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傲慢與偏見》的讀後感500字

讀後感6.18K

《傲慢與偏見》這本書,在初中時已經接觸過了,傲慢與偏見的讀後感。只是當時只是看到了男女主角之間的感情糾葛,起起落落的心情,讓人沉浸在其中,幾年之後,再次翻閱,別有一番風味。 下面是《傲慢與偏見》的讀後感500字,歡迎參考!

《傲慢與偏見》的讀後感1

《傲慢與偏見》,一部值得細細品味的小說,一個美麗動人的故事

文中描述了柏納特一家幾個女兒的故事。大女兒姬安,溫柔善良,美麗可人,與富家子弟賓利一見傾心,卻在關鍵時刻發生了波折。二女兒伊麗莎白,聰慧清麗,有志氣,有主見,與家產萬貫的貴族青年達西相識。可因爲達西高傲孤僻,伊麗莎白對他存有嚴重的偏見,兩人明明相愛卻不肯承認,還不斷地用言語刺痛對方,幸好最後誤會冰釋,有情人終成眷屬。

看了這本小說,我受益匪淺。在我們這些人中,有許多很謙虛,但也有一些傲慢的人。這些傲慢的人有時的確令人討厭,他們把眼睛長在頭上,對其他人都不屑一顧。的確,傲慢是一種缺點,一種在環境下養成的性格。我們中國的孩子,從小就被父母視爲掌上明珠捧着,典型的“小皇帝”。要是從小到大一直這麼養尊處優,怎麼會不傲慢呢?因此,我覺得我們不應該對傲慢的人產生偏見,而是該多反省自己,看看自己有沒有傲慢,以後自己的事也要學會自己做,不再讓父母操心,勞累了。

正如書中所說:“驕傲之心人皆有之。只要我們擁有那麼一點點長處,就會覺得自己特別了不起。但其中的驕傲和虛榮雖含義相同,卻實質不同,驕傲是種自我感覺,虛榮則需要牽扯到別人高估自己,所以,一個人擁有不含虛榮心的驕傲,這也是無可非議的。”

《傲慢與偏見》的讀後感2

《傲慢與偏見》是英國著名女作家簡·奧斯丁的代表作,作品描寫傲慢的單身青年達西與偏見的二小姐伊麗莎白、富裕的單身貴族`彬格萊與賢淑的大小姐吉英之間的感情糾葛。

其實這本書,在初一時已經接觸過了,但當時對於劇情的繁雜很沒有耐心,看了幾章就沒有了興致,便一直擱在一旁,直至今日才重新拾起。不過再看開頭幾章時還是覺得很無趣,到後來明白才這裏是在爲以後的情景埋伏筆。一眨眼,三十幾章已經過去了,人物的性格也很明顯地被作者刻畫出來了。這本書中似乎只有兩種人:聰明的和愚蠢的,沒有絕對的好壞之分,騙子韋翰也許除外。他利用了自己巧妙的奉承能力以及一付”討人喜歡”的儀表,迷住了伊麗莎白,不停地爲自己洗刷冤情,中傷達西。可笑他的話裏充滿破綻,而聰明過人的伊麗莎白雖能與彬格來小姐辯駁,與咖苔琳夫人頂撞,卻還是被韋翰牽着鼻子走。說實話,我並不認爲伊麗莎白被騙說明他是一個”愚人”。人,總是先入爲主,達西先生傲慢、無禮的樣子早已進入伊麗莎白的頭腦,還怎麼對他產生好感?對於旁人的點評又怎能輕易的置若罔聞?對達西產生偏見是很正常的。

我說的旁人自然就是指相貌堂堂的韋翰了。不可否認,韋翰長着一張英俊的臉,表面上也裝得非常”紳士”。雖有”人不可貌相”、”知人知面不知心”之說可就連我這個活在二十一世紀,以旁觀者的身份看這個故事,仍然對韋翰產生好感,又豈能怨伊麗莎白這一個生活在過去時代的姑娘?

《傲慢與偏見》的讀後感3

早就聽說這是本極好的書,一日,偶得此書,即迫不及待地翻下去了。如果說開始是抱着獵奇的態度來看此書的話,那麼到了後來,便是迫不及待地想翻下去了。

這本書主要是透過貝內特一家幾個女兒的.婚姻描寫,反映了幾種不同的婚姻觀念。在愛情中,究竟是應該把美貌、金錢、地位還是愛情本身放在第一位呢?作者並沒有死板地採用說理的方法來闡明自己的觀點,而是透過幾樁不同的婚姻描寫,讓讀者自己去琢磨……

在這本書中,描寫的人物儘管很多,但作者安排得很巧妙,顯得有主有次。雖然這裏面的人除了簡·貝內特和伊麗沙白·貝內特以及賓利先生和達西先生外,其它的人幾乎都存在很多缺點。但正因爲對這些小人物的描寫,更讓我們覺得它的真實,因爲在生活中,我們其實或多或少地也在扮演着這些並不光彩的角色,不是嗎?捫心自問,無論是貝內特太太的自私、勢利、放蕩;威克姆的恩將仇報;柯林斯的虛僞愚蠢、奴顏婢膝還是凱瑟琳夫人的獨斷專行、自私自利;以及其它人的……,我們是不是都能從自己或周圍人的身上找出些原型來?

當然,書中所描寫的人物並不是都那麼猥瑣。簡是貝內特家的大小姐,她美貌而又性格溫和,甚至有些天真,從來都不會把別人往壞處想——哪怕她明知別人在欺騙她!其實這樣的人雖然看似完美,但我覺得,她似乎缺少應有的是非鑑別能力,倘若她生存當今的中國,只怕被人騙得連東南西北都不知道了!其實做人不僅僅要有寬容之心,還要有起碼的判斷能力,知道什麼時候該忍,什麼時候該退!