這本書讀完了,感受頗深。在一邊讀書的過程中,一邊想起自己小時候經歷的各種事情,以及現在自己的一些想法,感覺受益頗多。再次和大家分享,希望對大家有幫助,讓大家的小孩,或者以後的小孩成長的更好。

一、對高考的認識。

現在市場上充斥着各種高考的資料,企圖透過一年到兩年的努力就能考出好的成績。或許這些資料確實很有用,很多家長也給孩子買,但是孩子能學到多少,願不願意學裏面的知識,很多家長是無能爲力的,駕馭不了的。我從書中學習到,學生的高考,不僅需要一些好的戰術(補習班,各種資料,等等),更需要一些好的戰略(學生的學習興趣,慾望,心態,思想境界等)。這些戰略性的教育,是需要時間、經歷、心思的,也需要家長,老師的思想意識到位,同時對學生,小孩的影響也會更大,更深遠。雖然我不知道書中的方法,手段對不對,對小孩有沒有效果,但是我能肯定作者的思想境界還是蠻高的,看問題的角度也很獨特,可以對廣大家長、老師(不單是媽媽)有很大的啓發作用。

二、對小學教育的認識。

現階段,小學教育很多問題。這個論點我沒有調查,但是結合我自己小學時的經歷,以及最近看到的小學語文課本,確實感到小學語文課本中的知識的淺薄,太浪費小學生的大把時間,因此對作者對小學教育的一些看法深表贊同。作者在書中對小學教育中的一些常見情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感覺還是很尖銳,很有意義的。我自己確實感觸良多,其中的一些觀點本人覺得不僅家長、小學老師需要了解,一些領導,管理者也需要了解。

三、教育小孩的方式對我影響很大。

作者在書中提出了許多和小孩子交流的方式,以及小孩子的心理、想法等。對於有小孩的父母的,還是很有一些幫助的。裏面的一些方式方法我感覺是有效的!

以上只是對我印象最爲深刻的部分,書中提到好多的觀點,好多的思考,我覺得都是很不錯的,但是我不能一一列舉出來,甚是遺憾。最後說一句:此書值得收藏,歷久彌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